火山喷发及其地质灾害

合集下载

火山喷发认识火山活动的特点与风险

火山喷发认识火山活动的特点与风险

火山喷发认识火山活动的特点与风险火山喷发:认识火山活动的特点与风险火山是地球表面上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引发了无数人们的注意与好奇。

火山喷发是火山活动的最常见形式之一,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火山喷发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风险,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火山活动。

一、火山喷发的特点火山喷发是火山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以下是火山喷发的一些特点:1. 喷发物质:火山喷发时,火山口会向外喷发岩浆、火山灰、气体等物质。

其中,岩浆是由地幔中的岩石经过高温熔融形成的,火山喷发时将其排放出来。

火山灰是由喷发岩浆的破碎颗粒组成的,可以迅速散布到空中,并随着风被吹向不同的方向。

2. 喷发形式:火山喷发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喷发口周围的喷气孔、火山口喷发和侧向喷发等。

有些火山喷发会形成喷发柱,高度可达数千米,喷发柱中的岩浆、岩石和火山灰可以被迅速抛出。

3. 喷发频率:火山喷发的频率因火山的类型和地质环境而异。

有些火山会经常喷发,如冰岛的克拉科火山,而有些火山则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

喷发的频率对于研究火山活动的周期和风险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4. 破坏力:火山喷发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岩浆喷发时,其高温和巨大的压力能够摧毁周围的建筑物、植被和生物群落。

火山喷发中释放的气体和火山灰还会影响到大气环境和全球气候。

二、火山喷发的风险火山喷发不仅具有科学上的价值,还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以下是一些与火山喷发相关的风险:1. 火山喷发威胁人类安全:火山活动的爆发可能威胁到附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当喷发柱或烟柱中的熔岩流和火山灰降落到人口稠密地区时,可能导致重大伤亡和破坏。

2. 影响航空运输:火山喷发释放的火山灰和气体可以进入大气中,对飞机产生严重威胁,会引起飞机的仪表故障、发动机损坏以及能见度下降等问题。

因此,在火山喷发期间,航空公司会暂停或改变航班线路,以确保飞行安全。

3. 环境影响:火山喷发释放的气体和火山灰可以对环境产生长期的影响。

地质灾害名词解释

地质灾害名词解释

地质灾害的名词解释
----------------------------------------------------------------------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地面塌陷、滑坡等。

这些灾害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变形等地质因素所引发的,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质灾害被认为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地震:由于地壳内部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波传播,造成地表震动和破坏。

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力大的特点,可能引发建筑物倒塌、土地变形等后续灾害。

2、火山喷发:火山活动期间,地下岩浆喷发至地表,造成火山灰、烟尘、火山流等喷发物的释放。

火山喷发造成的灾害包括火山爆炸、岩浆流、火山灰降落等。

3、泥石流:在强降雨或山体溶蚀作用下,山区坡面土壤、岩石和水混合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具有高速流动和巨大破坏力的特点,可能带
走建筑物、道路等人造设施。

4、滑坡和崩塌:岩土体在地震、降雨、人为开挖等因素的作用下,失去稳定性发生滑坡或崩塌。

滑坡和崩塌可能导致山体坡面下滑,造成房屋、道路等被掩埋或破坏。

5、地面塌陷:地下空洞形成或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表塌陷。

地面塌陷可能导致建筑物下陷、地表沉降等现象。

6、其他地质灾害:如地面裂缝、岩溶塌陷、地壳运动引发的海啸等。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每种灾害的成因及其引起的破坏特点各不相同。

科普火山喷发的原因与影响

科普火山喷发的原因与影响

科普火山喷发的原因与影响火山喷发是地球表面上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它不仅对自然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科普火山喷发的原因与影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自然现象。

一、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火山活动而引起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1 熔融岩浆的积累地壳下方的岩浆是火山喷发的起点。

地球上的构造板块不断运动,导致岩浆从地幔中上升并堆积在岩浆室中。

当岩浆体积超过岩浆室容量时,岩浆将寻找疏散出口,从而引发火山喷发。

1.2 地壳的断裂活动地壳的断裂活动是火山喷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构造板块发生位移或碰撞时,地壳会出现断裂,从而形成火山的通道。

岩浆会顺着这些通道迅速上升,并在火山口喷发出来。

1.3 水汽与火山气体的作用水汽和火山气体也是触发火山喷发的重要因素。

在地球表面,水存在于各种形式,包括地下水、湖泊以及海洋。

当地下热岩浆与水接触时,水会迅速蒸发并产生大量的蒸汽,进而使岩浆的压力迅速增大,促使火山喷发的发生。

二、火山喷发的影响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2.1 空气质量受损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气体和颗粒物等,这些物质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这对人类的健康和呼吸系统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和农作物造成不利影响。

2.2 气候变化火山喷发释放的大量气体和颗粒物能够遮挡太阳光线,导致地球表面降温现象。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波拉喷发,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长期影响,引发了“无夏年”现象。

2.3 地质灾害火山喷发也会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如火山爆炸、火山碎屑流、火山泥流等。

这些灾害对周围地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此外,火山爆炸还可能引发地震和海啸,给周边地区的人们带来威胁。

2.4 土地资源利用受限大规模火山喷发会导致火山周围的土壤变得富饶而肥沃,但同时也会破坏周边地区的土地资源,并对农田、水源等人类生活资源造成损害,可能导致人类无法继续在该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和居住。

火山喷发灾害报告

火山喷发灾害报告

火山喷发及其地质灾害和减灾措施班级:10地质1班姓名:方燕学号:10201070117摘要:火山喷发类型有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和熔透式喷发三种类型。

火山喷发的阶段包括气体的爆炸、喷发柱的形成和喷发柱的塌落。

火山能产生多种灾害,除了直接毁灭一切,还引发一系列的灾害——火灾、海啸、泥石流、洪水、形成随时可能决口火山口湖,火山灰非常细小,随风飘飞到遥远的地方或上升到高空,长期弥漫,造成能见度降低,导致空难、交通事故,甚至使气候变异出现“冷夏”。

但是火山灾害是可以预测的,其主要的监测预报手段是地震学和地形变。

世界上已有不少火山预测成功的例子,本文列举了其中8个实例,并介绍了火山喷发后逃生的方法。

关键词:火山喷发;火山灾害;减灾;火山监测;火山喷发预报0 引言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多种灾害,是世界上各种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巨大的爆炸式喷发能造成波及方圆数百千米范围内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甚至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火山喷发能产生破坏性的熔岩流、火山碎屑和气体的高速崩塌流。

大量的火山灰可漂浮至几百千米远,严重影响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并可以覆盖相当大范围内的地面建筑和农作物,使交通中断,并由此导致附近居民食物短缺与疾病流行,危害人体健康并造成财产损失。

火山喷发前和喷发期间还可诱发火山地震和构造地震。

即使火山不喷发,在火山区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毁灭性的火山泥流,危害性气体及酸雨。

美国有数百万人生活在(或靠近)将来可能喷发的火山区。

认识火山的形成、分类、喷发过程及火山喷发的危险性和监测研究方法,事先做出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对减轻火山灾害是十分必要的。

1 火山喷发类型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1.1裂隙式喷发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

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

地理与地质灾害理解地震与火山喷发

地理与地质灾害理解地震与火山喷发

地理与地质灾害理解地震与火山喷发地理与地质灾害理解地震与火山喷发地理与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和地表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其中地震与火山喷发在地质灾害中属于具有破坏性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震与火山喷发的特征、原因以及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和变动导致的地壳震动现象。

它通常由地壳中的断层活动引起,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破坏性等特点。

地震的产生与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地壳应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震具有以下特征: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震源指地震活动的发生地点,震中是地震波在地面上首次出现的位置。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沿地球内部和地表传播的波动现象,主要包括P波、S波和表面波。

地震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地震可以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毁损、道路阻断等直接破坏,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其次,地震还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海啸等次生灾害,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此外,地震还可能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化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二、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指地球壳上存在的火山活动和岩浆从火山口喷出的现象。

火山喷发通常与地球内部的熔融岩浆和地壳运动有关,其发生与地震类似,都与板块构造和地壳应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火山喷发的特征包括喷发物、喷发口和喷发类型。

喷发物是火山喷发时从火山口喷出的物质,主要包括岩浆、熔岩、火山灰等。

喷发口是火山喷发的通道,是岩浆和气体从地下到地表的出口。

火山喷发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喷发爆炸性、喷发溢流性和喷发弥散性等。

火山喷发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可以是毁灭性的。

首先,火山喷发可能导致火山口周围的地区被熔岩和火山灰覆盖,破坏大片土地和植被,给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带来极大的威胁。

其次,火山喷发还可能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火山灰,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此外,火山喷发还可能引发泥石流、地滑等次生灾害,对地下水和水域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火山喷发与地震的关系

火山喷发与地震的关系

火山喷发与地震的关系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地质灾害,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喷发而出,而地震则是地壳中岩石的断裂和释放出的能量导致地面的振动。

本文将探讨火山喷发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一、火山喷发引发地震的机制火山喷发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火山喷发过程中的岩浆运动会对地壳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引发地震。

当岩浆从地下向地表移动时,它会通过岩石断层或裂缝进行通道。

这一过程中,岩浆会推动周围的岩石,导致地壳的应力积累。

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岩石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地震。

二、火山喷发与地震的时间关联性火山喷发和地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关联性。

在火山活动期间,频繁的地震活动往往是火山喷发即将发生的前兆。

这是因为地壳的应力积累和释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岩浆的运动会导致周围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震活动的发生。

因此,在火山喷发前,地震活动往往会显著增强,成为预测火山喷发的重要依据。

三、火山喷发与地震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球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火山喷发对大气的影响。

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的气体和喷发物,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气溶胶等。

这些物质会进入大气层,形成火山喷发云,对气候和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是地震对地壳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震能够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地壳的震动还会导致地表的变形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火山喷发和地震的预防和防灾措施火山喷发和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和防灾措施来减轻它们对人类的影响。

对于火山喷发,科学家可以通过监测岩浆运动、地震活动等指标来预测火山喷发,从而提前采取疏散人员、限制活动等措施保障人们的安全。

对于地震,可以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增加人们的对地震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火山喷发与地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火山喷发的原因与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与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与影响火山喷发是地球上一种令人又敬畏又恐惧的自然现象。

它的原因多种多样,而且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它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质活动。

首先,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壳中积聚,形成了火山的岩浆室。

当岩浆室中的压力超过了地壳的承受能力时,岩浆就会通过裂缝和通道迅速向地表喷发。

其次,地球的板块运动也会导致火山喷发。

当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或分离时,岩浆会从地壳破裂的地方涌出,形成火山口。

此外,地下水与岩浆的相互作用也是火山喷发的原因之一。

当地下水与岩浆相遇时,水蒸气会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引发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对地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火山灰、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这些物质会进入大气层,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火山灰和烟尘能够遮蔽太阳光,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可能引发寒冷的气候和农作物歉收。

有害气体的释放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其次,火山喷发还会引发地质灾害,如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的火山地震和火山泥流。

火山地震是由于岩浆运动和地壳破裂引起的,其能量巨大,可能导致土地滑坡、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

火山泥流是由于火山喷发时熔岩与雨水相互作用产生的,其速度迅猛,能够摧毁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区。

此外,火山喷发还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火山喷发会破坏农田、森林和城市建筑物,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火山喷发还会影响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由于火山灰的堆积和空中的有害气体,航班可能被取消或延误,旅游景点也可能关闭。

此外,火山喷发还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长期影响,由于火山灰的污染,水源和农作物可能受到污染,居民可能面临饮水困难和食物短缺。

综上所述,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活动的结果,其原因多种多样。

浅谈火山喷发及其危害

浅谈火山喷发及其危害
疑 、 论研究 、 讨 应用实践。随着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 学生
1 . 么我们这里冬天那 么冷 , 为什 夏天那么热? 2为什 么我们这里的降水是集 中在夏秋两季呢? . 3除了我们这里还有哪些地方属 于季风气候区呢? . 甚至有 的学生会提 出: 季风气候对我们 的生活会有 什么影 响呢?这时我 因势利导 , 组织学生一起来讨 论这 些问题 。 因为问题都来源于学生 , 以学生特别感兴趣 , 所
求 。只要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 下不断补充专业 知识 , 不 断提高业务水 平 , 断更新 变换 教学方式 方法 , 不 以科 学发展 观理论武装 自己 , 地理课堂将会成 为愉快 、 文 、 人 充满生命力 的课堂。 参考文献 [] 1蔡梓权. 新课程 问题教 学法的理论探 索[ ] c. 新课
学海 泛舟 z O G U Io U c N A H危 害
甘 肃会 宁县 第二 中" 7 0 0 ) 吴作 诚  ̄( 3 7 0
2 1年4 4日凌晨 1 , 0 0 月1 时 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 冰 盖 下一座火 山开始 喷发 , 浆融化 了表 层冰盖 , 岩 河流 水 位暴涨。 6 冰岛火 山再次喷发。 1 日, 爆发带来冰泥流和巨
未活动的火山。
火 山构造或称火山机构 , 包括火 山通道 、 山锥 、 火 火
! 币 . . 不 i 乖 不
时, 就会轰然爆炸 , 口喷射 , 破 形成灼热烟柱或气 团。 . 2固
希 乖 爷 矫 乖 乖 蚴
生活 , 开想象 : 于“ 展 关 季风气候 ” 四个 字大家 能提 出 这 几个问题?于是学 生马上结合 生活实际 , 出了这样一 提
主动 、 积极地参 与。 可见 , 问题 教学法 能大大地调动学生 提 出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了。地震活动可能持续几天或几周,长者可能持续 几个月甚至几年。
(五)有毒气体逸散
许多火山通过喷气孔或间歇喷泉在不同程度上连续喷
发气体。虽然水蒸气是火山喷发的主要气体,但火山 气体也含有其他气体,其中大多数可能对人类、动物 或植物有害。有些气体有毒,如一氧化碳(CO);有 些其他是酸性的,如盐酸(HCl)、氢氟酸(HF); 有些情况下喷出的某些气体与水蒸气混合形成酸溶液, 如硫酸(H2SO4)。
“火山冬天”效应。
(七)火山滑坡与火山泥流
1、火山滑坡 火山喷发时熔岩流的逸出和火山碎屑物质在边坡上集 聚使火山斜坡荷载加重、坡度变陡而造成不稳,最终 可能导致火山斜坡物质发生运动而成为灾害性事件。 陡的火山是滑坡的敏感地区,因为它们一部分是由松 软的火山碎屑构造的。由于热的、酸性地下循环水的 作用,某些火山岩石也会变成软的、滑动的粘土矿物。 火山喷发、大雨或大地震都有可能触发火山斜坡上的 滑坡,使这些物质破裂并流动到火山脚下。
离开
使用任何可用的交通工具。火山灰越积越厚,车轮陷
住就无法行驶,这是就要放弃汽车。迅速向大路奔跑, 离开灾区。 倘若熔岩流逼近,应立即爬上高地。
切记保护头部,以免遭飞坠的石块击伤。最好戴上硬
帽或头盔,任何帽子塞上报纸团戴在头上,也有保护 作用。
利用随手拿到的任何东西,即时造一副防毒面具,以
洪水泛滥,尤其是那些易遭受热带季风和季雨的国家。 火山碎屑物充填河谷又使河谷降低了泄洪能力。
(九)海啸
强烈的水下喷发可能产生巨大的海浪,即海啸。
(十)饥荒和疾病
火山喷发物降落地面后常常掩盖农田、摧毁庄稼进而
引起饥荒
四、火山喷发后如何逃生?
倘若身处火山区,察觉到火山喷发前的先兆,应立刻
10地质一班 方燕
目录
一、火山喷发类型 1、中心式喷发 2、裂隙式喷发 3、熔透式喷发
二、火山喷发的阶段
1、气体的爆炸 2、喷发柱的形成 3 、喷发柱的塌落
三、火山喷发的灾害效应
1、火山熔岩流灾害 2、火山碎屑流灾害
3、火山喷发物降落造成的灾害
4、火山地震灾害 5、有毒气体逸散 6、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 7、火山滑坡与火山泥流 8、洪水 9、海啸 10、饥荒
2、火山泥流
火山泥流主要指火山碎屑流及熔岩流在高速流动的过
程中,与水或积雪融合形成的高密度流体,其流速快, 能量大,成分复杂,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流体,可毁 坏其所流地区的农作物,森林、桥梁和建筑物等,给 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八)洪水
在山谷外的低洼地区,火山灰的堆积通常可导致河流
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1、宁静式: 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 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 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 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 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这类火山人们可 以尽情地欣赏。
(四)火山地震灾害 火山喷发往 Nhomakorabea伴随地震。喷发之前常常出现局部地震,
它们可能是由于岩浆房膨胀造成岩体开裂和滑动而引 起的。 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1980)和菲律宾的皮那图博火 山(1991)大喷发前夕,每天都记录到几百次小地震, 这也为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提供了信息。
有时地震与喷发同时进行,有时喷发开始后地震就停
(三)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
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 学者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 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二、火山喷发的阶段
火山喷发可分为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 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 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 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 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 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 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但任何一种灾害都可能产生多重灾害。
火山喷发的原生灾害和喷发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如
喷发酸性熔岩的火山主要以火山碎屑流、地震、喷发 物降落、有毒气体逸散等灾害为主。
次生灾害中,火山泥流、大气影响、酸雨、洪水、气
候变化和地面变形等虽然较普遍,但其破坏程度较低。 就人员伤亡而言,海啸和因喷发引起的饥荒与疾病对 人类造成的灾害非常巨大。
(一)火山熔岩流灾害
大多数火山都产生一些熔岩,但大多数熔岩流是静火
山的特征,如夏威夷的火山。
熔岩流对人类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熔岩流的规模、
流速、火山口外壁斜坡坡度和熔岩流的粘滞性。熔岩 流的规模越大、流速越快、火山斜坡坡度越陡熔岩流 流体的粘滞性越小,造成的灾害就越严重。 据记载,与熔岩流相关的最大灾害发生在冰岛。
(三)火山喷发物降落造成的灾害
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会使大量的火山碎屑(火山集块、
火山角砾、火山弹)及火山灰抛向空中,当这些物质 降落时就会掩埋、破坏地面建筑、森林及动植物,甚 至危害人的生命。 尽 管降落的火山灰致人死亡的数量不足因火山喷发死 亡人数的5%,但降落的对农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大量 的火山渣将掩埋或毁坏蔬菜和农作物,即使降落少量 的火山灰或其他残粒都会对饲养的动物造成伤害。
2、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 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
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
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 塌落。
三、火山喷发的灾害效应
火山喷发灾害主要分为原生灾害和此生灾害两种类型。
(二)火山碎屑流灾害
大规模火山喷发期间沿火山侧面斜坡快速向下运动的
炽热高速的火山碎屑物质流成为火山碎屑流,这是火 山喷发最具毁灭性和最致命的形式。与缓慢运动的熔 岩流不同,炽热而快速运动的火山碎屑流可能导致尚 未来得及跑开的人群惨遭灭顶之灾。 火山碎屑流能量大、流速快,可从火山流到100km外或 更远的地方,流动速度可达700km/h以上。在相当短的 时间内,火山碎屑流可摧毁火山口附近方圆几公里甚 至上百公里范围内的森林、村庄、桥梁和建筑物等, 使火山口附近居名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
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 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 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 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 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 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 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 省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喷发、中心式喷发和熔透式喷发三种类型。火山喷发 的阶段包括气体的爆炸、喷发柱的形成和喷发柱的塌 落。火山能产生多种灾害,除了直接毁灭一切,还引 发一系列的灾害。
火山喷发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
在火山喷发之际我们要学会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自救。 也就是只要认识并掌握了这种自然现象,就可以采取 相应的对策。
四、火山喷发后如何逃生? 五、总结
一、火山喷发类型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
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 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中心式喷发(如图)
裂隙式喷发
熔透式喷发
(一)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
火山喷发有毒气体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典型例子是发生
在西非唛卡隆的尼奥斯湖事件。
(六)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
由火山喷发引起的长期地质灾害类型是大气圈效应
(或称气候效应)。火山喷发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 要作用。气候效应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发期间火山灰和 非常细的颗粒悬浮物质进入到平流层产生的。
产生的结果有例如人们通常说的:“阳伞效应”或
2、爆烈式: 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 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 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 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 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 此类,也称培雷型。
3、递变式:
湿手帕或湿围巾掩住口鼻,可以过滤尘埃和毒气。 戴上护目镜,例如潜水面罩、眼罩,以保护眼睛。 穿上厚重的衣服,保护身体。
某些火山地区设有紧急庇护站。即使附近没有紧急庇
护站,也不可在其他建筑物内躲避,只有熔岩块涌到 跟前,则属例外。墙壁虽然可挡住横飞的岩屑,屋顶 却很容易咂塌。
总结
火山是一种现存的自然现象。火山喷发类型有裂隙式
(二)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
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 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
如分布于我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叠纪峨眉
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 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 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 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