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史学的兴起
浅谈影视史学 谢宏旻 老师

淺談影視史學謝宏旻老師壹、前言電影是二十世紀真正為俗民所量身製作的大眾文化,從1895 年12 月28 日盧米埃兄弟的第一部影片「火車進站」開始,電影即有記錄事實的能力。
電影目前也被許多研究者拿來當成文獻資料;但是電影除了能為事實作見證以外,正如Marc Ferro 在《電影與歷史》一書中所說的:「它的價值更在於提供了一種社會與歷史角度的詮釋方式」。
情況往往就是如此,有時小說或電影的情節會比歷史事實更加鮮明;當我看了羅素克洛的「神鬼戰士」後,我才明白原來羅馬競技場上的戰爭是離我們如此的近(姑且先不論這部片的評價);當我們談及金庸小說中最古靈精怪的男主角時,腦中浮現的就是周星馳在「鹿鼎記」中所演的韋小寶。
電影對社會的影響和烙印在腦中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是透過它本身的藝術成就來達成的。
貳、影像是否能夠書寫歷史?書寫誰的歷史?「影視史學」一詞,最早在1988 年,美國史家懷特Hayden White 在《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首創historiophoty,當時,他的定義是:以視覺的影像和影片的論述,傳達歷史及我們對於歷史的見解。
在這個定義之下,除了「以視覺的影像和影片的論述傳達歷史」之外,我想,極為重要的是後半段:「我們對於歷史的見解」。
在這個新穎的分析法被提出來之前,有關於歷史影片的討論(包括了歷史紀錄片以及劇情片),無可避免的,總是遭遇專業的歷史學家對於影像呈現出歷史的能力,提出質疑,並且同時指出歷史影片存在有難以彌補的虛構本質。
然而,事實上這樣單向的論述,本身就陷入了兩個邏輯上的迷思:其一是,究竟是否有絕對真實的歷史存在?如何去定義所謂的真實歷史?其二則是,即便是專業的歷史學家,其所能夠熟知的歷史,也都是整個時間和空間長流中的某一部份,或者某一種詮釋。
專業的歷史學家或者關於歷史的文字書寫,事實上是遭遇了與影像的歷史書寫同樣的侷限。
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影像工作者,他們之所以要敘述歷史,實質上都是在尉找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某種共同點。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泰坦尼克号》
《星球大战》系列
《星球大战》系列
有人曾说:“尽管好莱坞在经济上一天 不如一天,但是,它依然能够创造出那 些引起人们共鸣但转瞬即逝的文化神话。 正是这创造神话的能力,使好莱坞经久 不衰。”
OSCAR—— 世界最著名的电影奖之一
奥斯卡金像奖(Oscar Awards)的正式名 称叫"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Academy Awards),奥斯卡只是一个名, 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 一九三一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 女管理员玛格丽特· 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 像奖座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 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 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 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 不胫而走。
影视艺术的起源 与发展
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视听的时代,机械 复制的时代,灵光消逝的时代。
—— 瓦尔特· 本雅明
(德国理论家和批评家 )
课标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背景:
(1)19世纪末,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突飞猛 进,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社会的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追求以及商业利益的推动, 是影视艺术快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中 国 电 影 荟 萃
3、电影艺术的影响 “第七艺术”
电影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影视 艺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们具有艺术 形式不可替代综合性,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观众 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电影的产生使人们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它 使得人们懂得思考和反省自己。纵观这些年的电影发 展历程,更加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电 影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 是生活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电影发展的百年史还告诉我们:电影是艺术的, 同时包含着文化。
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

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
他认为:电影演员和画家前面的模特差不多,只不过是按 照规定好的动作活动起来而已。电影艺术并不始于演员的表演
和各个不同场面的拍摄,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而不成其为
艺术,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能成为电影艺术。他提出了积极的 创作纲领:影片结构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
2、其次,这一学派所面临的是共产主义集团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诞 生、与一个阶级的成功相并行的问题。 因此,在他们的作品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的影响下,把经济 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人类关系中首要的驱动力,并以饱满的热情,积 极地投身到宣传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宣传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战斗任务中去。
• 代表人物 • 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
普多夫金在创作与理论上的主要特征:
1、强调剧本创作的重要作用。 普多夫金在《电影剧本》一书中,为自己的影片确立了一种 叙事模式,即:‚整个电影剧本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分成若 干段落,每个段落又分成若干场面,最后,每个场面则由一系列 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镜头构成。
2、注重演员工作的基础作用,他的影片一般都依靠杰出的演员来扮 演剧中人物。
观众到影院为的是去看明星。在明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影
迷群,明星决定了影片的价值,决定了票房价值。
导演在好莱坞是没有地位的,他夹在制片人和明星中间,不
过是制片厂的一个雇员。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结果成为高效率的, 但却是缺乏想象力的技师。他们严格地、按照剧本所规定的情节 和台词去拍摄影片,之后把胶片交给剪辑去完成最后的制作。
• 4、类型电影
是一种影片创作方法。就是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 和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
影视文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影视文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物,一直以来在世界各地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影视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生活、情感,以及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
因此,影视文史知识是对影视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的重要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影视文史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
一、影视史影视史是企图以年代来界定不同时期的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了解每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状况对于理解影视史的重要性。
影视作为一种媒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静态影像的开端从最初的幻灯片、相机拍摄的照片,到紧随其后的电影录像和露天现场直播,影视技术不断升级,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静态影像作品。
2. 电影的黄金年代20世纪初,电影诞生了。
1915年,《辛德勒的名单》被公认为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影片,它以纽约的一家电影院为历史的起点,铺开了现代电影史的华丽序幕。
3. 电视的崛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技术逐渐成熟,电视节目愈加丰富多彩。
电视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4. 数字化技术时代21世纪初,数字化技术开始在影视制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CG特效、3D技术等,影视作品的制作质量和观赏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5. 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影视作品的传播和观看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影视文学史影视作品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文学艺术。
影视文学史的知识包括了影视作品中的文学元素和背景知识。
1. 剧本创作和改编影视作品的剧本是其灵魂所在,一部好的电影必须有一部优秀的剧本。
剧本创作的过程和技巧,以及对原著文学作品的改编过程都是影视文学史中的重要知识点。
2.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联系许多影视作品都是基于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比如《哈利·波特》系列、《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影视史学的演变与发展

10展和历 史学本 身变革 的交相催产 下产生的一 门新学科 。它的 出现为
历史学领 域注入 了新的 气息和活 力,也成 为史学研 究新 的领 域。影视 史学概 念的 问世 不仅表 明影视等视 听 媒体 -  ̄用来表现 历史 ,而且也表明影视 史学和传 统的书写史学可以比肩发展 。 q . - [ 关键词 ]影视 史学;西方史学;史学 [ 中图分类号 ]K 6 0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34 20 )0 —07 4 00— 51(09 4 02—0
ga u l megn e r fhsoyi hef l f so tde .I r g e prsada t i otehso c l ra. ebrho tecn rd al e riggneo itr nt i do h tr su is t i sn w sit n ci t y e i y bn i v yt h itr a e Th it fh o — i a
2O O9年第 4期 ( 总第 26期) 1
姓才 论
1 匮 NO T R F RU R HE N ’ 0 M
N . 2O o 4. O 9 T tlN . 1 o o26 a
【 史学博士论坛】
影视 史 学 的演变 与发 展
梁艳 春
( 北京林业大学 外语学院 ,北京
[ 摘
看 的历史 学》 限 瑚 一文后 ,“ 下 而上 的历史学 ”便 自 成为学界一 个专 用名 词 , 与传 统 的 “ 并 自上 而下看 的历
史学 ”亦 即 “ 精英 史学 ”相抗衡 。影视 史学在 某种 意义 上符合这一史 学观念 ,故而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 。 2 世纪 7 年代下半 叶以来 ,西方 史学 又发生 了一次 o 0
影像史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影像史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新形式,它以影像为载体来传达历史信息,创造出一种不同于文字书写的历史呈现方式,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年轻”的影视与古老的历史学邂逅,给历史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气息。
原本枯燥乏味的史学研究因此变得丰富而立体,传统历史学在现代影像中找到了自己新的位置。
作为一种崭新的历史思维模式,影像史学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美、法等国家。
它源于上世纪初开始的西方史学家对历史学前途的反思,是西方史学界长期与影视媒介互动的结果。
但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影像史学”这一概念,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提出的。
1988年,美国史学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用"Historiophoty"一词,来表述这种新的历史呈现方式。
国内学者称之为“影像史学”或“影视史学”。
可以说,它是历史学现代化的产物。
目前,国内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专门研究比较薄弱。
影像史学的学术价值在史学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作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影像史学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研究方法和成熟的学科理论。
造成影像史学研究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学术界长期存在的重视传统历史文献、忽视影像资源的倾向。
其实,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没有条件使用影视设备,或者使用起来很麻烦,远不如运用传统研究手段方便。
技术上的制约性,也阻碍了影像史学的发展。
本选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影像史学研究,富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意义。
对史学界来说,影像史学的出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过去传统的、熟悉的研究方法可能会遭到质疑。
这既是对传统的历史书写方式的改变,对史学工作者本身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改变陈旧的观念,吸收新的研究方法,丰富、完善传统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式。
在史学发展处于当今深刻变化的学术背景下,影像史学必定促使历史学家在历史表述形式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发生变化,给历史叙事带来鲜活的时代气息。
杂谈影视史学

杂谈影视史学影视史学是历史学新发展的一个前沿方向,自这一概念诞生以来,无论国内国外都对它报以相当大的关注,研究、介绍乃至争论性的文章不胜枚举。
在众多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希望对于影视史学的定义及其历史叙事的可靠性两个方面做一些论述。
标签:影视史学;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周梁楷;历史叙事自从卢米埃尔兄弟架起世界上第一部摄影机以来,电影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
百余年来,电影及由其衍生的一系列新型视觉信息载体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影响。
在历史学领域,电影(为方便叙述,后文以电影或影视一词指代所有类型的动态影像视觉记录)也成为众多新史学开拓者关注的对象,由此产生了名为“影视史学”的新史学流派。
最先表述影视史学定义的是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HaydenWhite),他为此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historiophoty。
最初将historiophoty翻译成中文“影视史学”的是台湾中兴大学的周楷教授。
作为新生事物,影视史学当然也存在一些争议,特别是“影视史学到底是什么”和“影视史学是否可信”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做是争论的焦点。
关于影视史学的定义1988年,怀特在他发表的《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一文中,把影视史学定义为:“以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论述,来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
”[1]显然,怀特所指的“影视”仅指狭义上的电影等动态影像形式,但是影视史学一词的中文发明者周楷教授的对于其定义有自己的看法。
他提到,之所以在汉语中名之为“影视史学”,主要是为了以“史学”这个名词来强调“‘historiophoty’是门学问,它也有(或应有)自己的知识理论基础。
”[2]447进而周教授认为“(影视历史文化)指的是以任何影像视觉符号中所呈现过去的事实,其成果(或成品)例如有远自上古时代时期的岩画,历代以来的静态历史图像,以及近代的摄影、电影、电视和数位化多媒体都算在内。
”[2]445因此,在这个扩大了的影视史学的概念中,可能还包括遗址、雕塑、建筑等等。
影视史学_历史学的新领域_张广智

学习与探索 1996年第6期 总第107期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张 广 智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时代转变与回旋的速度之快的确令人目迷五色,应接不暇。
在这种社会转型与文化演变的时代,历史学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这种古老学科与现当代各种新兴学科的“交叉”与“嫁接”,产生并繁衍了许多史学新品种与新门类。
“影视史学”就是当代史学大家族中的一个新生儿。
1 提出“影视史学”这一概念,是晚近以来的事。
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发表《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一文称:所谓“影视史学”,是指以影视的方式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而“书写史学”则是指以书写的论述所传达的历史。
¹在这里,怀特教授杜撰了一个新名词:“影视史学”(Historiophoty)。
此后,结合讨论《谁杀了肯尼迪》(JFK)和《返乡第二春》(The Return of M ar tin Guerre)这二部影片,在颇为严肃的美国史学权威刊物《美国历史评论》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争论遂起。
不管怎样,影视史学的问题终由附庸而蔚成大气,及至跨进了历史学的殿堂。
这种讨论也在美国之外激起了回音。
在台湾学术界,中兴大学周梁楷教授首先对此作出了反应,他写的论文《银幕中的历史因果关系:以〈谁杀了肯尼迪〉和〈返乡第二春〉为讨论对象》于1992年发表,从史学理论中的历史因果关系和西方史学嬗变的学科视界,对影视史学的若干方面作出了很生动而又透彻的解析。
º翌年,他又撰《辛德勒选民:评史匹柏的影视叙述和历史观点》。
他认为,在影片《辛德勒名单》(Schindler s ’List)中,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史匹柏,Steven Spie Lberg)执意用黑白影片(只有在片头和片尾各有一小节彩片),传达出一段往事,亦即揭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残酷杀害犹太人的一段历史的真相,其影像视觉的效果可能远超过任何书写的历史。
»在大陆史学界,尽管《美国历史评论》之类刊物并不难觅,尽管像《谁杀了肯尼迪》和《辛德勒名单》等类影片也可见到,但对影视史学却鲜有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周梁楷在《影视史学:理论基础及课程主 旨的反思》: “影视史学”并不限于电影与电视。任 何以静态或动态的图像传达人们对于过去 事实的认知,都算是影像视觉的历史文本, 而对这些文本的思维和论述所做的探讨分 析就是“影视史学”。
THE END
三、现实的驱动
《幻影与真实:史家眼中的好莱坞历史片》 一书的“前言”中,引述戈尔· 韦达(Gore Vidal)所说: “我们终将承认,教育体系在引介历史 传承的功能中,将会逐渐褪色;最后,年 轻人是靠电影来了解过去的。……对于失 忆症横行的美国,好莱坞的历史就是唯一 的正史。”
四、“影视史学”界说
3、美国史学家罗森史东(Robert A. Rosenstone)在 《放眼看“过去”:电影对于我们历史概念的挑战》 (Visions of the Past: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 影视媒体……较能表现情感,突显个别的人物角 色,以影像和语音描述过去的世界。……影视史学 (包括历史剧情片)势必与后现代的历史表述合流。 这种历史可以和学院派的书写的、分析式的历史和平 共存,也是一种历史。……这类的作者也可以表达他 们的史观,提出他们各自的对人的看法和对历史的看 法。他们应该不会在意是否被称为史家。
1、海登怀特《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 影视史学是指,以视觉的影像和影片的论 述,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 书写史学是指,以口传的意象以及书写的 论述所传达的历史
2、法国史学家马克费罗Marc Ferro《电影与 历史》(Cinema et Histoire): 当今最新的趋势是利用影像作为记录的工 具,也就是开始运用它来撰写我们这个时代的 历史:有很多影像的调查报告都藉助了当事者 的记忆与口述来为历史做见证,电影也因此算 是尽力撰写了一部非官方的另类历史,它多少 终于挣脱了文本文件的枷锁,因为其实书面文 献往往只是官僚的片面之词罢了。正因为电影 如此积极扮演与官方历史对立的角色,所以, 它也就成了历史的使者,并且对[历史]意识 的提升有绝对的贡献。
林· 亨特(Lynn Hunt)
(2)叙事史的复兴 a、以文字书写的、叙述性的取向似乎 又复兴了,叙事史学似乎有了生机。 b、以影视传达的、叙述性的历史文本, 不论纪录片,还是历史剧情片,似乎逐渐 受到学院里专业史家的重视。
叙事史学作品:
一、以文字书写的: 劳伦斯· 斯通:《叙事史的复兴:对新的旧史学的反思》 《英国十六至十八世纪的家庭、性和婚姻》 、《蒙塔 尤》 、《奶酪与蠕虫》 、《马丹· 盖赫返乡记》 、《屠 猫记》 等。 二、以影视书写的: 《马丁· 盖尔返乡记》、《辛德勒名单》、《断锁怒潮》等。
2、现代史学的转变
(1)社会史 (A)马克思主义 (B)年鉴学派
E. P. Thompson
E.J.Hobsbawm
年鉴学派的核心人物布罗 代尔,代表著作是《地中 海世界》,提出了著名的 “长时段理论”
Fernand Braudel
《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1989)
课程:影像与历史
第3讲:影视史学的兴起
一、影视史学产生条件
一、媒体革命
1870年代摄影术的发明 1890年代电影的发明 20世纪数字化音像
二、现代史学的新趋势 1、传统史学的特点 (A)在历史认识论上,强调史学的科学性、 真实性与客观性。 (B)在史学方法论上,非常依赖挡案等文 献资料。 (C)在历史研究范围上,集中在政治史、 外交史、军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