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谈谈新时代家乡的新变化

谈谈新时代家乡的新变化
新时代,中国家乡的变化非常明显,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变化:
1. 建设进步。
在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方面。
同时,各种设施设备的普及也非常快速,如智能家居、太阳能供电、物流快递等。
2. 生活方式改变。
在新时代,中国家乡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农民朋友们通过新媒体、游戏、在线教育等,获得更贴近市场的经验。
同时,农产品、农资、生活用品的供应更加方便、稳定,进一步改变了农村人们的生活。
3. 产业发展规划。
政府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会发展采用新的策略及标准,政府会将农业作用不仅限于生产,它还可以成为推进全民健康、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力量,建设美丽田园。
总体来说,中国乡村在新时代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政府采取的措施使得乡村生活更加方便、舒适、现代化。
在未来,中国乡村将继续发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美丽、现代、宜居的地方。
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一、引言家乡,那个曾经孕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承载着我们无尽的回忆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也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描述家乡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熟悉而又陌生的乡土情怀。
二、经济发展过去,家乡的经济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家乡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家乡的企业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家乡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三、城市建设在家乡的城市建设方面,过去低矮的房屋和狭窄的街道已被高耸的大楼和宽敞的马路所取代。
城市的绿化和环境改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家乡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让人为之赞叹。
四、文化传承在家乡的文化传承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庙会、戏曲演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家乡的文化生活中来。
同时,家乡还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人才,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人民生活人民生活的变化是家乡变化的最直接体现。
如今,家乡的居民已经告别了过去的贫困和落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许多人还能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六、环境保护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家乡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政府加强了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生产方式。
同时,还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如今的家乡,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生态宜居之地。
农村生活的变化

农村生活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农村生活以务农为主,生活简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而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交通便利化。
过去,农村交通不便,出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今,随着公路的建设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农村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出行,去城市购物、就医、旅游变得更加容易。
其次,信息化程度提高。
过去,农村信息闭塞,了解外界情况需要依靠口口相传或者收音机。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也可以轻松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动态,学习各种知识,开拓视野。
再次,生活水平提高。
过去,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各种生活设施和便利设备。
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住房条件、医疗条件、教育条件等都得到了改善。
最后,农村经济发展。
过去,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务农,收入来源单一。
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收入,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农村生活的变化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生活也在不断改善。
相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fb4f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4.png)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第一篇: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
因此,利用寒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衡水市深县大盘石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食”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
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
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食品。
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
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全市各个大小饭店全部爆满。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12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来看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0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12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12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12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衣”在“衣”的方面,从五六十年代的一片“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再到十万元”的发展。
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主要表现1消费观念的转变许久以前在农村,你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看到的最多的一个现象也许就是节俭吧。
那时候人们穷,口袋里没有太多的钱让人们去消费,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只有节俭才能让人们勉强的生活下去。
当时十分流行的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正是那时人们消费观念的真实写照。
但现如今不同了,人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都渐渐的富了起来,有钱了,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补丁在今天的家乡之中已经很难见到了,人们的消费逐渐地向高档,时尚方向转化了,这一点无疑是可喜的一面。
2居住条件的改善记得小时候的家乡有许多用土盖的房子,连瓦房都很难见的,更别说楼房了。
但现如今,你到我们家乡看看,每家基本上都已经住上楼房了,瓦房都很难见的,就更别说土房了。
以是说现在家乡人的住房前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貌似都享遭到了从前城市人该有的待遇。
这个方面的改善还体现在交通方面,从前农村的路基本上都是用土铺成的,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就不行了,村里人根本出不去,由于路况太差导致机器没办法运行。
现如今不同了,农村的路都改成了水泥路,人们再也不必担心因下雨而出不了村了,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3环境质量的下降在我们小的时候,家乡的天空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树木是那么多。
我们一群小伙伴闲来无事便会脱掉鞋,捋起衣袖,跑到村旁的小池塘摸鱼,虽然不会有太多的收获,但其中的乐趣是无穷的。
这种感觉现在真的很难再能寻觅到了,因为现在家乡的天空貌似不是那么蓝了,树木也被砍的差不多了,关键是水不清了,里面早已不见了鱼的踪影。
由此可见现如今家乡的环境质量跟以前相比那差距可真是大了去了。
发生变化的原因1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都知道经济因素是一切社会现象变化的根源,因此家乡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家乡发生此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正是由于家乡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富裕才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向更加高档,时尚的方向去发展;正是由于家乡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口袋真正的鼓了起来才有可能去建设属于自己的楼房;正是由于家乡经济的发展,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过多,超过了其承受能力,才最终导致家乡环境质量的下降。
家乡的变化作文800字(精选15篇)

家乡的变化作文家乡的变化作文800字(精选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变化作文800字(精选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的家乡在短短20年里,从窄小的石子小路和到宽敞的水泥大道,从没电视到有电话,从旧泥屋到高楼等。
这一年一年翻天覆地的变经,真是日新月异。
我常听奶奶说起以前,人们生活十分困难,一天三餐连吃也吃不饱,还要起早摸黑地在田地里干活,吃上一点大米也不容易,更不要说鱼、肉了。
从前的时候,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并且都住在低矮的小屋子里或茅草屋里,晚上,作业、读书都看不清楚。
就拿我们的邻居家来说吧,以前住着小茅屋,每天都吃二三碗稀饭,即使这样,家里还常常揭不开锅,改革开放以后,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慢慢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他天天省吃俭用,把钱积攒下来。
经过了十几年的辛勤劳动,他用自己血汗挣来的钱造起了一幛三层楼,外面贴上了瓷砖,里面装璜得非常美丽。
还摆着一组组款式新颖的家俱。
柜子上放着一台29寸的大彩电,彩电下面放着一台vcd和功放机。
现在家里面貌变得焕燃一新,这一切都是党的改革开放和他的勤劳所得到的。
从前的路又小又窄,还有小坑,很不平整,运输只能靠拖拉机、手推车,每逢集市日道路还经常堵塞,极不方便,我记得我小时候的一天,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快要到学校的时候,天突然哗哗地下起了大雨,我一看就连忙往学校跑去,可一不小心地摔倒了,弄得一身是泥,我爬起来,哭着跑回家了。
近几年来,靠党的好政策,好领导,靠着人们的勤劳,我们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村口,放眼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崭新的砖瓦房舍,使人爽心悦目,特别是那一条刚刚新建的水泥公路,穿村而过,到了上、下班时间,摩托车、自行车、汽车,川流不息。
公路上热闹非凡,现在下雨也不用怕了,更不用怕摔倒在地了。
家乡的发展变化

家乡的发展变化
引言概述
家乡是一个人生长的地方,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家乡的发展变化。
一、经济发展
1.1 原来的农村逐渐变成了现代化城市
1.2 农田逐渐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
1.3 传统产业逐渐式微,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
2.1 交通便利度大幅提升,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2.2 水、电、气等公共设施日益完善
2.3 信息化建设推动家乡的发展,互联网普及率逐渐提高
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1 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2 医疗卫生条件逐渐改善,健康意识提高
3.3 教育资源逐渐丰富,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四、环境保护和改善
4.1 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绿化率逐渐提高
4.2 污染治理工作得到加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4.3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五、文化传承和创新
5.1 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和保护,文化传承工作开展积极
5.2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
5.3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结语
家乡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迭代和进步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乡也在不断适应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我们应该珍惜家乡的发展成果,共同努力,为家乡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作文

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作文
咱北京这地界儿,变化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就说咱这衣食住行吧,嘿,那简直就跟翻书似的,一页一页翻过去,全是新气象。
先说衣吧。
以前啊,咱老北京的穿着都是那么回事儿,棉袄棉裤,讲究个厚实。
现在可不一样了,什么时装秀、潮流街,满大街都是时尚达人,那衣服样式啊,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缭乱。
从旗袍到汉服,从西装到休闲装,想咋穿咋穿,讲究个个性。
再来说说食。
以前啊,咱吃得那叫一个简单,炸酱面、豆汁儿焦圈儿,这都是咱的标配。
现在呢,全国各地的美食都汇聚到北京来了,什么川菜、粤菜、鲁菜,应有尽有。
就连外国的美食也进来了,法餐、日料、韩餐,想吃啥有啥,讲究个口味儿。
接下来咱说说住。
以前啊,咱这四合院儿,挤得跟啥似的,一家老小挤在一个屋里,那叫一个憋屈。
现在呢,高楼大厦林立,别墅洋房遍地,那居住环境啊,一个比一个舒适。
家里设施也齐全了,空调、电视、洗衣机,啥都有,讲究个享受。
最后咱来聊聊行。
以前啊,咱出门儿都靠腿儿,远点儿的地方就骑个自行车。
现在呢,汽车、地铁、公交,还有共享单车,出行方式多了去了。
尤其是那地铁,四通八达,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方便快捷。
就连那共享单车,也成了咱生活的一部分,想骑就骑,讲究个方便。
咱北京这变化啊,真是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衣食住行,样样都变了样儿,咱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这都得感谢咱们伟大的祖国,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咱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咱得继续努力,让咱北京
变得更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2单元第1课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小黄芬芬【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观察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巨变,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文献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的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1.歌曲《澎湃海沧》《海沧之歌》。
2.课前请学生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布票,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3.请学生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
4.搜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的故事及图片等资料。
5.了解学生调查家乡巨变的情况,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组织探究小组学生自由组织探究小组,每个小组由5~6人组成,推荐一位担任组长总负责。
(各个探究小组的成员自由组合,分工及任务分配等自由决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的提高,这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责任心。
)第二阶段:收集家乡人过去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用周末及国庆节7天长假,走进社会、走进社区向各行业人员了解家乡居住环境、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发展情况,并邀请家长一同收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起探究,并记录这些物品的名称、作用、用法。
(让学生亲自收集资料,学生的感受更深,体验更丰富。
)第三阶段:交流、汇报、展示【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走近家乡(一)听歌曲《澎湃海沧》(“从前你是个偏远的村庄,一条沧江从你身边流入海洋,阿爸的渔舟载满富裕的心愿,岸边的阿妈把海那边眺望,所以,人们叫你海沧,孤独的海沧……如今你是片开放的绿洲,每一寸土地都成长希望,一座大桥连接五洲四海,巨轮的汽笛鸣响时代的乐章,所以人们叫你海沧,沸腾的海沧……”(二)“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展示活动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了解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歌名是什么?(《澎湃海沧》)这首歌曲反映了我们家乡海沧近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名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的调查活动,各小组都做了精心准备,下面请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好不好?师:我发现这个小组的同学已经坐不住了,那就由你们先来介绍。
(大家掌声欢迎)组长组织本探究小组的成员进行介绍。
●探究小组一:介绍家乡人过去的生活用品(实物和照片展示相结合)生:我们小组的同学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走访了整个贞庵村,收集了1一些过去家乡人的生活用品。
我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我爷爷年轻时是个渔民,这是他用过的马灯。
爷爷告诉我,以前经常2开着小船出海,就把这个马灯挂在船头,它使用的是煤油,用它来照明,看得不是很清楚。
现在的船都装上了电灯,明亮多了。
这个煤油灯是爸爸、妈妈小时候学习用的,灯光黑暗。
而我们现在用的是电灯,方便多了,也亮多了。
马灯、煤油灯和电灯一对比,进步真是太大了。
:这是我家保存的一台照相机,原来这种相机只能拍黑白照片,照出来生3的照片就这么大(手势比划一下),照相效果也一般。
现在,很多人使用了数码照相机。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优点呢?(出示实物):这是过去村里老人用的理发工具,现在用的是电动理发工具,又安全生4又方便。
:这是我们几个同学收集的家乡人过去曾经使用的生活用品的照片,请生5大家看看。
(出示展板,学生进行介绍,主要有石磨、碾米机、吊篮、摇篮等。
)生1:这些生活用品比较落后,现在已经没人用了。
同学们,听了我们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受?●探究小组二:介绍家乡人过去的穿着和现在的穿着(实物展示和多媒体相结合)生:我们小组的同学采访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在他们的帮助下,1我们做了“家乡人过去的穿着和现在的穿着变化对照表”。
(出示“对照表”并详细进行讲解说明)我们了解到:过去的人们没有条件随便添置新衣服,布料要凭布票购买。
因为布票有限,所以一家人要精打细算,人们的衣服常常是补丁摞补丁,正如常言所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多数人家的鞋、袜也是自家做的,破了还要织补好了继续穿。
生:过去要用这种配发的购物本和票证才能够添置日常生活用品。
爸爸、2妈妈小时候就用过这种购物本和票证。
(向同学们展示购物本和票证)生:现在,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款式新潮,可漂亮了,就像沐浴着3七色阳光。
过去的衣服颜色暗淡,款式单调。
(出示以前的衣服)生:过去,我们渔村很多人穿不上鞋,都是光着脚,只有外出时才能穿鞋。
4即使穿鞋,也只能穿这种家制的布鞋(出示课件)。
这种家制的布鞋穿起来很舒服,但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锥子和麻绳是纳鞋底时必不可少的。
教师:我们的学习伙伴——豆豆小博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用品的丰富说明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略)师:通过了解这些生活用品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用品越来越先进了。
我们家乡发生的变化,不单单是生活用品和衣着的变化,还有其他方面的变化吗?●探究小组三:介绍家乡人过去的居住条件和现在的居住环境(照片展示和录像结合使用)生:我们小组准备向大家汇报家乡人居住环境的变化。
我们到村委会进行1调查,村长告诉我们,在爷爷、奶奶生活的年代,我们家乡人的居住条件拥挤而简陋。
这些年的变化很大,现在我们的居住条件可好了,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这个变化真是“日新月异”。
:我说说我家的变化。
这是我家原来的房子(出示照片),以前我们家生2乡的房屋全是木房子,泥巴地。
我们一家八口人挤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屋子里,房屋不但窄,还是用稻草和泥盖的。
近年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拿我家来说吧,房子是用砖砌成的,有两层楼,屋内屋外全用水泥硬化了。
每间房屋都很宽敞,一家人除了客厅、厨房外,每人均有自己的房间。
(家住贞庵村的同学放录像介绍):我家住在未来海岸,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原来这里是一片生3荒滩,现在它是南中国最大的滨海健康休闲社区。
这是美丽的未来海岸的全景,这是会所,这是浪琴湾,这是鹭景湾,这是蓝月湾……生4:我家也在美丽的未来海岸,请大家到我家看看(观看照片),你说我家美吗?欢迎大家到我家做客。
●探究小组四:介绍家乡人过去的饮食和现在的饮食(照片展示和现场介绍相结合)生:我们也到村子里进行了调查,村里的黄书记告诉我们,过去的生活很1苦,饮食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他们年轻的时候,每人每月所需要的粮食和食用油都要定量供应,必须凭票才能够买到,吃的东西的种类、数量少,又没有什么油水,人们的体质普遍都比较差。
(播放录像):我爷爷、奶奶告诉我,他们小时候没有东西吃,经常吃野菜和树皮。
生2(画一幅图加以说明):改革开放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使人们逐渐过上了小康生活。
食品生3越来越充足,品种也越来越丰富。
(出示课件)现在,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家乡的传统食品,每当家人、朋友聚会时,一起到餐馆品尝不同风味的特色饮食已经比较普遍了。
上个星期,我奶奶八十大寿,我们全家到未来海岸的佳丽海鲜大酒楼为她做寿。
品尝家乡有名的土笋冻和土龙汤,味道真是好极了。
师:饮食方面的变化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标志着家乡经济的发展。
哪个小组还想介绍?●探究小组五:介绍家乡人过去的交通工具和现在的交通工具(照片展示和现场介绍相结合):我们小组的同学采访了海投物业公司的王阿姨,还调查了到海沧打工生1的外地人。
他们告诉我们,原来的海沧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到处坑坑洼洼,一下起雨来,踩下去满脚都是泥。
现在我们海沧的公路都是六车道的,路面又宽又干净,并且很平坦,还有漂亮的海沧大道呢。
(出示课件):他们还告诉我们,以前从海沧到厦门岛内可麻烦了,要么坐车绕过杏生2林经过厦门大桥进岛,在路上花的时间将近2个小时;要么坐小帆船,但是坐船有一定的危险。
自从1999年,有了美丽迷人的海沧大桥后,我们从海沧到岛内只要二十几分钟,海沧和岛内的来往越来越方便了。
生: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美丽迷人的海沧大桥。
(课件出示)这是海沧大3桥的夜景……海沧大桥为素有“海上花园”的厦门锦上添花。
生:我们还到海沧公交总站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从海沧生活区到厦门岛内4有9条线路,另外,还有3条线路开往杏林和集美,还有2条线路开往漳州、角美的。
其中,开往我们未来海岸的就有4条线路。
现在的交通真可谓四通八达,给家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请看我们的调查录像。
●探究小组六:海沧管委会成立15周年的巨大变化(录像和现场介绍相结合):我们的家乡在近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海发居委会张奶奶的生1帮助下把海沧的巨变编成了快板《五大妈夸海沧》(出示录像),下面请大家欣赏我们的群口快板。
(配乐《澎湃海沧》):前两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走进新市区”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到生2了海沧区政府,通过观看图片、听介绍和看录像,深深感受到了海沧管委会成立15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找管理人员借了录像《澎湃海沧》,从中摘取了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随着我的介绍一起领略一下海沧的巨变。
(播放录像《澎湃海沧》)师:通过这几个小组的介绍及观看录像活动,你们是不是感受到咱们家乡海沧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你们想过吗?下面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
等一会儿,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讨论3分钟左右)(学生汇报)生:我国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1: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我们家乡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生2生:勤劳是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原因之一。
3: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中,我觉得我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主生4要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好机遇,我们要感谢伟大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爷爷,是他带领我们中国人富起来了。
……二、抒发情怀,畅想家乡1.畅想家乡的明天。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咱们家乡海沧在党的领导下,在全体家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我们非常热爱我们的家乡,那么,它的明天会是怎样的?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憧憬一下家乡美好的明天。
(学生汇报,略)2.出示课件“未来的海沧”。
看完“未来的海沧”后,提问:建设明天的海沧要靠谁来完成?为此,你应该怎么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增强社会责任感、科技创新、注意环保、节约水电等。
)3.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都谈得太好了,这次活动,大家走进村里,走进社区,进行了精心准备。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家乡的美景,我们憧憬着我们家乡的美好明天。
努力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的展示活动,让我们体验了父辈们的生活,也使我们了解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更使我们感受到了我们身边的鲜活的社会生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