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
农村生活的变化

农村生活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农村生活以务农为主,生活简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而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交通便利化。
过去,农村交通不便,出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今,随着公路的建设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农村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出行,去城市购物、就医、旅游变得更加容易。
其次,信息化程度提高。
过去,农村信息闭塞,了解外界情况需要依靠口口相传或者收音机。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也可以轻松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动态,学习各种知识,开拓视野。
再次,生活水平提高。
过去,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各种生活设施和便利设备。
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住房条件、医疗条件、教育条件等都得到了改善。
最后,农村经济发展。
过去,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务农,收入来源单一。
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收入,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农村生活的变化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生活也在不断改善。
相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2024年家乡的变化作文(精选篇)

2024年家乡的变化作文(精选篇)家乡的变化作文1我的家乡在田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春风吹进了我的家乡,唤醒了家乡的人民。
从此,我的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说路,以前是泥泞小路,一踩裤子上喷的尽是泥。
现在,是用水泥铺成的柏油马路,现在的柏油马路可以六辆大卡车并排行驶;听说在紧急时刻还能起降飞机呢!再说说这里的右江河。
以前这里很不卫生,人们把垃圾倒在右江河附近,使右江河发出一阵阵嗅味,让人难以忍受,有些身体不好的,从这路过,病情更加严重了。
现在就不同了,到处都是环保标语,还有许多清洁工在扫地,水不但没有臭味了,而且人们还在右江河附近种上了许多垂柳,像一位春天的使者,热情地伸出修长的手臂,焕发出勃勃生机;它的枝条细长下垂,直觉泻而下,像少女柔软的披发,又像一条绿色的瀑布,优美而不失气势。
从这儿路过的人再也不用捂着鼻子了,夏天,人们还可以在垂柳下面乘凉,真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我爱我的家乡,我全心全意地爱着我的家乡!将来,等我学好本领后,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创造我的家乡,使我的家乡变得更加兴旺发达、美丽可爱!家乡的变化作文2在城里住了几年,今天我又回到了这充满亲切和温馨的家乡。
我来到村头,望见那几座山,咦!那几座山却变成了游乐园和茂密的森林,他们是那么的耀眼。
我边走边看着马路两侧的那些花和草,那些花有他们的姿势,还有着浓浓的香味,让我感觉来到了花的海洋,那些草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姿势,看起来时那么的.柔软,像是来到了草坪上。
我进了村庄,来到了山下,回忆起以前的狭窄小路,已变成了宽阔而平整的大马路,两旁还有路灯和柳树在陪伴着。
那红砖灰瓦的房子,已变成了一栋栋的小洋楼,它小巧玲珑,外形美观,上面的颜色看上去也会有一种舒适感,我进来看了看,以前的院子也变成了和迷宫一样的院子。
我又来到了大河边,看不见以前的船只了,看见的是现在的游艇在河面上游来游去。
有的地方也种上了荷花,养了金鱼,我仔细观察着荷叶下的金鱼,有的在玩耍,还有的在荷叶下乘凉。
新农村新变化作文500字(精选11篇)

新农村新变化作文500字(精选11篇)新农村新变化作文500字(精选11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农村新变化作文500字(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农村新变化作文1回想起祖国的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不禁感慨良多,我要纵情高歌,为美丽富饶的祖国送上深情的祝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了中国人民这一个世纪以来的富国强民之路。
我的家乡营口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现在家乡的生活和以前是一点儿都不一样了,那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听奶奶说起家乡以前的状况,再和现在来对比,真是吓了我一跳。
奶奶告诉我,以前人们住的都是一些低矮阴暗的茅草屋,根本没有现在这样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那些潮湿的茅草屋是夏天漏雨,冬天结冰,非常简陋,人们住在里面都没有一点安全感。
那时的交通很不发达,人们出门基本靠的是步行。
哪家要是能有一台自行车,就别提多神气了!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特别低,一能到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服,衣服基本上是破了补,补了破,破了再补。
实在不能穿了,才会丢掉。
家里连一样象样的家具都没有,更别提什么家用电器了,也许真的像小品里说的那样,唯一的一样家用电器便是那手电筒了。
吃的都是一些玉米面、高粱米等粗粮,很少能吃到大米、白面这些精细的粮食。
过去的日子可真艰苦啊!如今,我们住的是整洁漂亮的大房子,有的人家甚至住上了小洋楼。
还有那么多的人开起了私家车,家里的电器种类多的数不请。
人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是为这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而高兴。
我的家的变化就是如此,而且不仅仅如此,整个农村都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表明了我们都将进入新农村时代!新农村新变化作文2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忙,没法带我,就把我送到农村——鸭暖老家,让爷爷奶奶带我。
所以,对于我这个生在城市,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农村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优秀10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优秀10篇)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一一、过去的状况过去的马路,说白了就是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不小心脚就崴到了。
晴天还好,但车子一过就尘土飞扬,连连让人咳嗽。
雨天就更让人烦恼,雨水一浇,路上泥泞一片,一辆车子过来,泥水就溅了行人一身。
有的水积在坑里,大冷天的,便结了冰。
人走在上面,一不注意就滑倒了,摔伤不说,咱这面子往哪搁啊……妈妈小时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别的不说,以前这路啊,非常的窄,一人过还行,要是几人一起过,恐怕就得侧侧身了,人挨人,人挤人,程咬金来了恐怕就得爬着走了。
交通不便,导致各地的货物、资源流通不快捷。
那时候,人们过黄河都是摆渡,人们过江都是坐旱船的。
妈妈上师范可就难了……二、现在的状况沥青铺成的大道平坦极了,而且十分宽敞。
两边的绿化带更给灰灰的公路添加了一些生机。
两边的汽车整整齐齐的,没有人越过分道行驶线,司机们都十分守规矩。
一道到汽车,成了一道风景线。
宽宽的马路,四辆大卡车过也不挤。
一个个“不下岗的警察”——红绿灯、斑马线、摄像头,特别是指示牌,禁停、勿转等等,指挥着人们的交通安全。
路面非常的平坦,不像以前那样坑坑洼洼的,高低不平。
人们走在上面,从心底感到舒适。
在一九七四年,洛阳市又修筑了黄河大桥使吉利区和孟津县相通。
两地的人民都非常的喜悦,那年,“建桥”成了潮流的名字。
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变化巨大。
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富起来了,经济好了。
在还没有修路时,人民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对,修路!只有路变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看起来就很好。
于是,家乡轰轰烈烈的开始修路。
修完后,人民都皆大欢喜,心底都高兴自己能走上平坦的大路了,是的,中国的经济、科技事业也走向了平坦的大路,步步高升。
四、我的想法和建议现在的人们虽然普遍都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仍有一些素质低的人冒犯这规则。
比如:有的三轮车,觉得只有汽车闯红灯才会被罚款,所以在马路上无所顾忌,横冲直撞,让别人吓一跳。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fb4f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4.png)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第一篇: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
因此,利用寒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衡水市深县大盘石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食”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
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
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食品。
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
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全市各个大小饭店全部爆满。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12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来看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0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12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12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12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衣”在“衣”的方面,从五六十年代的一片“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再到十万元”的发展。
家乡的发展变化

家乡的发展变化
引言概述
家乡是一个人生长的地方,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家乡的发展变化。
一、经济发展
1.1 原来的农村逐渐变成了现代化城市
1.2 农田逐渐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
1.3 传统产业逐渐式微,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
2.1 交通便利度大幅提升,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2.2 水、电、气等公共设施日益完善
2.3 信息化建设推动家乡的发展,互联网普及率逐渐提高
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1 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2 医疗卫生条件逐渐改善,健康意识提高
3.3 教育资源逐渐丰富,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四、环境保护和改善
4.1 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绿化率逐渐提高
4.2 污染治理工作得到加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4.3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五、文化传承和创新
5.1 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和保护,文化传承工作开展积极
5.2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
5.3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结语
家乡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迭代和进步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乡也在不断适应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我们应该珍惜家乡的发展成果,共同努力,为家乡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党百年下的家乡巨变范文(精选9篇)

建党百年下的家乡巨变范文(精选9篇)范文一:建党百年下的家乡巨变建党百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山乡边陲到现代化的城市,家乡经历了一场蜕变,展现出熠熠生辉的新面貌。
一、农业改革:从粗放到集约以前,家乡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粗放型的状态,农民只是简单地种植大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
但是在建党百年后的今天,农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家乡开始实施农业现代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农民们开始种植高效、高产的经济作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二、城镇化进程:从乡村到城市在建党百年之前,我家乡只是一个小山村,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
然而,通过建党百年来的发展,家乡开始进行城镇化进程。
现在,家乡已经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平坦畅通,高楼大厦矗立于眼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家乡的居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
三、教育改革:从落后到进步在建党百年来,我家乡的教育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家乡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孩子们只能接受简单的乡村教育。
然而,随着建党百年来的改革,家乡开始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了许多先进的学校,引进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质量也大幅提高。
四、生活水平提升:从贫困到富裕在建党百年来,我家乡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家乡的人们生活贫困,过着艰苦的日子。
但是在建党百年后的今天,家乡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一些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人们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享受到了现代化社会的便利和福利。
建党百年来,我家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也相信在建党百年的引领下,家乡将继续发展壮大,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范文二:建党百年下的家乡巨变建党百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的现代化城市,家乡的巨变令人瞩目。
综合实践家乡变化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我的家乡,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小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下面,我就从家乡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谈谈这些年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过去,家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如今,家乡已逐渐形成了以工业、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1. 工业发展:近年来,家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如电子、机械、纺织等行业。
这些企业的入驻,为家乡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人民收入水平。
2. 服务业繁荣:随着经济的发展,家乡的服务业也日益繁荣。
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消费选择。
3. 农业现代化:农业方面,家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
农民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年增长。
二、文化繁荣,传承创新家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家乡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传承和创新并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1. 文化遗产保护:家乡积极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刺绣、民间舞蹈等。
这些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家乡独特的文化名片。
2. 文化设施建设:新建了一批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
3. 文化活动丰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文化节、民俗表演等,丰富了市民的精神世界,弘扬了民族精神。
三、生态宜居,绿色发展家乡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1. 生态建设:加强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实施“河长制”,加强河道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
2. 环保行动: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水排放,确保空气质量。
3. 生态宜居: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调查能力的提高,我校特在寒假期间让我们进行社会方面的调查。
我对我村进行了调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快速的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们这个不起眼的小农村的发展。
十几年来我见证了这个小农村的发展,通过这个假期的调查以及我的观察才发现家乡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让我们来见证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变化。
衣
人靠衣装,马靠鞍。
从人们的衣服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民的生活的变化。
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的衣服就是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有新衣服穿,那时候的我们过年时是多么的高兴。
这时候新衣服对已我们来说就是过年收到最好的礼物啦,那时是多么
的高兴。
那时候的衣服的颜色和款式都是非常的少,而且我们买
衣服也只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
然而现在经济以及信息的发展我们没有必要到过年过节是在买,可以随时随地的买。
那时买衣服只能靠自己上街去买,现在买衣服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并且颜色多种多样,款式多种多样,可以随便买自己喜欢的款式,挑到自己喜欢的样子,并且可以穿出自己的风格。
并且现在如果是年轻的一代都可以自己在淘宝上买衣服都不用出门了。
我记得小时候
只有简单的颜色和简单的款式,买衣服是只能在赶街的时候。
现在就是不一样了。
我们从百姓的衣服可以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
人们都说不用像过去那样每天每年都穿一样的衣服。
每天都
是一个款式。
现在的人们都在选着自己喜欢的衣服。
从人们的衣
服的变化可以看出人民生活的变化。
简单的说衣服的变化就是从
简单到多样,从颜色单一到多彩多色。
除了衣服还有就是被子的变化,小时候被子都是带着补吧的,并且用多久多久都舍不得扔掉,然而现在人们都将废旧的棉絮收回后重新做成新的被子,可以反复的使用,看上去美观,不再像以前那样了,人们学会用技术使一些东西再次利用。
人们的衣服因为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变。
从衣服的变化也说名了人们的生活在变化着。
食
民以食为天,吃时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
吃的食物的变化又在反应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我记得在2008年以前我们那里
很少看到除了自己家里种的蔬菜,几乎只有别人家办喜事或其它的事才有一些特别的蔬菜。
像新鲜肉也是过年的时候才有,我们是吃自己家里的腊肉。
所以那时候人们吃的蔬菜也只是限制在自己有的范围内的。
人们的吃的东西就比较单一,而现在就是不一样了。
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每天都可以吃自己喜
欢吃的菜,不用在等到过年过节,我们每天都吃着自己喜欢的东西。
每天都不仅仅是吃以前的东西了,每天可以换口味。
我记得很久以前是宣传说要吃得饱,在2008年的时候是温家宝总理说要在解决温饱问题上更上一层楼,那就是吃得好。
在2008年全
面解决温饱问题,这时候家乡的人们也解决了温饱,在向吃好迈进。
然而现在人们讲究的是要不仅仅要吃好,而且要吃得有营
养,像营养进发,学会照顾好自己,以及让自己吃得更有营养,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以前家乡根本就不会有小饭馆,然而现在在路边可以看到几个小饭馆,人们也学会了在自己的家乡发展自己服务业从而代替自己简单的农业活动。
提高自己家里的经
济收入,带动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吃的食物的变化,也反映着人们着人们生活的变化和收入的增加。
大多数村民认为食物
的充足也是幸福生活的保证,食物的质量和种类的增加也是幸福生活和快乐生活的重要前提。
食物种类的增加不仅仅提高了百姓的生活,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一些外地老板在我们这个小农村发展蔬菜种植,使得部分的土地改变了它们单一的进行农作物,改善了土地的质量和使得在相同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入,提高经济收入。
村民在以前单一的饭桌上也会增加一些其他的食物,比如说:果汁,甜点。
不仅仅是单一的吃饭了,做到了有目的和有营养的吃饭。
早餐也在大多数家庭里出现。
食物的多种多样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在生活水平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住
人类在发展的历史中就不能缺少住,住是人类存在的场所,我们注定离不开住。
住宿条件的发展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记得我们我们小时候我们村里的房子全部都是土房子,下雨时候家里有时候还会漏雨。
地上有大摊的水家里还要拿盆和桶去接雨水,那时候下雨是人们所盼望的,
也是人们最害怕的,在那样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将比现在苦得多,村
里的老人说那样日子非常的难熬,然而现在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大量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出和回来,带回资金。
大部分的
人家的土房子已经退去了它们身上土。
村里的土房子不在漏雨了,而且人们更加注重房子的外观和内部的优美和舒服。
土房子
的外层镀上了一层白白一层粉,房子退去了它的土,增加了美观与干净。
村里的老一辈的长辈们说光光是土房子的变化就让他们感到意外,更不用说土房子的内部的变化。
房子的内部多了沙发,茶具和电视机。
这是小变化,还有用地板砖取代了曾经的水泥地板。
房子的内外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房子的认识不仅仅是住宿,更是一个家庭经济收入高低的体现。
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奋斗的目标之一。
从前人们认为要从农村人变为城市人是很难的,但是住房的改变也是农民变市民的一个途径。
随着大部分人
到城市务工,更多的人用自己的劳动力换来在城市的发展,用劳
动力换来金钱,在城市立足自己。
有部分农村的孩子有的在城市里有了工作后自己也在城市发展和在城市成家。
还有不少的农村
人通过在城里买房子,由农业户口变为城市户口。
这也是新一代农民对房子的要求。
也有部分农民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和纯劳动力在外省打工,几年后自己存钱回家盖洋房。
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住宿地方,更是一个完美的家庭的开始,住是百姓生活的变化。
从住房的变化观察经济快速发展下的新农村视角。
住房的不
断发展和住房的多样化也体现着新时代下,农村的变化以及生活
水平的提高
老百姓都说若要富先修路。
从交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
说道行,我认为主要是出行方式的改变和交通工具的变化。
成本的降低和时间的减少。
我记得我们在上初中的时候、都没有直达我们那里的车,坐车有是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星期六早上8点放假要中午才能回家甚至还要走1个半小时的路。
有时候我们就从学校直接走回家,花上三到四个小时回家,回到家。
人都累死了,那时候直接就是不行时代。
知道2010年,才有家乡的会开车的人买了,这是我们享受着从未想过的待遇,每个星期都可以做车回家,回家再也不用担心啦。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土路也在政府的扶持下成了塘石路。
有的村出现了水泥路,交通工具的变化也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方便。
以前家乡的小路上只有很少的车,然而现在的小路上却多了好多的车,有时候在清晨也会在山谷的中央传来了清脆的声音,这是交通的发展的结
果也是交通工具进步的体现。
每个村都出现了大量的摩托车,这成为村民们出行的工具,和现在2辆班车的出现也使人们的出行更加的方便。
我们从家里来到镇上也不必要在走路了。
在这一条平凡的路上却见者了这不平凡的进步。
一些有钱的人家也渐渐的
买了微型车,自己家有车,减少了出行的时间和可以随时随地的出。
家乡的交通的变化也是至光重要的。
随着家乡农业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在改变着家乡种植的行,根植也是属于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