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计划
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全册教案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全册教案选修课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计划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和一些重要官能团的分类。
[教学困难]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如何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元素:C、h、o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
(超过2000万种)I.按碳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是以链连接的。
(它也被称为脂肪族化合物,因为它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
)例如:chchchch3ch2ch2ch2ohch3223正丁烷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的分子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可以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一类与脂肪族化合物性质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例如:环戊烷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例如:苯萘二、按官能团分类:哦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指决定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功能组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分为以下12类: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烷醇: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二号官能团――双键叁键――卤素原子羟基典型代表物甲烷乙烯乙炔苯溴乙烷乙醇类别酚醚醛酮羧酸酯官能团羟基醚键醛基羰基羧基酯基典型代表物苯酚乙醚乙醛丙酮乙酸乙酸乙酯a2.【诱导】芳香化合物、芳香烃和苯同系物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苯的同系物是。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编序号,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投影][讲]当苯环上连有不饱和基团或虽为饱和基团但体积较大时,可将苯作为取代基。
判断下列物质是否为苯的同系物?COOH对称CH对称CH2C—ANS:(CH3—CH2—O—CH2—CH3)[板书]2、核磁共振氢谱(NMR)[讲]在核磁共振分析中,最常见的是对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有四类不同信号峰,有机物分子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H。
[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包括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
了解几种物理方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
[课后练习]1、有机物中含碳40﹪、氢6.67﹪,其余为氧,又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机物的分子式。
(C2H4O2)1R2R1结构式:二、烯烃的顺反异构在烯烃中,由于双键的存在,除因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体外,在烯烃中还有一种称为顺反异构(也称几何异构)的现象。
当C=C双键上的两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不结构式: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苯分子中的(溴苯)(氯苯)[投影小结]1、实验现象:烧瓶内:液体微沸,烧瓶内充满有大量红棕色气体。
+ HO-(硝基苯)硝基苯,无色,油状液体,苦杏仁味,有毒,密度-小结: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苯磺酸)叫磺酸基,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硫酸分子里的磺酸基所取代的反应叫磺化反应。
[板书]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小结] 2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易氧化:)苯的同系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学与问]比较苯和甲苯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的现象,以及硝化反应的条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课题:第三章第一节醇酚(1)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如:─OH(脂肪醇)、结构简式:结构简式:OHCOH +HBr2R-CH[板书]第三章第一节醇酚(2)[投影]、苯酚的化学性质[小结]到此我们已认识并研究了苯酚,并知道检测和处理苯酚污水的方法。
教学回顾:第三章第二节醛2[讲]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得氧(即氧化)、失氧(即还原)开始认识的。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教学过程【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
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如)【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4烯烃乙烯CH2=CH2双键炔烃—C≡C—三键乙炔CH≡CH芳香烃————苯卤代烃—X(X表示卤素原子)溴乙烷CH3CH2Br醇—OH 羟基乙醇CH3CH2OH酚—OH 羟基苯酚乙醚CH3CH2OCH2CH3醚醚键醛醛基乙醛酮羰基丙酮羧酸羧基乙酸酯酯基乙酸乙酯【随堂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高二有机化学教学计划3篇

高二有机化学教学计划3篇高二有机化学教学打算一:201*~201*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教学打算一、指导思想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打算,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1、差不多情况:高二年级共有4个实验班。
两个任课教师。
本学期学选修5班周课时为4节(会考班为1节)。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为人教版,学生配套教辅为临沂市教研室的《新学案》。
2、教材分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个主题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分成五章)。
从知识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认识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3、学情分析:尽管为实验班学生,但班人数多。
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前面学习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峻,理解掌握上差不较大。
有极个不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目标1、关心学生确立今后的高考目标,积极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关心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2、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依照学校工作打算,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
高二化学教师选修5工作计划(精选5篇)

高二化学教师选修5工作计划(精选5篇)高二化学教师选修5工作计划篇1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方法自2005年开始到今年,新课程实施下的一轮教学已经结束,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新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看法。
一、生源情况分析有机化学在必修2中已经作了介绍,学生高一下学期时就学习了有机化学的一部分知识:认识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并且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高分子材料也有一定的了解。
应该说对高二系统的学习有机化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很多层次较高生源较好的学校在学习必修2时就一并将选修5上完,这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对于本校来说,本校是一般生源的普通高中,由于生源较差,为非选修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着想,并没有这么做,所以我们的选修生经过分班之后才开始正式学习选修5,在时间上有间隔,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遗忘。
由于必修2对有机这部分的要求不高,不少选修生对于有机化学了解的并不深刻,甚至有些学生在高一时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所以在系统学习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情况。
在这种学情下,我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二、教学方法探讨1.上好绪论课,指导学生了解整个框架。
很多老师都觉得绪论课不重要,里面没有什么需要学生去掌握的内容(尤其是在必修2中已经讲到),在简单介绍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后就进入章节的内容。
古人说“万事开头难”,头起好了,就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后的思路也就会清晰,这也说明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
在绪论课上我们除了介绍学科的发展史外,至少要做到两点:首先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自己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自己授课的计划等,使学生对该课程体系与结构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明白应如何学习该课程。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理解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4课时复习:1课时测验: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理解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正丁烷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OH环戊烷 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萘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能够分为以下12种类型: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全册教案(新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

江苏省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4课时复习:1课时测验: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正丁烷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环戊烷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萘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 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高二《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高二年级共有12个班。
四个任课教师。
本学期学选修5班周课时为4节(会考班为1节)。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为人教版,学生配套教辅为教研室的《新学案》。
2、教材分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个主题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分成五章)。
从知识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认识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3、学情分析:虽然为实验班学生,但班人数多。
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前面学习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
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目标1、帮助学生确立将来的高考目标,积极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2、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计划一、教学简析
一、研究物质层面:
必修2中只学习了几个有限的有机化合物,像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
选修课程要丰富代表物的类型,增加新的物质——醛。
其次,每一类有机物中,必修仅仅研究简单的代表物的性质,选修课程要丰富学生对一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类别。
例如烃的教学,一定要能够举出多种烃的代表物的名称,以及其在自然、生活生产中是否真实的存在,掌握其应用,再例如酸,必修仅仅学习乙醇性质,还应了解其他常见醇、酚以及其物理性质、用途以及一元醇的简单命名。
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分类、组成和存在的认识从代表物上升到类别。
也就是,不应该一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就奔着化学反应去,然后就拘泥于典型有机化合物身上。
二、从认识水平、能力和深度的层面。
对于同样一个反应,在必修阶段只是感性的了解这个反应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到了选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描述的阶段,而要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进行分析和解释:基于官能团水平,学生需要了解在反应当中官能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变成了什么。
2.能够实现化学性质的预测:不仅能分析给定的事实,还应该对化学性质有预测性。
对于给定的反应物能分析出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反应产生何种产物。
3.明确结构信息:在预测反应的产物的基础上,能明确指出反应的部位,以及原子间结合方式,重组形式,应该基于官能团和化学键,要求学生了解官能团的内部结构。
例如羟基的氢氧键是能够断裂的,羟基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连接在碳原子上的,而碳氧键是可以断裂,进一步,还可能了解这个原子的成键环境。
这样就要求建立化学键的认识,极性、饱和性等。
因此,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认识应上升到用官能团的结构及化学键变化来解释、预测反应水平。
三、从合成物质层面:
选修阶段要从碳骨架上官能团的转化来认识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从转化与合成角度认识认识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反应前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能够顺
推,逆推。
二、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有机化学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考内容的重点选考部分。
它是为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共设置了三个主题: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烃
2.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3.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在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引导下,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应达到的发展目标,整个体系由三个目标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和针对部分学生的)构成。
体现了“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科学教育为大众”等教育理念;完善了课程目标的维度;实现了与课程结构的对应。
了解化学课程的总目标体系,对教师合理、全面的设计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体现于教学目标中。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安排于高中二年级,是在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2“有机物”的认识基础上拓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更有系统、有层次加深认知程度。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设置在于学习有机化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广泛的存在于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及生产、研究的各个领域。
基于此设置意图,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更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学目标中就加大关注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
理论知识、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的相互关
系的联系和应用。
三、措施
1、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有机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开展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真实的感受到世界的进步与化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认真学习也许下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就是他,从而学生们就不会认为他们每天学习的知识都是与生活毫无联系,将来都用不上的东西,也就不会觉得乏味无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教师教学中要围绕这一主线对各类有机化合物进行详细的讲解。
让学生理解,虽然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数目巨大,但有规律可遁,有方法可用,并不是生搬硬套,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掌握。
例如:讲到乙炔时,因为之前讲过乙稀,老师可以引导让同学们自己推测出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通过实验让学生能自行得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区别,重点认识到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得出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总就出乙炔的用途。
通过乙炔的讲解的,得出炔烃因为都含有所以碳碳三键性质与乙炔相似。
3、是要重视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立体化学知识在有机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这方面知识涉及较多。
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如果准确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由于学习此模块之前学生未学习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其中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象直观手段。
4、重视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总结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一定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做,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总结实验的规律,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我也常常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
比如做乙醛的银镜反应时,银氨溶液的配置,用何种加热方式,反应中注意的事项,反应后试管的洗涤方法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论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5、充分了解学生,事半功倍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部分存在着如下缺陷:
⑴对各类主要官能团的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不牢,容易混淆。
⑵知识网络化程度差,对大型推断题没有思路,不能很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应用。
⑶书写方程式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四、优差生辅导计划
对后进生的辅导方面,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三好生”更为重要、更有价值。
我要按照成绩排出了化学后进生和较差生的名单,对于较差生,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多提问,多加注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而对于差生,我则决定利用课后给他们经常补课,经常给他们布置一点任务,利用课前上课的几分钟检查。
每天给他们一点任务,完成后大加赞扬,不完成的哪怕留到晚自习结束也要当天过掉。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并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测测清”: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步。
并积极检查.把当天的功课在当天解决。
周周有总结。
在测试中检查出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再及时把进行讲解和解决。
利用辅导时间,加强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教学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