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古族音乐文化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蒙古族歌曲介绍特点

蒙古族歌曲介绍特点

蒙古族歌曲介绍特点
蒙古族歌曲是蒙古族民间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声音高亢:蒙古族歌曲通常使用高亢嘹亮的嗓音演唱,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2.独特的喉音:蒙古族歌曲中常常运用喉音演唱,这是其独特音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听众在音乐中感受到草原的无限广阔和恢弘壮阔。

3.律动感强:蒙古族歌曲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律动感强烈,具有动感和冲击力。

4.主题广泛:蒙古族歌曲包括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如表达爱情的、颂扬祖国的、讴歌英雄的等等。

5.传统色彩浓厚:蒙古族歌曲一般都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能够传承和展示蒙古族的丰富文化遗产。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蒙古族音乐的特点一、引言蒙古族音乐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蒙古族音乐的起源、形式、演奏方式、曲目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

二、蒙古族音乐的起源与发展1.蒙古族音乐的历史渊源●蒙古族音乐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受到游牧生活、自然环境、信仰和历史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2.蒙古族音乐的发展过程●蒙古族音乐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和演变,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

●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时期,蒙古族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三、蒙古族音乐的形式与分类1.蒙古族音乐的形式●蒙古族音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等形式。

●声乐是蒙古族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呼麦和吟唱方式。

●器乐包括马头琴、二胡、笛子等,常用于独奏和伴奏演奏。

●舞蹈是蒙古族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常与声乐和器乐相结合。

2.蒙古族音乐的分类●蒙古族音乐可按照不同的场合和用途进行分类,如喜庆音乐、祭祀音乐、战斗音乐等。

●不同地区和部落的音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特色和风格。

四、蒙古族音乐的演奏方式与技巧1.蒙古族音乐的演奏方式●呼麦是蒙古族音乐的独特演唱方式,通过喉音发声,具有高亢激昂的特点。

●声乐演唱中的技巧包括音域的运用、音准的掌握和情感的表达等。

2.蒙古族器乐的演奏技巧●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器乐之一,演奏时需要用弓拨弦发声。

●其他器乐如二胡、笛子等也有独特的演奏技巧,如指法、吹奏技巧等。

五、蒙古族音乐的曲目与作品赏析1.蒙古族音乐的经典曲目●《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高原的月亮》●《马头琴独奏曲》等2.蒙古族音乐的作品赏析●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音乐作品,对其进行具体的赏析和音乐元素的分析。

六、结语蒙古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节奏和表达方式,展现了蒙古族悠久文化的魅力。

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 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 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 蒙古族的音乐文化蒙古族的音乐文化音乐是一种能抒发内心情感的东西,它的诞生为人类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而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以独特的音乐形式演唱出让人荡气回肠的歌曲。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

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

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

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

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狩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摇儿歌和儿歌等。

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

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

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

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

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

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

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游牧历史文化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蒙古传统音乐听起来让人荡气回肠,在曲调上以长调为主,以短调为辅;它热情活泼,又深情豪迈。

在质朴的歌词中广泛的反映了蒙古族广阔的生活场景,大多歌词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豁达的风情与胸襟,同时也伴随着蒙古族人民细腻的内心情感。

蒙古族音乐类型

蒙古族音乐类型

蒙古族音乐类型蒙古族音乐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蒙古族音乐可以追溯到蒙古族的原始社会,具有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和传统的音乐表演方式。

蒙古族音乐典型的特点主要有传统乐器的使用、旋律的简洁和独特的发声方式。

蒙古族的音乐形式主要分为三种:传统歌曲、节奏音乐和舞蹈音乐。

传统歌曲反映了蒙古族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一般由多人一起合唱,乐句简单明快,有时伴有乐器伴奏,有时也伴有舞蹈舞步。

节奏音乐注重节奏,充满活力,大多以传统民乐器为主,诸如手风琴、古筝、古琴等。

舞蹈音乐以音乐伴奏和歌唱为主,一般由几位歌手故意地搭配节奏,随着舞蹈的运动而变化。

蒙古族的乐器以传统民乐为主,其中像手风琴、古筝、古琴等民乐器最为突出。

手风琴是传统民乐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拥有着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能够表达出蒙古族的广阔的音乐氛围,是蒙古族民乐的主要乐器。

古筝有着“宫商角徵羽”的五声音阶,是简洁明快、宁静优美的传统民乐乐器,能够表达出蒙古族民族文化的韵律和乐章。

古琴是传统民乐乐器,乐器是以琴马为主,具有浓厚的调子,能够表现出蒙古族音乐的意境。

蒙古族的音乐表演方式主要有歌手、唱腔和舞蹈表演。

歌手一般以民歌为主,他们唱起歌来,旋律甜美,有时伴有乐器伴奏,既能传达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进行艺术表现。

唱腔是蒙古族音乐的一种表演形式,专门以独特的发声方式来表达蒙古族音乐的内容。

舞蹈表演是蒙古族音乐表演方式中最为突出的形式,舞者以婀娜的舞姿,变换着各种情景,快速而灵动的舞步,让观众完全沉浸在蒙古族的舞蹈的魅力之中。

蒙古族的音乐类型是悠久的,有着独树一帜的音乐特点。

除了传统民乐乐器的应用以及具有旋律简洁、独特发声方式的表演之外,蒙古族的舞蹈表演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演方式,是蒙古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

论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

论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摘要】内蒙古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间的音乐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从内蒙古地区的音乐传统入手,分析了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满族的音乐特色。

蒙古族的音乐带有强烈的草原风情,达斡尔族的音乐具有独特的节奏和舞蹈元素,鄂温克族的音乐富有原始野性,而满族的音乐则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

通过对这些音乐特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内蒙古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更好地认识内蒙古地区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为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贡献我们的力量。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特征、音乐传统、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蒙古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也逐渐受到关注和研究。

研究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各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还能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对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对内蒙古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进行探讨,分析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满族的音乐特色,总结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为保护和传承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做出贡献。

部分将深入探讨以上提到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历史、地域和民族的独特性。

研究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探讨内蒙古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精神信仰。

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蒙古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历史传承。

在蒙古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人民用音乐来歌颂祖国、表达感情,传承着祖先的文化和智慧。

本文将从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蒙古族音乐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

蒙古族音乐的传承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蒙古族音乐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口传和乐器学习两种方式。

在古代,蒙古族人民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学习音乐,老一辈的音乐家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后辈,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使得蒙古族音乐得以延续并发展壮大。

蒙古族音乐还有很多传统乐器,如马头琴、呼麦等,传统乐器的学习也是蒙古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蒙古族音乐得以传承下来,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蒙古族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化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曲调和演奏方式,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

在古老的传统基础上,蒙古族音乐不断吸收和融合了外来的音乐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表现形式。

在历史的变迁和交流中,蒙古族音乐一直在不断地融合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体系和表现形式。

蒙古族音乐的发展还得益于社会对音乐艺术的重视和支持。

在各种文化交流和活动中,蒙古族音乐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推广,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蒙古族音乐。

政府也对蒙古族音乐进行了很好的扶持和保护,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蒙古族音乐的艺术水平和社会地位,使得蒙古族音乐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传播。

近年来,蒙古族音乐在国际舞台上也有了很好的发展和表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影响。

在各种国际音乐比赛和交流中,蒙古族音乐家们积极参与,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为蒙古族音乐的国际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蒙古族音乐也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为蒙古族音乐的发展和推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浅析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中的传承及发展

浅析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中的传承及发展

浅析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中的传承及发展蒙古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在流行乐的发展中,蒙古族音乐元素也逐渐被引入并发展壮大,成为了流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元素传承及发展,以及在流行乐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蒙古族音乐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

在器乐方面,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的代表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在声乐方面,蒙古族歌曲以其高亢激昂、豪放奔放的特点而著称。

蒙古族音乐还以其独特的音阶、节奏和曲式等方面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交融,蒙古族音乐元素也逐渐被传承到流行乐中。

蒙古族音乐的器乐元素被引入到流行乐中,如马头琴、呼麦、马铃等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成为了流行乐中的独特亮点。

蒙古族音乐的声乐元素也在流行乐中得到了传承,蒙古族歌曲中高亢激昂的音调和豪放奔放的节奏成为了流行歌曲中的一种表现方式。

蒙古族音乐的特有音阶、曲式等元素也逐渐被引入到流行乐的创作和演唱中。

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中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

一方面,一些融合了蒙古族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吸引了大批听众的喜爱。

这些歌曲不仅在音乐风格上具有独特的特点,而且在歌词内容上也融入了蒙古族文化的元素,使得流行乐的内涵更加丰富。

一些融合了蒙古族音乐元素的音乐人也纷纷涌现,他们以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在流行乐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为蒙古族音乐在流行乐中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中的应用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中的传承及发展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趋势,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交融,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蒙古族歌曲及呼麦的悠久传承故事,介绍各种唱法及歌曲的含义

蒙古族歌曲及呼麦的悠久传承故事,介绍各种唱法及歌曲的含义

蒙古族歌曲及呼麦的悠久传承故事,介绍各种唱法及歌曲的含

蒙古族的歌曲和呼麦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它们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于蒙古族歌曲和呼麦的悠久传承故事,以及它们的各种唱法和歌曲的含义。

1. 传承故事:
蒙古族的歌曲和呼麦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它们是在游牧民族生活中形成的,用于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

在过去,蒙古族的歌手和音乐家在部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用歌曲和呼麦表达对祖国、自然、牧民生活的热爱和敬意。

2. 呼麦的唱法:
呼麦是蒙古族独特的喉音唱法,被誉为“人类的第五个乐器”。

呼麦的唱法有很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阴阳调”。

这种唱法通过同时发出两个声音,一个是低沉的喉音(阴声),另一个是高亢的响声(阳声),形成了独特的和声效果。

3. 歌曲的含义:
蒙古族的歌曲和呼麦多以歌颂祖国、颂扬英雄和赞美自然为主题。

它们通常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对祖国草原的热爱和挚爱。

同时,一些歌曲也讲述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通过歌声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4. 著名的歌曲:
蒙古族的歌曲有很多种,其中一些最为著名的包括《草原之
夜》、《草原一九四七》、《伊斯坦布尔盛开的花》,以及《骑着马追赶》等等。

这些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家园和生活的情感。

总的来说,蒙古族的歌曲和呼麦是他们独特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和家园的深情厚意。

这些歌曲通过美妙的旋律和动听的唱法,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 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 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 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 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 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 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 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 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 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 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 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
《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 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 拉起了马头琴。”
▪ 萨吾尔登
▪ 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 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 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 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 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 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浅谈蒙古族音乐文化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 “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 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 贵的音乐财富。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 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 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深受人们 的欢迎和喜爱。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 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 呈,很多艺术家在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使蒙古族民 歌得到进一步的整理、保护、传播。
▪ 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 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 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 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 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 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 音或闭口音。
▪ 短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在沃野千里的河 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 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 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 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 与长 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 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 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 强。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 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 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 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 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 《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 的代表作。蒙勒勒车来自古 文成吉思汗
世界史上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
服饰
习俗 :敬茶、敬酒、敬神、待客、 尊老爱幼、唱歌、选猎狗、问候……
马奶酒&奶 豆腐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 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 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 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 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 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在明朝文人笔下,火不思有各种译写方 法,诸如琥珀槌、胡博词、虎拨思儿之 类。元、明时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 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弹火不思唱歌 舞蹈。正统十四年,“也先每宰马设宴, 必先奉上皇(明英宗)酒,自弹虎拨思儿, 唱曲,命达区别子齐声合之。”火不思 不仅在蒙古草原上流传,明代的中原地 区也很盛行。不仅北人善弹火不思,内 地汉族人民也对此喜闻乐见。
▪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 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 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 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 呼麦等。在中国各名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 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格勒、呼伦贝尔草 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 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俄罗斯图瓦地区也能听到这种歌 唱方式。
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
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
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
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
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
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
泊等。

▪ 长调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 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 《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 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 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 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 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 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 玲》、《孟阳》等。
按照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 歌,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 等等。
按照音乐内容分为猎歌、牧歌、赞歌、 思乡曲、礼俗歌等等。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
“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
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用蒙古语歌唱,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