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诵读-2-长沙过贾谊宅-课文+注释
诗词鉴赏-七言律诗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精品

七言律诗: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七律。
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下面是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注释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创作背景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赏析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
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余秋雨
1
咏史怀古诗
(一)标题:地名、古人名、xx览古、xx怀古
❖(二)咏史怀古诗的结构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三)思想内容(读诗时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
❖1、怀人伤己(①对比失落型②同病相怜型)
❖缅怀先贤;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悲叹年华易逝,壮志 未酬。
❖2、怀古伤今(①昔盛今衰型②物是人非型)
❖感慨国家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沧桑
❖ 3、借古讽今 讽刺当政者,忧国伤时
劝诫今人不要贪图享乐、过度奢侈,以免重蹈覆辙。
4、理性反思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评价
2
❖ 咏史诗鉴赏步骤: ❖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
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
15
(三)领悟感情
清金圣叹《金圣叹选批唐诗》:
一是久谪似贾谊,二是伤心感贾谊, 三是乘秋寻贾谊,四是空林无贾谊。
可见,本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 谊宅时的悲凉心情,表面是写对 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的抒发 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无罪 被贬的痛苦悲愤心情)。
16
总结:咏史诗的相关常识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理性反思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体悟意图、 领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 巧手法)
3 O(∩_∩)O
朗读诗歌
长Hale Waihona Puke 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诗歌主旨
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 悲愤和痛苦,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不合理的社会现 实进行了强烈悲苦命运,借古伤今
沙 过
颔联:萧条冷落,景仰向慕
贾 谊
颈联:运用典故,极尽感伤
悲 愤 痛 苦
宅
尾联:独立风中,设问自怜
课堂练习
理解性默写
4.赏析“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两句。 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
的痴心。诗人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 从而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5.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 统治者的不满。
译文:汉文帝重才却对他如此情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他的痴心?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寂寞凄冷的深山里落叶纷纷, 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首联点出本诗诗眼“悲”,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作者借贾 谊政治失意,抑郁而死,留下千古悲怆忧愤,表现自己迁谪的悲 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围绕题目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 “寒林” “人去” “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在这样 的氛围中,诗人还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之情, 油然而生。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一个“犹”字,号称 “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昏聩无能的唐 代宗,对刘长卿更谈不上恩遇;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 也就是必然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反语和双关的巧妙运 用,极尽诗人的感伤之情。
长沙过贾谊宅_唐诗三百首_1

精心整理
长沙过贾谊宅_唐诗三百首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梁
??译文
汉文帝虽是明主,却皇恩太薄,
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
沉寂的江山,草木摇落的地方,
可怜你,为何来到这海角天涯?
赏析
精心整理
??似是作者赴潘州贬所,路过长沙时所作。
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
明写贾衣,暗寓自身迁谪。
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一派黯然气象。
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
隐约联系自己而今赁吊贾谊。
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
??全诗虽是吊古,实在伤今,借怜贾以自怜。
语方含蓄蕴藉,感情哀楚动人。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 课外古诗词《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 诗词解读赏析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原文: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译文: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
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注释: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赏析: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标举贾谊的身份。
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
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课件

了怀古咏叹的主题。
A.“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的意思是贾谊被贬长沙 ,居此虽只三年;千秋万代,给楚客留下伤悲。因此“首联叙述 诗人在长沙谪居三年”错误,是“贾谊在长沙谪居三年”。故选
川火灯下灭处谈湖过垂胧首
作
字文房,汉夜 族似,熟宣城冰 (光今寄属安世 徽中 )指人微,唐间 代杏诗人。
空已悉冷阴
间月尖敛洒雨
者
后 监 官
迁居洛阳中 ,熄唐记玄宗的 天宝年
流
忆空
察御史,萤 苏州长洲气 县尉,
,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
间酒 进水 士。肃 代色清 宗光潋 大历中 ,浅 又滟 被诬再
宗下 至西德中官
笑 谈
映 湖
掠 过
低 垂
朦 胧
回 首
B.颔联即景生情,夜由似斜阳熟衰冰草、光寒寄林空世寂而中 生指惆怅微 伤间感之杏 情,为 下C”D..文烘颈 全感托联 诗慨贾以 综作谊合“铺的运汉垫痴用文。心叙有空中流萤。述道已熄、”描反悉记忆写衬冷的空气、贾抒谊阴情被等贬表的间酒色清浅达凄方凉月水光潋滟 式处尖,境溯,敛 古以洒下阴影一片思“今湘雨西湖边 ,水深无化情
脱而不可得的苦闷的诗诗句是: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随堂练习
古典文学
2.下列对这首诗的怀理解风和檐分析琉,流不正琴确的把 一素项是风 (眉 )纸 千
A.首联叙述诗人在念长动沙谪下居璃三年星,而音 今盏一切衣 已声风逝眼 云伞散,古 只留下
万古不变的悲伤。忘川
烛 火
花 灯
月 下
消 灭
何 处
➢ 有社意会设现问实, 的中流萤自 不怜 满熄 自 。记忆叹的空气,抒发被酒色清浅贬的水光潋滟 悲愤,以下阴影一片 及西湖边对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课件(共21张PPT)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随堂练习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述诗人在长沙谪居三年,而今一切已风逝云散,只留下万古不变的悲哀。B.颔联即景生情,由斜阳衰草、寒林空寂而生惆怅伤感之情,为下文感慨作铺垫。C.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处境,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D.全诗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溯古思今,深化了怀古咏叹的主题。
可见,本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宅时的悲凉心情,表面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的抒发和痛惜,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被贬的悲愤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随堂练习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2.《长沙过贾谊宅》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的诗句是: 3.《长沙过贾谊宅》诗中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苦闷的诗诗句是:
贾谊是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为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虽然被召回京城,但是得不到任用,之后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抑郁而终。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想到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七言律诗。
01.
咏史怀古诗以登高望远、咏怀古迹、咏叹史实等为抒写对象。通过借古讽今、借古喻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吊古伤今的目的。
A.“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的意思是贾谊被贬长沙,居此虽只三年;千秋万代,给楚客留下伤悲。因此“首联叙述诗人在长沙谪居三年”错误,是“贾谊在长沙谪居三年”。故选A。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课本注释】
⑥选自《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
⑦〔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⑧〔栖迟〕居留。
⑨【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⑩〔汉文〕指汉文帝刘恒。
⑪〔吊〕凭吊。
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附注】
⑵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⑶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⑷独:一作“渐”。
⑹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百度翻译】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课本赏析】
刘长卿一生两遭贬谪,郁郁不得志。
他经过长沙贾谊故居,心中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共呜。
贾谊当年在这里谪居三年,而今风逝云散,只留下万古不变的悲哀。
斜阳衰草,寒林空寂,
斯人已去,留给后人的只有嗟叹。
领联即景生情,惆怅伤感,真切而又空灵。
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诗人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结尾"怜君"一句,在无疑处有意设问,自怜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