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生》论文

合集下载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我以前总认为文学与人生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最近细想想,谁离开谁都能活,只是活的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文学和人生都分别是什么,我还真解释不清,简单的说,我想文学就是文化学识和思想,而人生就是人一生的生活。

好像不够准确,但也差不多。

文学与人生,两者绝对能相互影响,文学对于人生,就好比化肥对于植物,倒的少了,起不到作用,但倒多了,就会让植物死翘翘。

看看那个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化肥已经深入到根茎中,连光合作用的产物都是化肥了。

很显然鲁迅也是属于这一类人,不过他是一个浑身带刺的仙人掌,生命力异常的顽强。

那么什么才是正好呢,这个量还真不好把握,如果有,郭沫若一定要算一个,他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不像闻一多那么冲动。

不过这个量要是把握好了,就绝对不能算是一个文人,文人就是冲锋枪,明知道前面有危险,也要向前冲。

可以说文学能给人生添加些生动的色彩,让人生闪闪发光,但是一旦达到一个绝对的高度,就能左右人生,两者就好比是天平的两端,谁落到最底端也不好看,而人生这一端生来就有一个大筹码,人生对于文学,那就全是帮助了,一个毫不起眼的经历,都能成为很好的素材,当然,如果你能珠峰跳下去,还活着回来的话,肯定是个了不起的素材。

只是大多数时,人们都在看别人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怎会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

生死离别这些事,在别人看来是悲剧,但是以文学的角度上,它也是一件乐事,有人专门就写这样的文章,好像全天下人都经历这样的事情他才高兴。

不过话说回来,这还真是一个难得的经历,既推动了人生,又辅助以文学,了不得啊。

前面我也说过了,文学与人生像是天平的两端,最艰难的时刻,就是两者持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不得不面临选择,是人生还是文学,总要有个轻重急缓。

那个隐居山林的庄子,就是选择了人生,不过他在人生与自然之中,还找到了文学,如果说还有人能将文学和人生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庄子绝对要排在第二,第一暂时还无人。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胡晨瀚文学,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藏,一部分人用它追求名利,另一部分用它来感悟人生。

我曾经是个极为现实的人,特别理性,认为人生只是用来经历、度过和创造一些生存价值的,思考它毫无意;而文学,只是千百年来人类自娱自乐的把戏,只会耽误人,并且文学又不能吃,没有切实的用处,如此无用,为何还会有人前仆后继地追求呢?星期五,我去听了张晓风的讲座。

我一向喜欢看书,因为看书不用咬文嚼字,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并且在这时记东西也似乎牢了些,且书中有些知识,是在课本里接触不到的。

张晓风,虽没看过她的书,却对她略有耳闻,据说挺有名,进入会堂,大家都坐下了,张晓风便走了上来。

当我看到她时,不由得大吃一惊,这就是名作家?总应该仙风道骨些吧?造型总应该超凡脱俗些吧?服装也总该考究些吧?但走上来的竟是位“大妈”!粉红色的棉袄背心配黑底衣服,让我不禁怀疑我身边到底有多少个“张晓风”,隐隐约约觉得她是否也跳过广场舞,慢慢地她拄着拐杖坐了下来。

一开始,主持人让两位学哥学姐朗诵张晓风的散文,我立刻觉察到,她的语言是那样随和、亲切,丝毫没有疏远读者的意思。

听完朗诵后,张老师说:“请每位同学把座位拉近三米。

”多么亲民,瞬间,全场响起了排山倒海的凳子声。

我一边坐在凳子上向前移,一边想:台湾来的普通话不错,可这也太没有架子了吧。

接着她又说她今天要讲台湾当代的《世说新语》,还俏皮地补了一句,这可不是我脸皮厚,我觉得我讲比较合适,因为我和他们最熟。

接下来,就是台湾的“好人集”。

首先讲的便是罗福星,他的名字大家不了解,但他的那句“杀头有如风吹帽,敢在世上称英豪”则广为人知,他以一个人的力量去抵抗日本,勇气一流。

而刘枋和潘人木则更加鲜为人知,可却在张老师口中,变得十分风趣,一个睡棺材板,不愿做娇弱女子;另一个更厉害,肺癌晚期还能教训儿子:“你少啰嗦吧你,我正在去死,干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得好好走完,别拿那点破事烦我!”还有导演王童对电影的热爱却是源于他的奶奶,洪箱光说脚就是妈妈给她的“皮鞋”,画家朱德群反驳中国文化包袱重,说是因为他们“力气”太小,以及失智女作家对问题的巧妙回答------,还有刘霞、周梦蝶、黄春敏、席梦蓉、梁实秋、法兰瓷等,因太多,就不一一讲述,这些人有的名气大,有的名气小,但他们都有自己人性的光辉,在张晓风朴实的叙述里,他们仿佛一一走出来,同我们握手。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标题:文学与人生一、引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既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映射,也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为我们理解人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

二、文学与人生的关系1. 文学是人生的镜子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它们以文字为媒介,通过故事、人物、情节等元素,反映出人生的种种面貌。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看到不同的人生经历,感受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人生。

2. 文学是人生的灯塔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价值取向,它们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生存还是毁灭”问题,引发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人性的尊严。

三、文学对人生的启示1. 人生的意义文学作品常常探讨人生的意义,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们在战争的苦难中寻找人生的意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则通过主人公的挣扎和选择,引导我们思考生与死、善与恶的问题。

这些作品使我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精神的追求和人性的完善。

2. 人生的挑战文学作品也常常描绘人生的困难和挑战,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与大鱼的斗争,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变迁,都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艰难和挫折。

但同时,这些作品也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四、结论总的来说,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文学是人生的镜子,也是人生的灯塔。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找到人生的方向,也可以从中获得面对人生挑战的力量和勇气。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文学,让文学成为我们人生的良师益友。

文学与人生_学生优秀作文

文学与人生_学生优秀作文

文学与人生_学生优秀作文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镜子和表达方式。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安慰,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情感,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文学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正是通过学习文学,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智慧。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与选择。

文学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方式,深刻而真实地描绘了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深刻揭示,以及对命运的思考与抗争,这些内容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丑恶面。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孤独与生存的思考,对人的精神力量和智慧的赞美。

通过这些作品,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认识到人生中的苦难和幸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人生的反映,他们或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英雄,或是善良纯洁、不屈不挠的普通人。

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与美好、坚韧与柔弱,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磨难和希望,看到了人类的情感与智慧。

鲁滨逊在孤岛上一个人与大自然抗争、与命运抗争的形象,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他的坚毅和智慧在小小的孤岛上实现了一个个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而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人性,他们的遭遇与人生的选择,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坎坷,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悟人生的真谛。

而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也会受到文学的影响,感受到了文学对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影响。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美好和智慧,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性的丑恶与美好,感受到生活的磨难和希望,体味到人类的情感与智慧。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族 ,对 于封建 家族 和封建 制度 ,
她 一 直 是 个 边 缘 人 物 ,所 以 ,她
剧情感的乐观 的生命意识 ,曾被
鲁迅 说成是 “ 僵尸 的乐 观” 2 。( )
的泪 为她 的悲剧命 运定下 了一个 基调 ,由此 ,我们 渐渐学会用女 性视角探寻文本 中人物 形象 ,而
不 再 肤 浅 的表 面 化 的 理 解 人 物 。 其 次 ,文 学 让 我 们 反 复 提高我们的审美情 谁” “ 我来 自何方 ” “ 我因何存
个 永 无 穷 尽 的过 程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树立 一 个 崇 高 的人 生 目 标 ,在生命 和 目标之 间拉上一 根
琴 弦 ,才 能 弹奏 出 动 听 的人 生 乐 章 。这 一 目标 可 能 实 现 ,也 可 能
最初毅然从金 融专业投身 中 国当代文学研究 的怀抱 ,许 多人
表 示 了不 解 和 疑 惑 ,我 最 终 选 择
在” ,于是爱 上独 处 ,也 惯 于思

考 ,因 而 ,常 常 ,笔 下 的文 字 显

得苍 白、无奈 、痛楚 ,而不再是

了让灵 魂 “ 诗意 的蜗居 ” ,我 手
野。
精神就是 民族 的精神 、人类 的精 神 ,小 人 物 的意 义 就 是 人 类 的 意
趣 。 一部 “ 不 尽 的 《 楼 梦 说 红
义。他们卑微地忍受苦难 ,卑微
地挤 出一点 生物性 的生 存空 间 ,
人 说 “ 大 地 宽 阔 的 是 海 比 洋 , 比海 洋 宽 阔 的是 天 空 , 比天
索 的空 间 ,从 而 ,更好的指引前
行 的人 生 路 ,我 并 不 愿 意 将 它 的 功 用 条 分 缕 析 ,而 是 ,无 论 在 我 得 意 、失意 、疑 惑 、困 顿无 措 时 ,它 总及 时 的 以 一 种 温 婉 的姿

文学与人生_学生优秀作文

文学与人生_学生优秀作文

文学与人生_学生优秀作文文学与人生文学深刻地触动人类的情感。

当我们读一本好书时,常常会被书中的人物情节和奇妙的语言所感染。

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坚贞和智慧,让人为之心动;《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故事则让人为之感叹。

这些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使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共鸣。

文学为人生提供了宝贵的道德经验。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代表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观察,我们能够学习到善良、正直、勇敢等美德,并且知道怎样去选择自己的道路。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的聪明和勇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小王子》中的王子则教会了我们关爱他人和珍惜眼前的幸福。

这些道德教育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给我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文学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生的疑惑和迷茫,对命运和时间的无奈。

作家用文字表达出人生的痛苦与悲伤,让我们在阅读中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和脆弱,进而更珍惜眼前的一切。

比如《查令十字街84号》中,主人公温馨而悲伤的书信交流让人深感岁月的无情和逝去的时光。

通过文学作品的思考和反思,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并处理人生中的困惑和挫折。

文学与人生是紧密相连的。

文学不仅在审美上带给我们快乐,更在精神上给我们带来了滋养和启迪。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人类的情感和道德,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们应该多多阅读,去探索文学作品中的智慧与美好,让文学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

文学与人生——毕淑敏

文学与人生——毕淑敏

文学与人生毕淑敏这个题目非常大,但大家都知道题目大了不容易走题。

我下面的演说主要是我个人对文学与人生的看法,很难说它对或者是不对,但我向大家有一个承诺,我讲的都是真话。

因为现在真话已经不太容易听到,我们对真话会有一种特别的珍惜。

我信任大家,我要说的的确是我的真实的想法,希望它会给大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对以后的人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今天外面的天气很好,那么我们在这里也要温暖而直率地交流。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更像文学队伍中的一个异类,因为我觉得我看起来还比较正常。

我们文学的大门是敞开的,形形色色的人,只要热爱文学就可以走进这个队伍,走进这个大花园里,种自己的一棵草、一朵花。

对于我来说,我的经历在我为什么会成为作家,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作家,为什么会这样写作的原因中,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我是一个视责任感、使命感为生命中非常重要原则的人。

我小时候在北京读书,成绩挺好,属于那种优秀的学生。

我后来考到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附属学校,据说是四百个人才录取一个,我怀疑有点造谣,但难考的确是事实。

当时我是想长大了当个红色外交官,但突然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说实话我当时特别高兴,因为当时正面临考试。

而且我们外教的考试方法非常奇怪,我前面一个成功的同学说,外教问他为什么这么高,他回答,因为我爸爸长的高。

外教又问他,为什么你爸爸长得高,他只好说,因为我爸爸吃的多。

我当时想,如果这样考我的话,我肯定过不了关。

在我正七上八下的时候,广播里讲:停课闹革命。

于是接下来就是整天的游行和革命。

就这样过了三年,我才发现,一个人正当读书的时候而没有书读,那是很痛苦的,那种内心的焦灼之感至今难忘。

后来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又可以借书,但有个条件,就是看完之后,必须写一篇批判的文章,然后你才可以接着借书。

我就想:大师们,你就要怪我批判你们了,为了能读你们的书,只好出此下策。

于是我就每天在图书馆读大量的书,写大量的批判文章。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文学和人生,两者似乎是互相独立的领域,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学是人类思想、情感、生活的精神产物,是人类自我认知、自我理解、自我抒发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人生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个人思想、情感、生活的实际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文学对于人生的影响和作用。

一、文学与人生的联系文学和人生之间的联系,首先表现在文学创作的源头。

文学作品往往是作家对生活、情感、思想的感知、理解、抒发和表达。

作家的生命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到作品的创作和表现。

而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会从作品中汲取生活的经验和智慧,从中获取思想启迪和情感交流,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和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其次,文学也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故事、思想感悟等,都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代表着各种不同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点,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性和社会现实,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和他人。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故事,往往反映了各种人生经历和生活现象,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和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悟,往往代表了作家对生命、自由、幸福等价值观念的思考和探索,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启发,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追求的高度。

二、文学对人生的启迪和教益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启迪和教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人物形象的启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家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和认知的体现。

2.情节故事的启迪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故事,往往反映了各种人生经历和生活现象,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和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例如,《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反映了现实中的婚姻和爱情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到爱情的价值和意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反映了不同的性格和特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性和社会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年第一学期《文学与人生》科目考查卷
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班级:工管12-1 任课教师:杨金玉
姓名:李伟峰学号:成绩:
读《无形的压力》有感
斯蒂芬茨威格一直是我十分喜爱的作家,其中短篇小说《无形的压力》是其典型的反战作品之一。

小说以主人公费迪南思索是否参与二战为线索,讲述了战争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以及个人幸福的故事。

为了躲避战乱,费迪南和他的妻子在朋友的帮助下,从正在交战的国家来到瑞士。

雾散天晴,原以为可以从此与世隔绝,过上安定的生活,邮差的一封信却打破了这份宁静。

而小说令人叹绝之处,便是虚构了一台能影响人心理的“机器”。

费迪南其实并不希望去参与战争,相反地,他其实厌恶战争。

但是每当他退缩的时候,他内心的那台“机器”总是不受控制地运转起来,驱使他报名参战,为国家出力。

这无疑暗示了个人幸福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矛盾。

小说的最后,费迪南目睹了从战场上送回来的伤残士兵,终于明白战争的非理性以及冲动性,最终放弃了报名参战,回到了妻子的身边。

虽然《无形的压力》是一篇反战小说,但我却在小说里发现了另外一些与反战无关的令人觉得温暖的东西。

小说里,主人公的妻子鲍拉引发了我对幸福的思考。

作为妻子,谁愿意让自己的丈夫去报名参战呢?鲍拉刚开始极力反对丈夫去报名,她希望丈夫能陪在她的身边,战争与她无关,她只希望丈夫能够平平安安地和她一起在山中生活,躲避战乱。

她一再劝说丈夫,政府下来的文件对身处瑞士的他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况且他们两个人的幸福来之不易,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轻易放弃。

正是鲍拉这种理性而又温柔的劝说深深地打动了我,当一个男人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彷徨、迷茫时,能得到妻子的鼓励和安慰本身已经是一种幸福。

但当屡次劝阻受挫时,鲍拉并没有展示出愤怒,相反地,她却选择了沉默。

她明白,丈夫的意志已经被国家的意志所侵蚀,他已经深陷于这种疯狂的举动中了。

她只好任由丈夫自己做决定,只有等丈夫冷静下来,才能有效地和他沟通。

没有愤怒和厌恶,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

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理性和坚毅的一面。

在丈夫要启程的那天,鲍拉一早便在火车站那里等待,她并不在乎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甚至不在乎别人的耻笑,意志坚定,只想留住自己的丈夫。

女人其实很简单,她们会不顾一切的追求幸福,不在乎未来怎样,不在乎流言蜚语,不在乎名誉地位,不在乎异样眼神,即使幸福再遥远,她们也愿意等待。

有时候,等待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小说的最后,费迪南目睹了从战场上送回来的伤残士兵,终于明白战争的非理性。

他回到家里,走进自己的房间,才发现自己的画室里的所有话都被妻子搬到了那里,为的是看到了作品就能感觉他在身边。

鲍拉的这一举动中,包含着对丈夫无限的爱恋与期盼。

从劝说到沉默,从沉默到等待,鲍拉经历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复杂的心路历程。

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丈夫,为了他们两个人用了几年才建立起来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定义很广,家人的呵护是一种幸福,朋友的关心是一种幸福,事业有成也是一种幸福。

有时候,有那么一个人为你默默付出,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幸福。

茫茫人海里,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一片痴心在苦苦地等待,它宁愿舍弃自己身心的自由,甘愿守候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希翼,这不是简单的勇气,而是一种难得的毅力,一种为追求幸福而风雨无阻的宣言。

生活中,我们身边总少不了有为我们默默付出的人,可惜,很多人却习惯了索取,往往不懂得感激。

静下心来,用心去体会我们身边那些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我想,那样的话,一个人的心境也会变得越来越明朗。

生活也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