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会议

合集下载

中学校务会会议制度

中学校务会会议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组织1. 校务会议由校长主持,副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德育主任、教科研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学校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2. 校务会议的召开时间: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三、会议内容1. 讨论和决定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2. 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德育、体育、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3. 审议学校财务预算、决算及经费使用情况。

4. 审议学校人事任免、教师职务评聘、职称评定等工作。

5. 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6. 审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维修保养等工作。

7. 研究学校招生、考试、学生资助、学生奖惩等方面的问题。

8. 研究学校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9. 审议学校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工作。

10. 审议其他需要校务会议决定的事项。

四、会议程序1. 校长或指定副校长主持会议,宣布会议议程。

2. 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校务会议讨论,形成决议。

4. 校长或指定副校长总结会议,布置工作任务。

五、会议纪律1. 校务会议应按时召开,参会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达会场。

2. 参会人员应认真听取汇报,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

3. 参会人员应遵守会议纪律,不得迟到、早退、玩手机、大声喧哗等。

4. 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

5. 会议纪要由办公室负责整理,并及时上报校长审批。

六、会议记录与存档1. 会议记录由专人负责,真实、准确记录会议内容。

2. 会议纪要由办公室负责存档,归入学校档案。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行政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校务会议管理制度

学校校务会议管理制度

学校校务会议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与原则(一)为了加强学校校务会议的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学校校务会议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校务会议的召开、组织、实施及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等全过程。

第三条 会议性质与任务(一)学校校务会议是学校领导集体研究和决定学校重要事项的工作会议。

(二)校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研究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检查、督促、落实会议决议。

第四条 参会人员(一)校务会议由校长主持,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二)根据会议议题,可邀请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第五条 会议组织(一)学校办公室负责校务会议的筹备、组织、通知、记录等工作。

(二)会议通知应明确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内容,提前发放给参会人员。

第六条 会议纪律(一)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校务会议,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二)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应关闭手机或将其调至静音状态,保持会场秩序。

(三)会议内容属于内部事项,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

第七条 会议决策(一)校务会议决策事项应充分讨论,形成共识。

(二)会议决策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表决制。

第八条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办公室所有,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章 会议流程1. 会议议题的征集与确定2. 会议通知与筹备3. 会议议程的安排与执行4. 会议表决与决策第三章 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1. 会议纪要的编写与审批2. 会议决议的分解与落实3. 落实情况的反馈与督查第四章 会议室管理规定1. 会议室的预订与使用2. 会议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3. 会议室环境与安全第五章 附则1. 本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废止2. 与本管理制度相关的其他事项第二章 会议流程一、会议议题的征集与确定1. 学校办公室应在会议召开前,向各部门和教职工广泛征集议题。

学校校务会议制度

学校校务会议制度

学校校务会议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校务会议是学校内部重要的决策和沟通平台,旨在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校务会议的制度安排和执行流程。

二、会议召开频率1. 学校校务会议将定期召开,通常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

2. 校务会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临时召开,例如重大决策、突发事件等。

三、会议组织1. 主持人:学校校务会议由学校领导担任主持人,负责会议的组织、主持和总结。

2. 参会人员:校务会议应邀请学校各部门负责人、重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

四、会议议程1. 会前准备:主持人提前制定会议议程,并将议程发送给与会人员,确保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2. 开场致辞:主持人开场致辞,介绍会议目的和重要议题。

3. 主题报告:会议重要议题由相关负责人进行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分析现状、制定解决方案等。

4. 讨论与决策:与会人员就议题展开讨论并进行决策,确保多方面意见充分听取并综合考虑。

5. 工作汇报:相关部门负责人向与会人员汇报上一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完成情况、困难与问题等。

6. 信息发布:学校领导向与会人员发布学校重要通知、政策或其他信息。

7. 其他事项:会议结束前,与会人员可以提出其他事项进行讨论。

五、会议纪要1. 会议纪要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人书写,内容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名单、议题、讨论内容、决策结果等。

2. 会议纪要应在会后及时整理并发送给与会人员,以便参会人员了解会议内容和决策结果,并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六、会议执行与跟进1. 会议决策事项的执行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并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进行跟进。

2.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对会议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七、会议改进与评估1. 学校校务会议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会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 学校领导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会议制度,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求。

八、总结学校校务会议制度是学校内部重要的决策和沟通平台,通过明确的制度安排和执行流程,能够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改进。

学校校务会议等制度

学校校务会议等制度

一、会议目的为了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师生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类型1.校务会议:由校长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讨论学校重大决策、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等重要事项。

2.行政会议:由校长主持,学校领导班子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讨论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关系。

3.班主任会议:由德育处主持,全体班主任参加,讨论学生教育管理、班级建设等工作。

4.教研组会议:由教研组长主持,本组教师参加,讨论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进等工作。

5.家长会议:由学校德育处或班主任主持,邀请家长参加,沟通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三、会议组织1.校务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由校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召开时间和议题。

2.行政会议:每周至少召开1次,由校长或其委托人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3.班主任会议:每月至少召开1次,由德育处主持,全体班主任参加。

4.教研组会议:每周至少召开1次,由教研组长主持,本组教师参加。

5.家长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由学校德育处或班主任主持,邀请家长参加。

四、会议内容1.校务会议:讨论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经费使用等重要事项。

2.行政会议:讨论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关系、处理突发事件等。

3.班主任会议:讨论学生教育管理、班级建设、家校沟通等工作。

4.教研组会议:讨论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资源整合等。

5.家长会议: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学生成长状况、家校合作事项等。

五、会议纪律1.参加会议人员应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2.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应保持会场秩序,认真听会,积极发言。

3.会议内容应保密,不得随意传播。

4.会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会议成果,形成会议纪要,并报校长审批。

六、会议效果评估1.校务会议:评估学校重大决策、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等事项的实施效果。

2.行政会议:评估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各部门工作关系协调、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效果。

学校校务_会议制度及流程

学校校务_会议制度及流程

一、会议制度1. 会议目的学校校务会议是学校领导层、教职工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重要会议,旨在讨论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学校发展规划、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 会议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智慧,形成共识。

(2)依法治校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办事。

(3)实事求是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会议组织(1)会议主持:由校长或其委托的副校长主持。

(2)参会人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负责人、教职工代表等。

(3)会议时间: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二、会议流程1. 会前准备(1)会议议题:由校长或其委托的副校长提出会议议题,经会议筹备组审核后确定。

(2)会议通知:提前一周将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通知给参会人员。

(3)材料准备: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会议议题,提前准备相关材料。

2. 会议召开(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2)主持人介绍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

(3)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4)参会人员围绕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

(5)主持人总结发言,对会议议题进行表决。

3. 会议决议(1)会议决议:经参会人员表决,形成会议决议。

(2)决议执行: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会议决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4. 会议结束(1)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2)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三、会议纪律1. 严格遵守会议纪律,按时参加会议。

2. 积极发言,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3. 认真记录会议内容,及时传达会议精神。

4. 保密会议内容,不得随意泄露。

四、会议总结1. 会议结束后,会议筹备组对会议进行总结,形成会议纪要。

2. 会议纪要经校长审核后,印发给各部门负责人。

3.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会议纪要,落实会议决议。

通过以上制度及流程,确保学校校务会议的规范、高效、有序进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校务会议制度

学校校务会议制度
寻求共识
在讨论过程中,努力寻求共识,达成共识后 ,共同推动决议的落实。
对校务会议的持续改进建议
定期评估会议效果
引入现代化会议工具
定期对校务会议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会 议的优缺点,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采用先进的会议工具和设备,提高会议的 效率和参与度。
强化会议纪律
建立反馈机制
加强会议纪律,确保与会人员准时参加会 议,遵守会议规则。
校与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
决策执行与跟进
责任分工
明确决策执行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决策的有效实施。各部门之 间要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确保决策顺利推进。
跟进监督
建立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进监督机制,定期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信息公开
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进展情况,应及时向学校内外相关方 面公开,保障各方知情权,促进共同参与和监督。
校务会议与家长委员会的沟通与合作
01
家校合作
校务会议和家长委员会都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双方应建立紧密
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02 03
信息共享
校务会议应及时向家长委员会通报学校的重要决策和工作进展,家长委 员会也要积极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 。
会议议程设定
1 2 3
明确会议主题和目的
根据学校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确定会议 的主题和目的,确保会议能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 深入讨论。
安排发言顺序和时间
根据会议主题和目的,合理安排各部门、各学院 的发言顺序和时间,确保每个议题都能得到充分 讨论和关注。
设定讨论环节和互动环节
在会议议程中设定讨论环节和互动环节,鼓励参 会人员就相关议题展开自由讨论和交流,提高会 议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高校校务会议管理制度

高校校务会议管理制度

高校校务会议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一、为了加强高校校务会议的组织与管理,确保会议的效率与效果,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高校校务会议的召开、组织、管理及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等环节。

三、校务会议是学校决策层进行民主协商、研究问题、制定决策的重要形式。

会议的召开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事求是,充分发扬民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2. 高效务实,注重会风,严格控制会议次数、规模和时间;3. 保密原则,会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进行管理;4. 公开透明,适当范围内公开会议议题和决议,接受师生监督。

四、校务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定期会议原则上每学期召开一次,临时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

五、校务会议的组织与管理由校长办公室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拟定会议议题,收集相关材料,提前通知与会人员;2. 确定会议时间、地点,通知与会人员,并做好会议签到工作;3. 负责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及时发放给与会人员;4. 跟踪落实会议决议,督促相关部门执行;5. 做好会议资料的归档工作。

六、校务会议的召开、组织、管理及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等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七、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如需修改,由校长办公室提出,报校长审批后予以公布。

第二章 会议流程一、会议议题的征集与确定1. 会议议题的征集由校长办公室负责,面向全校各部门、学院及师生广泛征集;2. 提交议题的部门或个人需在会议召开前10个工作日将议题及相关材料报送至校长办公室;3. 校长办公室对征集到的议题进行整理、筛选和分类,拟定会议议程,并报校长审批;4. 校长审批通过后,校长办公室将会议议程通知与会人员。

二、会议通知与准备1. 校长办公室负责在会议召开前5个工作日内向与会人员发出会议通知,通知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等内容;2. 与会人员收到会议通知后,需在2个工作日内反馈参会情况;3. 校长办公室根据反馈情况,做好会议场地、设备、资料等准备工作。

校务会议制度范文

校务会议制度范文

校务会议制度范文一、会议召开1.校务会议由校长主持,并负责会议的组织、协调和决策。

2.校务会议按照定期、不定期两种形式召开。

定期召开的会议一般每学期召开一次,不定期会议由校长根据需要召开。

3.会议的召开应提前一周通知各参会人员,并提供会议议程和相关资料。

会议议程应包括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

4.校务会议应当记录会议内容和决策结果,并编制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应由校务秘书撰写并在会议后一周内向会议参与人员发放。

二、参会人员1.校务会议的参会人员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务处长、学生处长、各学院院长、班主任和校务秘书等。

2.校务会议可以邀请相关部门和学生代表作为观察员参会。

三、会议议程1.会议议程应与学校的发展方针和重点工作相关,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教学、师资建设、学科发展、质量保障、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2.会议议程的制定应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前征集各参会人员的议题。

3.会议议程应编制成详细清晰的文稿,对每个议题都应有充分的讨论和决策时间。

四、会议决策1.校务会议的决策原则是民主、科学、公正和效果。

会议的决策应基于充分的讨论和调研,以学校的整体利益为导向。

2.重要决策需要全体参会人员投票通过,一般决策需要多数参会人员的同意。

3.会议决策应及时落实和跟进,相关部门应按时按质提交工作报告,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五、会议评估与改进1.每次校务会议结束后,应组织会议评估工作,总结会议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2.校务会议评估应征求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包括会议组织、议事规则和会议效果等方面。

3.校务会议组织者和负责人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做出改进和调整,以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校务会议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会议的程序、参会人员和会议议程等有明确的规定,并强调会议的决策原则和评估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校务会议制度,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並明載於聘約中,在未訂定前依現行規定辦理。」
提案 二
二、復查教師請假規則業經教育部95年5月8日台參 字第0950062083C號令訂定發布,及本校業依 「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 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訂定 準則」等相關法令規定訂定本校「性騷擾防治 措施」並經臺北縣政府勞工局97年1月30日北勞 資字第0970056098號函同意備查。反觀本校聘 約內容未適時配合法令修正,擬依上開說明増 列第五點及第十六點。
一、錄取新生55人(含3名特殊教 育需求優先入園幼生)。
二、備取生共19名。
補校報告
人事室報告
• 97學年度代理教師聘期至98年7月1日止 ,感謝高詩涵教師、黃愉婷教師、蘇秀 宜教師、龍方蕙教師、詹淑如教師、顏 美雯教師、紀玫芳教師,謝謝您們對學 生的付出及對學校的貢獻。本校預計於 98年7月30日至8月3日期間辦理98學年 度代理代課教師甄選,歡迎您們報名參 加甄選。
舊聘約內容供參考,並自98學年度起修正適
用。
•說 明:
一、查依「台北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聘約準則暫行要 點」第四點規定略以:「學校教師聘約之制訂及修改,應 與學校教師會或尚未成立教師會學校之教師代表協議並經 校務會議通過。……教師法及其相關法令修正時,學校聘 約應隨同修正公告,不適用前項規定。」次查第十五條規 定略以:「教師上課時數、留校時間及差假之基本原則,
三、暑假期間會將科任辦公室桌椅調整更 換;清洗水塔與修整教室課桌椅等工作。
四、校史室整修的工程,預計六月三十日 完工。
五、非常感謝家長會丁會長和委員們的這份 美意,六月三十日中午的期末聚餐,請同 仁們踴躍並準時出席。
地址/板橋市中山路一段222號 電話/0229559222
幼稚園報告
本學期活動成果展示
建議案 三
•提案人:一、二、三年級 •連署人:蔡麗琴、邱秀蘭、游光純、賴碧雲、林
靜雪、沈秋月、馬麗玲、張鳳州、蘇幼 良、詹國芬、藍雪華、史瑀祝、張舒蘭 、高詩涵、林俍萱、蔡秀緞、李呂育臻 •案 由:課發、課編會議結果應提交校務會議表 決確認通過。 •說 明:課發、課編會議接採委員制,但決策攸 關學務運作,宜提交校務會議表決通過 。
建議案 四
•提案人:曹正維 •連署人:藍雪華、林真如、史瑀祝、黃宗光、陳
麗如、方明家、湯千瑩、郭皇秀、吳弈 良、邱政豪、田瑞菊、林俍萱、謝秀美 、邱明瑩、張簡憶茹。 •案 由:學生夏季運動服更改排汗衫材質。 •說 明:炎熱夏季易流汗,學生著排汗材質運動 服可減少汗臭味及增加衣著的舒適度( 不黏身),有助上課注意力。 •建 議:從新生一年級逐年替換,或其他年級運 動服汰舊換新時。
臨時動議
教師會報告
• 感謝各位同仁的愛戴,下學年度教師會理事長仍 由我擔任。
• 謝謝行政與同仁一年來對我的包容及所給予我的 支持與鼓勵,也感謝家長會提供經費給教師會運 用,讓教師會在本學年度順利舉辦了三場校內研 習與一場校外活動。
• 未來一年,我與教師會全體理監事將作為學校與 同仁溝通、協調的橋梁,也會扮演監督的角色為 全體會員謀求最大的福利,更希望透過溝通、協 調的管道使教師會成為學校的助力,創造親師生 共贏的局面,誠摯的邀請各位同仁加入教師會的 行列,我將竭誠的為大家服務,謝謝大家!
• 暑假為期二個月,請老師通訊地址及 手機、家裡電話有異動者,請向人事 室更正,俾便有關教師權益問題須緊 急聯絡。
• 提醒老師暑假期間,人事室業務不打 烊,如有須人事服務之處,請撥服務 專線電話:29603373轉分機101,手 機:0921855943;祝福全體教師暑假 生活平安快樂。
輔導室報告
家長會代表致詞
主席結語
提案討論
提案 一
•提案人:施信源 •連署人:議決校務重大事項 •案 由:本校「教育儲蓄專戶收支管理
要點」條文審議。 •說 明:依據北府96.08.08第
0960520329號函與98.03.11北 教環字第0980162144號函辦理 。
提案 二
•提案人:人事室 •連署人:議決校務重大事項
•案 由:提請修正本校「教師聘約內容」,檢附新、
提案 二
四、查原聘約內容第十點:「……借調之期限以一 年為限」,其已不符實際需求,擬刪除該段文 字並修正為第十一點。
五、查原聘約內容第十三點規定甲、乙雙方違反聘 約時之處置情形,分列為第十四點及第十五點 ,以明確劃分其違反聘約時之處置情形。
六、餘因修正其內容,其聘約由原來十七點更正為 二十點,其條款順序依新增條款而依序遞延。 (如新聘約內容)
建議案 五
•提案人:曹正維 •連署人:藍雪華、林真如、史瑀祝、黃宗光、陳
麗如、方明家、湯千瑩、郭皇秀、吳弈 良、邱政豪、田瑞菊、林俍萱、謝秀美 、邱明瑩、張簡憶茹。 •案 由:科任辦公室更換辦公椅。
建議案 六
•提案人:郭皇秀 •連署人:林瑞杏、江麗花、龍方蕙、彭瓊霖、方
明家、楊淑惠、湯千瑩、詹淑如、邱政 一、洪碧蓮、謝秀美、黃宗光、林芳瑋 、徐聖派、顏美雯 •案由:負責外掃區的學生(五年級 - 4樓、六年 級 - 5樓)掃具攜帶不易,若存放在掃區 附近又容易遺失,請學務處撥出一間教室 ,並規劃讓5、6年級存放外掃區掃具,以 利外掃區整潔工作進行。
提案 二
三、又依「台北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聘約準則 暫行要點」第二點規定:「本要點在保障學生 學習權利,維護教師權利,及兼顧學校行政運 作效能。」擬修增本校聘約內容文字第四點: …以保障學生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 及人格發展權,並應遵守教師法及相關法令規 定之義務。使其該點內容符合法令並更為完備 ,以保障學生學習權利及維護教師權利。
建議案 二
•提案人:一、二、三年級 •連署人:蔡麗琴、邱秀蘭、游光純、賴碧雲、林
靜雪、沈秋月、馬麗玲、張鳳州、蘇幼 良、詹國芬、藍雪華、史瑀祝、張舒蘭 、高詩涵、林俍萱、蔡秀緞、李呂育臻 •案 由:教師意願調查宜先尊重〝正式編制〞老 師的選填意願。 •說 明:在〝正式教師〞意願或職務尚未落袋確 定時,請勿先做〝代課〞教師任課職務 的保留。
校务会议
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
頒獎
主席宣布會議開始 主席致詞
上次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提案 一
•案由:本校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 期「行事曆」提請校務會 議議決。
•決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依決議執行
提案 二
•案由:“三觀十藝、歡慶雙十” 慶祝創校二十週年活動計 畫草案,提請校務會議討 論。
•決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學務處 •執行情形:依決議辦理。
行政處室報告
教務處報告學務處報告Fra bibliotek總務處報告
一、98學年度各年級與幼稚園校外教學招 標,預計6月30日上午九時十分開標,評 審會議預計於七月一日上午舉行,再請 擔任相關評審委員的同仁準時出席。
二、我們將於暑假中進行校園活化空間與 裝設樓梯平台安全欄杆的工程,也有加 裝教室窗簾和主題玩具圖書館施工。
友善校園訓輔工作主題報告
建議案回應
建議案 一
•提案人:一、二、三年級 •連署人:蔡麗琴、邱秀蘭、游光純、賴碧雲、林
靜雪、沈秋月、馬麗玲、張鳳州、蘇幼 良、詹國芬、藍雪華、史瑀祝、張舒蘭 、高詩涵、林俍萱、蔡秀緞、李呂育臻 •案 由:教科書的評選與教師意願調查時間先後 請做調整。 •說 明:目前教科書的評選時間比教師意願調查 早,造成選書教師非授課教師之現象。 •建 議:教師意願調查可提早作業,以符授課教 師即〝評選書本者〞之原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