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合集下载

新高考背诵篇目 文言文必修10篇 理解性默写 训练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背诵篇目 文言文必修10篇 理解性默写 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考新课标古诗文必背篇目必修10篇古诗文72篇是高中新课标推荐背诵篇目,为启动新高考的8省份【江苏、湖北、福建、辽宁、广东、重庆、河北、湖南】现行高一必备之书目。

本文档收录整理其中第一部分——文言文必修10篇的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习题(含参考答案),其余篇目将陆续上传。

一、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2、《劝学》(《荀子》)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4、《礼运》(《礼记》)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三)选修(12篇)1、《老子》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3、《大学》(《礼记》)4、《孟子》5、《逍遥游》(《庄子》)6、《谏逐客书》(李斯)7、《兰亭集序》(王羲之)8、《滕王阁序》(王勃)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二、古代文论选段略三、诗词曲(40 首)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离骚》(屈原)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琵琶行》(白居易)19、《李凭箜篌引》(李贺)20、《菩萨蛮》(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3、《望海潮》(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7、《登快阁》(黄庭坚)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0、《声声慢》(李清照)31、《书愤》(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02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中、期末理解性名句默写复习练习附答案

202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中、期末理解性名句默写复习练习附答案

202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中、期末理解性默写复习提示:必修下册教材中新课程标准高考推荐背诵篇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湖》《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他嗤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可以看出来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的一句话是“______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一句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可以看出;曾暂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想担任小相达到“以礼治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第四册语文理解默写

人教版第四册语文理解默写
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 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7、《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 充满哲理的画面:
“_料__峭__春___风__吹__酒___醒__,__微___冷__,__山__头___斜__照__却___相__迎__。_”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可《惜水流龙年吟,登忧建愁康风赏雨心,亭树》犹中如化此用桓温北伐的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把作者
情感推到最高潮,写年华老去,国事飘摇,北伐无期,
夙愿难偿,故意只用东晋桓温语典之上句,只言树, 不说人,却更见人心之悲切。 13、英雄泪尽倩美何人人巾唤袖取在,《红水巾龙翠吟袖登,建搵康英赏雄心泪亭?》中 体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恰好与词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呼应。
__乱__石__穿__空__,_惊__涛__拍__岸__,_卷__起__千__堆__雪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多__情__应__笑_我__,__早__生_华__发_____”两句,由对英雄 的追慕转向对自身现实的嗟叹。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 句子是:_人__生__如__梦_,__一__尊__还_酹__江__月__。
5、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 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___“__莫__听__穿__林__打__叶__声__,__何__妨___吟__啸__且__徐__行__。__” _ 6、词中的 “回_首__向__来__萧__瑟__处__,__归__去__,__也__无__风__雨__也__无__晴_”。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

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下册(四) 单篇梳理 基础积累 课文9 谏太宗十思疏

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下册(四) 单篇梳理 基础积累 课文9 谏太宗十思疏

[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本”“克”“诚”“度”“故”“见”“致”“恶”“信”及次常用字“简”“蒙”“难”。

2.背诵两文,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文句翻译中邻字推义、对文推义的方法。

[课文概览]课题文体作者核心内容艺术特色谏太宗十思疏奏章魏征全文主要阐明的是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劝唐太宗在“善始”以后,仍要“克终”,以“积其德义”的“十思”措施,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局面。

1.类比入手,亲切生动 2.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3.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4.比喻排比,生动有力答司马谏议书书信王安石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进行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

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2.论证方法多样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课文9 谏太宗十思疏一、基础夯实(第1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理()②下愚()③明哲()④当() ⑤神器() ⑥域中()⑦崇() ⑧极天() ⑨休()⑩胜()2.理解性默写①文章开篇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所说的“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凡百()②景()③殷忧()④道() ⑤善始者() ⑥下()⑦纵情() ⑧傲物() ⑨行路()⑩其() ⑪忽()5.理解性默写①文中概括的历代君王能创业而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8讲:琵琶行并序(学生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8讲:琵琶行并序(学生版)

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积累文学常识;2. 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3.品味意境, 体味情感;4. 背诵课文。

一、文体乐府初设于秦, 为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汉初, 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

到了汉武帝时, 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 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 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 后世就叫“乐府诗”, 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汉乐府分为:1.郊庙歌辞: 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 华丽典雅, 没有什么思想内容。

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

音乐主要采用秦国音乐和楚国音乐。

2.鼓吹曲辞: 又叫短箫铙歌, 是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

歌辞是后来补写的, 内容庞杂。

主要是汉族民间创作。

3.相和歌辞: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 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

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 是汉乐府中的精华。

4.杂曲歌辞:其中乐调多不知所起。

因无可归类, 就自成一类。

里面有一部分优秀民歌。

二、介绍作家及作品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 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高中语文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高一语文上学期(解析版)

高中语文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高一语文上学期(解析版)

专题06诗歌理解性默写(必修上全册)《芣苢》《插秧歌》(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答案】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芣苢、掇之、捋之、袺之、襭之。

(1)《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

其中,由“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2)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答案】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襭之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易错字:(1)掇,捋,袺,襭;(2)兜,鍪,胛。

2021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卷(答案详解)

2021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卷(答案详解)

【最新】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舞榭()歌台巷()陌金戈()元嘉()仓皇()无觅()孙仲谋()狼居胥()廉颇()佛狸祠()2.文学常识填空。

辛弃疾,字,号,(朝代)词人。

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

3.名句填空。

(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其他4.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1)千古江山()(2)赢得仓皇北顾()(3)可堪回首()(4)烽火扬州路()三、选择题5.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6.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7.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理解性背诵默写问题详解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

理解性背诵默写问题详解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三

必修一理解性背诵《沁园春长沙》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回忆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革命斗志旺盛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表现出词人博大的胸怀。

《烛之武退秦师》1、“东道主”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的烛之武对秦穆公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烛之武退秦师》最后阐明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的句子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烛之武退秦师》中表现烛之武对郑伯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愤愤不平的句子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荆轲刺秦王》1、由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联想到《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诀别时慷慨悲歌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成语“怒目而视”和“怒发冲冠”都形容非常愤怒,《荆轲刺秦王》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在《荆轲刺秦王》中,“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描写了前来为荆轲送行的人听到高渐离和荆轲慷慨悲歌后的反应。

《鸿门宴》1、《鸿门宴》中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在《鸿门宴》一文中,樊哙劝沛公赶紧离开项王营地,不必计较细枝末节时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由司马迁《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演化而来。

4、《鸿门宴》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樊哙怒火旺盛的句子是: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必修二理解性背诵《氓》1、《氓》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借叶子由鲜嫩到枯黄的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 ①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遥岑远目,献 愁供恨,玉簪螺髻。 • ② 运用传统意象抒发游子之情的句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 南游子。 • ③ 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 休说鲈鱼堪脍,尽 西风,季鹰归末? • ④ 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的句子: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 ⑤ 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的句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 4、《定风波》 苏轼 • ① 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烟雨任平生。 • ② 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 • ③ 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 无风雨也无晴。
• 4、《定风波》 苏轼 • ① 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烟雨任平生。 • ② 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 • ③ 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 无风雨也无晴。
• (11)苏轼《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 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诗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徐行。 • (12)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舞榭歌台 ,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 两句,写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 (13)李清照《醉花阴》中,既写出了时间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 更写出词人百无聊赖的愁的两句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 , 瑞脑销金兽 • (14)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 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元嘉草草 , 封狼居 胥 ,赢得仓皇北顾 • (15)表现蔺相如以国事为重的胸怀的两句是: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 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2、《雨霖铃》柳永 • ① 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 ② 上阙中虚写的句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③ 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⑤ 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⑥ 下阙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 ⑦ 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 《望海潮》 柳永 • ① 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烟柳画桥,风 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② 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 雪,天堑无涯。 • ③ 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 • ④ 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 叟莲娃。 • ⑤ 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颇蔺相如列传》 • (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 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 。 •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后私仇也 • (3)表现廉颇忠于国事勇于改错的语言描写的句子有: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4)舍人甘心追随蔺相如的句子是: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 慕君之高义也。
•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 • ① 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② 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刘裕的句子: 想当年,金弋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 ③ 下阙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 • ④ 下阙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 州路。 • ⑤ 用典表明对淡忘国耻的但有的句子: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 ⑧ 用典表现自己也想为国而战的句子: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 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① 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 2 使用比喻(暗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 • ③ 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④ 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 ⑤ 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
•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北 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皇失措的三句是 元嘉草草 , 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 •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空幻,并借凭吊明月寄托 内心深沉情感的名句是: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想当年 , 金弋铁马 ,气 吞万里如虎 三句表达了当年刘裕北伐的非凡气势. • (9)欧阳修《踏莎行》词中”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句 运用了递衬,以好衬更好或以坏衬更坏,也叫正衬手法,柳永<雨霖铃> 词中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 , 冷落清 秋节! • (1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两句,收 束了对赤壁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 2、《雨霖铃》柳永 • ① 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 ② 上阙中虚写的句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③ 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⑤ 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⑥ 下阙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 ⑦ 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 • ① 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② 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刘裕的句子: 想当年,金弋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 ③ 下阙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 • ④ 下阙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 州路。 • ⑤ 用典表明对淡忘国耻的但有的句子: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 ⑧ 用典表现自己也想为国而战的句子: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 8、《声声慢》 李清照 • ① 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 • ② 下阙中使用传统菊花意象的句子: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 • 3 下阙中使用传统梧桐意象的句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
• 8、《声声慢》 李清照 • ① 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 • ② 下阙中使用传统菊花意象的句子: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 • 3 下阙中使用传统梧桐意象的句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
• 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① 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 2 使用比喻(暗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 • ③ 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④ 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 ⑤ 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
•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北 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皇失措的三句是 元嘉草草 , 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 •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空幻,并借凭吊明月寄托 内心深沉情感的名句是: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想当年 , 金弋铁马 ,气 吞万里如虎 三句表达了当年刘裕北伐的非凡气势. • (9)欧阳修《踏莎行》词中”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句 运用了递衬,以好衬更好或以坏衬更坏,也叫正衬手法,柳永<雨霖铃> 词中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 , 冷落清 秋节! • (1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两句,收 束了对赤壁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 9、《廉颇蔺相如列传》 • (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 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 。 •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后私仇也 • (3)表现廉颇忠于国事勇于改错的语言描写的句子有: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4)舍人甘心追随蔺相如的句子是: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 慕君之高义也。
•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刘裕叱咤风云风云, 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想当年 , 金弋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 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 (3)《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的句子是: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江山如来,一时多少豪杰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 (5)柳永<雨霖铃>下片,想象别后酒醒梦回场景的句子是; 今宵酒醒何 处 , 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 7、《醉花阴》 李清照 • ① 上阙一语双关的句子是: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② 下片暗写菊花的句子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③ 下阙中化用陶渊明句子的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④ 下阙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7、《醉花阴》 李清照 • ① 上阙一语双关的句子是: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② 下片暗写菊花的句子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③ 下阙中化用陶渊明句子的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④ 下阙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