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合集下载

建筑年度消防检测方案

建筑年度消防检测方案

建筑年度消防检测方案建筑年度消防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建筑消防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部分,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效果。

为了确保建筑物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消防安全的有效性,每年都需要进行消防检测和维护工作。

本文将针对建筑年度消防检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目标和范围建筑年度消防检测方案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的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施、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具备及时发现火灾、有效疏散人员和抑制火势的能力。

检测范围包括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报警器、灭火器、防火门、消防通道等。

三、具体方案1. 火灾报警系统检测1.1 检查火灾报警器的位置和数量,确保覆盖面积和报警器布置符合规范要求。

1.2 进行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测试,确保报警器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

1.3 检查火灾报警系统的供电和备用电源情况,确保供电系统正常运行。

2. 灭火设施检测2.1 检查灭火器的位置和数量,确保覆盖面积和灭火器布置符合规范要求。

2.2 对灭火器进行外观和压力检查,确保灭火器在需要时能够正常使用。

2.3 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期,如有过期的需要进行更换。

3. 防火门检测3.1 检查防火门的位置和数量,确保重要区域和消防通道配备有防火门。

3.2 对防火门进行外观和密封性检查,确保防火门能够正常关闭和密封。

3.3 检查防火门的打开方式,确保防火门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打开。

4. 消防通道检测4.1 检查消防通道的宽度和高度,确保能够容纳人员和救援设备的通过。

4.2 检查消防通道是否被占用,如有占用情况及时整改。

4.3 对消防通道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畅通无阻。

五、实施和监督1. 实施方案需由专业消防机构进行,并具备相关消防安全工程师资质。

2. 监督方案的执行情况,如有不符合规定的需及时整改。

3. 定期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总结和展望通过实施建筑年度消防检测方案,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消防设施故障,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一、前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对于防火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建筑消防设施能够及时发现火灾、进行火灾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消防设施的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合理安排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工作,确保其按时、有效地进行。

二、检测对象1. 火灾报警系统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 气体灭火系统4. 消防水源及供水设施5. 防排烟设施6. 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隔离设施7. 应急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8. 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三、检测内容及周期1. 火灾报警系统- 检测内容:各个火灾报警设备(感烟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的工作情况、声光报警器的响铃情况、火灾报警中心的接警情况等。

- 检测周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检测内容:喷头的正常工作情况、水泵的性能、水流压力等。

- 检测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简单的功能性检测。

3. 气体灭火系统- 检测内容:气体灭火装置的气体密封性、压力、喷射效果等。

- 检测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简单的功能性检测。

4. 消防水源及供水设施- 检测内容:水源的供水能力、消防水泵的运行情况、消防水管的正常通畅情况等。

- 检测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简单的功能性检测。

5. 防排烟设施- 检测内容:排烟风机的性能、排烟通道的畅通情况等。

- 检测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简单的功能性检测。

6. 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隔离设施- 检测内容: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的关闭情况、密封性能等。

- 检测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简单的功能性检测。

7. 应急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 检测内容:疏散通道的畅通情况、安全出口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等。

- 检测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简单的功能性检测。

8. 消防器材- 检测内容: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情况、密封性能等。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是确保建筑物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1. 灭火器检测:对建筑物内的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查灭火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压力表是否正常,灭火剂是否有漏损。

同时还要核对灭火器标志牌的安装是否正确,使用说明是否容易理解。

2. 灭火器安装位置检测:对建筑物内的灭火器安装位置进行检测。

确保每个楼层的重点区域都能够方便地接触到灭火器,并且灭火器应放置在人员容易注意到的地方。

3. 路引灯检测:检测建筑物内的路引灯是否正常工作。

确保灯光能够明亮且稳定,并且能够在电力故障时保持正常运行。

4. 火灾报警系统检测:检测建筑物内的火灾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对报警装置进行测试,确保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出响铃或者报警声音,同时确保与消防台接收装置的联通正常。

5. 消防疏散标志检测:对建筑物内的消防疏散标志进行检测。

确保每个楼层的疏散标志清晰可见,位置合理,并且标识符合相关消防规范。

6. 水源检测:对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源进行检测,包括水箱、水泵等。

确保水源能够正常供应,水泵能够启动并正常工作。

7. 防火门检测:对建筑物内的防火门进行检测。

确保防火门的密封性和耐火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还要检查防火门自动关闭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8. 消防通道检测:检测建筑物内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确保消防通道内没有障碍物堵塞,并且灯光和紧急照明设备都能正常工作。

9. 物业人员培训检测:对建筑物的物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测试培训。

确保物业人员掌握基本的灭火技能和紧急疏散流程,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以上只是基本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特点和规模,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测项目。

总结一句话就是,消防设施的检测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和疏散,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方案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方案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方案为确保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与维护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份有效的操作指南。

一、消防设施检测方案1. 灭火器检测与维护灭火器是高层建筑最常用的灭火工具,对其进行检测与维护可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每月应对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壳是否完好、压力指示是否正常等。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查灭火器的压力、重量、管路是否畅通等。

2. 消防水系统检测与维护消防水系统是高层建筑重要的消防装置,需要定期检测与维护。

每月应对消防水泵进行一次运行试验,确保其正常工作。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水系统全面检测,包括检查阀门、水泵、水源等,确保其工作正常可靠。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与维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高层建筑的主要灭火手段之一,定期检测与维护对其性能的保证至关重要。

每月应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一次试验,确保其正常工作。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包括检查喷头、管路、电气设备等,确保其工作正常可靠。

4. 烟雾探测系统检测与维护烟雾探测系统是高层建筑的火灾报警装置,需要定期检测与维护。

每月应对烟雾探测器进行一次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包括检查控制面板、联动设备等,确保其工作正常可靠。

二、消防设施维护方案1. 定期维护计划制定制定维护计划非常重要,将各项维护任务合理安排,并确保定期落实。

根据设施的特点和使用频率,制定不同维护周期。

合理安排维护时间,避免干扰正常使用。

2. 维修记录与统计对每次维护和维修工作进行记录,包括维修的具体内容、维护人员、维修时间等。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设施的维修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专业维护人员培训拥有专业维护技能的人员至关重要。

定期培训维护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设施老化与更新不同消防设施具有不同的寿命和使用期限。

建筑消防检测方案

建筑消防检测方案

建筑消防检测方案建筑消防检测方案是指针对建筑物消防设施和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建筑消防检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测目标和内容1. 消防设施的完好性检测: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火栓、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的数量、型号、位置、标识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完好有效。

2. 疏散通道和出口的检测:包括楼梯、走廊、门窗等疏散通道的畅通性、宽度是否符合标准,出口的标识是否清晰明确。

3. 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的检测:包括烟感、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等是否安装到位,功能是否正常可靠。

4. 防烟排烟设施的检测:包括排烟通道、排烟风机、防烟门的开启、关闭是否灵活,排烟扇的工作是否正常。

5. 电气火灾隐患的检测:包括电线电缆的穿越、接头处是否完好,电器设备的过载、短路等隐患是否存在。

6.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检测:包括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照明系统是否可靠。

二、检测方法1. 目视检测:通过观察建筑内外的消防设施和安全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

2. 环境检测:通过使用专业仪器检测建筑内的温度、氧气浓度、烟雾浓度等指标,以评估火灾风险程度。

3. 设备检测:通过对消防设备进行测试、试验,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如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喷淋系统的灵敏度是否合格等。

三、检测步骤1. 收集建筑物的相关资料,包括消防设施图纸、使用手册、维护记录等。

2. 开展目视检测,检查消防设施的配备、布置、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3. 进行环境检测,在建筑物内相应位置设置检测仪器,记录温度、氧气浓度、烟雾浓度等数据。

4. 对消防设备进行测试,包括灭火器压力测试、喷淋系统灵敏度测试等。

5. 编写检测报告,汇总检测结果,提出问题和建议,并列出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四、检测周期和意义1. 建筑消防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对于高风险建筑物,如高层建筑、商场等,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以确保消防安全。

2. 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消防设施的故障和隐患,提高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

消防检测方案

消防检测方案

消防检测方案引言概述:消防检测方案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和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它涉及了建筑物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消防器材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检测方案的五个部分,包括消防设施检测、消防通道检测、消防器材检测、消防演练和消防培训。

一、消防设施检测: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1.2 灭火系统检测:检验灭火系统的有效性,包括喷淋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的压力、喷射范围和喷射时间等参数。

1.3 防烟排烟系统检测:评估防烟排烟系统的性能,包括排烟通道的畅通性、排烟风机的工作状态以及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

二、消防通道检测:2.1 疏散通道检测:检查疏散通道的畅通性,包括楼梯通道、走廊等的宽度、高度、防滑性和照明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2.2 消防电梯检测:测试消防电梯的运行情况,包括电梯门的开启速度、紧急停止按钮的敏感度和电梯井道内的通风系统等。

2.3 应急照明系统检测:评估应急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包括应急照明灯具的亮度、持续时间和自动切换功能等。

三、消防器材检测:3.1 灭火器检测: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包括灭火器的压力、外观和灭火剂的储存情况。

3.2 消防栓检测:测试消防栓的水压和水流量,确保其能够满足灭火需求。

3.3 消防水带检测:检验消防水带的完好性和连接性,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四、消防演练:4.1 灭火器使用演练:组织员工进行灭火器使用演练,提高其对灭火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认识。

4.2 疏散演练: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测试疏散通道的使用情况和员工的疏散效率。

4.3 灭火器材演练:模拟火灾场景,让员工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五、消防培训:5.1 消防知识培训: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火灾预防、火灾应急处理和消防设备使用的认识。

5.2 消防责任培训:培养员工对消防安全的责任意识,让其了解自己在火灾发生时应承担的责任和应采取的行动。

消防检测方案

消防检测方案

消防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消防检测是保障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和系统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检测方案,包括检测范围、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等内容。

二、检测范围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装置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灵敏度。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喷水泵、水泵控制器、喷头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喷水效果。

3. 气体灭火系统:检测气体灭火控制器、气瓶、喷嘴等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

4. 防排烟系统:检测排烟风机、排烟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排烟效果。

5. 应急照明系统:检测应急照明灯具、电源等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6. 消防电梯和消防通道:检测消防电梯和消防通道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三、检测方法1. 目视检查:通过对消防设施和系统进行目视检查,包括外观、接线、标识等方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功能测试:对消防设备的功能进行测试,如火灾报警系统的探测器检测、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测试等,以验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检测仪器:使用专业的消防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检测,如烟感传感器、温度计等,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四、检测标准1. 国家标准:根据《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规范》(GB 50367-2013)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消防设施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要求。

2. 行业标准:根据建筑物所属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如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等,确保消防设施符合行业要求。

3. 厂家标准:根据消防设备的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符合厂家的要求和规范。

五、检测报告1. 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包括建筑物名称、检测时间、检测范围、检测结果和建议改进措施等内容。

2. 报告格式:检测报告应采用标准的文档格式,包括标题、目录、正文和附件等部分,确保报告的清晰易读。

3. 报告存档:检测报告应存档备查,以备日后需要进行参考和核对。

建筑消防检测实施方案

建筑消防检测实施方案

建筑消防检测实施方案建筑消防检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建筑消防检测是指通过对建筑消防设施及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评估其运行状态、功能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的一项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筑消防检测具有强制性,是确保建筑物、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实施目的建筑消防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建筑物的消防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全面检测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况和功能性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增加人员对消防设施的了解和使用能力,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三、实施步骤1. 确定检测范围:根据建筑的性质、类型和用途等因素,确定需要检测的消防设施和设备范围,包括消防水系统、消防通道、消防电源、消防报警系统、灭火器材等。

2. 组织检测人员:组织专业的消防检测人员和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消防设施检测和评估能力,对检测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估。

3. 数据采集:对消防设施进行实地勘察和数据采集,包括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使用人员的培训情况等。

通过与建筑管理单位的沟通,获取相关资料。

4. 检测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功能性能,确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 提出改进意见:根据检测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包括设备的维修、更新、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

6. 编制检测报告:根据检测和分析的结果,编制详细的检测报告,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四、实施要求1. 专业资质:执行建筑消防检测的机构必须具备相关的消防检测资质和技术能力,能够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和评估工作。

2. 严格执行标准:执行建筑消防检测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建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安排检测的时间,尽量避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1范围本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是指: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要求及方法、检验类别和判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同样适用委托检验和定期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715—2005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4716—200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4717—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5135.1—2003~5135.13—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4561—2003 消火栓箱14102—2005防火卷帘14287—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1680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7429—1998火灾显示盘179459—2000 消防应急灯具19880—2005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45—95(2005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84—2001(2005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0098—98(2001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50151—92(2001版)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50193—93(1999版)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0196—93(2002版)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0219—9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50281—200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50338—2003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0.1—2002~30.3—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61—2002 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86—2002防火卷帘控制器400—2002 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533—2005挡烟垂壁37386—2004 吸气式感烟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3 检验性质及项目分类3.1 检验性质3.1.1 初次检验:建筑消防设施竣工验收前,对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所进行的第一次检验。

3.1.2 补充检验:对经初次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所进行的加倍检验。

3.2 不合格项目分类本标准不合格检验项目的分类是根据被检验项目在整个消防设施中,对消防设施运行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确定的。

A类不合格项:指直接关系到消防设施运行功能和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项目。

B类不合格项:指对消防设施的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消防设施运行可靠性的项目。

C类不合格项:指对消防设施工程质量有轻微影响,消防规范中又规定需要检验的项目。

4 检验项目、要求及方法4.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1.1 一般要求检验要求:各消防设施的组件和设备应符合设计选型,并应具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消防产品应具有符合法定市场准入规则的证明文件。

类别:A类4.1.2布线4.1.2.1管路加固措施检验要求:1)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2)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类别:1)、2)C类4.1.2.2管路连接检验要求:1)绝缘导线采用穿管保护时,穿管应到位。

2)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类别:1)B类;2)C类4.1.2.3 导线连接检验要求:1)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2)焊接连接时,焊点应饱满;端子连接时,连接应牢固。

3)弱电导线端子连接时,导线应先作镀锡处理。

4)端子箱内端子宜选择带锡焊接点的端子板,其接线端子上应有标号。

类别:1)A类;2)B类;3)、4)C类4.1.2.4 传输线路的管路材料检验要求: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等不燃或难燃的保护方式布线。

2)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采用明敷敷设时,应采用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

4)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采用阻燃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内。

5)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至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等的线路应加金属软管保护。

6)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类别:1)、2)、4)A类;3)、5)、6)B类4.1.2.5 传输线路导线检验要求: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2)线芯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积不小于1.00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积不小于0.752;多芯电缆线芯截面积不小于0.502。

类别:1)、2)B类检验器具:0~25外径千分尺4.1.2.6 布线要求检验要求:1)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槽孔内。

2)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他颜色区分。

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3)探测器的底座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

类别:1)、3)B 类;2)C类4.1.2.7 导线的绝缘性能检验要求:火灾自动报警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类别:B类检验器具:500V兆欧表4.1.3 火灾探测器4.1.3.1 点型火灾探测器4.1.3.1.1 探测器类型检验要求:所安装的火灾探测器类型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类别:A类4.1.3.1.2 外观检验要求:1)表面无腐蚀、涂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显划伤、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

2)文字符号和标志清晰。

类别:1)、2)C类4.1.3.1.3 安装牢固程度检验要求:探测器底座安装应牢固,不得有明显松动。

类别:B类4.1.3.1.4 设置位置要求检验要求:1)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2)探测器中心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3)探测器中心至空调送风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4)探测器中心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5)探测器边缘及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2m。

6)探测器边缘及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净距不应小于0.3m。

类别:3)、4)B类;1)、2)、5)、6)C类检验器具:0m~5m钢卷尺4.1.3.1.5 保护半径、内走道安装间距检验要求:1)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表1规定。

2)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l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3)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感温、感烟探测器时,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时,被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当梁间距小于1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类别:1)、2)、3)B类检验器具:0m~5m钢卷尺、0m~50m钢卷尺4.1.3.1.6 安装倾斜角检验要求: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º。

类别:C类检验器具:角度测量仪4.1.3.1.7 火灾确认灯的安装方向检验要求:探测器的火灾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类别:C类4.1.3.1.8 报警功能检验要求:1)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应在试验烟气的作用下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

2)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在试验热源的作用下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

类别:1)、2)A类检验器具:火灾探测器试验装置4.1.3.1.9 火灾确认灯的功能检验要求:1)每个探测器上应有红色报警确认灯。

2)通过报警确认灯显示探测器其他工作状态时,被显示状态应及火灾报警状态有明显区别。

3)探测器报警后,应能启动火灾报警确认灯。

4)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在手动复位前予以保持。

类别:3)、4)A类;1)、2)B类检验器具:火灾探测器试验装置4.1.3.1.10 探测器编码检验要求:探测器的编码应及竣工图标识、控制器显示相对应。

类别:B类检验器具:火灾探测器试验装置4.1.3.2 线型火灾探测器4.1.3.2.1探测器类型检验要求:所安装的火灾探测器类型、规格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类别:A类4.1.3.2.2 设置位置检验要求:1)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m~1.0m,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

2)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至侧墙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

3)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

4)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在电缆桥架或支架上设置时,宜采用接触式布置,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设置时,宜设在装置的过热点附近。

5)设置在顶棚下方的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至顶棚的距离宜为0.1m;相邻管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5m,管路至墙壁的距离宜为1.0m~1.5m。

类别:2)、4)B类;1)、3)、5)C类检验器具:0m~5m钢卷尺、0m~50m钢卷尺4.1.3.2.3 报警功能检验要求:探测器应在试验热源作用下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

类别:A类检验器具:火灾探测器试验装置4.1.3.2.4 报警编码检验要求:探测器接口编码应及竣工图标识、控制器显示相对应。

类别:B类检验器具:火灾探测器试验装置4.1.3.3 可燃气体探测器4.1.3.3.1 探测器类型检验要求:安装类型、规格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