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简单物质的是()A. 石墨B. 石油C. 海水D. 水银答案:A. 石墨2. 物质高于临界温度时,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 物质会变为液体B. 物质会变为气体C. 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会变远D. 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变小答案:A. 物质会变为液体3. 食盐的电解可以看作是()A. 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B. 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无机物的沉积D. 电解质在水中的离解答案:D. 电解质在水中的离解二、填空题:1. 利用________就可以分开铜和铁。

答案:磁性2. 电解水时,阴极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答案:氢气3. 化学式 H₂SO₄表示的是________的分子式。

答案:硫酸三、解答题:1. 请解释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变过程。

答案: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分别有不同的形状、体积和相互作用方式。

当物质加热或降温时,可以发生相应的转变。

固态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可以变成液态,称为熔化;液态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可以变成气态,称为汽化;气态物质在降温过程中,可以变成液态,称为凝华;液态物质在降温过程中,可以变成固态,称为凝固。

这些相互转变的过程是由于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导致的。

2. 请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时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分子会发生互相交换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形成水分子。

这样的反应过程使得酸性和碱性溶液的pH值趋于中性(pH=7),同时产生了相应的盐。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乙醇和乙醚B. 正丁烷和异丁烷C. 苯和甲苯D. 甲酸和乙酸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B.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C. 元素周期表中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 元素周期表中从上至下,非金属性逐渐增强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甲烷(CH4)B. 氢氧化钠(NaOH)C. 乙醇(C2H5OH)D. 聚乙烯4、下列哪种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使电流通过,表明它能够导电?A、蔗糖B、酒精C、NaClD、水5、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B. 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形成亚硫酸C. 二氧化硫能与钾、钙、钠等反应生成硫代硫酸盐D. 二氧化硫是一种强还原剂,可在特定条件下使高锰酸钾还原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NaCl(固体)B. H2SO4(水溶液)C. KOH(固体)D. CH4(气体)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CuOB. SiO2C. Al(OH)3D. Fe2O38、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云分布是均匀的。

D、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原子核的质子数。

9、在以下各物质中,哪一种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最大?A. 1 mol O2B. 1 mol H2OC. 1 mol CO2D. 1 mol N210、在下列电解质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0.1 mol/L的硝酸钠溶液B、0.01 mol/L的硫酸溶液C、0.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D、1 mol/L的葡萄糖溶液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C. 压力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D.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加12、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B. 在稀溶液中,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与浓度无关C. 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D. 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强电解质溶液弱1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B、共价键只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C、离子键的形成必须涉及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D、所有分子晶体都是由共价键连接而成的14、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1.选择题331.正确答案为A。

2He的质子数为2,是一种稳定的气体。

2.正确答案为C。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是一种气态化石燃料。

3.正确答案为D。

油脂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4.正确答案为B。

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硅。

5.正确答案为A。

滴加盐酸可以鉴别蚕丝制品,因为蚕丝会在盐酸中溶解。

6.正确答案为C。

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7.正确答案为C。

铁是一种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

8.正确答案为D。

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9.正确答案为B。

漂白粉通常是通过氯气制备的。

10.正确答案为C。

废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因此必须进行集中处理。

11.正确答案为C。

山梨酸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正确答案为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铜片是正极,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被还原。

13.正确答案为C。

乙酸和水可以通过分液漏斗分离,因为它们的相互溶解度较低。

二、文章改写1.选择题331.2He是一种稳定的气体,其质子数为2.2.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主要由甲烷组成。

3.油脂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4.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硅。

5.滴加盐酸可以鉴别蚕丝制品,因为蚕丝会在盐酸中溶解。

6.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单质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

7.铁是一种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

8.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其结构式为CH4.9.漂白粉通常是通过氯气制备的,但工业酒精却不能用于勾兑白酒。

10.废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因此必须进行集中处理。

11.山梨酸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也不能与钠反应。

12.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铜片是正极,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被还原。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常言“真金不怕火炼”从化学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金的熔点高,难于熔化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C、金越炼越纯D、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3、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稀硝酸4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

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D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4、我们所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A、氨基酸B、蛋白质C、油脂D、糖5、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C.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6、已知甲酸HCOOH可以写成CO(H2O),在50——600C时,向甲酸中加入浓硫酸会发生脱水生成CO。

则草酸HOOC—COOH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脱水会生成A、COB、CO2C、CO和 CO2D、C2O37、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C、制氢气时用粗锌而不用纯锌D、工程施工队在铁制水管外刷一层“银粉”8、下列最简式中,不需要知道对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确定其分子式的是A、C3H4B、CHC、CH2D、C2H5O9、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D.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目标物中,属于元素的是()。

* A. O2* B. H2O* C. CO2* D. C6H12O6答案:A2. 下列电子构型中,属于稀有气体电子构型的是()。

* A. 1s2 2s2 2p6* B. 1s2 2s2 3s2 3p6* C. 1s2 2s2 2p5* D. 1s2答案:A3. 以下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公式分别是()。

* A. 2H2 + O2 → 2H2O* B. Na + Cl2 → NaCl* C. 2H2O → 2H2 + O2* D. NH3 + HCl → NH4Cl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化合物的物质组成只能由()来确定。

答案:元素的种类和相对数量2. 碱金属在水中的溶液有()反应。

答案:放热出氢气3.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

答案:二氧化硫,硫酸第三部分解答题1. 请简要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总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例如,我们考虑一个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氯化钠晶体,在固态时钠离子带正电,氯离子带负电,而晶体整体电荷为零。

当晶体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进入水中溶解时,离子被水分子包围并被水分子的静电场质子化,水分子的部分电荷与其结合,并失去与之相连的钠离子或氯离子的电荷。

整个过程中,电荷总和始终不变。

2. 请解释原子尺度和物质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答案:原子尺度是指物质中最小单位的尺寸范围。

物质的宏观性质是指可观测和测量的大规模物质行为。

原子尺度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因为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原子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的。

例如,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将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的质量和运动将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3. 请解释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是指参与反应并在反应中消耗的物质。

生成物是指在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

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期末测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1.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的淡化,只需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得到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金属NaD.利用海水、铝、空气的航标灯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3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下列关于32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3.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4.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 .铍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C .硫酸锶难溶于水D .硒化氢(H 2Se )是无色、有毒、比H 2S 稳定的气体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 .充电后可再使用B .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D .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Cu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溶液中的SO 移向________(填“Cu”或“Fe”)极。
(2)无论a和b是否连接,Fe片均被腐蚀。若转移了0.4 mol电子,则理论上Fe片质量减轻________g。
答案Ⅰ.(1)富集海水中的溴
(2)SO2+2H2O+Br2===4H++2Br-+SO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2S2-,又可以表示34S2-
C.空间充填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NH3的电子式:
答案B
解析乙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A错误;模型中白球比黑球小,故该模型可以表示甲烷,而不能表示四氯化碳,C错误;氨气中的氮原子少一个电子对,D错误。
6.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浓度在20 s内,从2.0 mol/L变成了1.0 mol/L,则这20 s内B的反应速率为()
A.0.05 mol/(L·s)B.0.05 mol/L·s
C.0.5 mol/(L·s)D.0.05 mol/L
答案A
解析v(B)=Δc(B)÷Δt=(2.0 mol/L-1.0 mol/L)÷20 s=0.05 mol/(L·s),因此选A。
4.如图为一原电池示意图,在原电池两极之间设有隔膜,离子可以自由通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2+通过隔膜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B.电子由Cu极通过导线流向Zn极
C.一段时间后,ZnSO4溶液浓度增大,CuSO4溶液浓度减小
D.Cu2+与Zn2+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该原电池总反应为Zn+CuSO4===Cu+ZnSO4,故CuSO4浓度减小,ZnSO4浓度增大;Zn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沿导线从Zn极流向Cu极,在原电池内部,负极产生Zn2+,Zn2+通过隔膜向正极区移动;由方程式可以看出,每消耗1 mol Cu2+则生成1 mol Zn2+。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元素中,与化学电负性有密切关系的是:A. 锂B. 锌C. 铜D. 氢答案:B2. 下列反应能量出现放热现象的是:A. C(s) + O2(g) → CO2(g)B. 2NaHCO3(s) → Na2CO3(s) + H2O(g) + CO2(g)C. H2(g) + Cl2(g) → 2HCl(g)D. BaCl2(aq) + Na2SO4(aq) → BaSO4(s) + 2NaCl(aq)答案:C3.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号越小,原子半径越:A. 大B. 小C. 不变D. 具体情况不确定答案:A4. 下列各种现象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是:A. 金色,无定形物质的折射现象B. 铁片被空气侵蚀生锈C. 照相底片遭受阳光照射后变黑D. 冬天里洗完澡身体特别暖和答案:B5. 化学反应速率快慢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 压力B. 温度C. 反应物浓度D. 全部答案正确答案:D(题目6-40略)第二部分:解答题(共60分)1. 试述晶体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晶体结构的关系。

答案:晶体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晶体的结构。

离子间的吸引力使得离子排列有序,并且以一定的几何形态排列在晶体内部形成晶格结构。

晶体的结构由正负离子排列情况、离子半径比例和离子电荷大小等因素决定。

2. 罗家伦感到饮酒后头晕乏力、心跳加快、面色潮红等现象。

请解释罗家伦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和产生的原因。

答案:当罗家伦饮酒后,饮酒中的乙醇被吸收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肝脏的乙醇代谢作用转化为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逐步转化为乙酸,最终被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并由呼吸系统和尿液排出体外。

以上物质转化的过程导致了乙醛和乙酸在血液中的相对浓度增加,从而引起了头晕乏力、心跳加快、面色潮红等现象。

(题目3-6略)参考答案:选择题:1-B 2-C 3-A 4-B 5-D ...解答题:1-晶体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晶体的结构... 2-当罗家伦饮酒后,饮酒中的乙醇被吸收进入血液...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
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的要求是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成”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封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于江河之中
C.深埋于土中
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2.235 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 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
U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社会所关注。

下列有关235
92
A.235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235 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
D.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素异形体
3、随着原子序数增多,碱金属有关性质递变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增强
B、原子半径增大
C、最高正化合价增大
D、其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4.如图中,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b位于第ⅥA族,有+6、-2两种常见化合价
B.五种元素中,元素e的性质最稳定
C.元素c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d
D.元素c和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e
5、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N2+3H2 2NH3,开始时N2浓度为8mol/L,5min后N2浓度为6mol/L,则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1.2 mol/(L·min)
B、0.8 mol/(L·min)
C、0.2 mol/(L·min)
D、0.4mol/(L·min)
6.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7.在3支试管中分别放有:①1 mL乙酸乙酯和3 mL水②1 mL溴苯和3 mL水③1 mL乙酸和3 mL水。

下图中3支试管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②③①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均可被钠置换
B.乙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乙醇能电离产生H+而表现酸性
C.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氢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D.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比其分子中其他的氢更不活泼
9.下列物质不能氧化乙醇的是()
A.氧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稀硫酸
10.已知下列烷烃的沸点:
物质甲烷乙烷丁烷戊烷
沸点/℃-162-89-136
A.约-40℃B.低于-162℃C.低于-89℃D.高于36℃1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里含有4个H原子,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12.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由丙烯酸酯加聚得到。

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
B.链节为—CH2—CH—
C.单体为
D.n为聚合度
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结构中处在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最多有()
A.15个B.16个
C.17个D.18个
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能发生取代反应④能发生中和反应⑤能发生氧化反应
A.全部B.能发生①③④
C.除⑤外都能D.除④⑤外都能
15.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C.②④①③①D.③④①②①
16.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气体X,可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气体X可能是()
A.H2B.CO和H2
C.NH3D.CH3CH2OH(蒸气)
17.(6分)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
过蒸馏安息香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液体,命名为苯。

(1)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性质类似烷烃,写出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苯在50~60℃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________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3)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________。

18.(8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 丙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中含30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为58的烷烃的结构有________种;试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电池是能量转化装置,其中由铁、铜、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
(1)正极的电极材料为;该电极工作时现象为。

(2)负极反应式为;
(3)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4)硫酸铜溶液中Cu2+移向极。

20.(7分)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1)写出A、B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1.(10分)I. 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min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 时,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 (A)= 2v (B)
b .A B C 的浓度保持变
c .v 逆(A)= v 正(C)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
不变
(4)由上图求得A 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

Ⅱ.(5)已知:断开1mol 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 共价键释放的能量数据
如表
则合成氨反应:N 2(g) + 3H 2 (g)= 2NH 3(g) 放热”)反应
22.(11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灼烧海带应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内进行。

(2)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中应选用的一种溶剂X 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4)上述流程中的实验操作包括下图中的_______(按操作顺序选填字母代号)。

(5)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提取碘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