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费折算方法

合集下载

工程经济公式总结

工程经济公式总结

工程经济公式总结1.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2.投资回收期有现金流量表:无现金流量表:3.差额投资回收期产量相同时:产量不同时: Q 为产量4.净现值法:净现值(NPV)就是将技术方案的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计算公式为:项目分析期内年净现金流量相等Kp-投资现值 Bt-年等额收益 Ct-年等额支出 L-残值 in-基准收益率 n-寿命项目分析期内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Ft-t 年的净现金流量 t-现金流量发生年份202'101'101202Q C Q C Q K Q K P a --=5.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

即6.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后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

公式为: AW=NPV(A/P,i,n)其中NPV是净现值,(A/P, i,n)是资本回收系数。

7.年费用比较法(AC法):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以计算各方案所耗费用来进行比较,并以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选优的标准。

年费用比较法就是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值(年值),并以等额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Act=Ko(A/P,i,n)-KL(A/F,I,n)+c’Act-年费用 Ko-投资额 KL-残值 c’-等额年费用8.盈亏平衡分析法基本公式:B=R-C=P*Q-(F+V*Q+T*Q)F——固定成本V——单位变动成本P——产品单价 Q——产品销售量 B——利润R——总营业收入 C——总成本收入 T——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则年产量的盈亏平衡点为:BEP Q=F/(P-V-T)营业收入的盈亏平衡点为:BEP R=P*F/(P-V-T)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BEP Y=BEP Q/Q=F/{(P-V-T)*Q} (<75﹪)9.决策树法:(1) 画决策树。

工程经济相关计算公式

工程经济相关计算公式

1、F(终值)、P(现值)、 A(均值)F=P*(1+i) ∧n 、P=F/(1+i) ∧n 、F=A*((1+i) ∧n-1)/iP=A*((1+i)∧n-1)/i*(1+i) ∧n2、有效利率=(1+计息周期利率)∧m-13、总投资收益率=年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技术方案总投资(建设投资+全部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资本金净利率=净利率(利润总额-所得税)÷资本金(废债务资金)4财务净现值FNPV=F0+F1÷(1+ic)+F2÷(1+ic)²+……FN÷(1+ic)n次方5、盈亏平衡点 Q=CF÷(P-CU-TU)生产能力利用率=(CF÷(P-CU-TU))÷Q生产量6、敏感因素分析:SAF>0 同向 SAF<0 反向丨SAF丨越大越敏感。

7、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福利+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利息)+其他经营成本=总成本费-折旧-摊销-利息=外购原材、燃料及动力+工资+修理+其他8、设备经济寿命N0=√2(P-LN)÷λ P(实际值) LN(残值)λ(年劣化值)9、设备租金 R=P/N+P*i+P*r10、价值功能 V=F/C F(功能) C(价格)理想、改进、节约、投资、牺牲型11、增量投资收益率:多花/节约与基准收益率相比12、折算费用法:总价*费率+每年运行费1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收入-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利润-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度比率=速度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5、放弃现在折扣成本率(一年内360天)=(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16、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净额筹资净额=筹资总额-筹资费用=资金利息×(1-25%)÷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17、经济订货量Q=√2KD÷K2 K=一次订货成本 D 年度采购总量 K2每吨材料年平均储备成本18、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输费)×(1+运输损耗率)×(1+保管费率)19、建设期利息=第一年借款额一半×费率 + (第一年借款额一半×费率+第二年借款额一半)×费率……..20、综合单价=(人+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工程量21、价差预备费综合单价调整报价与控制价相差15%以上调整报价小于控制价*(1-下浮率)*(1-15%)的按照控制价*(1-下浮率)*(1-15%)报价高于控制价*(1+15%)时候按照控制价*(1+15%)报价在控制价*(1-下浮率)*(1-15%)与控制价*(1+15%)。

折旧费的计算方法

折旧费的计算方法

折旧费的计算方法折旧费是指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价值减少而形成的费用,是企业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一项成本。

正确计算折旧费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折旧费的计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折旧费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折旧费的计算基础。

折旧费的计算基础是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

其中,原值是指资产的购入成本,预计使用年限是指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残值是指资产在使用年限结束后的估计价值。

这三个要素是计算折旧费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折旧费计算方法。

一、直线法。

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费计算方法之一。

其计算公式为,(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应用,适用于大部分固定资产。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资产的使用量来计算折旧费用的方法。

通常适用于那些使用量与价值减少成正比的资产,如车辆、机器设备等。

其计算公式为,(原值-残值)本年度使用量/总预计使用量。

这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情况,但需要对资产的使用量有较为准确的估计。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适用于那些在使用初期价值下降较快的资产。

其计算公式为,(原值-已计提折旧累计额)2/预计使用年限。

这种方法在资产使用初期能够更快地反映资产价值的下降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折旧费用将逐渐减少。

以上是常见的折旧费计算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资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费计算方法。

在进行折旧费的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折旧费的计提应当合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计提的折旧费用是合理、合法的。

2. 折旧费的计提应当及时准确,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折旧费的计提应当与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相符,避免因计提过高或过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总之,正确计算折旧费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资产折旧方法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资产折旧方法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资产折旧方法[摘要]高速公路资产是公路运营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公路及构筑物又是高速公路资产管理的核心,高速公路资产折旧费用是企业利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直线法与车流量法折旧特点,提出车流量法折旧更加符合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对直线法变更为车流量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资产;折旧;车流量法一、高速公路资产分类高速公路资产是指通过建造而形成的公路基础设施资产,是国民经济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公路资产主要包括公路及构筑物(含路基、路面、桥梁、排水与涵洞等)、安全设施、通信设施、监控设施、收费设施、供配电照明设施等,具有分布广、数量多、价值庞大等特点,其中公路及构筑物为公路主体设施,其他如安全设施等属于公路附属资产。

二、高速公路资产折旧方法《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般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目前,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主要采用直线法和车流量法计提折旧。

(一)直线法。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按固定资产原值在收费经营期内平均分摊,直线法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一般情况下,安全设施、通信设施、监控设施等高速公路附属资产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

(二)车流量法。

车流量法属于工作量法,即按照特定会计期间实际车流量占收费经营期间的预估总车流量的比例计算应计折旧额。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实际车流量/预测总车流量。

根据资产特点,公路及构筑物资产可采用车流量法计提折旧。

三、直线法与车流量法比较直线法计提折旧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一般可在财务系统自动计算生成,适用于各会计期间通行费收入波动不大的企业。

但从高速公路整个经营期间看,高速公路通行费一般在通车前几年较少、车流量较小,后逐年呈现上升趋势直至达到饱和状态。

折旧费折算方法

折旧费折算方法

折旧费折算方法折旧(depreciation)是指资产价值的下降。

无论在企业核算还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折折旧费的相关图片旧都指: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

在国民收入帐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

折旧费是定期地计入到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经过使用后,其价值会因为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步以生产费用形式进入产品成本和费用,构成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一部分,并从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个月计算方法探讨计算折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采用不同方法,可能出现计算的某一会计期间的折旧费是不相等的,从而就影响到该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同时还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折旧费计算方法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慎重地选择应用折旧方法。

在同一个企业里,由于固定资产用途不同、性能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例如电子工业企业的房屋和其他企业房屋一样,可采用年限法(直线法),而电子机械、电子仪器、仪表以及配套的计算机等机器设备,则因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避免其陈旧过时,提前报废不能收回原值而遭受损失,可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它们计提折旧。

即使是同一种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情况不同,也可以考虑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例如企业中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采用年限法计提折旧,而对某些不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如大型的刨床),可以采用工作时数法或产量法等等。

1、使用年限法亦称直线法是指按预计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若以时间为横坐标,金额为纵坐标,累计折旧额在图形上呈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所以称它为“直线法”。

2、工作量法折旧费,是指按规定的总工作量(总工作小时、总工作台班、总行驶里程数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应用于某些价值很大,但又不经常使用或生产变化大,磨损又不均匀的生产专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的折旧计算。

折算率

折算率

1.折算率(Convention Factor To Square Meter)是指每单位设限类别纺织品折算成平方米的数值。

它只是一个约定值,以便使不同单位纺织品的贸易量具有可比性。

在经济学中,是指一种货币与另外一种货币的对折换算。

2.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又称固定资产形成率,或固定资产动用系数,指一定时期由投资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与同期投资完成额的比率。

公式: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报告期新增加固定资产×100%/报告期投资完成额3.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1)固定资产折旧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时(个别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固定资产折旧按分类折旧计提折旧率时(分类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某类固455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年折旧率= (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 12(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1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12(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100 %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12。

折旧费的计算方法

折旧费的计算方法

折旧费的计算方法折旧费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价值的逐渐减少,而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在每年的利润中计提的一项费用。

折旧费的计算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折旧费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1. 直线法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再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将其价值平均分摊到每一年。

计算公式为:(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例如,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1千元,那么每年的折旧费用就是(1万-1千)÷5年=1.8千元。

2.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残值、原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递减系数,再将递减系数乘以前一年未摊销的折旧费用,得出当年应计提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为:(2÷使用年限)×上一年未摊销的折旧费用。

例如,假设一台机器原值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2万元,则第一年的折旧费用为(10-2)÷5=1.6万元,第二年的折旧费用为(10-2-1.6)×(2÷5)=2.72万元。

3.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再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将每一年的折旧费用相加。

计算公式为:(原值-残值)×(该年份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例如,一台机器的原值为2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1千元,那么第一年的折旧费用为(2万-1千)×(5÷15)=6.3千元,第二年的折旧费用为(2万-1千)×(4÷15)=5.2千元。

在实际计算折旧费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同时,应注意折旧费的计算对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有重要的影响,要合理计提折旧费,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车辆使用年限与折旧分析

车辆使用年限与折旧分析

车辆使用年限与折旧分析车辆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使用年限和折旧情况对于车主和购买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车辆使用年限与折旧的关系,并探讨其对车辆价值和市场影响的因素。

一、车辆使用年限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车辆使用年限是指车辆从投入使用到报废的时间段。

一般来说,车辆使用年限的确定和判定标准是基于法律法规或相关规定,例如,某地规定私家车使用年限为10年。

然而,车辆使用年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保养和维修:良好的保养和维修能够延长车辆的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定期保养和及时维修对于延长车辆使用年限至关重要。

2. 驾驶习惯和技巧: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技巧直接影响车辆的磨损和损坏情况。

良好的驾驶习惯包括合理换挡、平稳加减速等,能够减少对车辆的损伤。

3. 道路状况和使用环境:道路状况和使用环境也是影响车辆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

恶劣的道路状况和恶劣的使用环境会加速车辆的磨损,缩短使用年限。

二、车辆折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车辆折旧是指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和技术陈旧而造成的价值减少。

车辆折旧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常见的方式:1. 年限折旧法:根据车辆的使用年限和购买价格,按照一定的折旧率进行折算。

例如,一辆车购买价格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折旧率为20%每年,那么每年的折旧额为10万元×20% = 2万元。

2. 总里程折旧法:根据车辆的总里程和购买价格,按照每一公里的折旧费用进行计算。

例如,一辆车购买价格为10万元,总里程为10万公里,每公里的折旧费用为0.1元,那么总折旧额为10万元×0.1元= 1万元。

三、影响车辆折旧的因素车辆折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因素:1. 车辆品牌和型号:知名品牌和高端型号的车辆往往折旧率较低,因为其保值率相对较高。

2. 车辆维修和保养记录:有完善的维修和保养记录的车辆相对折旧较低,因为其有较好的使用历史记录和维修保养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旧费折算方法折旧(depreciation)是指资产价值的下降。

无论在企业核算还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折折旧费的相关图片旧都指: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

在国民收入帐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

折旧费是定期地计入到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经过使用后,其价值会因为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步以生产费用形式进入产品成本和费用,构成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一部分,并从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个月计算方法探讨计算折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采用不同方法,可能出现计算的某一会计期间的折旧费是不相等的,从而就影响到该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同时还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折旧费计算方法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慎重地选择应用折旧方法。

在同一个企业里,由于固定资产用途不同、性能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例如电子工业企业的房屋和其他企业房屋一样,可采用年限法(直线法),而电子机械、电子仪器、仪表以及配套的计算机等机器设备,则因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避免其陈旧过时,提前报废不能收回原值而遭受损失,可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它们计提折旧。

即使是同一种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情况不同,也可以考虑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例如企业中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采用年限法计提折旧,而对某些不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如大型的刨床),可以采用工作时数法或产量法等等。

1、使用年限法亦称直线法是指按预计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若以时间为横坐标,金额为纵坐标,累计折旧额在图形上呈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所以称它为“直线法”。

2、工作量法折旧费,是指按规定的总工作量(总工作小时、总工作台班、总行驶里程数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应用于某些价值很大,但又不经常使用或生产变化大,磨损又不均匀的生产专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的折旧计算。

根据设备的用途和特点又可以分别按工作时间、工作台班或行驶里程等不同的方法计算折旧。

3、加速折旧法(1)使用年限数字总和法:亦称年限总数法或年数比例法,是指将应计折旧总额乘以剩余可用年数(包括计算当年)与可使用年数所有数字总和之比,作为某年的折旧费用额。

(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根据各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和双倍的不考虑残值的直线法折旧率计提各年折旧额。

[编辑本段]折旧费-确定与归集折旧费的确定与归集是准确计算产品成本的条件之一。

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外,还必须搞好以下几个工作:1、正确确定应计折旧固定资产的范围和价值从计提范围看,企业在用的固定资产,包括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经营用折旧费报道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等,一般均应计提折旧,具体范围包括: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设备;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未使用、不需用的机器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以前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国家规定不提折旧的其他固定资产如土地等。

从应计折旧的价值看,折旧应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之日起开始计提,到停止使用或减少之日起停提。

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就一个单位(企业、车间)来说,都是以月初固定资产原值为准,所以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就不能计提折旧,但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已经计提了折旧。

因此,在计提折旧时,首先应对所有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否属于当期应提对象的原值作出判断;其次要检查固定资产应计提对象的原值,是否有多计或漏计的情况,做到计值准确。

在企业里有多种多样的固定资产,但并非所有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

正确确定应计折旧固定资产的范围及其价值,是正确计算折旧费用的前提。

2、合理估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为了正确计算折旧,除了正确地确定固定资产原值外,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估计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折旧额的大小,从而影响到产品成本的高低。

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多,使用情况不同,如果以企业、车间组织人员评估使用年限折旧费用的确定与归集,可能出现同一种类、同一性能的固定资产其评定的使用年限差距会很大。

为了使企业成本有可比性,我*家对主要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即使用年限有统一规定,这是企业计算折旧的依据。

此外,计算折旧时,还有两个因素,即残值和清理费用,这两个因素也*计数,一般净残值(即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按规定可以掌握在3%~5%之间。

这些因素的合理确定对于正确计算折旧都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残值和清理费用这三项因素的合理确定对于正确计算折旧都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3、采用适合的折旧率计算折旧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理论上讲,可以用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但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附有条件地,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其中的一些方法予以应用,对准确计算产品成本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个别折旧率是对每一项固定资产确定的折旧率。

采用这种折旧率计算折旧费用时,要分别按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与折旧率相乘,单独计算其折旧费用,然后按一定类别以及全企业固定资产汇总出某一时期的折旧费用。

采用个别折旧率计算,汇总的折旧费用,比较正确,但工作量大。

为了简化核算手续,有的企业就采用分类折旧率进行计算。

分类折旧率是指按固定资产类别来确定折旧率的一种方法。

采用分类折旧率是将同类固定资产的条件和使用情况(如可使用年数、估计残值、清理费用以及工作班次等)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按类确定其折旧率。

这与个别折旧率差别不大,但可以节省工作量。

我国目前多数企业采用这种折旧率计提折旧。

综合折旧率是指全企业或全部门所有固定资产使用同一个折旧率。

这种折旧折旧费相关图片率,一般是根据历史资料,将企业或部门历史上全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总额除以相应的全部固定资产原价总额而计算求得的。

计算各期折旧费用时,就以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总额(总和)乘以综合折旧率,求得各该期的折旧费用。

采用这种折旧率计算方便,工作量小,但在固定资产结构复杂、使用状况多变的情况下,采用综合折旧率计算折旧费,相对不够准确。

过去我国曾在某一行业企业统一使用过这种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4、按车间、部门归集折旧费企业的各个车间生产的零部件或产品不同,各部门服务的对象和职责不同,其配备的机器设备等也是不相同的,折旧费用必须按车间、部门进行归集,以便分别计算车间、部门有关产品成本费用。

车间、部门折旧费的归集,通常是采用折旧计算表的形式进行的。

[编辑本段]折旧费-分配方式由于折旧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一般都把它作为间接费用处理,按它的经济用途和使用地点计入有关的综合费用。

比如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折旧费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有关项目;企业行政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记入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的折旧费项目;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记入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账中的有关项目。

如果企业是生产单一品种的产品,其发生的所有费用则全部都由该种产品承担,成本项目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设置。

一切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都是直接费用,所以折旧费用可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折旧费”成本项目。

对于现代化技术密集型企业来看,折旧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折旧费用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成本项目列示,如果企业、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可将折旧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明细账“折旧费”项目,如果企业、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则可按机器工时比例将折旧费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记入生产成本明细账。

[编辑本段]折旧费的会计处理购买固定资产时: 折旧费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次月开始计提折旧:折旧费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营业费用贷:累计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1。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同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

企业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备置于企业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2。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果一定要说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在计提折旧时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计提的折旧费计入的科目存在不同,可以算是一条吧,但其计入科目的依据是一致的。

工业企业: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借: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商业企业:借: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设备折旧费提取的问题也需给予关注。

设备折旧费提取应采用快速折旧法。

在快速折旧法中,可以选择年数总和法。

各年折旧率以设备可使用年限n的自然数之和为分母,并以n递减1作为分子。

大型施工机械的折旧年限一般定为5年。

每年的折旧率依次为33%、2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