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练习题参考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文言文用韵抑扬顿挫,用语简洁精美,学生通过多读多练、熟读成诵,既可以体验音节美、音韵美、意境美,又可以促进理解能力的形成。
()A.正确B.错误2.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包括有:()。
A.传达的知识要准确B.表述的事物要真实C.阐明的观点要正确D.所作的分析要客观3.语文特殊能力主要是指()A.阅读能力B.写作能力C.表现能力D.表达能力4.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
()A.正确B.错误5.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取离不开能力,能力(程序性知识)的培养和使用也离不开知识。
()A.正确B.错误6.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追求美的方法,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表达美的文章、美的社会、美的自然、美的人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A.正确B.错误7.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家庭关系﹔个人修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A.正确B.错误8.学生的言语合力包括口头语言、体态语和副语言。
()A.正确B.错误9.教科书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也显得十分匮乏。
()A.正确B.错误10.对自然美的审美评价,以形式美为主要标准,如对称、均衡、和谐、变化等。
()A.正确B.错误11.个人本位类型的教材,重视学生自身的经验和感受。
以学生生活为轴编写教材。
对于语文教材来说,就是把学生生活、活动所经验的内容编入教材,成为学习的材料。
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中实现个体人格、素养的完善。
这种类型的教材,也有人叫它为“儿童中心”类教材。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23秋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

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23秋在线作业1-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 道试题,共 1 分)
【题目】,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含糊,()明确,爱憎分明。
[选项.A]目地
[选项.B]态度
[选项.C]能力
[选项.D]水平
[正确选择]:B
二、多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7 分)
【题目】,教材内容是体现基础教育的()和学科的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
[选项.A]方针
[选项.B]性质
[选项.C]任务
[选项.D]政策
[正确选择]:BC
【题目】,语文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是()的。
[选项.A]相互约束
[选项.B]紧密联系
[选项.C]相互影响
[选项.D]相互补充
[正确选择]:BCD
【题目】,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
[选项.A]诵读法
[选项.B]圈点法
[选项.C]标注法
[选项.D]串讲法
[正确选择]:ABCD
【题目】,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依据“()”的原则来安排的。
[选项.A]提出问题
[选项.B]分析问题
[选项.C]解决问题
[选项.D]总结问题
[正确选择]:ABC
【题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
[选项.A]严密。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离线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离线考核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c62544ed630b1c59eeb593.png)
离线作业考核《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满分100分一、简述下列各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语文教材由哪几部分构成。
【标准参考答案】(1)范文(2)语文知识(3)助读材料(4)训练系统2.世界上有哪几种教材制度。
【标准参考答案】据有关学者的调查和分析,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采用制度有五类。
(1)国定制即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前苏联、墨西哥、印度、罗马尼亚等国。
(2)审定制即由民间编写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日本、西班牙、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泰国等。
(3)认定制即由民间编写、出版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制度。
这种制度下教材的内容不受官方制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法国、加拿大等。
(4)选定制即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各门学科里都选定数种教材,制定一览表,由学校选择使用的制度。
荷兰和美国的部分州实行这种制度。
(5)自由制即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完全自由的制度。
英国、丹麦、澳大利亚、葡萄牙、美国的部分州实行这种制度。
3.如何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标准参考答案】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2016年《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试题及答案一、简述下列各题1.语文教材概念的内含。
2.语文教材对学生的价值。
3.当前的语文教材呈现出的不同风格。
4.语文教材对教师的价值。
5.语文教材编写的标准。
6.语文教材由哪几部分构成。
7.世界上有哪几种教材制度。
8.语文教材对国家的价值。
9.依据教育观念区分的语文教材类型。
10.依据语文能力训练区分的语文教材类型。
11.如何分析散文的主旨。
12.如何分析散文的结构。
13.如何分析剧本中的人物。
14.如何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15.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点。
16.如何分析记叙文的语言特色。
17.如何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层次。
18.如何分析诗歌的语言。
19.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说明中心。
20.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1.如何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
二、论述题1.谈谈如何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2.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自主使用语文教材的。
3.谈谈如何利用自然景物描写类课文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阅读下面课文,完成文后各题1.小猴子下山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
他走到一块玉米地,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底下。
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上树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进一片瓜地里。
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前走。
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
他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进树林里,不见了。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问题:1.利用这篇课文,可对学生进行哪些语文知识教育?2.利用这篇课文,可对学生进行何种语文技能训练?3.如何利用这篇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斧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孩子。
一天,他上山去砍柴,走在一座独木桥上,不小心把斧子掉进河里。
没有斧子怎么砍柴呢?他急得直哭。
突然,哗哗的山涧里走出来一位老爷爷。
东师2019年秋季《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东师2019年秋季《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一、简述下列各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语文教材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
(1)范文
(2)语文知识
(3)助读材料
(4)训练系统
2.世界上有哪几种教材制度。
答:据有关学者的调查和分析,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采用制度有五类。
(1)国定制
即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前苏联、墨西哥、印度、罗马尼亚等国。
(2)审定制
即由民间编写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日本、西班牙、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泰国等。
(3)认定制
即由民间编写、出版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制度。
这种制度下。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答案)

第二部分各章综合复习题第一章一、简答题1.概述我国语文教学独立设科的历史。
2.试举例说明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的遗产。
3.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4.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二、论述题1.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语文课程性质和任务的争论,论述你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2.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具体论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简答题1.答:我国语文教育漫长历史中从来没有独立设立语文学科。
1904年1月13日,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推行的学制(即“癸卯学制”),其中将“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规定为中小学必修课程。
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独立设科的最早名称。
1912年至191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学制系统,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了中小学的读经课,使中小学语文课程趋一,称之为“国文"。
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大会决议《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语言统一案》,要求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推行注音字母。
1919 年,该会又提议改中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
截至1922年,学校以“国语”为标准语音进行教学,中小学其他各科教科书及大学讲义逐渐全部使用白话文。
学校教育用国音正字、用国语教学,这是中国敎育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
2.答: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岀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等。
3.答: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答: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科《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模拟试卷及答案

小学教育专科《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模拟试卷(A)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三字经》的特点。
2、谈谈小学语文教材如何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3、你认为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固定作文题目合适吗?说明理由。
4、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数量多些好,还是少些好?说明理由。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编写语文教材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为主线,还是以语文知识体系为主线?谈谈你的看法。
2、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如何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网络学院小学教育专科《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试卷(A)参考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三字经》我国传统启蒙教材。
(4分)传南宋王应麟作,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1722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
(3分)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3分)2、三维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分)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3分)教材的编写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3分)3、开放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固定作文题目(概念4分)与教师自选作文题目二者结合,体现系统性与灵活性。
强调某一方面也可,只要言之成理。
(6分)4、开放题。
判断(4分)合适为好。
理论上说多比少好,利于巩固再现,利于成绩,但多多少则是实践的问题,因人而异。
能从减轻学生负担论述,能用教材具体例子论述(6分)。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编写语文教材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为主线,还是以语文知识体系为主线?编写语文教材以语文知识体系为主线,辅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10分),能用理论观点或案例说明或有自己独到的看法(10分)。
根据论述的内容,条理,文字酌情给分(10分)。
2、把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形成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源于生活。
只要把语文教学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学生才能学好知识,掌握知识,活用知识,并在学习语文知识中,了解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语文服务学生生活的研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体潜能,拓展学生的体验渠道,凸显学生学习活动的实践性。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9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9秋在线作业2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60681e2af90242a895e5a7.png)
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9秋在线作业2-答案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 道试题,共 1 分)
1.语文教材就是遵循(),由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内容构成的物化了的语文教学内容。
A.语文教学能力
B.语文教学素养,
C.语文教学目标
D.语文教学改革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C
二、多选题 (共 7 道试题,共 7 分)
1.依教育观念区分的教材:
A.文化本位的教材;
B.社会本位的教材;
C.个人本位的教材
D.学校本位的教材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ABC
2.语文教材依传统手段区分为:( )
A.语言类教材
B.非语言类教材
C.口语类教材
D.文言文类教材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AB
3.理论一般以语文知识的形式呈现包括( )。
A.理论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BCD
4.语文教材编写的标准: 思想性; ()
A.科学性
B.趣味性
C.启发性
D.艺术性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A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材研究》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简述1.语文教材概念的内含。
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一切可以用作语文教学媒体的材料。
如语文教科书、语文读本、讲授提纲、教学辅导书、学习手册、学习报刊、字帖;教师的板书,教师在学生语文作业中的改笔和评语,学生的作文集,图表、卡片,字典、辞典,音像带、影视片、电脑软件,等等。
可以说,如果在整个社会、自然界、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着语文学习的话,那么这些地方也就都有可以用作语文学习的材料,也就是语文教材。
狭义的语文教材则专指语文教科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课本。
它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编成的语文学习内容的载体。
2.语文教材对学生的价值。
语文教材的直接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因而语文教材的价值首先是对学生而言。
在学校教育中,能够给学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响应来自于教材,因为这是帮助他们成长的最主要、最丰富的营养源。
3.当前的语文教材呈现出的不同风格。
(1)不同的性质观呈现的不同风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语文学科性质观已为多数人所接受。
而在二者的主次关系上大家认识不同,因而也呈现在教材中。
有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体系来编写教材的;也有以课文的主题(人文精神)划分单元编写教材的。
这两种不同的编法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不同的教学观体现的不同风格“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点在业内已达成了共识。
有人认为既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而教材中较少提供助读材料,提倡学生自己去收集;也有人认为学生要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要靠教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因而教材用大量的笔墨编写助读系统。
这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催生了两种教材的不同风格。
(3)不同的选文观形成的不同风格在课文的选择上,历来存在不同看法。
有人主张用传统的、已有定评的名家名篇为主;有人认为应编入大量的时文和实用文体类文章。
这两种不同的选文观即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呈现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不同的风格。
4.语文教材对教师的价值。
语文教材对教师也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它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的基本凭借,教师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忠诚要通过对教材的使用体现出来。
其次,它是语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进而提高自己的有效工具。
很多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研究和改革就是从研究语文教材开始的。
在语文教材的使用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不但解决了教学中的难题,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在研究中还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
5.语文教材编写的标准。
(1)思想性语文教材富有思想性,这在古今中外都无例外,只是由于国度和时代的不同“思想性”会有不同的内涵。
在我国,思想性应包括: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良好道德情操、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等等。
(2)科学性语文教材和其它各科教材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性是它赖以生存的根基。
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包括:传达的知识要准确,表述的事物要真实,阐明的观点要正确,所作的分析要客观等等。
这样语文教材才能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范本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凭借。
(3)趣味性一部理想的语文教材不但需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科学性,还要具有趣味性。
这是由学生的年龄段和接受心理所决定的。
少年儿童的思维尚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还要靠无意注意来引发。
如果教材的内容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即不能使他们感到有兴趣,那么再好的内容也不容易作用于其大脑,引发思考,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使教材充满情趣,以吸引学生,实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标。
(4)启发性一部优秀的语文教材不但应是学生获得人生营养、语文知识、历练语文能力的凭借,它还应具有启迪智慧的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智力。
语文的学习有相当一部分精力要用在学习语言上,而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在学习思维、锻炼思维能力。
一篇篇典型的文章,其中都沉淀着作者的思考,而理解这些文章,也就是在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
因而,教材的编写者要利用一切环节,如一段导读文字、一道课后练习题、一项注释等等,来渗透思维训练的因素,传授思维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意识,使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5)艺术性教材的艺术性主要指其印刷、装帧、插图等非文字形态的因素。
由儿童的接受心理决定,一部图文并茂、外形包装精良的教材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其对教材产生亲近感,从而乐于学习它,爱护它。
所以一部好的教材应做到文字内容与非文字内容的完美结合。
6.语文教材由哪几部分构成。
(1)范文(2)语文知识(3)助读材料(4)训练系统7.世界上有哪几种教材制度。
据有关学者的调查和分析,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采用制度有五类。
(1)国定制即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前苏联、墨西哥、印度、罗马尼亚等国。
(2)审定制即由民间编写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日本、西班牙、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泰国等。
(3)认定制即由民间编写、出版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制度。
这种制度下教材的内容不受官方制约。
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法国、加拿大等。
(4)选定制即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各门学科里都选定数种教材,制定一览表,由学校选择使用的制度。
荷兰和美国的部分州实行这种制度。
(5)自由制即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完全自由的制度。
英国、丹麦、澳大利亚、葡萄牙、美国的部分州实行这种制度。
8.语文教材对国家的价值。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都担负着宣传和推进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
任何国家对教育内容的控制都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控制上。
因而,国家总是利用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策,通过教材来对未来公民的思想倾向、文化素质进行控制和塑造。
因此,语文教材对国家的价值重大。
了解了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学习并自觉遵循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使语文教育为国家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9.依据教育观念区分的语文教材类型。
教育观念不同,编写出的教材也不同。
根据不同教育观念编写的教材,有以下三种类型:(1)文化本位的教材文化本位类型的教材,把人类文化遗产按其本身的体系编辑起来,注意教材内容的系统化和经典性。
对于语文教材来说,就是强调语文学科所特有的内容及其体系,教材呈现出明显的知识性,重视学科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养成,因而也有人把这类教材归为“学科中心”类教材。
(2)社会本位的教材社会本位类型的教材,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材编写的出发点,教材内容体现出很明显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对于语文教材来说,就是强调为社会发展服务,大量时文因形势需要成为教材主体,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当下政治倾向的联系。
因而也称这类教材为“社会中心”类教材。
(3)个人本位的教材个人本位类型的教材,重视学生自身的经验和感受。
以学生生活为轴编写教材。
对于语文教材来说,就是把学生生活、活动所经验的内容编入教材,成为学习的材料。
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中实现个体人格、素养的完善。
这种类型的教材,也有人叫它为“儿童中心”类教材。
10.依据语文能力训练区分的语文教材类型。
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区分语文教材,可有如下三种:(1)阅读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为主来编写,主要体现阅读能力训练的体系。
以前的大部分《语文》教材都属于这一类,也有的就直接名为《阅读》。
(2)作文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内容为主体来编写,主要体现作文能力训练的体系,这类教材也有的名为《写作》。
(3)口语交际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语文教学中的说话、听话教学内容为主体来编写,主要体现听、说能力训练的体系。
在幼儿教育、幼师教育、中师教育中较多使用。
11.如何分析散文的主旨。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即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散文的中心思想。
因此阅读散文首先要从“形”入手,分析散文的“神”。
在通读全文后分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这就是由“形”入“神”的分析过程。
为了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散文的“神”,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以下类型的句子:( 1 )文眼句或中心句。
如《挖荠菜》中的“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散文教学中,只有善识文眼,才能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散文的意境、神韵和主旨;( 2 )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
如《枣核》的最后一段。
( 3 )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如《安塞腰鼓》中的“好一个安塞腰鼓”等。
( 4 )首尾照应的句子。
如《紫藤萝瀑布》的起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和结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5 )文章的标题。
如《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醒幸福》等。
有些散文写得比较含蓄,不容易立刻抓住提纲挈领的语言,阅读时可直接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寻找行文指向,分析写作目的,也能比较顺利地领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12.如何分析散文的结构。
散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这就决定了散文的结构分析将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
优秀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体现在结构上是有一条贯串全文的线索,这条线索把一幅幅迥然不同的画面、一个个纵跨时代的历史事件和天南海北的风土人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线索是结构的核心,抓不住线索,就理不清思路,就弄不清作者行文的初衷。
分析散文线索的方法是:一要弄清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时可以在过渡段或过渡句中找到;二要善于辨识体现线索的语言标志,如间隔反复的句子等。
13.如何分析剧本中的人物。
人物形象是剧本中主要表现的内容,戏剧是通过人物的活动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因此,人物的形象在剧本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分析剧本不能不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应从以下角度入手:( 1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同一个人物的性格表现也是多侧面的,人物的性格是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物的性格可以表现为温婉、柔顺、刚烈、平和、热情、阴暗、狡猾等等,分析人物性格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 2 )分析人物语言剧本中人物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载体。
因此,人物的语言决定人物的形象。
分析语言,应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性语言入手。
( 3 )分析人物心理人物的心理特征在塑造人物的形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要顺着剧情发展的线索,理清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心理历程。
人物的形象就是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展现的。
14.如何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就是分析作者的思路,分析作者怎样用论据证明或反驳论点的,因此要重点学习论证方法,以了解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