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在社会中的应用解读
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

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场和电磁力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的应用也是极其广泛的。
一、电磁学在电子设备部分的应用
电子设备通过电磁场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无论是手机、电脑
还是电子仪器,都使用了电磁学来实现信号传输与接收。
例如,现代
智能手机可以通过电磁场和手机基站进行连接,而电脑也可以通过电
磁场实现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二、电磁学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现代电力系统之所以能够实现远距离的供电,也是电磁学的一大应用。
交流电是主要利用电磁学来实现大距离供电,在每一处连接处,都需
要电磁学原理中的变压器来实现电压的调节。
电磁学在能源部分的应用
电磁学也是核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的重要支撑,采用电磁学原理的发
电机可以把动能转换成电能,利用太阳能技术,可以把太阳能转换成
电能。
总而言之,电磁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活的发展,每一处应用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和电流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电磁学的知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电磁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电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灯、电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都是基于电磁学原理来工作的。
这些家用电器中都有电磁线圈和磁场的存在,电流在电磁线圈中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变化会激发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电磁学在交通工具中也有着重要应用,比如电动汽车、列车、电梯等都是基于电磁学原理来工作的。
电动汽车利用电池和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列车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动力传输,电梯的驱动也是基于电磁学的原理。
除了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电磁学在通信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无线电、手机、电视信号等都是基于电磁波传播的原理来工作的。
电磁波是在真空和电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波动,它能够传输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中。
人们使用手机进行通话、上网,收看电视节目,这些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技术实现的。
雷达、卫星导航等设备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
在医学领域,电磁学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MRI(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利用了磁场和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原理实现的。
MRI能够通过对人体内部的磁共振现象进行扫描,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信息,对医学诊断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学还被应用于医疗设备中,比如心脏起搏器、医用电疗仪等设备都是基于电磁学原理来工作的。
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到交通工具、通信设备,再到医疗诊断和工程建设,电磁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学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和深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学习和掌握电磁学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应用现代科技。
看见无形的力量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与原理

看见无形的力量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与原理看见无形的力量——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与原理电磁场和电磁波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
不可见的电磁场和电磁波,正是支撑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技术。
本文将就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电磁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什么是电磁场电磁场是由带电物体或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电磁场中,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种力被称为电磁力。
电磁场可以分为静电场和磁场。
静电场是由带电粒子产生的场,而磁场则由电流所产生。
2. 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当电荷或电流产生时,它们会形成电场和磁场。
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而磁场是由电流引起的。
电磁场的变化会导致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这是电磁场与电磁波之间密切关联的一个重要方面。
3. 电磁场的数学描述电磁场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方程。
它们包括四个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两个高斯定律和两个法拉第定律。
通过这些方程,我们可以描述电磁场的起源和性质。
二、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是由电磁场的变化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电磁波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在介质中。
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构成,其传播速度为光速。
2.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具有很多特性,包括振幅、波长、频率、传播速度等。
振幅决定了电磁波的强度,波长和频率决定了电磁波的性质和种类。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即约为300,000 km/s。
3. 电磁波的分类根据频率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这些电磁波在科学研究、通信、医疗、遥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1. 通信技术电磁场和电磁波在通信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电波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手机和无线网络等通信领域。
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电磁学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等内容,这些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一些与电磁学相关的实际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下电场和静电的应用。
静电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冬天脱衣服时,我们常常会感受到衣服与皮肤之间的静电摩擦。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也经常被用来吸附粉尘或者帮助涂装工作。
电场还可以用来驱动离子风扇、电子柔性显示屏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发明和应用都离不开对电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接着,我们来讨论磁场的应用。
磁场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中都需要用到磁场的作用原理。
在医学方面,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就是利用磁场的作用原理来实现对人体的无损检测。
磁场在航天领域、地质勘探等领域也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磁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让我们来谈谈电磁感应的应用。
电磁感应技术在发电、输电、变压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无线充电技术也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板给手机、电动车等设备充电。
电磁感应还被用于磁悬浮列车、感应加热设备等现代科技产品中,可以说电磁感应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学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掌握电磁学知识,了解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对电磁学感兴趣,投身到电磁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物理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分析

高中物理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分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电磁现象,如手机的信号、电视的信号、火车的电能传输等等。
这些现象都离不开电磁学。
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电磁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物理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分析电磁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电磁波在通信中的应用电磁波在通信中的应用是电磁学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应用之一。
现代通讯技术离不开电磁波,如手机、电视、网络等设备,都离不开电磁波的传输。
在通讯中,我们需要用到无线电波,它们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传输信息。
手机通讯需要依靠手机与基站之间的信息传输,而这种信息传输方式就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
此外,无线电波还应用于广播电台、卫星通讯、雷达等领域。
电磁感应在电力传输中的应用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变换中。
电力传输中需要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我们的家庭和企业中,这就需要借助变压器。
变压器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高压变成低压,使电能通过输电线路到达用户。
同时,在变压器中,电能被存储在磁场中。
当电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磁场也会随之变化,这就实现了电磁感应。
另外,电磁感应也应用于电磁炉、电感灯、电机等领域中。
感应电流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感应电流是电磁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也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电子设备中的感应电路包括变压器、工业电机、发电机,以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和控制电路。
在电子设备中,感应电流可以帮助传输信号,控制电流的流动,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
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静电是电磁学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
静电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如电脑、手机、电视等设备。
而这些设备在工作时都会产生静电,静电对这些设备的损害也就不可避免。
为了避免这种影响,我们可以在设备上安装电磁波屏障,同时还可以使用防静电手环等防静电设备,从而保护我们的电子设备。
结论电磁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和应用电磁学。
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电磁场作用于导体时,导体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电磁炉: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加热的一种厨具。
电磁炉的炉膛内装有电磁线圈,通过电流流动使线圈发热,从而加热食物。
感应加热器:感应加热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加热的一种设备。
它由电磁线圈和铁芯组成,电流流动时会产生磁场,使铁芯发热,从而加热周围的物体。
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旋转力的一种机械。
电动机的转子由带有电流的导体组成,电流流动时会产生磁场,使转子旋转。
电动机可以用来驱动很多机械设备,如电视机、空调、冰箱、汽车等。
电视机:电视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传送图像信息的一种电子设备。
电视机的电视屏幕内部装有电磁线圈,通过电流流动使线圈产生磁场,从而产生图像。
电话:电话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传送声音信息的一种通信设备。
电话的话筒内部装有电磁线圈,通过电流流动使线圈产生磁场,从而产生声音。
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吸附金属物体的一种工具。
电磁铁内部装有
电磁线圈,通过电流流动使线圈产生磁场,从而吸附金属物体。
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电磁场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无论是科技发展、工业制造、通信技术还是医学诊断等,都离不开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场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电磁场的基本原理电磁场的基本原理源于麦克斯韦方程组,该方程组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生成和传播规律。
电场是由带电粒子周围的电荷引起的,而磁场则是由运动带电粒子所产生的。
电磁场的产生需要电荷的存在及其相对运动,这也是电磁场与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重要区别之一。
电磁场的行为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所描述,其中包括了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规律。
电磁场具有传播性,仿佛以波的形式传送能量,这就是电磁辐射现象。
根据电磁场波动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电磁波分为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第二部分:电磁场的应用1. 通信技术中的应用电磁场在通信技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电波是通信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电磁波,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实现了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各种无线通信方式的发展。
同时,蜂窝网络、卫星通信等技术也广泛应用了电磁场的相关原理。
2. 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电磁场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在医学上实现对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成像,用于诊断和研究疾病。
同样,电磁场的原理也被应用于粒子加速器、核磁共振等实验装置的设计和运行。
3. 工业制造中的应用电磁场在工业制造领域有诸多应用。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可以高效率地进行金属加热,用于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
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磁铁的特性来产生、控制强有力磁场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中。
4.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电磁场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磁刺激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大脑活动区域的磁场来治疗抑郁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电磁波辐射也用于癌症治疗中的放疗和热疗等。
5. 航天技术中的应用电磁场在航天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磁场的性质与应用

电磁场的性质与应用电磁场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概念,其涉及到物理学、工程学、电子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以电磁场的性质与应用为主题,探讨电磁场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电磁场的性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
电磁场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物理现象,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换。
电场是由带电粒子产生的一种力场,它的作用是使带电粒子受到电力的作用。
而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一种力场,它的作用是使带电粒子受到磁力的作用。
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电磁场,电磁场在空间中传播,并对周围物质和带电粒子产生作用力。
然后,我们将探讨电磁场的性质。
电磁场有许多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无穷远作用和相互作用。
无穷远作用意味着电磁场可以在空间中传播无限远,并对远处的物质产生影响。
相互作用表示电磁场不仅可以作用于带电粒子,还可以作用于其他电磁场。
此外,电磁场还具有线性叠加性、波动性和辐射性等特性。
线性叠加性指的是多个电磁场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电磁场。
波动性表示电磁场是一种波动现象,具有波长、频率和速度等概念。
辐射性意味着电磁场可以通过辐射传播,并在空间中形成电磁波。
最后,我们将探讨电磁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场的应用广泛而且常见。
首先,电磁场在通信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线电、电视、手机等通信设备都是基于电磁场的传播原理,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进行信息传递。
其次,电磁场在医学诊断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用了强大的磁场和电磁场原理,能够对人体内部进行高清影像扫描。
此外,电磁场还在电力输送、电子设备、雷达、导航系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之,电磁场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物理现象。
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电磁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场的应用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通信到医学再到工业,都离不开电磁场的应用。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电磁场,我们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场在社会中的应用麦克斯韦全面地总结了电磁学研究的全部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感生电场”和“位移电流”的假说,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体系,不仅科学地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完成了物理学的又一次大综合。
他的理论成果为现代无线电电子工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麦克斯韦建立的描述电场与磁场的四个方程。
方程组的微分形式,通常称为麦克斯韦方程。
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电场和磁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
麦克斯韦进一步将电场和磁场的所有规律综合起来,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体系。
这个电磁场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学中的地位,如同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一样。
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电磁理论,是经典物理学最引以自豪的成就之一。
它所揭示出的电磁相互作用的完美统一,为物理学家树立了这样一种信念: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应该是统一的。
另外,这个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技术领域。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如下: (1) (2)(3) (4)上面四个方程可逐一说明如下:在电磁场中任一点处(1)电位移的散度等于该点处自由电荷的体密度 ;(2)磁感强度的散度处处等于零。
(3)电场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磁感强度变化率的负值;(4)磁场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传导电流密度与位移电流密度的矢量和;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电场和磁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 CDMA 技术CDMA ,就是利用展频的通讯技术,因而可以减少手机之间的干扰,并且可以增加用户的容量,而且手机的功率还可以做的比较低,不但可以使使用时间更长,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电磁波辐射对人的伤害。
CDMA 的带宽可以扩展较大,还可以传输影像呢,这是第三代手机为什么选用CDMA 的原因。
就安全性能而言,CDMA 不但有良好的认证体制,更因为其传输的特性,用码来区分用户,防止被人盗听的能力大大地增强。
目前CDMA 系统正快速发展中。
Wideband CDMA(WCDMA)宽带码分多址传输技术,为IMT-2000的重要基础技术,将是第三代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标准之一。
1.1 CDMA 技术背景CDMA 技术的出现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CDMA 技术,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干扰,在战争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后来由美国高通公司更新成为商用蜂窝电信技术。
1995年,第一个CDMA 商用系统(被称为IS-95)运行之后,CDMA 技术理论上的诸多优势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从而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
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都已建有CDMA 商用网络。
S d t D J s l d H c S )(∂∂+=⋅⎰⎰S d t B l d H S S ⎰⎰∂∂-=⋅dV S d D V V S ⎰⎰=⋅ρ 0=⋅⎰SS d B在美国和日本,CDMA成为国内的主要移动通信技术。
在美国,10个移动通信运营公司中有7家选用CDMA。
到2006年4月,韩国有60%的人口成为CDMA用户。
在澳大利亚主办的第27届奥运会中,CDMA技术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联通于2002年1月8日正式开通了CDMA网络并投入商用,2008年10月1日后转由中国电信经营,手机号段为133、153、189及尚未放号的180号段1.2CDMA技术的发展及优势CDMA是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全称码分多址,是近年来被应用于商业的一种数字接口技术,它拥有频率利用率高、手机功耗低等优点。
CDMA手机是指基于网络的移动通信终端,现在中国大陆的CDMA通信运营商为中国电信。
1.2.1 CDMA技术的发展与手机相比,CDMA手机具有以下优点:一、CDMA手机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手机,它发射功率极小(2mw),只是我们现在使用的GSM手机(功率为125mw)的1/60,甚至低于电视屏幕产生的辐射功率;二、CDMA手机采用了先进的切换技术——软切换技术(即切换是先接续好后再中断),使得CDMA手机的通话可以与固定电话媲美,而且没有GSM 手机的掉线现象;三、使用CDMA网络,运营商的投资相对减少,这就为CDMA手机资费的下调预留了空间;四、因采用以拓频通信为基础的一种调制和多址通信方式,其容量比模拟技术高10倍,超过GSM网络约4倍;五、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 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从而使手机从只能打电话和发送短信息等狭窄的服务中走向宽带多媒体应用。
移动通信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
例如按信号性质分:可分为模拟、数字;按调制方式分:可分为调频、调相、调幅;按多址连接方式分: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
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所使用的GSM移动电话网采用的便是FDMA和TDMA两种方式的结合。
GSM比模拟移动电话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频谱效率上是模拟系统的3倍,容量有限;在话音质量上也很难达到有线电话水平;TDMA终端接入速率最高也只能达到9.6kbit/s;TDMA系统无软切换功能,因而容易掉话,影响服务质量。
因此,TDMA并不是现代蜂窝移动通信的最佳无线接入,而CDMA多址技术完全适合现代移动通信网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
目前,中国联通拥有了CDMA业务。
但是从2008年十月一日开始联通的CDMA业务转由中国电信经营。
1.2.2CDMA技术标准CDMA技术的标准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IS-95是cdmaONE系列标准中最先发布的标准,真正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的第一个CDMA标准是IS-95A,这一标准支持8K编码话音服务。
其后又分别出版了13K话音编码器的TSB74标准,支持1.9GHz的CDMA PCS系统的STD-008标准,其中13K编码话音服务质量已非常接近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
随着移动通信对数据业务需求的增长,1998年2月,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将IS-95B标准用于CDMA 基础平台上。
IS-95B可提供CDMA系统性能,并增加用户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流量,提供对64kbps数据业务的支持。
其后,cdma2000成为窄带CDMA系统向第三代系统过渡的标准。
cdma2000在标准研究的前期,提出了1X和3X的发展策略,但随后的研究表明,1X和1X增强型技术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
CDMA技术的标准化,推进了这项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应用。
目前,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CDMA技术已获得了较大规模的应用。
在一些欧洲国家,一些运营商也建起了CDMA网络。
据CDG(世界CDMA发展集团)统计,1996年底CDMA用户仅为100万;到1998年3月已迅速增长到1000万;截至1999年9月,用户数量已超过4000万。
2000年初全球CDMA移动电话用户的总数已突破5000万,在一年内用户数量增长率达到118%。
CDG 表示,目前亚洲已经成为CDMA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亚洲地区CDMA用户数量比一年前增长88%,达到2800万。
美国地区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43%,达到1650万,但用户绝对数量要低于亚洲,在亚太地区,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菲律宾、新西兰、孟加拉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建有CDMA商用网络,用户数量已超过2100万户。
增长率位于第三的是中美洲和南美洲,CDMA用户数量达到500万。
CDG还表示,今后全球CDMA市场中,中国大陆地区的增长潜力最大。
CDMA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2G阶段,CDMA增强型IS95A与GSM在技术体制上处于同一代产品,提供大致相同的业务。
但CDMA技术有其独到之处,在通话质量好、掉话少、低辐射、健康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
在2.5G阶段,CDMA2000 1X RTT 与GPRS在技术上已有明显不同,在传输速率上1X RTT高于GPRS,在新业务承载上1X RTT 比GPRS成熟,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的新业务。
从2.5G向3G技术体制过渡上, CDMA2000 1X向CDMA2000 1X EV-DO过渡比GPRS向WCDMA过渡更为平滑。
1.2.3 CDMA所具优势(1) 系统容量大理论上,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情况下,CDMA移动网比模拟网容量大20倍,实际使用中比模拟网大10倍,比GSM要大4-5倍。
(2) 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在CDMA系统中,用户数的增加相当于背景噪声的增加,造成话音质量的下降。
但对用户数并无限制,操作者可在容量和话音质量之间折衷考虑。
另外,多小区之间可根据话务量和干扰情况自动均衡。
这一特点与CDMA的机理有关。
CDMA是一个自扰系统,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带宽和频率,打个比方,将带宽想像成一个大房子,所有的人将进入惟一的大房子。
如果他们使用完全不同的语言,他们就可以清楚地听到同伴的声音而只受到一些来自别人谈话的干扰。
在这里,屋里的空气可以被想像成宽带的载波,而不同的语言即被当作编码,我们可以不断地增加用户直到整个背景噪音限制住了我们。
如果能控制住用户的信号强度,在保持高质量通话的同时,我们就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
(3) 通话质量更佳TDMA的信道结构最多只能支持4Kb的语音编码器,它不能支持8Kb以上的语音编码器。
而CDMA的结构可以支持13kb的语音编码器。
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
CDMA 系统的声码器可以动态地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并根据适当的门限值选择不同的电平级发射。
同时门限值根据背景噪声的改变而变,这样即使在背景噪声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较好的通话质量。
另外,TDMA采用一种硬移交的方式,用户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通话的间断,在用户密集、基站密集的城市中,这种间断就尤为明显,因为在这样的地区每分钟会发生2至4次移交的情形。
而CDMA系统“掉话”的现象明显减少,CDMA系统采用软切换技术,“先连接再断开”,这样完全克服了硬切换容易掉话的缺点。
(4)频率规划简单用户按不同的序列码区分,所以不相同CDMA载波可在相邻的小区内使用,网络规划灵活,扩展简单。
虽然CDMA系统频率规划简单,但CDMA系统存在着PN短码的规划,并且PN短码的规划相较频率规划并不一定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