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实际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对电磁现象讨论研究的过程中,电磁场的概念应运而生。
电磁场最早由英国科学家提出,随着研究的深入,电磁场的概念不断完善,人们发现电和磁关系密切。
在实验的过程中,在导体中放入导棒就会产生很强的电流,说明了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带电物体产生的物理场就是电磁场,其具有相互联系、依存的特点。
电磁波的产生需要垂直和振荡的电场以及电磁场,二者在波的状态下移动时,物体会有电磁波产生和释放。
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波和电磁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电磁波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手机、网络传输等,为人们的通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电磁场;电磁波;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分析1电磁场电磁场是带电物体发射的物理磁场,在电磁场中带电的物体将清楚地感受到电磁场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电磁场本身是内部耦合的,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相互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材料产生磁性材料。
随着时间的延长,磁性材料产生电材料,它们成为每个人的原因和后果,形成整个电磁场。
当电磁场每天运行时,这可能是由带电粒子或其自身变速运动强度的变化引起的。
随着时间的变化,电磁场的时变电磁场与静态电磁场本身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并且经常会观察到某些时变材料效应。
这些物质效应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电磁场的整体结构包括电材料和磁性材料两个方面。
在实际使用中,必须使用材料e的电强度(或电位移d)和磁性材料b的密度(或磁场强度h)来表达特异性。
据国外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称,权力产生磁场、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的理论是密切相关的。
随时间变化的电材料产生磁性材料,磁性材料也产生电材料。
当与发电有关的磁场开始随时间变化时,这种结构中的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相互摩擦,导致电磁场强烈的相互运动,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透射率为c=3× 108米/秒。
2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始于1865年。
电磁波的概念是麦克斯韦提出的。
赫兹确认电磁波的存在直到1887年才实现。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与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现代科技与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基础展开讨论,并探索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电磁场的理论基础电磁场是由带电粒子周围的电荷所形成的一种物理场。
根据电场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这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麦克斯韦方程组包括四个方程式,分别是:高斯定律、高斯磁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
这些方程式描述了电荷的分布、电流的产生和磁场的形成,从而揭示了电磁场的本质。
2. 电磁波的理论基础电磁波是指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有关电磁波的方程式,即麦克斯韦方程的波动解。
其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300,000km/s。
根据频率和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射线、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类型。
3.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类的生活与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1 通信领域电磁波在通信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无线电通信、手机通讯、卫星通信等都依赖于电磁波的传输和接收。
通过合理的调制和解调信号,我们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递。
3.2 医学领域医学成像技术如X射线、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波等都利用了电磁波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特性。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可能。
3.3 物理学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物理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研究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可以揭示光的性质;通过电磁场的分析,可以研究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和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 能源领域电磁场与电磁波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太阳能板利用光的电磁辐射转化为电能,而微波炉则是利用微波的电磁波来产生加热效果。
这些应用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做出了贡献。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历史发展与典型应用论文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论文电磁理论如今已经拥有十分完备的体系,并且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这并不是某一位科学家的功劳,而是靠着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发展的结果。
公元前6,7世纪,人们发现了磁石吸铁,磁石指南以及摩擦生电现象,从此人们对“磁"有了概念,但是也仅仅停留于经验阶段,并没有理论研究。
并且,19世纪以前,人们还是认为,“电"与“磁"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
18实际末期,德国科学家谢林认为,宇宙是由活力的,而不是僵死的。
他认为电就是宇宙的活力,是宇宙的灵魂,磁、光、热是相互联系的。
1777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明了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测出非常小的力的扭秤,利用扭秤可以算出磁力或者静电力的大小。
1785年,库仑利用自己的扭秤建立了库仑定理,即两个电荷之间的力与两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库伦定理是电学史上第一个定量规律,他使电学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到了定量阶段,在电学史上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1789年,生物学家迦伐尼发现了动物电。
1800年,迦伐尼的好朋友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称为伏打电堆,他还把锌片和铜片放在盛有盐水或稀酸的杯中,放多这样的小杯子中联起来,组成电池。
他指出这种电池"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电”,“不预先充电也能给出电击"。
伏打电堆(电池)的发明,提供了产生恒定电流的电源――化学电源,使人们有可能从各个方面研究电流的各种效应。
从此,电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电流和电磁效应的新时期。
直到现在,我们用的干电池就是经过改时后的伏打电池。
干电池中用氯化铵的糊状物代替了盐水,用石墨棒代替了铜板作为电池的正极,而外壳仍然用锌皮作为电池的负极。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就把这种电池称为伽伐尼电池或伏打电池,并把电压的单位用"伏特"来命名。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电、磁现象是大自然最重要的物理现象,也是最早被科学家们关心和研究的物理现象。
19世纪以前,电、磁现象作为两个独立的物理现象,没有发现电与磁的联系,但是这些研究为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8世纪末期,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宇宙是有活力的,而不是僵死的。
他认为电就是宇宙的活力,是宇宙的灵魂,电、磁、光、热是相互联系的。
法拉第在谢林的影响下,相信电、磁、光、热是相互联系的。
奥斯特1820年发现电流以力作用于磁针后,法拉第敏锐地意识到,电可以对磁产生作用,磁也一定能够对电产生影响。
1821年他开始探索磁生电的实验。
1831年他发现,当磁捧插入导体线圈时,导体线圈中就产生电流。
这表明电与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麦克斯韦深入研究并探讨了电与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发展了场的概念。
他在法拉第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引进位移电流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着的电场能产生磁场;与变化着的磁场产生电场相对应。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组表达电磁现象基本规律的偏微分方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成为经典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电磁场作为无线电技术的理论基础,集中于三大类应用问题的研究。
电磁场(或电磁波)作为能量的一种形式,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其研究领域涉及能量的产生、储存、变换、传输和综合利用;电磁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布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的产生、获取、交换、传输、储存、处理、再现和综合利用;电磁波作为探测未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研究领域为电磁波与目标的相互作用特性、目标特征的获取与重建、探测新技术等。
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用火花隙激励一个环状天线,用另一个带隙的环状天线接收,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存在的预言,这一重要的实验导致了后来无线电报的发明。
从此开始了电磁场理论应用与发展的时代,并且发展成为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
高二物理总结电磁场强度的计算与应用

高二物理总结电磁场强度的计算与应用电磁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电荷和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在高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电磁场强度的计算与应用。
本文将总结电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电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1. 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的计算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通过下式计算:\[E = \frac{{kQ}}{{r^2}}\]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k为库仑常量,Q为电荷量,r为距离。
2. 磁场中磁场强度的计算在磁场中,磁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磁场力。
根据洛伦茨力公式,磁场强度可以通过下式计算:\[B = \frac{{F}}{{qv}}\]其中,B表示磁场强度,F为受力大小,q为电荷量,v为运动速度。
3. 电磁场中的综合计算在电磁场中,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是相互耦合的,它们的计算可以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四个基本方程,其中包括了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具体形式和边界条件,可以得到电磁场的分布情况。
二、电磁场强度的应用1. 电磁场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中,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磁力的作用而产生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强度、导体长度以及运动速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计算电场强度,可以确定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2. 电磁场在电磁波中的应用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同时传播的波动现象,它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通过计算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可以确定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应用。
3. 电磁场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电磁场的计算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计算电磁场强度可以确定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进而设计合理的屏蔽措施。
此外,电磁场的计算还可以用于电源电路的设计、电磁干扰的分析等方面。
电磁场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电磁场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电磁场是电气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它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电磁场产生于电荷的运动和变化,是电荷周围空间中的物理场。
本文将从电磁场在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电器设备中的应用入手,来详细介绍电磁场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运用。
一、电磁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是指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等环节组成的能量传输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电磁场的应用主要涉及电磁感应、电气设备和电场效应等方面。
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内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导体内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感应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的升降。
2.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传输、分配和使用电能的各种设备,如开关、继电器、变压器等。
这些电气设备采用电磁场的原理实现电流的开闭、信号的传递和变压变流等功能。
3. 电场效应电场效应是指当导体处于电场中时,导体表面出现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变化的现象。
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通过设计合理的电场分布,使得电力的输送更加稳定和高效。
二、电磁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信系统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系统。
在通信系统中,电磁场的应用主要涉及电磁波传播和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1. 电磁波传播电磁波是指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通信系统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如频率、波长和传播速度等,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如无线电、手机和卫星通信等。
2. 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是指电磁波与物体之间的散射、吸收和反射等现象。
通信系统中的天线利用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原理,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发射。
三、电磁场在电器设备中的应用电器设备是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如家用电器、计算机和电子器件等。
在电器设备中,电磁场的应用主要涉及电路设计和磁性材料的使用等方面。
1. 电路设计电磁场是电路中电流传输的媒介,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电磁场的分布和扩散。
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pdf

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pdf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我们的生活、科技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磁场。
电磁场是由电荷和电流引起的空间中的物理场,它包括电场和磁场两个部分。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流所产生的磁力和磁感应强度。
电磁场的存在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电器和通讯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电磁场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实现手机和电视的无线通讯。
此外,电磁场也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利用强大的磁场和电磁波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电磁波。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传播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波动现象,可以在空间中传播而不需要媒质的支撑。
电磁波具有等电场和等磁场的交替变化,并以光速传播。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被分为不同的频段,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电波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无线电收音机和电视接收到远方的信息,微波炉利用微波来加热食物,光线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
此外,紫外线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被广泛应用于消毒和杀虫。
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新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通过对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认识,掌握了无线通信技术、医学诊断技术、光电子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和技术。
我们能够利用电磁波来探测遥远的星系和宇宙,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同时,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研究也带动了量子物理学、相对论等前沿领域的发展。
总之,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医学技术等领域。
我们的科技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对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研究。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0 引言电磁场与电磁波简介: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实际生产、生活、医学、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没有发现电磁波,现在的社会生活将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多项应用,其中,将主要研究电能的无线传输技术。
1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的建立在电磁学发展的早期,人们认识到带电体之间以及磁极之间存在作用力,而作为描述这种作用力的一种手段而引入的"场"的概念,并未普遍地被人们接受为一种客观的存在。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清楚,电磁场是物质在一种形态,它可以和一切带电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出各种电磁现象。
电磁场本身的运动服从波动的规律。
这种以波动形式运动变化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库仑定律揭示了电荷间的静电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安培等人又发现电流元之间的作用力也符合平方反比关系,提出了安培环路定律。
基于这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十分类似,泊松、高斯等人仿照引力理论,对电磁现象也引入了各种场矢量,如电场强度、电通量密度(电位移矢量)、磁场强度、磁通密度等,并将这些量表示为空间坐标的函数。
但是当时对这些量仅是为了描述方便而提出的数学手段,实际上认为电荷之间或电流之间的物理作用是超距作用。
直到法拉第, 他认为场是真实的物理存在, 电力或磁力是经过场中的力线逐步传递的,最终才作用到电荷或电流上。
他在1831 年发现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用磁力线的模型对定律成功地进行了阐述。
1846 年, 法拉第还提出了光波是力线振动的设想。
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定律表明,磁场的变化要产生电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在军事,生活中的应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伴随着电子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电磁波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已经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产品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家庭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电视,电话,微博通讯,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人们可以用它来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地震的预报。
同时在军事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如雷达,电磁炮等。
无论军事还是民用,信息的产生,传递,接收和处理都要以电磁波作为载体。
为此我主要从通信,生活和军事领域三个方面讨论电磁波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移动通信定位系统射频武器单脉冲相控阵1 通信领域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移动通信技术,20世纪20年代,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发展。
20年代至40年代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的系统主要是依赖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
第二代移动通信主要采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OMA)技术,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能提供数字化的语言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
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提高无线频率的利用效率,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提供全球覆盖,实现有线和无线以及不同无线网络之间业务的无缝连接,满足多媒体业务的要求。
3G系统仍然无法满足未来的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是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更高的无线频率使用效率,且具有更好的抗信号衰落性能,具有不同频率间的自动切换能力。
1.1微波通信微波通信是指利用微波频率用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中继接力的通信方式。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微波的波长很短,绕过障碍物而传播的尺度很小,这就决定微波通信只能采取中继接力方式,大约50km 就必须设一个微波中继站。
较大的通信系统需要建设非常多的中继站,这也限制了它的使用。
1.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
地球站是设在地球表面,包括地面、海洋和大气中的通信站。
实际上卫星通信可以看作是利用微波频率,把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微波中继通信。
卫星通信工作频段与微波通信相同。
目前民用通信卫星使用同步工作方式,称为同步卫星通信系统。
从地面上看,这颗卫星永远像挂在天空不动,因此同步卫星也称为“静止卫星”。
1.3光纤通信以光作载波的通信方式即是光通信。
因为光的频率很高,因此利用光通信会有更大的通信容量。
但是光在大气中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如大气中水蒸气尘埃、恶劣天气的影响。
另外还受到激光束本身的影响,如激光束非常细小给光学设备的对准、控制及跟踪带来困难,所以限制了大气光通信的使用。
于是人们就想到利用介质来传输光信号,这种介质即是光导纤维。
这种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光纤通信光导纤维通常采用同轴圆柱体结构,由纤芯和包层构成。
2 生产生活领域2.1全球环境遥感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环境遥感是以探测地球表层环境的现象及其动态为目的的遥感技术。
可理解为涉及资源、大气、海洋、环境生态等所有遥感活动的代名词。
法国、日本、美国都已应用遥感技术研究环境。
中国自1980年起开始比较系统地应用遥感技术探测天津市和渤海湾海面的污染特征。
2.2定位系统在某些场合,为保证安全要求要求无人驾驶车辆工作来增加生产率,使用毫米波的高精度定位系统是十分有效的。
基于双曲无线电导航原理,研制出77-79GHz毫米波定位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一个控制站和两个从属站的桑固定站发射毫米波传输延迟时间通过移动站进行测量来确定位置。
移动站使用圆极化天线。
固定站使用天线波束带宽。
2.3广播电视系统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
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
狭义上讲,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和导线,只用声音传播内容的。
广义上讲,广播包括我们平常认为的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
2.4矿井防水矿井防水体电磁波探测技术利用探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规律的研究与波场特点的分析,结合岩石力学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查明介质结构,属性和空间分布特点,对矿井防水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3 军事领域3.1 雷达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3.1.1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
从工作原理上讲,与微波雷达没有根本的区别: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3.1.2连续波雷达连续波雷达是发射连续波信号的雷达。
信号是单一频率的或多频率的,或者频率是经过调制的(频率随时间按一定规律变化)。
非调制(单一频率)连续波雷达能对相当距离范围内的具有任何速度的目标进行测速,而脉冲雷达只有采用相当复杂的技术才能具备这一性能。
因此,连续波雷达容易区分活动目标,适合于检测单一活动目标。
连续波雷达的主要缺点是信号泄漏和背景干扰3.1.3多普勒雷达多普勒雷达是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定位,测速,测距等工作的雷达当雷达发射一固定频率的脉冲波对空扫描时,如遇到活动目标,回波的频率与发射波的频率出现频率差,称为多普勒频率。
根据多普勒频率的大小,可测出目标对雷达的径向相对运动速度;根据发射脉冲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测出目标的距离。
同时用频率过滤方法检测目标的多普勒频率谱线,滤除干扰杂波的谱线,可使雷达从强杂波中分辨出目标信号。
所以脉冲多普勒雷达比普通雷达的抗杂波干扰能力强,能探测出隐蔽在背景中的活动目标。
3.1.4单脉冲雷达单脉冲雷达把从单个脉冲回波中所提取出来的信息作为基础,在对目标进行方向跟踪时其角度分辨率可以达到天线波束宽度的若干分之一为了在上升和方位角两个方向上跟踪目标,单脉冲雷达采用抛物面蝶形之类的天线,在其焦点处有四个分离的小馈源。
单脉冲雷达有两种类型:第一类称为幅值比较单脉冲其跟踪信息从四个喇叭接收到的回波幅度中提取;第二了则称为相位比较单脉冲,其依赖接收信号的是相位而不是幅值。
3.1.5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是指一类通过改变天线表面阵列所发出波束的合成方式,来改变波束扫描方向的雷达相控阵雷达与机械扫描雷达一样其发射分系统和接受分系统仍然是两个基本分系统。
发射分系统包括发射天线阵,发射馈电系统,发射信号产生及功率放大系统。
接受分系统包括接受天线阵,接收机前端,接收波束形成网络,多路接收机,信号处理机及雷达终端设备。
相控阵雷达的天线可以是收发分开的,也可以是合一的。
美国AN/FPS-85型空间检测视用超远程相控阵雷达就是收发天线分开的。
目前几乎所有相控阵雷达都采取收发共用天线。
3.2高功率射频武器人们有时又称之为高功率微波武器,主要通过发射高密度的电磁波束来损坏或摧毁敌方设备或设施中的敏感和关键电子电路或其他器件而使其失效。
高功率射频武器技术是定向能武器技术的一个主要且潜在应用前景广阔的分支领域,在以非线性、非接触和远距离/超视距精确打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战争中,高功率射频武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具有潜在抗衡能力的新型电子战武器。
利用微波能量的作用机理,高功率射频武器有时还可用来针对作战人员,使其丧失作战能力。
电磁炮就是利用电磁力(洛仑兹力)沿导轨发射炮弹的武器。
它主要由能源、加速器、开关三部分组成。
3.3电子对抗电子对抗就是敌对双方为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电子设备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电子措施和行动,又称电子战。
电子对抗分3个方面: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
电子对抗按电子设备的类型可分为雷达对抗、无线电通信对抗、导航对抗、制导对抗、光电对抗和水声对抗等;按配置部位又可分为外层空间对抗、空中对抗、地面(包括海面)对抗和水下对抗。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现代电子对抗的主要手段。
随着弹道导弹和卫星的发展,外层空间是一个新的战场,电子对抗在未来的现代化战争中,将对战略攻防起到重要作用。
4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电磁波在现代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发现电磁波,就没有我们现在方便的生活。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电磁波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和平的利用电磁波,它将深刻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否则它将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灾难。
参考文献[1]基于多个多普勒雷达的加速度和速度估计-现代雷达-2011年第1期[2]电磁波屏蔽及吸波材料刘顺华刘军民董星龙化学工业出版社[3]电磁超介质及其应用崔万照马伟邱乐德张宏泰国防工业出版社[4]工程电磁场与电磁波姜宇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高功率射频武器技术发展综述蒋盘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