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方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必备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必备技巧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中考中,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往往是考生展示自己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中考语文中的古诗词鉴赏题型,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古诗词鉴赏的必备技巧。
1. 熟悉常见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熟悉常见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对于鉴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备考阶段,我们应该广泛阅读经典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艺术价值,从而更准确地鉴赏古诗词。
2. 注重整体把握,突出核心意义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应注重把握其整体意义,寻找核心主题。
古诗词往往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应该通过读懂整首诗词的情感脉络和修辞手法,找出其中的核心意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词句运用和艺术特色等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3. 注意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古诗词往往采用意象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应该关注其中蕴含的意象和象征含义。
诗词中的意象有时候是借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生哲理,有时候是描绘感觉和情感。
我们需要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去理解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从而揭示古诗词背后的意蕴。
4.把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古诗词往往有着严格的韵律和节奏。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应该注意把握诗词的格律和韵脚,从而更好地领会其音乐之美。
诗词中的押韵和平仄往往能够增强诗词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我们应该通过朗读和欣赏,体验其中的律动和韵味。
5. 多做练习,提高鉴赏水平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并非空谈能够提高的,关键还是要通过多做练习,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古诗词鉴赏题,通过认真研读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诗词朗诵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方法汇总

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方法汇总(一)、评价思想内容、思想情感这首诗的联描写了(景、人、事、物),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二)、体会意境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诗中人物形象)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三)、赏析技巧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四)、锤炼语言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备考2013(一)、题材内容与主旨情感:(1)咏物诗: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局部特征着意描摹,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某种精神或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
(2)思乡怀人诗:古人行旅在外,常有思怀之情,或羁旅之思,或故乡之思,或亲友之思,这类诗歌主要借助悲凉萧瑟的意象传达作者内心的感伤。
(3)送别诗:离别是中国人的特殊情结,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诗成了古典诗歌的永恒主题。
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的淋漓精致。
(4)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到唐代发展为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此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隐逸生活为主,表达出对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5)边塞诗:盛唐时期积极用世的时代气氛,催生了边关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这类诗歌通过对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的描写,抒发了对建立功业的渴望,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和报国无门的怨愤。
(6)怀古诗:这类诗歌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用以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的作用。
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总结

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总结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学科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古诗词赏析方法,有助于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语文成绩。
本文将总结一些在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中应用的有效方法。
一、把握诗词的基本意义在进行古诗词赏析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诗词的基本意义。
古诗词往往有深刻的内涵和意境,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思想。
所以,要仔细阅读诗词,理解字面意义和背后的含义,揣摩作者的用词和构思。
其次,还要注意把握诗词的整体意义,即整个诗篇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通过分析诗词的开头、结尾、中间等部分,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并从中找到诗词的主题。
二、研究诗词的艺术特点古诗词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技巧,研究这些艺术特点可以更好地欣赏诗词。
首先,要研究诗词的格律和韵律,了解古诗的呼应和押韵规律,掌握古体诗的各种形式。
其次,还需要研究诗词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常用手法,理解这些手法在诗词中的运用,从而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
三、注重诗词的背景和时代特点古诗词是历史、文化和时代的产物,所以在赏析古诗词时,要注重了解诗词的背景和时代特点,理解诗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通过对作者的生平和所处时代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同时,还可以将诗词与历史事件、文化背景等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把握诗词的内涵。
四、善于运用工具书和辅助资料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时,可以运用工具书和辅助资料来查找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解释。
例如,古代诗词辞典可以查找生字、生词的解释;古代文化辞典可以查找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专门的古诗词研究资料和评论文章,从专家学者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和欣赏,进一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这些工具书和辅助资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古诗词赏析。
综上所述,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总结,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和积累,不断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202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总结

202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总结古诗词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需要熟悉古诗词的内容和赏析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在此,我将总结以下古诗词赏析的方法,供考生参考。
一、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信息在进行古诗词赏析之前,首先要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意义,同时,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考生对诗词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二、研读古诗词的字词和句式结构对于古诗词的赏析,考生需要仔细研读古诗词的字词和句式结构,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熟悉古诗词的字词可以帮助考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诗词的含义,而研究古诗词的句式结构可以帮助考生理解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三、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古诗词通常通过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来构建独特的意境,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理解并分析古诗词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四、解读古诗词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古诗词往往以一种抒情的方式表达主题和中心思想,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解读古诗词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和意境等方面来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五、比较古诗词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在进行古诗词的赏析时,考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古诗词来理解它们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可以比较古诗词的主题和意境、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价值。
六、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修养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考生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和修养。
可以多读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多参与古诗词的欣赏和朗诵活动,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以上的总结,希望考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古诗词赏析,准确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美学价值,提高语文考试的成绩。
同时也希望考生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诗词所包含的深刻的人生智慧和美丽的艺术情感。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作者和背景:在赏析古诗词之前,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和风格等,这有助于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2. 理解诗词内容:首先,要仔细阅读诗词,理解其大意,包括题目、诗句、意象、情感等。
注意不要过度解读或偏离原文含义。
3. 把握语言特点:古诗词的语言简练、意蕴深厚,需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技巧,如炼字、修辞、节奏等。
4. 体会情感和意境: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可以通过对景物、意象的描绘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5. 思考主题和意义:古诗词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和主题,需要思考其意义和价值。
可以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表现等方面入手,探究古诗词的主题和意义。
6. 注重答题技巧:在考试中,需要注意答题技巧,如审题、答题思路、语言表达等。
要按照题目要求,结合上述要领,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
总之,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了解作者和背景、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语言特点、体会情感和意境、思考主题和意义以及注重答题技巧等。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古诗词赏析的能力。
中考古诗词赏析技巧

中考古诗词赏析技巧对于中考来说,古诗歌赏析是语文考试的一大考点,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古诗赏析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中考古诗赏析(一)形象意境类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1.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或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所谓意境是指思想感情与诗中生活图景有机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概括意境特点的术语有:雄浑壮阔、高阔远深、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繁华热闹、恬静安谧等。
答题模式:意境描述+特点概括二、情感主旨类情感蕴含: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
5种情感类型: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
主旨:诗歌具体内容+诗歌主题中考古诗赏析(二)表达技巧类【设问方式】手法类:1.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或就某一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分析。
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要求从情景关系角度对诗歌(诗句)进行赏析。
思路类: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或要求分析诗歌的构思之妙。
1.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描写顺序:远——近大——小高——低俯——仰虚——实动——静) 描写(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写、虚写、正面、侧面、反面,描写还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表达技巧是一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1.抒情方式: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它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情感的方式,这是一种间接而储蓄的抒情方式。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托物言志。
像刘禹锡的《陋室铭》,借陋室衬托自己品德的高尚。
以上三种抒情方式属于间接抒情方式。
此外还有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
这是一种不借助任何事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方式。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束部分,就直接抒发了作者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如上面讲到的06年成都市中考题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其中的抒情方法即是直抒胸臆的方式。
2.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反衬),有以人衬人的如《秦罗敷》借行者少年的反映来烘托秦罗敷的漂亮,也可以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用典。
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了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来写世事变化之大,抒写作者百感交集的复杂情感。
虚实。
如曹操的《观沧海》。
另外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象征、比兴、以小见大、欲扬先抑、铺垫等。
3.修辞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对偶等。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及答题技巧都在这里了,收藏了!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及答题技巧都在这里了,收藏了!【答题指导】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看题材。
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如:送别诗、咏怀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
2.抓题目。
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3.析词义。
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
4.联背景。
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
赏析名句【答题指导】1.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
一般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2.赏析名句,还可以从名句的类型(写景、抒情、说理)分析。
(1)写景类:如果是写景,则从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进行赏析。
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抒情类:如果是抒情,则从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
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说理类:如果是言理,则从理趣的融合性、哲理的启发性等角度赏析。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题步骤】品味句子一般可以从两方面回答:一是从内容方面考虑,该句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有怎样的寓意;二是从形式方面思考,该句有什么表达技巧,指出其表达技巧及效果,或者分析句中的语言特点。
【答题格式】析诗义+找特点+绘画面+表感情例2(2017年毕节12题5分)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方法
(一)、评价思想内容、思想情感
答题格式
这首诗的联描写了(景、人、事、物),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二)、体会意境
答题格式
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诗中人物形象)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赏析技巧
答题格式
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
(四)、锤炼语言
答题格式
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意象情感/ 思想例句及出处
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
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