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_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_优秀课件

同年4月朱德、陈毅又率起义部队奔赴井冈山 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 军第四军,共同为巩固、发展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而斗争。
根据材料概括出材料所述历史事件。
井冈山会师 1、时间:1928年 2、领导人:毛泽东
朱德 陈毅
3、结果:
①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
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4、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一、南昌起义
温故知新: 第一次国共合作 开始时间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民 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发展:黄埔军校的建立 高潮:北伐战争 结束: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失败标志:蒋介石、汪精卫等国 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一、南昌起义
(1)背景:大革命失败 (2)时间、地点:1927年8月1日南昌 (3)领导者: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根据材料概括出材料所述历史事件。
①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
历史《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

历史《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第一章:工农武装割据的背景1.1 国内外形势描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世界各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形势。
分析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以及革命势力面临的困境。
1.2 中国革命的新阶段介绍中国工人阶级的崛起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阐述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农村,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回顾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的历史事件。
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艰辛过程,以及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
2.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描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建设成果。
强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红色政权的发展与巩固3.1 红色政权的扩散与影响介绍红色政权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发展情况。
分析红色政权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影响。
3.2 红色政权的巩固与建设阐述中国共产党在红色政权区域内进行的土地改革、减租减息等政策。
描述红色政权区域内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第四章:国共合作与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4.1 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回顾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分析国共合作对工农武装割据发展的推动作用。
4.2 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与困境描述工农武装割据在国共合作期间的发展状况。
分析国共合作破裂后,工农武装割据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第五章: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意义5.1 工农武装割据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强调工农武装割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5.2 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影响分析工农武装割据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影响。
探讨工农武装割据在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等方面的传承与弘扬。
第六章:工农武装割据的战术与战略6.1 工农武装割据的战术特点分析工农武装割据在战术上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游击战、麻雀战等。
新航路的开辟-初中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初中历史
(1)根本原因:西欧各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具体原因:①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
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在欧洲广为流传,激
起西欧对东方的向往。
③ 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
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发展、寻找、垄断、控制)
(3)条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探寻新航路。
②人们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
③航海技
术的进步。
(指南针、大型海船)
2、急先锋: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经过:四个航海家的航行情况: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并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他自以为到达了印度,因此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1497-1498年,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最短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而在实践上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4、影响:
(1)它是继郑和远洋航行之后人类航行史上的又一壮举。
(2)它密切了世界各大国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课件PPT

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 阶级队伍壮大
上政治舞台
阅读教材P53阅读卡和下面资料。你认为陈独
秀的话有什么道理?为什么先进知识分子要到
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 地点:上海 → 嘉兴南湖
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以往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纲领比较,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你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 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不久,北京、武汉、长沙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 党的早期组织。在日本和法国还建立了由中国留学生 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各地共 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深入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 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简况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地位: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核心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于(C )
A.广州 B.北京 C.上海 D.长沙
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共一大的是( D )
A.毛泽东 B.董必武 C.何叔衡 D.李大钊
时中①间国: 工1人工92阶1年级人队7月伍2阶的3日壮大级和工是人运改动的发造展,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意识到,中国
李大钊——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民众绝大多数是工人和农民,只有到他们中间去,充分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会议( A)
A.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 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初中历史-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A. 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B. 地点:江西南昌。
C. 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D. 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A. 敌强:武器装备齐全,掌握着城市的控制权,但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
B. 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
)3、观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和插图《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相见的地方》,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
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教师总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学生讨论、教师提示点拨)3、明确“动脑筋”: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1)、学生完成“练一练”: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
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文家市。
C.改编部队的地点:三湾。
D.最后落脚的地点:井冈山。
(2)、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教师分点提问,学生分组回答)A.会师时间:1928年4月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展示幻灯片4至7:[思考与讨论]展示幻灯片8至12:[思考与讨论]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
人教部编版 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 案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等基本史实;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和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认识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字材料等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同时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要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体会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革命道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建国70周年的阅兵式视频。
教师:这面鲜艳的八一军旗诞生在南昌起义的炮火之中,走过了井冈山的硝烟,铸就了今天强大威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的辉煌。
高高飘扬的八一军旗是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重温历史,共同走进南昌起义!二.讲授新课(一)建军峥嵘路1.南昌起义呈现南昌起义的背景学生:观看《南昌起义》视频完成: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意义:生:1927年,南昌,周恩来、朱德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师:南昌起义后,党为什么要南下广东?总结:1、敌人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撒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2、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进。
知识补充: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年级历史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八年级历史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参战双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③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④特点:飞机、坦克等大量新式武器首次被应用于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它警示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把科技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上。
⑤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⑥灾难:战争历时四年,参战国有30个左右,卷入人口达15亿,死亡3000万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战:①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②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③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
④结果:1945年,意、德、日相继投降,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⑤灾难:战争历时六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战争。
死亡达6000万。
⑥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在美、英、苏、中等国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生产过剩”的危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表现:这场经济危机从1929年的美国开始。
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这种情况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到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了2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40%。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3.本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所谓“生产过剩”,不是指生产出来的商品真的吃不尽,用不完,而是因为消费者没有那么高的购买能力,使的这些商品销售不出去而显得“过剩”。
4.为摆脱危机,各国走上了不同道路。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案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
我学到的方法
我还要努力的
三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即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经过艰苦斗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四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后讲解总结。
说明: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正确的。
启示:
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
不屈不挠,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问题2
学生回答:
时间:1931年冬
地点:江西瑞金
内容:
建立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首都:瑞金
主席:毛泽东
思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占领南昌城南下广东转战湘南(朱德、陈毅)
多媒体出示问题:
小组探讨:南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还要南下广东?
材料一:南昌区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
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
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推动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继续向纵深发展。到1930年,全国各地已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