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的启停操作共39页文档
汽轮机启动停止步骤

五. 起动
10. 升速过程注意:
(1)调节主蒸汽管路、抽汽管路、汽缸本体的疏水阀门,无疏水排出后,关闭疏水阀门。 (2)油系统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停止升速,查明原因。 (3)油系统出现不正常响声或振动时,应降速检查。 (4)热膨胀不正常时应停止升速,进行检查。 (5)严格控制金属温升速度及汽缸的金属温差:
汽缸壁温升速度 <4℃/min 汽缸上下半温差 <50℃ 法兰内外壁温差 <100℃ 法兰与螺栓温差 <35℃ (6) 暖机结束,机组膨胀正常,可逐渐开大隔离阀,关闭旁通门。
第16页/共69页
五. 起动
11. 达到额定转速后,检查:
(1)主油泵进出口油压; (2)脉冲油压; ()3轴承油温、瓦温及润滑油压。
5. 杠杆活节、前轴承座与底板间滑动面定期加注润滑油,高温处用二硫化钼油剂。 6. 定期冲洗滤油器滤网。 7. 保安系统定期试验。 8. 每天定时将主汽门、电动隔离阀等重要阀门的阀杆活动检查,防止卡死。此操
作应在低负荷时进行。 9. 若汽轮机经常带固定负荷,应定期以短时间内变动负荷的方法,检查调节汽阀
不得有升速现象。进入起动模式,选择“手动”或“自动”方式起动机组。 6. 电调复位,选择“手动”或“自动”方式起动机组。转子转动后,检查通流部分、轴封、
主油泵等处有否不正常响声;转速超过盘车转速时,盘车齿轮是否脱开,盘车电机停转; 转速超过200r/min后,顶轴油泵停止工作。
第14页/共69页
五. 起动
第6页/共69页
一、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5. 检查调节、保安系统:
各部套装配合格、活动自如。 调节汽阀预拉值符合要求。 电调节器自检合格。 各保安装置处于断开位置。
汽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MicrosoftWord文档

汽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本车间高压、单缸、抽汽、注汽、冲动直接空冷式25WM汽轮机组范围内启停、生产事故处理、火灾、烫伤,能够通过本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加以控制和处理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伤害事故等。
一、汽轮机启停注意事项(一)汽轮机启动注意事项1、汽轮机的正常启动、停机及运行方式的改变,在班长的领导下,按生产调度的命令,由操作人员按本规程进行操作。
机组大小修后的启动及重要操作须有车间领导及技术人员参加,由班长指挥操作,并应做好各岗位的联系工作。
在故障情况下操作人员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按照本规程规定执行,但必须及时报告班长,班长应及时汇报技术人员及相关领导。
2、凡停机时间在12h以内或前汽缸调节级后上汽缸壁温度不低于300℃、下汽缸壁温度不低于250℃时汽轮机再起动则为热态启动,其他均为冷态启动。
3、汽轮机组调速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当汽温、汽压、真空正常时,自动主汽门全开,调速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稳定运行,并能顺利并网。
⑵汽轮机甩全负荷时,调速系统能控制汽轮机转速在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以下。
⑶调速系统带负荷应稳定,控制负荷波动应小于±0.6MW。
⑷危急保安器动作后,应保证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补气阀应迅速关闭并关闭严密。
(5)调速系统迟缓率应不大于0.2%(6)速度不等率约为3—6%(7)油动机最大行程210mm(8)低压油动机最大行程100mm4、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严禁启动:⑴任意保护装臵工作不正常;⑵辅助油泵、低压交流油泵、直流油泵、盘车装臵工作不正常;⑶运转时机组内部有金属摩擦声或振动超过0.05mm;⑷主汽门开启不灵活,有卡涩现象;⑸主要表计不全或不正常(如轴向位移、相对膨胀、汽缸热膨胀、转速表、振动表及主要金属温度表计等);⑹轴承进油温度低于25℃或滑油压力低于0.08MPa;⑺调节级处上、下缸外壁温差超过50℃;⑻ DEH控制失灵时;⑼油质不合格或油箱油位低于规定值;5、重要操作规定⑴下列工作必须在主任或工艺副主任的监护下进行:①大小修后汽轮机组的第一次启动。
汽轮机的启动、停止和运行

3.滑参数启动对热力系统的要求 对于母管制供汽系统中的机组采用滑参数启 动时,必须将该机组与母管解列,使滑参数 启动的汽轮机与对应的锅炉连成一个整体, 组成单元制新汽系统。 应增设一条从电动主汽阀前至凝汽器的凝疏 管。其作用是在滑参数启动中,将锅炉过热 器中的积水和新蒸汽管内的疏水直接排入凝 汽器,防止水进入汽轮机引起水冲击。
(二)汽轮机的启动方式 汽轮机的启动有两种分类方法。 按启动过程中新蒸汽的参数是否变化,可分 为额定参数启动和滑参数启动两种。在整个 启动过程中,若自动主汽阀前的新蒸汽参数 始终保持为额定参数不变,这种启动方式称 为额定参数启动。启动时,若自动主汽阀前 的新蒸汽参数随转速、负荷的增加而升高, 这种启动方式称为滑参数启动。额定参数启 动适用于母管制供汽的汽轮机。滑参数启动 适用于单元制供汽的汽轮机。 按启动前汽轮机汽缸金属温度的高低,可分 为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两种。
3.转子停止后,辅助油泵仍应继续运行,因 为这时汽轮机各金属部件温度仍较高,必须 有足够的润滑油去冷却轴承。在辅助油泵运 行期间,冷油器也需继续运行,保持油温不 高于40℃,轴承出口油温低于40℃后方可停 运冷油器。 4.停机后,热力系统仍有部分余汽和疏水排 往凝汽器,为防止凝汽器内温度过高,此时 循环水泵应继续运行,当排汽缸温度下降至 50℃以下后,可停运循环水泵。当射汽抽气 器及轴封冷却器停止工作,并确认无蒸汽和 疏水进入凝汽器后,方可停运凝结水泵。
不宜在低负荷及空负荷情况下停留时间过长, 因此时调节汽阀节流较大,引起蒸汽温度大 幅度下降,使汽缸热应力增大。 在减负荷的各阶段,还应进行必要的系统切 除及停用有关辅助设备(除氧器、高压加热 器、低压加热器等),应维持及调整轴封供 汽和凝汽器水位。
(四)停机过程注意事项 1.在停机过程中,凝汽器应维持一定的真空,使 汽缸内积水在低压下蒸发,干燥汽缸内部,减少停 机后对汽缸金属的腐蚀。停机过程中不能过早停止 抽气器和停止向轴封送汽。通常在转速下降到额定 转速的1/3以后时,才可停止抽气器或逐渐开启真空 破坏门,当转速降到零时真空也降为零,并停止向 轴封供汽。 2.当转子完全静止后,应立即投入盘车装置,使 转子继续转动。高压机组应连续盘车到汽缸温度降 至250℃以下时,才停止盘车。连续盘车停止后, 每隔0.5h或1h将转子转动180°,直到汽缸温度降 到150℃以下。
汽轮机启停

汽轮机启停第一节 汽轮机的启汽轮机的启停停方式一、汽轮机启动方式及其分类(1)汽轮机的启动:将转子由静止或盘车状态,加速至额定转速,并将负荷逐步地增加到额定值的过程。
(2)汽轮机合理的启动方式:在启动中使汽轮机各部分金属温差、转子与汽缸相对胀差在允许范围内,以减少金属热应力与热变形;在不发生异常振动、摩擦和金属裂纹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启动时间。
汽轮机启动方式分类:1.按启动时新蒸汽参数分类(1)额定参数启动从冲转直到机组带额定负荷的整个启动过程中,电动主汽阀前的新蒸汽参数始终保持在额定值。
特点:①新汽压力和温度很高,蒸汽与汽缸、转子温差大,为了设备安全,不允许有过大的温升率,这样冲转时蒸汽流量减少,各部分加热不均匀,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胀差也增大;②调节级后蒸汽温度变化剧烈,零部件受到较大的热冲击;③蒸汽经过调节阀产生节流损失,经济性差;④锅炉要将蒸汽参数提高到额定值才能冲转,消耗大量燃料,降低了热经济性。
⑤延长了升速和暖机时间;延长了启动时间。
适用于母管制汽轮机。
(2)滑参数启动在启动过程中,电动主汽阀前的新汽参数(压力、温度)随机组转速或负荷的升高而滑升。
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定速或并网后,调节阀处于全开位置,应用:广泛应用于大功率汽轮机(由于这种启动方式经济性好,零部件加热均匀、蒸汽与金属部件之间温差较小)滑参数启动与额定参数启动相比优缺点滑参数启动与额定参数启动相比优缺点::①额定参数启动,锅炉点火升压至蒸汽参数达到额定值,需要2—5h ,达到额定参数后进行暖管,然后汽轮机冲转,并且要分阶段暖机,以减小热冲击。
滑参数启动,锅炉点火后,就可以用低参数蒸汽预热汽轮机和锅炉间的管道,锅炉压力、温度升至一定值后,汽轮机就可冲转、升速和接带负荷。
随着锅炉参数的升高,机组负荷不断增加,直至带到额定负荷。
大大缩短了机组启动时间。
②滑参数启动时蒸汽和汽轮机温差小,金属内温度梯度小,热应力减小;由于蒸汽参数低,容积流量大,流速高,放热系数也大,可在较小的热冲击下得到较大的金属加热速度,改善了机组加热的条件。
汽轮机的启停操作

II段暖管时按下表规定升压:
名称
压力 升压速度
单位
MPa MPa/min
升温速度
℃/min
0.3~0.6 0.05
范围
0.6~1.5 0.1
1.5~4.0 0.2
2
3
5
建立真空
1、 检查循环水池水位正常,凝汽器所有人孔门关闭,开启凝汽器两侧放空气门,启动循环水 泵建立循环水循环,放尽空气后关闭空气门,检查循环水泵运行正常并投入循环水泵连锁。
c、就地启动:在DEH电液控制装置上复位挂闸,并将目标转速设为2800r/min观察调门开启,开启自动主汽 门,靠电动主汽门旁路门来升速。注:当冲转至2800 r/min时自动切到高调门手动启动,高调门开始关, 此时打开电动主汽门
5 、汽机冲转后检查盘车装置应自动脱扣,否则应立即停机。盘车退出后停止电动 机转动,解除盘车连锁。
3 、逐渐开启机组电动主汽门之旁路一次门,缓慢开启二次门,缓慢提升汽压至0.2~ 0.3MPa,暖管5min 。
4 、待压力升至额定压力,全开机组电动主汽门,关闭机组电动主汽门旁路门。(在暖管升压 中应注意:严防蒸汽漏入汽缸,如发现有漏汽现象应设法消除。检查盘车装置无跳闸现象。 检查管道膨胀及支架状况。升压过程中适当调整疏水门。)就地启动冲转前,应关闭电动主汽 门,用电动主汽门旁路冲转。
启闭状态
循环水泵出水门
闭
冷油器进水门
闭
空冷器进水门
闭
各滤水器旁路门
闭
名称
启闭状态
各滤水器放水门
闭
循环水排污门
闭
凝汽器水室放水 门
闭
循环水回水至循 环水池门
闭
油系统应该开启的阀门
名称
汽轮机的启动与停止操作说明书

汽轮机的启动与停止操作说明书一、操作前准备1.1 确保锅炉、发电机及所有相关设备和系统的状态,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 汽轮机周围应清洁,无杂物和异物,确保操作安全。
1.3 操作人员应熟悉汽轮机的操作手册,掌握其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
二、汽轮机的启动操作2.1 关闭汽轮机进气阀、排气阀及继电器电源,确保汽轮机无法启动。
2.2 打开汽轮机的控制室门,将控制装置及所有仪表设为“自动”状态。
2.3 打开汽轮机泄压阀,检查泄压管路及泄压口是否畅通,确保压力释放到外部。
2.4 确认调速器和自动控制装置的参数均符合启动要求。
2.5 将汽轮机启动程序输入控制装置,按照程序执行汽轮机启动操作。
2.6 当汽轮机转速达到一定值时,逐渐打开进气阀及排气阀,确保汽轮机正常运行。
三、汽轮机的停止操作3.1 确认发电机正常运行,并停止汽轮机供电系统的输入。
3.2 阻止汽轮机进气,逐渐关闭排气阀和进气阀,将汽轮机恢复到空载运行状态。
3.3 确认所有设备均处于安全状态后,关闭汽轮机的控制室门。
3.4 关闭气源阀门,以保证旁路阀门正常工作并打开气动执行器的,使汽轮机进入泄压状态。
3.5 关闭汽轮机调速器并关闭自动控制装置,维持汽轮机空载运行。
3.6 关闭汽轮机主汽阀,使汽轮机停止运行。
四、注意事项4.1 在汽轮机的启动及停止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执行操作手册提供的操作流程。
4.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汽轮机的相关设备及系统,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4.3 操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觉,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汽轮机启动及停运

汽轮机启动及停运一、汽轮机冷态启动冲转前的准备1.冷态启动(调节级处汽缸金属温度<280℃)冲转到满负荷,按启动曲线6小时20分。
2.采用汽泵上水。
注意轴封汽温,疏水畅通。
3.机组任何状态启动,低压轴封蒸汽温度正常维持在120~180℃,任何时候低压轴封温度不得低于120℃。
冷态启动,高中压轴封蒸汽温度控制在150~200℃,任何时候高中压轴封温度不得低于150℃。
4.冲转前疏水畅通,检查其它条件偏心0.075mm。
5.冲转参数:主蒸汽压力5.4MPa,主蒸汽温度360℃,再热蒸汽压力0.8MPa,再热蒸汽温度320℃;二、汽轮机冷态启动冲转暖机1.启动方式: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自动单阀控制,升速率150r/min ,2200暖机150分钟。
监视参数:掌握好温升速率420、360,调节级金属温升<110℃/h ;总胀、胀差正常。
调节处汽缸金属温度达到200℃以上、高中压缸上下温差<42℃、汽缸左右膨胀均匀,(总胀6左右)中速暖机结束;2.3000rpm,调节处汽缸金属温度达到280℃以上、高中压缸上下温差<42℃、汽缸左右膨胀均匀,(总胀9左右)。
三、汽轮机冷态启动升负荷1.并网自动带30MW负荷,冷态启动曲线,升温(主蒸汽温度的温升速率尽量稳定不超过83℃/h)、升压、升负荷3MW速率。
2.30MW负荷暖机30分钟后,低负荷暖机结束。
机组升负荷至90MW。
加负荷时控制调节处汽缸温升率最大不超过110℃/h;高中压外缸水平法兰内表面和水平法兰螺栓的温差不超过110℃。
机组负荷在90MW左右检查高旁、低旁逐渐关闭,高旁、低旁关闭后投TF。
高压缸排放阀全关后,检查高排逆止门已开启,关闭高压缸排放电动(50MW,调节级压力1.7Mpa)。
3.负荷由90Msheng'fW升至120MW。
负荷大于100MW时汽轮机压比保护自动投入,注意调节级压力与冷再压力变化情况,防止汽轮机压比低保护跳闸。
低加和高加水位正常。
汽轮机的启停操作及运行维护

汽轮机的启停操作及运行维护第一节基本要求及重要操作的规定1.1基本要求1.1.1汽轮机的正常启动,停止及改变运行方式等应在班长的领导下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在故障情况下,司机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按本规程规定执行,但必须及时汇报值班长,班长应及时汇报值长及相关领导。
1.1.2汽轮机组调速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1.2.1当汽温、汽压、真空正常时,自动主汽门全开,调速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稳定运行,并能顺利并网。
1.1.2.2汽轮机全甩负荷时,调速系统能控制汽轮机转速在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以下,1.1.2.3调速系统带负荷应稳定,控制负荷波动应不大于1MW。
1.1.2.4危急保安器动作后,应保证自动主气门、调速气门及抽汽逆止门迅速关闭严密。
1.2重要操作规定1.2.1下列工作必须在上级部门及技术人员的监护下进行;○1大小修后汽轮机组的第一次启动。
○2危急遮断器定期超速试验。
○3进行调速系统调整和试验。
○4设备通过重大改进后的启动1.2.2重要操作应有操作票并在监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1发布操作命令前,应按有关系统检查操作程序,以保证正确,操作一项要及时划勾。
○2所有切换操作规程监护,均应由熟练人员担任。
○3在处理事故时,允许不填写操作票进行操作,但应沉着、果断,不能发生误操作。
第二节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 接通全部监视、检测仪表,检查各仪表能否正常工作。
2 检查润滑油箱和抗燃油箱油位,油位指示器应显示在最高油位。
3 检查各辅助油泵和抗燃油系统各油泵,必须工作正常。
电气控制系统必须保证各油泵能正常切换。
4 顶轴油泵及油管路系统新安装或经拆卸后必须仔细进行清洗,启动前必须充分进行油循环,放尽滤油器及顶轴油泵内空气。
首次启动应进行顶起试验,按规定的顶起油压和顶起高度调整单向节流阀的开度,并记录顶起油压和顶起高度。
5 机组启动前先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对润滑油系统进行油循环,排出系统中的空气,同时观察各轴承回油管中回油的流动和温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