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卢布暴跌的内部原因

合集下载

卢布贬值历史及对于的启示

卢布贬值历史及对于的启示

卢布贬值历史及对于的启示卢布是俄罗斯的货币单位,其贬值历史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本文将探讨卢布贬值的历史和其对经济的影响,并总结出相应的启示。

一、卢布贬值的历史1947年苏联成立后,卢布取代了盖尔的角成为国家的货币。

在早期,苏联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猛。

此时卢布仍然被认为是稳定的货币,但是在苏联解体后,卢布面临了严重的贬值风险。

1991年苏联解体后,卢布进入了一段不稳定的时期,不断贬值。

2008年卢布贬值达到历史峰值,一度跌至兑美元1:36,在2014年更是跌至兑美元1:80的峰值。

这一切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和金融因素等。

政治方面,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波动,俄罗斯经济也受到了影响。

此时,俄罗斯为了保持自身经济稳定,采取了贬值卢布的措施。

另外,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期,俄罗斯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制裁,这也加剧了卢布的贬值。

经济方面,俄罗斯经济的结构不合理也是卢布贬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苏联时期,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这导致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原材料出口,而不是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这也使得俄罗斯国内经济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金融方面,俄罗斯央行的政策也加剧了卢布的贬值。

在2014年,俄罗斯央行取消了卢布兑美元的交易限制,这加大了卢布贬值的压力。

此外,俄罗斯央行采取的贬值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积极效果,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卢布的贬值。

二、卢布贬值的影响卢布的贬值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在财政方面,卢布贬值导致了通货膨胀。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价格水平不断上涨,导致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增加。

此外,企业的成本增加,促使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上升,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其次,在贸易方面,卢布贬值大幅减少了俄罗斯的出口收入,导致经常账户持续赤字。

此外,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对俄罗斯的消费者造成了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从而导致了消费和投资的下降。

三、对于的启示卢布贬值的历史和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卢布贬值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卢布贬值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卢布贬值的原因、影响及启示作者:向洁等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5年第4期向洁何伦志新疆大学胡青江新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2013年11月底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仍持续发酵,俄罗斯与欧美国家上演了一场制裁与反制裁的“拉锯战”,受制裁影响,俄罗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2014年以来,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卢布大幅贬值,特别是到2014年6月以后,下滑趋势愈加明显。

2014年10月-12月间连续突破40、50、60关口,2015年1月30日已跌破70关口,即美元兑卢布汇率达到1∶70.371,之后一直徘徊在1∶65左右,截止2015年3月4日美元兑卢布为1∶61.697。

卢布究竟为何贬值?卢布贬值对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影响有哪些?对当前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又有何启示?这一系列热点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同时对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卢布贬值的原因分析(一)俄罗斯经济增长过分依赖石油资源,内生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俄罗斯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畸形,产业过于单一,无论经济增长还是财政收入都高度依赖能源出口(俄罗斯能源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70%),这种能源独大的经济结构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系统性风险。

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跌,使俄罗斯经济大幅受损,经济增长缓慢对卢布汇率造成负面影响,也是卢布急跌的重要原因,充分显现了这种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和风险。

据俄罗斯央行2015年1月3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为709756亿卢布(约合1.0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6%,较2013年增幅下降0.7%,这是该国自2009年10月以来的首次萎缩。

从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居民实际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其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2014年1~12月俄罗斯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了0.3%,这是1999年以来首次下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8%,也导致其它经济指标下滑,比如,2014年1~10月电力消耗下降0.1%,铁路货运下降5%,石油开采仅增加了0.5%,天然气下降0.6%,从这些指标来看,俄罗斯经济滞涨已经比较明显。

关于俄罗斯卢布贬值的思考

关于俄罗斯卢布贬值的思考

俄罗斯卢布危机一、卢布汇率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国内经济情况:俄罗斯疲软的经济形势也使投资者看不到卢布升值的希望,这加剧了做空卢布汇率的市场投机行为,是的卢布汇率下跌。

2、油价影响:石油价格下跌,美元汇率大幅上涨。

长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这一的规律:美元越强势,油价越下跌,而油价越下跌,卢布就越贬值。

这是因为国际石油市场主要以美元定价和交易,美元越贵一位置油越便宜。

同时,石油价格下跌又会导致俄罗斯经济和财政压力加大,所以油价越低,卢布越贬值。

3、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今年3月俄罗斯并入原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西方国家对俄施加迄今最严厉的经济制裁,进而加大了俄罗斯资本外流的风险,卢布承压下跌,推升俄国内通胀。

二、俄罗斯政府为何要干预外汇市场,稳定卢布汇率?卢布的一再贬值,导致汇率的下跌,市场的不稳定。

汇率会影响国内利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是想挽救国家信誉,进而拯救汇率的下跌。

稳定俄罗斯的统治。

同时,卢布外汇的下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很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是一种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对于卢布币值以及外汇的稳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三、俄罗斯政府稳定汇率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为何这些手段收效不大?相关手段有何局限性?手段:1.抛售外币支撑卢布,欲以以减少外币来稳定汇率。

2.促使央行提高利息,调整利率。

3.政府加大补贴力度,推动石油出口。

收效不大的原因:我认为俄罗斯调控力度太小,成效甚微。

局限性:俄罗斯的这些调控手段并没有从汇率下跌的根本原因入手,我认为实现汇率的自由浮动,放松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四、你对卢布汇率前景有何预期?我觉得俄罗斯的汇率下跌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俄罗斯第四季度的外债偿还规模达到巅峰,谁也不会为这批债务再融资,这很不利于汇率的回升。

但是度过外债偿还的高峰期后,卢布汇率下跌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经济的自我恢复下,卢布汇率会趋于稳定状态。

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卢布之殇——2014年俄罗斯经济危机院系专业: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班级: 081142班报告人:张帅奇段兰庭指导老师: 倪琳报告时间: 2016年11月20日卢布之殇——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探究摘要:2014年,俄罗斯再一次爆发金融危机,卢布在短期快速下跌,使得俄罗斯国家外汇收入大幅缩减,国内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且产品不足。

而面对这样的困境,俄罗斯民众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早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就形成了对外贸易高度依赖石油的经济结构,这也带来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200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和当前的金融危机。

本文通过分析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背景、影响等,联系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和200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提出我们的解决措施。

一.背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被我们称为“战斗的民族”,性格虽然强悍,但仍不可避免遇上“成长的烦恼”。

我们研究俄罗斯的经济社会情况,往往要延伸到前苏联解体之前,因为今日俄罗斯遇到的问题,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埋下了伏笔。

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期间,苏联拒绝和OPEC限产报价相配合,反而大幅增加石油产量,并加强西欧市场的争夺。

然而在全球经济大萧条之中,苏联并未逃脱经济停滞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的厄运。

苏联解体之后,面对俄罗斯的经济乱局,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开出了“休克疗法”的“药方”,即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以及经济自由化。

然而休克还未醒来,危机却已经开始。

1997年10月,俄罗斯爆发了金融危机,股市和债市价格连续下跌。

1998年1月底,俄罗斯再度爆发金融危机,这一次的危机起因与2014年俄罗斯所面临的困境极为相似,同样是因为世界石油价格的下跌造成财政状况急剧恶化。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俄罗斯国家发债规模急剧膨胀,致使股市和债市引发又一轮的下跌行情。

当年8月26号,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卢布汇率狂泻,美元供不应求被迫停盘,俄罗斯中央银行当即宣布当日交易无效。

卢布贬值历史及对于我国的启示

卢布贬值历史及对于我国的启示

卢布贬值历史及对于我国的启示俄罗斯自1991年独立建国以来,共发行了4套卢布货币,时间分别在1992年、1993年、1995年和1997年,从卢布流通到现在,卢布共经历过3次大的贬值时期,第一次是1992到1995年卢布贬值,俄罗斯1992年全年通货膨胀率为2510%,等到1995年时,俄罗斯物价又是1990年的1700倍左右。

这次卢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叶利钦政府实行的“休克疗法”;第二次是1998年卢布贬值,这次卢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财政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第三次是2014年卢布贬值,此次卢布贬值主要是由于欧美对俄罗斯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和国际原油价格自从2014年初以来持续下跌。

对此,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做到第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第二保持足量外汇储备,稳定金融市场;第三加强经济发展,提高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标签:卢布;贬值;原因;启示卢布最初是沙皇俄国的货币单位,19世纪初与黄金的比价逐步确立。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诞生,此后,俄罗斯共发行了4套卢布货币,时间分别在1992年、1993年、1995年和1997。

纵观苏联解体后的历史,卢布共经历过3次大的贬值时期,分别是1992-1995年苏联解体后的最初几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2014年尤其是乌克兰事件以后。

这3次大的卢布贬值,各有不同的背景,但都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此,我们也得到了很深刻的启发。

一、1992到1995年卢布贬值1.关于卢布贬值的描述1992年由于恶性通货膨胀,俄罗斯的物价以百倍的速度上涨,1992年全年通货膨胀率为2510%。

等到1995年时,俄罗斯物价又是1990年的1700倍左右,通胀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另一方面是卢布汇率不断下跌,卢布兑美元汇率1992年贬值93.6%,1993年贬值89.7%,1994年贬值75%,1995年贬值61.2%;同时俄罗斯的GDP持续缩减,生产乏力导致民众生活水平大不如前,相对于上涨了25倍的物价,工资确只上升了7到10倍。

一张图让你看懂卢布贬值的真相

一张图让你看懂卢布贬值的真相

一张图让你看懂卢布贬值的真相!在加息无用之后,卢布2014年12月16日再刷历史新低,日内跌幅一度超19%。

什么导致了卢布的崩盘式暴跌?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元持续走强……一张图让你看懂卢布贬值的真相!折翼的卢布【图文】俄罗斯央行近期“救市”政策汇总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暴跌,同时,俄罗斯与西方制裁战“拉锯”,卢布随之持续大幅贬值。

2014年12月16日,卢布兑美元汇率最低跌至80.1:1。

自10月份以来,俄罗斯政府为阻止卢布进一步下跌发布了一系列措施,让我们细数俄罗斯政府的这些“救市”政策。

2014年12月16日俄罗斯央行紧急加息650点至17%受各类因素共同作用,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12月15日跌幅超13%,创下自1999年以来最高纪录。

俄央行12月16日凌晨紧急加息6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之前的10.5%上调至17%。

俄央行的公告称,加息是为了遏制卢布贬值和通货膨胀风险。

2014年12月15日俄罗斯财政部抛售19.61亿美元俄罗斯财政部表示有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出售,这些资产包括国外股票等。

俄罗斯央行于2014年12月17日宣布在本月15日出售19.61亿美元的外汇以干预汇率。

消息公布之后,卢布12月18日早盘大幅反弹7%,美元兑卢布一度反弹至63下方。

同时,受此影响俄罗斯RTS股指早盘大幅反弹12%。

2014年12月11日俄罗斯央行提高基准利率至10.5%俄罗斯央行2014年12月1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9.5%提高至10.5%。

俄央行公布加息决定后,美元兑卢布汇率一度上涨至55.4550,再度刷新历史高点。

2014年12月9日俄罗斯央行证实动用巨额外汇稳定卢布价格俄罗斯中央银行2014年12月9日证实,央行上周动用外汇储备累计45亿美元,以稳定卢布价格。

俄央行分别于12月1日投入7亿美元、3日投入19亿美元、5日投入19亿美元,分三次稳定卢布价格。

2014年12月1日俄罗斯卢布汇率持续走低俄央行首次出手干预2014年12月1日,俄罗斯央行(Bank of Russia)在外汇市场上卖掉了7亿美元。

苏联卢布大贬值

苏联卢布大贬值

苏联卢布大贬值篇一:苏联末期卢布信用危机原因探析苏联末期卢布信用危机原因探析富景筠【内容提要】卢布信用危机是苏联经济崩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戈尔巴乔夫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一系列失误是导致卢布急剧贬值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苏联末期的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造成流通领域货币数量的激增。

与此同时,传统货币管理体系的严重失灵又进一步加速了转账卢布的现金化过程。

而1991年年初的货币改革和价格自由化则直接引发货币滞存与通货膨胀的螺旋上升。

鉴于卢布信用等级是苏联政权牢固程度的晴雨表,剖析引发卢布信用危机的原因,对于探讨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苏联货币卢布赤字财政信用危机【作者简介】富景筠,197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北京100007)1990年是苏联末期[1]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分水岭。

就通货膨胀率而言,1986~1989年仍较为平稳,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1%[2]。

然而自1990年起,情况开始迅速变化,零售价格指数的增长率达到5·6%[3]。

至1991年,苏联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压制性通货膨胀开始公开化,并迅速升级为奔腾式通货膨胀。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1991年零售价格指数和批发工业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86%和138%。

随着苏联通货膨胀率的急剧攀升,卢布实际购买力大幅下滑。

据统计,与1985年相比,1990年单位卢布的实际购买力仅为其名义价值的12%~14%[4]。

而到了1991年,卢布在一年内的贬值幅度就达到85%[5]。

可以断定,卢布信用危机是在1990和1991这短短两年内全面爆发的。

为什么苏联末期的卢布币值会表现出如此剧烈的波动趋势?导致这一时期卢布信用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意义深远、发人深思。

另外,卢布的信用等级是苏联政权牢固程度的晴雨表,而苏联末期卢布的急剧贬值正是这一政权风雨飘摇的直接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讲,卢布信用的衰退与丧失构成了苏联经济崩溃乃至国家解体的重要原因。

卢布暴跌的原因

卢布暴跌的原因

篇一:《卢布暴跌的根本原因》卢布近期暴跌的原因不止油价。

俄罗斯最大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上周发行6000亿卢布债券,但实际上银行们买了这部分债券后,这些债券又被央行纳入抵押品,银行将债券抵押回央行换取现金,纽约时报将此比作央行印钱救助国企,卢布和俄央行的信用将受到质疑,卢布的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俄罗斯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油气出口为主,卢布价格应当紧密跟随油价走势,大部分人也是用这样的理由来解释卢布近期的大跌。

然而,现在看来俄罗斯央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暗箱”操作可能对卢布的影响要大过油价的涨涨跌跌。

例如本周一,原油价格因利比亚供给可能出现问题一度反弹,但卢布兑美元同期依旧毫无起色。

彭博专栏作家Leonid Bershidsky、《福布斯》俄文版的首位出版人近日撰文指出,央行与Rosneft的交易或造成了卢布的大跌:俄罗斯国有最大石油公司——Rosneft上周通过发行债券融资6250亿卢布(约合108亿美元),这部分债券收益率比同期限的俄罗斯国债还要低。

央行迅速将这部分债券纳入自己的可抵押品名单,这样其他银行便可使用这部分债券来作为抵押向央行换取流动性。

虽然不知道哪些银行购买了这些债券,但是可以推测有如下的事情可能发生:首先购买了Rosneft债券的银行们(可能是大型国有银行),可以将债券抵押给央行,然后借入外汇并将这部分钱通过货币互换合约提供给Rosneft。

该公司实际上相当于从央行拿到了卢布,并且央行的外汇储备也被迫减少了一部分。

Rosneft可以将这部分卢布投资于生产,当然也可能用这部分卢布购买美元,用来偿还之前的债务,正是后者这样的操作导致卢布严重下跌。

纽约时报直接将这一行为比作印钞,该报报道称,本周一卢布遭抛售的原因之一是市场担心央行实际上在靠发行新卢布来支撑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教授Natalia V. Akindinova指出,随着压力的增长,俄央行看来已陷入了“印钞政策”,以帮助遭受低油价和乌克兰危价导致的金融制裁挤压的国有石油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卢布暴跌的内部原因
2014年俄罗斯中央银行多次启动利率杠杆,大幅提升基准利率,但并未能够对卢布汇率持续走低的颓势加以控制,直至12月15、16日,卢布汇率两次刷新历史新低,尽管俄罗斯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用以稳定卢布汇率,力挽狂澜,但成效就见仁见智。

时至今日,俄罗斯卢布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继续盘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卢布汇率跳水引发全世界关注,但其实卢布贬值并非突发事件,而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近两年来卢布的市场表现不佳,汇率总体呈现下行趋势,诱因除了美元的强势回归、石油价格暴跌以及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三个主要的外部原因之外,俄罗斯自身经济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下面将着重分析俄罗斯卢布暴跌的内部原因。

一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易受外部冲击
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过于倚重能源等重工业,轻工业发展则相对缓慢。

十余年前,普京将石油“寡头”全部拿下,石油产业逐渐变成了“国家的产业”,导致俄罗斯国内经济和金融体系单一、脆弱。

2013年俄罗斯出口总额5263.92亿美元,其中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占比达到88.2%,石油产品及天然气原料占比34.55%,而汽车、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额却不足总额6%。

到2014年,石油天然气出口额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41.13%,占GDP的20.2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结构问题突出,能源企业占国有经济和整个经济的比重过大,俄罗斯联邦政府近一半的财政预算和外汇收入均来自于油气资源的出口,政府承担风险过高,一旦行业出现问题,对俄罗斯整个市场经济及政府的主权信用都会造成较大冲击。

而美国“页岩气”革命改变了世界液化天然气的供给格局,2009年其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逆转了美国油气资源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同时,国际油价大跌,2014 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已从年初的每桶100 多美元降至年底的50 多美元,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这给卢布汇率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俄罗斯依靠出口传统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挑战,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经济持续下滑,引发卢布贬值。

可以看出,俄罗斯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下,依赖传统能源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二卢布本身隐含的货币缺陷
受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卢布具有符合俄罗斯国情的特殊属性,卢布属于原油关联货币,属高风险货币。

而油价又是牵动俄罗斯经济命脉的主线。

由于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存在,美元走势与油价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卢布与国际原油价格相关系数在0.9以上,正相关性极为明显。

此外,俄联邦政府在制定年度经济发展规划,财政预算以及财政货币政策时,均以布伦特油价为核心的国际大宗商品物价作为重要参考目标。

俄联邦2014年财政预算就是以布伦特油价保持每桶93美元制定的。

另外,根据国际彭博社公开发布的经济数据,2014年全年布伦特油价下跌48%,卢布同步对美元贬值了45%,所以卢布贬值与油价下跌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转轨时期采用激进的“休克疗法”,很早便开放了资本与金融账户,卢布虽不是国际通用货币,却是自由兑换货币,使国际投机资金有了做空卢布的机会。

过早取消资本管制,实现货币完全自由兑换被认为是卢布在历次金融危机中易受外部冲击,资本大幅外流的重要因素。

在全面开放市场的情况下,俄罗斯并未培育出有效的汇率避险工具市
场,为跨境资本大幅波动留下了隐患。

上述卢布的两大属性决定了它的先天脆弱性,也使卢布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国家。

2014年,卢布成为彭博社跟踪监测的全球41种波动性货币中波动幅度排名第一的最不稳定货币。

三当局采取的不适宜政策
(一)取消汇率走廊限制
2014年11月10日,俄央行发布声明称,即日起取消外汇走廊限制,由有管理的浮
动汇率制向自由浮动汇率制过渡。

外汇走廊是指实际有效汇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央行对实际有效汇率的经常干预,取消汇率走廊也就是俄央行不再以可预期的方式在卢布兑欧元和美元的汇率超过限度的时候入市支持卢布。

声明指出,卢布汇率应完全在市场因素影响下形成,这将促进央行货币信贷政策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卢布汇率自由浮动可促进俄经济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并提高其经济应对打击的能力。

但同时指出,此举并不是完全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金融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时,俄央行将适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外汇回购将成为央行今后调控汇市的新工具,俄央行承诺将在任何需要打压投机的时候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但实际上俄罗斯中央银行取消汇率走廊时,卢布汇率持续下跌,极不稳定。

尽管早在
10月25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副行长在欧洲市场经济国际会议期间曾经公开发表讲话,表示俄罗斯央行将会在未来选择适当时机取消卢布汇率的浮动上下限,意图让卢布更加灵活。

但是这项政策在俄罗斯经济内忧外患,卢布汇率持续下跌时出台显然不合时宜,俄罗斯央行保证在财政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要适时采取干预措施,但是,给市场的直观感觉是,在持续数月、耗费了大量外汇干预市场之后,俄罗斯中央银行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控制卢布汇率,只好任其自由浮动。

这极大加重了金融市场对卢布的失望情绪,使得卢布汇率彻底失去了平衡,导致了更加严重的贬值。

(二)大量发行货币弥补政府预算缺口
由于油价下跌,俄罗斯政府财政收入锐减,面临财政赤字,俄罗斯央行裁定,它将接受商业银行持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债券作为贷款抵押(12月12日俄罗斯最大国有石油公司发行债券融资6250亿卢布)。

这部分债券的收益率比同期限的俄罗斯国债还要低,也就是支持商业银行凭此债券向中央银行换取流动性。

这实际上是中央银行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贷款。

市场被注入大量流动性,主动让卢布贬值可以看作是俄罗斯政府挽救财政预算的应急措施。

这是因为国际原油市场用美元结算,而俄罗斯统计财政收入却采用卢布,因此,在油价下跌时通过贬值卢布就可以保证俄罗斯出口石油获得的卢布收益基本不变。

(三)大幅加息
俄罗斯央行为了拯救卢布汇率,在不到十天时间里将其基准利率从9.5%提升到了17%。

起初的加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卢布汇率,但大幅度加息而言却是灾难性的。

首先会提高俄罗斯社会融资成本,严重伤害实体经济,导致风险升高,其次,在当时情况下基准利率大幅提升无疑是向市场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进一步引发资本外流,使卢布持有者信心崩盘。

而且外汇市场对于俄央行的加息根本不买账,12月15日,卢布大幅贬值13%引发俄罗斯央行火线加息至17%后,16日卢布崩盘贬值幅度一度超19%,创造卢布单日跌幅的历史新低。

四俄罗斯惨淡的国内经济形势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造成卢布深度大跌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俄罗斯经济形势欠佳,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社会各界对其前景缺乏信心。

如果没有这一点,以上任何因素都不足以造成卢布如此大幅度地贬值。

从图二中得到,卢布对美元汇率与俄罗斯GDP增长基本呈同步变化,证实整体经济形势对卢布币值的重要性。

尽管经过俄罗斯央行的强力干预之后,在国际油价价格回升消息的带动下,卢布汇率一度趋于平稳,并且显著回升,但是,当令人失望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卢布再次深度下跌,这充分反映出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对卢布汇率走势的直接和巨大的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体严重受创,在此之后,尽管俄罗斯经济曾出现过短暂的恢复性增长,但这种增长势头很快变得越来越微弱。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俄出现短暂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趋势,2009年出现15.7%的负增长,之后三年恢复正增长,2013年到2014年又出现负增长且情况更加严重。

在投资下降的同时,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明显减弱,2014年更加恶化。

2014年第三季度,俄GDP同比增长0.7%,为2009年经济收缩以来GDP最低季度增速。

与此同时,俄罗斯2014年的通胀水平达到5%,是俄罗斯央行目标的两倍之多。

由于油价大幅下跌,俄罗斯2015年GDP出现1.5%的萎缩,此前的预期则是持平。

经济增长放缓加上投资下降使俄罗斯通胀压力增大,卢布贬值压力进一步增大。

根据当时俄联邦经济发展部的预测,201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8%。

这些信息无疑严重挫伤了卢布持有者的信心,将手中的卢布换成外汇成为企业和公民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附:俄罗斯经济增长情况(%)
参考文献
[1] 许益翔,李金叶. 俄罗斯卢布贬值的原因、应对及启示[A].南方金融,2015,( 7).
[2] 刘遵乐. 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及其影响分析[J]. 欧亚经济,2015,(2).
[3] 刘威,徐鑫. 卢布贬值的原因及未来展望[A]. 区域特色,20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