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兰亭集序》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兰亭集序》试题练习及答案

9 兰亭集序(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4分) 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彭殇.(shānɡ)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解析A.“癸”应读ɡuǐ;B.“岭”应读lǐnɡ;C.“诞”应读dàn,“玄”应读xuán。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恰逢。
B.信.可乐也信:诚,确实。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多,这里指“热闹”。
D.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解析会:聚会,集会。
答案 A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A.列坐其次..之盛..B.俯察品类C.夫人之相与,俯仰..之外..一世D.放浪形骸答案 D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群贤.毕至B.齐.彭殇为妄作C.少长.咸集D.死生亦大.矣解析“齐”为意动用法。
其他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 B5.名句默写。
(3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感慨系之矣。
答案(1)茂林修竹(2)仰观宇宙之大(3)情随事迁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人教版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精选同步习题(含答案)

…………○…………装…………○…………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装…………○…………订………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精选同步习题(含答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兰亭集序》新人教版必修含答案

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以为流觞.曲水 觞:酒杯 B .所以游目骋.怀 骋:放开、敞开 C .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D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到 【解析】 致:情趣,情致。
【答案】 D2.下列各句对“于”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其欣于.所遇②不能喻之于.怀 ⎩⎨⎧③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④终期于.尽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 ①“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对②“于”介词,在③“于”介词,对④“于”介词,到。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项,古义为胸怀抱负;今义为抱在怀里或胸前。
C项,古义为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义为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D项,古义为它(曲水)的旁边;今义为第二,次要的地位。
【答案】 B4.从句式的角度考虑,下面的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其欣于所遇B.不能喻之于怀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省略句。
【答案】 D5.名句填空。
(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答案】(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3)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答案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答案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答案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由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
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广为人知。
下面是对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的解答。
题目一: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哪篇作品?答案: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作品写于东晋时期,是王羲之在兰亭宴会上所写的序文。
题目二:兰亭集序的主题是什么?答案:兰亭集序的主题是品茗和诗词。
文章以兰亭宴会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宴会上品茗、吟诗的情景,表达了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题目三:兰亭集序中的“临川羡鱼之濑”指的是哪个地方?答案:临川羡鱼之濑指的是兰亭的地方。
兰亭位于中国江西省临川区,濒临鄱阳湖,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题目四:兰亭集序中的“风烟望断”是指什么?答案:风烟望断是指远处的景色被烟雾遮挡,望不到尽头。
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兰亭宴会现场的雾气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题目五:兰亭集序中的“气蒸云梦泽”是什么意思?答案:气蒸云梦泽是形容兰亭宴会现场的景象,意味着气氛热烈,犹如云雾弥漫的湖泽。
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宴会场景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题目六:兰亭集序中的“何萧何竭”指的是什么?答案:何萧何竭是指筝和瑟两种乐器。
这个词语用来形容兰亭宴会上的音乐声,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喜爱和赞美。
题目七:兰亭集序中的“浩荡离愁白日斜”是什么意思?答案: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描绘夕阳下的离愁别绪。
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题目八:兰亭集序中的“烟霞净澈天山雪”是什么意思?答案:烟霞净澈天山雪是形容景色的美丽和清澈。
这个词语描绘了兰亭宴会现场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而纯净的感觉。
题目九:兰亭集序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是什么意思?答案:谁家玉笛暗飞声是指玉笛的美妙音乐。
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赞美和欣赏。
题目十:兰亭集序中的“众鸟高飞尽”是什么意思?答案:众鸟高飞尽是形容鸟群飞翔的景象。
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
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是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
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
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
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
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
“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观里的冲突与调和。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高中语文第8课兰亭集序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8课兰亭集序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癸.丑/葵.花暮.春/歆慕.稽.首/会稽.山B.险峻./逡.巡管弦./炫.耀契.约/修禊.事C.形骸./垓.下娱.乐/愚.弄挺.立/兰亭.集D.国殇./流觞.嗟悼./泥淖.垂涎./圣诞.节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B.列坐其次.次:旁边C.终期.于尽期:期望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3.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当其欣于.所遇C.不能喻之于.怀 D.因击沛公于.坐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C.夫人之相与,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世俯仰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之相与,俯仰一世..流觞曲水 B.夫人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6.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7.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只填字母)《兰亭集序》(见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答案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了“永和九年”的日期,即公元353年。
3.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兰亭的自然景观,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4.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人生如梦”。
5.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了“一觞一咏”的雅集活动。
二、选择题1. 《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A. 唐朝B. 宋朝C. 东晋D. 明朝答案:C2.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永和九年”是哪一年?A. 公元352年B. 公元353年C. 公元354年D. 公元355年答案:B3.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崇山峻岭”指的是什么?A. 书法作品B. 绘画作品C. 兰亭的自然景观D. 诗歌作品答案:C4. 《兰亭集序》中“一觞一咏”指的是什么活动?A. 书法比赛B. 绘画比赛C. 诗歌朗诵D. 饮酒作诗答案:D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
答:《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的一次雅集活动中所作。
当时,他们饮酒作诗,王羲之在酒酣之际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序文。
2. 请解释《兰亭集序》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含义。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这次雅集没有乐队演奏的盛大场面,但通过饮酒和吟诗,也足以表达和分享他们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深切感受。
四、论述题1. 论述《兰亭集序》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展示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技艺,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王羲之以其行书的流畅自然、变化多端,被誉为“书圣”。
《兰亭集序》以其优美的字形、和谐的布局、丰富的情感,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典范,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兰亭集序》同步测试含答案.doc

《兰亭集序》同步测试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寸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半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竣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四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蟹怀,足以里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有,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想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了所遇,暨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四之兴怀;况住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咆之于怀。
固知了死生为虚诞,齐彭笏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为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0 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咸: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3.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极: ____________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与: ___________5.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6.曾不知老之将至曾: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化:8.不能瞰之于怀喻: ___________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10.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5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D 解析 D 项,“致”,指情致,情趣。
3.下列句子中“一”都用作数词的一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悟言一.室之内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 家经典。
答案 B 解析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国魏以后三月三日人们到水 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由原文“暮春之初”也可断定不是“七 月七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二段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了兰亭集会 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 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 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 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答案 C 解析 王羲之在文中没有肯定老庄“齐生死”的观点,在生命 观上与老庄的道家思想也不一致。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可以极尽视听的乐趣, 实在令人快乐。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 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答案 A 解析 A 项,都是数词。B 项,把……看作一样/数词,一(间)。 C 项,形容词,一样/数词,一(个)。D 项,与“何”连用,副词, 多么/数词,一(人)。
4.下列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D.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 C 解析 例句以“杜康”代指酒。A 项,对偶。B 项,比喻。C 项,借代。D 项,拟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⑤所以游.目骋.怀 ⑦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①/②/③/④⑦/⑤/⑥
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⑥足以极.视听之娱
B.①⑥/②/③⑤/④⑦
C.①/②/③⑤/⑦/④⑥
D.①⑥/②⑤/③/⑦/④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第8课 兰 亭 集 序》同步测试
一分钟试卷
1.“入木三分”的典故最初是用来形容东晋时代的哪位大书
法家的( )
A.张旭
B.王献之
C.王羲之
D.张芝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有“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红是( )
A.牡丹
B.芍药
C.海棠 答案 1.C 2.C
(4) 在 《 兰 亭 集 序 》 中 , 王 羲 之 用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 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答案 (1)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 骸之外
(2)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3)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注意“悟、骸、世、崇、茂、诞、殇”等字的正确书写。
D.桃花
基础随堂测——知识根基在课内
(限时:4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会.(kuài)稽 契.(qì)约 激湍.(tuán) 临文嗟.(jiē)悼 B.癸.(kuǐ)丑 修禊.(xì) 彭殇.(shāng) 放浪形骸.(hái) C.静躁.(zào) 曲.(qū)水 流觞.(shāng) 趣.(qū)舍万殊 D.虚诞.(dàn) 悟.(wù)言 峻.(jùn)岭 游目骋.(chéng)怀 答案 C
②王羲之年幼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十三岁时,去 拜见一位大名士,这位大名士看出他将来必非等闲之辈,极力赞 扬。
③长大后,王羲之极善言谈,为人耿直、率真。一次太尉郗 鉴派门客向丞相王导求女婿,王家子弟听说有人来择婿,都显得 很矜持。但王羲之坐在东边的床上,露着肚皮吃东西,似乎没这 回事似的。郗鉴非常赏识王羲之,于是就将女儿嫁给了他。
13.下面是一位老师写的《兰亭集序》教学的开场白,请你 在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空缺的地方填上恰当的语句。
(1)________。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总共 324 字,在他 的神笔下,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 书”,他本人也被尊为独步千秋的“书圣”。(2)________。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2 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 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⑥赞比亚近期暴发霍乱,中国政府对此高度关注,迅速指派
医疗队为赞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当地百姓走上街头箪.食.壶.浆.表 示感谢。
④王羲之在书法上造诣极高。《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 从文学角度看,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从书法的角度看,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的名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是对东晋时人们漠视生命、崇尚虚无的思想的有 力纠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人物简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书 法家,琅玡人。曾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为人耿直、率真。 对书法造诣极深,《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人物评价:“固知一死 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体现了王羲之对生命的珍视。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答案 C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①②⑤是判断句,③⑥是省略句,④是倒装句。
7.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 月份分别叫作孟、仲、季,以示区分。
B.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 游,以祈福消灾。
答案 A 解析 A 项,①/②/③/④⑦/⑤/⑥依次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使 动、动词用作使动。
6.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放浪形骸之外 ④不
能喻之于怀 ⑤其致一也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
轻松当学霸——高考真的需要拓展
(限时: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国家宝藏》一书通过对 27 件文物的历史谱系、价值传 承的深入挖掘,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电 视节目中无法呈现的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将在书中一一呈现。 ②伴着初升的朝阳,诗人王勃缓步登上矗立在长江边的这座 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 然而生。
C.“岁在癸丑”中的“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古人常 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 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
D.“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传彭祖高寿, 在中国文化里“彭祖”也就成了长寿的代名词。
答案 C 解析 这种方法也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 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 兰 亭 集 序 》 中 , 作 者 写 兰 亭 的 “ 山 ”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_____;”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家都知道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历代的书法名家灿 若河汉,其中最杰出的一位是王羲之。
(2)其实这篇书序也是散文佳品,下面我们便来领略其文之 美。
14.某校拟制作“走进文化名人”的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 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王羲之简介,再就人物言行、品 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
①王羲之,因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生于公元 303 年,卒于公元 361 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在琅玡,后长 期居住在会稽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