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地铁

合集下载

地铁规划课程设计

地铁规划课程设计

地铁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2. 掌握地铁线路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了解影响地铁规划的关键因素。

3. 了解我国地铁建设与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地铁线路规划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就地铁规划问题展开讨论和提出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关注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增强学生对我国地铁建设的自豪感,激发为我国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地理、数学等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让学生在了解地铁规划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铁概述- 地铁的定义、发展历程- 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和优势2. 地铁线路规划原则与方法- 影响地铁规划的因素- 地铁线路规划的基本原则- 地铁线路规划的主要方法3. 地铁规划实践案例分析- 我国地铁建设与规划的现状- 国内外典型地铁规划案例- 案例分析:线路走向、站点设置、换乘设计等4. 数学与GIS在地铁规划中的应用- 数学模型在地铁规划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地铁路线规划中的应用- 实践操作:利用GIS软件进行地铁线路规划5. 小组讨论与汇报- 分组讨论:针对本地地铁规划提出建议- 汇报展示: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提出改进措施- 评价与反馈:教师与学生互评,总结优点与不足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地理、数学等学科知识进行选择和组织。

地铁智慧课程设计

地铁智慧课程设计

地铁智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地铁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地铁智慧系统的功能及其在现代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3. 学生能了解地铁运行中涉及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铁智慧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地铁线路优化方案,提高地铁运行效率。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评估地铁运行状况,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尊重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本课程旨在结合地铁智慧系统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课程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城市交通,为我国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地铁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铁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涉及课本第二章内容。

- 地铁的发展历程与文化- 地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地铁的工作原理与运行模式2. 地铁智慧系统:介绍地铁智慧系统的功能、应用场景及其在现代城市交通中的作用,涉及课本第三章内容。

- 智慧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智慧系统在地铁运行中的应用案例- 智慧系统对城市交通的影响3. 地铁线路优化:学习地铁线路规划与优化方法,结合小组合作,设计简单优化方案,涉及课本第四章内容。

- 地铁线路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线路优化案例分析- 小组合作设计优化方案4. 数据分析与处理:了解地铁运行数据的特点,学习数据分析方法,评估地铁运行状况,涉及课本第五章内容。

- 地铁运行数据的类型与特点- 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评估地铁运行状况并提出建议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系统地选择了与地铁相关的知识内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_课程设计报告(城市地铁设计)

数据结构_课程设计报告(城市地铁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9级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时间: 2010年12月一、课程设计题目:1、哈夫曼编码的实现2、城市辖区地铁线路设计3、综合排序算法的比较二、小组成员:三、题目要求:1.哈夫曼编码的实现(1)打开若干篇英文文章,统计该文章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进一步统一各字符出现的概率。

(2)针对上述统计结果,对各字符实现哈夫曼编码(3)对任意文章,用哈夫曼编码对其进行编码(4)对任意文章,对收到的电文进行解码2.某城市要在其各个辖区之间修建地铁来加快经济发展,但由于建设地铁的费用昂贵,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地铁的建设路线。

(1)从包含各辖区的地图文件中读取辖区的名称和各辖区的直接距离(2)根据上述读入的信息,给出一种铺设地铁线路的解决方案。

使乘客可以沿地铁到达各个辖区,并使总的建设费用最小。

(3)输出应该建设的地铁路线及所需要建设的总里程信息。

3.综合排序算法的比较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的执行时间。

试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的次数。

(1)对以下各种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比较: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二路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2)待排序的表长不少于100,要求采用随机数。

(3)至少要用5组不同的输入数据做比较:比较的次数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的次数(4)改变数据量的大小,观察统计数据的变化情况。

(5)对试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对各类排序算法进行综合评价。

四、项目安排:1、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工:负责哈夫曼编码的实现,负责城市辖区地铁线路设计,负责综合排序算法的比较。

合作:组内,组外进行交流,组长帮助解决组员的在项目过程中的困难,并控制进度。

五、完成自己的任务:任务:城市辖区地铁线路设计1.实现方案创建城市辖区图表信息将信息写入文件从文件读取信息最优路径的选择输出最优路径的相关信息在整个编程中,我是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把数据写到文件中,而不是直接从文件中读取,这个不是题目要求的,但是我想当拿到数据之后都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干脆直接手动输入得出结果。

c语言课程设计地铁

c语言课程设计地铁

c语言课程设计地铁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通过编写程序模拟地铁运行系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语法知识,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运用C语言编写程序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C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2.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函数的声明、定义、参数传递、返回值等。

3.地铁运行系统模拟:编写程序模拟地铁的运行,包括站点、列车、乘客等。

4.程序调试与优化: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分析程序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优化程序性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铁运行系统的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模拟地铁运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编程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或《C语言入门教程》等。

2.参考书:《C语言编程实践》、《C语言深度探索》等。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在线编程练习平台等。

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软件(如Code::Blocks、Visual Studio等)、网络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渠道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C语言编程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地铁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地铁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地铁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铁规划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铁线路设计、站点布局和换乘系统。

2. 使学生掌握城市交通规划中地铁系统的功能、优势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理解地铁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掌握相关政策及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数据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地铁线路进行初步规划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对地铁规划提出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兴趣,激发他们关爱城市、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地铁系统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等方面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注重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城市地理、交通规划和人文关怀等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为我国城市地铁规划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民意识,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铁规划基本概念:介绍地铁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以及地铁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铁概述2. 地铁线路设计:讲解地铁线路走向、线型选择、站点间距和线路交叉等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铁线路设计3. 地铁站点布局:探讨站点选址、站点类型、站点设施布局和周边土地利用等问题。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铁站点布局4. 换乘系统设计:分析不同类型的换乘方式、换乘站的布局和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 换乘系统设计5. 地铁规划与城市发展:阐述地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探讨地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铁与城市发展6. 地铁规划政策与法规:介绍我国地铁规划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

教材章节:第六章 地铁规划政策与法规7.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地铁线路规划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地铁建设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地铁建设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地铁建设问题地铁建设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城市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议题。

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解决地铁建设问题。

一、问题描述在城市规划中,地铁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程序,能够根据给定的城市地图和站点信息,实现以下功能:1. 添加地铁线路:能够添加新的地铁线路,并指定每个站点的名称和位置。

2. 添加地铁站点:能够在已有的地铁线路上添加新的站点,并指定站点的名称和位置。

3. 查询地铁线路:能够根据线路名称查询该线路的所有站点信息。

4. 查询地铁站点:能够根据站点名称查询该站点所属的所有线路信息。

5. 查询两个站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能够根据给定的起点和终点站点,计算出两个站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输出经过的所有站点。

二、数据结构设计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数据结构:1. 图(Graph):用于表示整个地铁网络,每个站点作为图的一个节点,站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作为图的边。

2. 邻接表(Adjacency List):用于表示每个站点的邻接站点,方便查询某个站点的相邻站点。

3.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用于计算两个站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三、算法设计1. 添加地铁线路:根据输入的线路名称和站点信息,将新的线路添加到地铁网络中。

2. 添加地铁站点:根据输入的站点名称和位置,将新的站点添加到指定的地铁线路中,并更新相邻站点的连接关系。

3. 查询地铁线路:根据输入的线路名称,遍历地铁网络,找到该线路的所有站点信息,并输出。

4. 查询地铁站点:根据输入的站点名称,遍历地铁网络,找到该站点所属的所有线路信息,并输出。

5. 查询两个站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输入的起点和终点站点,利用Dijkstra 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并输出经过的所有站点。

四、实现步骤1. 定义图(Graph)数据结构,包括节点和边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操作方法。

c语言课程设计地铁系统

c语言课程设计地铁系统

c语言课程设计地铁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地铁系统模拟。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

2.掌握C语言的控制结构,如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3.掌握C语言的函数定义和调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够运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实现程序的控制流程。

3.能够定义和调用函数来实现程序的模块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以及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地铁系统模拟。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2.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3.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4.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5.地铁系统的模拟实现。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1.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地铁系统的模拟实现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C语言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实现地铁系统的模拟。

4.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

2.参考书:《C语言编程实例解析》。

3.多媒体资料:地铁系统的模拟实现案例视频。

4.实验设备:计算机和编程环境。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学习C语言,掌握编程技巧,并实现地铁系统的模拟。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数据结构地铁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地铁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地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栈、队列、链表等;2. 学会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问题求解;3. 了解地铁线路图的特点,掌握利用数据结构表示地铁线路的方法;4. 掌握查找和排序算法,并能够应用于地铁线路查询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地铁线路查询系统;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代码编写技巧;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共同分析问题、分工合作完成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结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地铁线路图这一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熟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但对于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结合地铁线路图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实现一个实用的地铁线路查询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栈、队列、链表等数据结构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2. 地铁线路图数据结构设计:利用链表实现地铁线路的表示,使用栈和队列进行站点查询优化。

3. 编程语言选择与使用:结合Python或C++等编程语言,实现地铁线路查询系统的功能。

4. 查找与排序算法:介绍二分查找、冒泡排序等算法,并应用于地铁线路查询优化。

5. 教学案例:分析实际地铁线路图,运用数据结构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地铁线路查询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地铁建设问题软件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设计题目地铁建设问题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4 年1月17日目录1 设计时间 02 设计目的 03设计任务 04 设计内容 04.1总体设计 04.2需求分析 (1)4.3详细设计 (1)4.4测试与分析 (3)4.4.1测试 (3)4.4.2分析 (4)4.5 附录 (4)5 总结与展望 (8)参考文献 (9)成绩评定 (11)1 设计时间2014年1月15日2 设计目的设计各辖区之间最短地铁,使修建费用最少3设计任务某城市要在各个辖区之间修建地铁,由于地铁建设费用昂贵,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地铁建设线路,使市民可以沿地铁到达各个辖区,并使总费用最小。

4 设计内容(1)输入各个辖区名称和各辖区间直接距离(地铁铺设费用与距离成正比)。

(2)根据辖区距离信息,计算出应该在哪些辖区建立地铁线路。

(3)输出应该建设的地铁线路及所需建设总里程。

4.1总体设计图4-1算法图4.2需求分析(1)本程序设计计算城市内各辖区间修建地铁的最短路程。

(2)运行时,输入辖区的名称,各辖区之间用空格键隔开,以#输入结束。

(3)输入各辖区间距离时,先输入两辖区名称,再输入距离。

(4)最后计算最短距离来得出最少费用。

4.3详细设计采用邻接矩阵存储构造无向图int creatgraph(Graph *g){int i=0,j,m,k,p;char a[10],b[10];printf("请输入所有的辖区,以#为输入结束标志\n");scanf("%s",g->V[i]);while(strcmp("#",g->V[i])!=0){i++;scanf("%s",g->V[i]);}g->vexnum=i;for(i=0;i<g->vexnum;i++)for(j=0;j<g->vexnum;j++)g->R[i][j]=INFINITY;printf("请输入辖区和辖区之间的路程,以##为结束标志\n"); scanf("%s%s%d",a,b,&m);while(strcmp("##",a)!=0 || strcmp("##",b)!=0 || m!=0){k=locatevex(g,a); p=locatevex(g,b);if(k==-1){printf("没有%s这个辖区\n",a);return 0;}if(p==-1){printf("没有%s这个辖区\n",b);return 0;}g->R[k][p]=g->R[p][k]=m;scanf("%s%s%d",a,b,&m);}return 1;}普利姆算法生成最小树struct tree //构造最小生成树//{int weizhi;int lowcost;};int minimun(struct tree *a,Graph g) {int i,k,m=0;for(i=0;i<g.vexnum;i++){if(m==0 && a[i].lowcost!=0){m=1;k=i;}if(m==1 && a[i].lowcost!=0){if(a[i].lowcost<a[k].lowcost)k=i;}}return k;}4.4测试与分析4.4.1测试图4-1正确测试结果图4-2错误测试结果4.4.2分析调试时,在输入数据时,再输完数据后要再次按下空格键,再输入结束符号才会结束本次输入进入下一个输入。

且不能输入与本次输入无关的数据或者超出本次输入限制的数据,否则显示错误,将重新输入。

4.5 附录#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malloc.h>#include<string.h>#define INFINITY 10000#define M 20typedef struct{char V[M][10];int R[M][M];int vexnum;}Graph;int locatevex(Graph *g,char a[10]){int i;for(i=0;i<g->vexnum;i++){if(strcmp(a,g->V[i])==0)return i;}if(i==g->vexnum)return-1;}int creatgraph(Graph *g){int i=0,j,m,k,p;char a[10],b[10];printf("请输入所有的辖区,以#为输入结束标志\n");scanf("%s",g->V[i]);while(strcmp("#",g->V[i])!=0){i++;scanf("%s",g->V[i]);}g->vexnum=i;for(i=0;i<g->vexnum;i++)for(j=0;j<g->vexnum;j++)g->R[i][j]=INFINITY;printf("请输入辖区和辖区之间的路程,以##为结束标志\n"); scanf("%s%s%d",a,b,&m);while(strcmp("##",a)!=0 || strcmp("##",b)!=0 || m!=0) {k=locatevex(g,a); p=locatevex(g,b);if(k==-1){printf("没有%s这个辖区\n",a);return 0;}if(p==-1){printf("没有%s这个辖区\n",b);return 0;}g->R[k][p]=g->R[p][k]=m;scanf("%s%s%d",a,b,&m);}return 1;}struct tree //构造最小生成树// {int weizhi;int lowcost;};int minimun(struct tree *a,Graph g){int i,k,m=0;for(i=0;i<g.vexnum;i++){if(m==0 && a[i].lowcost!=0){m=1;k=i;}if(m==1 && a[i].lowcost!=0){if(a[i].lowcost<a[k].lowcost)k=i;}}return k;}void MiniSpanTree_PRIM(Graph g,char a[10]) {struct tree closedge[M];int i,j,k,money=0;k=locatevex(&g,a);if(k==-1){printf("没有%s这个辖区,无法求解\n",a);return 0;}for(i=0;i<g.vexnum;i++){if(i!=k){closedge[i].lowcost=g.R[k][i];closedge[i].weizhi=k;}}closedge[k].lowcost=0;for(i=1;i<g.vexnum;i++){k=minimun(closedge,g);money+=closedge[k].lowcost;printf("%d:%s %s%d\n",i,g.V[ closedge[k].weizhi ],g.V[k],closedge[k].lowcost); closedge[k].lowcost=0;for(j=0;j<g.vexnum;j++){if(g.R[k][j]<closedge[j].lowcost){closedge[j].weizhi=k;closedge[j].lowcost=g.R[k][j];}}}printf("总费用为:%d\n",money);}void main(){int i,k;Graph g;char a[10];printf("请选择功能: 1(铁路建设) 0(退出)\n");scanf("%d",&k);while(k){i=creatgraph(&g);if(i){printf("请输入从哪里开始:");scanf("%s",a);MiniSpanTree_PRIM(g,a);}printf("请选择功能: 1(铁路建设) 0(退出)\n");scanf("%d",&k);}}5 总结与展望本程序,本次编译涉及数据结构最小生成树以及图的构造等编译。

先要构造结构体,在定义时应要注意尽量将赋值空间增大,以防止调试时输入数据超出运算范围。

再进行函数的编译调用,构造无向图用邻接矩阵进行存储,这些编译代码,书上都有介绍,但不可尽抄,书上的只是一个模板,根据程序设计任务将变量进行修改,构造图之后,运用最小生成树原理,用普利姆算法对整个程序变量进行编译,最后进入主函数,就直接调用函数进行运算输入的数据,输出运算结果。

这次程序的编译让我对图的遍历理解的更加深入,最小生成树问题不仅可以运算本次程序对地铁建造最少费用问题,更可以运用于一系列的最短距离等问题,解决甚多复杂问题!极其具有实用性!参考文献[1] 屈辉立,陈可明,石武信.JSP网站编程教程[M].第1版,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5[2] 白勇.用B/S模式构建在线考试系统[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0(4): 100~130.[3] 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数据结构。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姚诗斌.数据库系统基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81年第8期成绩评定成绩教师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