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及建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解读

修订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 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 的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系统性。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 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
修订原则
坚持创新导向
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 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 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 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理念解读
(一)“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是统摄性理念
“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是统摄性理念,其他四个理念分别从课程目 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来落实和体现化学课程的育人功 能。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化学课程系统的核心要素。只 有每个课程要素都发挥育人功能、体现育人价值,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 程育人。
7.删除了 2011版附录中的“有关行为动词中的分类”,即在目标的制定 中用到的“知道、记住、说出、认识、了解”等这些行为动词。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理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 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三个育人的根本性问题,主要从育人功能、 发展核心素养、大概念统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和发展性评价等方 面凝练了五个课程新理念。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
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 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精简版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精简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
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原则(一)坚持目标导向(二)坚持问题导向(三)坚持创新导向三、主要变化(一)关于课程方案: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
(二) 关于课程标准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
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1.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2.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3.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4.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5.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三、课程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 念,确立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化,反映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 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二)目标要求1.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2.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3.经历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4.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四、课程内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置五个学 习主题,即“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物质的组 成与结构”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2022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及思考:化学课程标准高质量实施的建议

2022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及思考:化学课程标准高质量实施的建议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了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要求[1]。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要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命题依据,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2]。
学业质量标准将学科的内容要求和核心素养的质量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起到了连接核心素养和具体考试评价实施的桥梁作用[3]。
可以认为,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及其表现特征的具象化表征。
学业质量标准是命制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依据,但教师在如何更系统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如何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分析现有的学业水平考试工具、如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
本文基于学科能力及核心素养的系统构成模型,多维解构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建构学业质量评价框架,并以某省2021年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为例进行工具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表现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考试评价和教学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1 基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框架1.1 化学课程学业质量内涵新课标化学学业质量进一步细化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学生通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习后所达到的核心素养水平(学业成就表现)进行整体刻画[4]。
按照不同的认识对象和问题情境,学业质量被细化为“认识物质组成、性质及分析相关实际问题的情境”“探索化学变化规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实验探究情境和实践活动”和“常见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情境”4类情境下学生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表现,反映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能力素养表现性要求[1]。
学业质量与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是保持一致的,每个学习主题都是围绕大概念选取的包括核心知识、思维方法和探究实践活动的多维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共17页PPT资料

课程标准中与科学探究相关的内容主题
国家
课程标准
内容主题
美国
加利福尼亚科学 课程标准
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研究与 实验
英国
英国科学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生命过程与生物体、物质及其 性质、物理过程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安大略省科学与 技术课程标准
新南威尔士州科学与 技术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与技术问题解决技能、理解生命 系统、结构与机理、物质与能量、地球与 空间系统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王祖浩
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wangzuhao126
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
1.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 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
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 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的化学核心知识、过程 方法和价值观。
新南威尔士州科 学与技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 标准
科学的应用领域
化学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 材料、健康、环境 )
4.力求减轻学生的课业学习负担
(1)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 (2)课时不变,内容适当调整,要求适当降低 严格控制内容难度:
● 原子结构 ● 元素化合物 ●化学计算 ……
谢谢!
17
议中被采纳或基本采纳的达到66.4%。总计对 实验稿文字增、删和修改近200处。
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
1. 充分肯定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
(1)坚持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突出化学学科的重要价值 ●着力体现基础性和启蒙性 ●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明确 ●科学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建构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1)2019年向29个省和42个国家实验区问卷。调查对 象涉及不同类型学校的化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
解读2023年新版化学课程标准

解读2023年新版化学课程标准根据2023年新版化学课程标准,我们将对化学教学做出以下解读:主要变化1. 知识内容的调整:新版化学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需要。
教学内容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知识内容的调整:新版化学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需要。
教学内容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践性教学的强调:新版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实践性教学的强调:新版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3. 跨学科的融合:新版化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
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跨学科的融合:新版化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
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应该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能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应该能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推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应该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能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应该能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推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科学态度的培养: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态度,包括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他们应该具备科学伦理和安全意识,并能够合作与交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及解读1.修订的总体原则与工作思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原则: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能力为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坚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社会发展新动向,恰当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
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学科和学段间的衔接。
修订的工作思路: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的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和实践能力,立足课程目标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2.修订的主要内容及解读(1)弘扬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a.在“导言”部分,本次修订明确阐述了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化学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化学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作用和深远意义。
b.在“课程性质”部分,突出化学课程三方面的功能,即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化学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作用。
c.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增加“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
d.在课程总目标中增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e.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增加“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增加“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敢于质疑”等重要观点。
(2)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a.“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目标要求更为具体。
b.强化“实验安全”和实验中的“环境保勿意识。
c.增强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d.删去“活动与探究建议”的具体内容,降低其要求。
(3)降低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标准(2011年版)》严格控制内容的深广度:微观知识主要限于对分子、原子的认识,对离子、电子的具体作用不作要求;元素化学以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物质为主,不要求建立复杂的知识系统;化学定量要求只涉及有关公式含义的理解和最简单的计算。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标准》中新增加的学习情景素材
更新的视角
情景素材实例
化学、技术与社会 的联系
“自来水的生产工艺”;“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氮气的用途”;“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氢能源汽车”;“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爆措施”;“我国能源消耗和化石燃料分布”;“新型陶瓷”;“二氧化硫排放与‘酸雨’”
解释与结论
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 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的意识。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二)
①用实验证明: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生成了新的物质
四(二)
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氯化铜溶液用石墨电极通电分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
(5)降低了实验探究建议的活动要求
主题 (单元)
《实验稿》建议的实验活动
修订后的实验活动
二(一)
④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
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01
添加标题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02
添加标题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03
添加标题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04
添加标题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05
添加标题
燃烧的条件。
06
添加标题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2022年版化学新课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等方面提出具体 建议,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体系的 完善。
核心内容调整及特点
01
02
03
04
强化实验与探究
增加学生实验和探究活动的比 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
贴近生活实际
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实际和社会需求,注重化学知
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体现科学本质
度。
07 师资培训与资源保障措施
师资培训方案制定
确定培训目标
提升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实施能力,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
设计培训课程
结合新课标要求和教师培训需求,设计系统 性、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分析培训需求
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如新入职教师、骨干教 师等,进行需求分析。
制定实施计划
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确保培 训方案的顺利实施。
旧版课标存在的问题
旧版化学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过于注 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需要进行修订和 完善。
修订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强调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 括科学探究、实验能力、创新思维等 ,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新时代人才。
促进跨学科融合
推动化学教育改革
课程目标
明确化学课程的性质,强调科学素养和实 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基本的教学理念。
阐述化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注重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
按照主题划分课程内容,包括物质性质与 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与科学 探究等,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THANKS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