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专项复习-心理描写导学案 (无答案)
心理描写作文指导导学案

知识链接:心理描写的定义: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理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1、直接描写式: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如:(1)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2)“我的老天爷!”他想。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我绝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
难道我不称职吗?——不成,我绝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到布料。
”2、动作暗示法: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1)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2)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
(3)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3、语言烘托法:言为心声,一定条件下人物的语言正是其心理状态的折射。
如:(1)“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下去。
”(2)“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4、神态显示法:这种描写法是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1)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3)我落在后面,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5、景物衬托法: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如:(1)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作文专题训练 人物描写 心理描写教案

作文专题训练人物描写心理描写教案人物描写--心理描写课题:新授课人物描写--心理描写授课时间:月日课型:主备人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描写的含义。
2.明确心理描写的作用。
3.研究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教学内容:重点研究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教法及教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个案调整:回忆学过的人物心理描写的例子,师生交流。
一、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二、心理描写的作用1.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
三、心理描写方法:1.直接描写式: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2.抒情独白式: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3.梦境描绘式: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4.神态显示式: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如“他瞥了一眼”或“他撇了撇嘴”等。
5.行动表现式:在小说、戏剧、记叙文中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6.环境衬托式: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四、课堂练笔:当老师下发试卷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心理描写的方法,积累并运用。
五、巩固练:以“没想到我如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个案调整: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无。
中考作文专项突破之“心理描写”

中考作文专项突破之“心理描写”【导语】欧阳修曰:君子之修身,外正其形,内正其心。
一篇作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由内与外两条路径组成,于外,着力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显性描写;于内,通过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隐性描写。
只有内外兼顾,人物形象才能立体鲜活、跃然纸上。
这一期,我们聚焦心理描写,探讨如何“让心灵说话”的写作奥秘。
【二类文心理描写】1.不加取舍的心理描写。
望着父亲的后背,我在心里想:父亲已是年过四十的人了,两鬓早已有了银光,在这个初冬的早晨,他完全没有必要和我一起跑步,他本可以多睡一会儿,看看新闻,刷刷手机,工作一会儿再看看书,可他仍然选择跑步。
看着他一往无前奔跑的背影,我不禁鼻子一酸。
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他不想让我成为一个胖子,他在用行动告诉我,奔跑,天天奔跑的力量。
——《微光》阅卷旁批:望着父亲奔跑的背影,“我”顿时思绪万千,但若写在作文上,须于“万千”之中进行取舍,保留和中心密切相关的“一二”精华即可。
大段的心理描写,会产生冗长繁杂的累赘之感。
2.缺少层进的心理描写。
我在心里嘀咕:“解不开塑料袋就撕开呗”,为块儿八毛钱,一把年纪的人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竟然如此不顾自己的形象。
——《死结》阅卷旁批:人物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仅此一个的,心理可以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不断层进变化,甚至在当时当地,心理也可以呈现多面化和立体性。
3.孤立存在的心理描写。
回想起以前的自己做事一丝不苟,现在却潦草行事;以前的自己性情稳定柔和,现在却桀骜不驯;以前的自己勤勤恳恳,现在却游手好闲。
我终于找到自己落后的原因——丧失了谦卑,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
现如今我的内心一片荒芜,需要谦卑来滋养,长成参天大树,扫去阴霾。
——《重拾谦卑》阅卷旁批:心理描写不仅可以通过内心独白直接写出来,还可以借助语言、动作、神态和景物等间接表现出来。
一味地进行自我心理解剖,单调乏味,让描写走进陷入孤立无援的单行道。
【一类文心理描写】1.情动于中化于行望着父亲一往无前的奔跑的背影,我不禁鼻子一酸:父亲已是年过四十的人了,两鬓早已有了银光,在这个初冬的早晨,他本可以多睡一会儿,但他仍然选择跑步。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学案——人物心理活动描写

人物心理活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是人物写作的关键,掌握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对于生动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忧伤、犹豫、兴奋、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人物的心理描写时,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点: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设身处地的站在人物的立场思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场面。
小学生所写的作文,习惯采用第一人称(“我”或者“我们”)形式,采用第一人称作文时,尽量不要在心理活动之前加上“我想”俩字,读者很明显就能看出来心理活动。
更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他究竟想什么。
也就是说,在第一人称的作文中,对于其他人就不可以描写心理活动。
对于第三人称作文,就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但也要注意,在描写时,人物的称呼前后要一致,不能前面是“李三”,后面是“他”,如果文章几个人物形象,那就感觉很凌乱。
文章人称与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关系图:大家还需要明白,人物的心理活动支配着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因此,在具体写作时,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场面、和环境气氛也是可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场面和环境气氛的变化可以引起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当然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也可以引起场面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1、直接描写法这是常用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在具体描写时,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前加“想”字,作为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关键性标志。
一般情况,“想”字要么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要么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
学习心理描写方法导学案

刘金枝一、学习目标:、了解心理描写地方法、学会比较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二、学习过程:学习心理刻画地方法.(一)内心独白.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地无声地话.人在不同地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地话,这不同地话能反映人物不同地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地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地心理.——要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先看一段精彩地心理描写: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个,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练习地少罢了.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做个俯卧撑,一天、二天随着天数地增加,渐渐地,渐渐地,我一口气能做多个.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注意:心理描写要为写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回家地路上路灯亮了.我地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地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地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地.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今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大发雷霆,肯定要揍我.怎么办呢?我回家呢,还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呢?这时,我脚步慢了下来.可是躲得过今天,能躲得过明天吗?还是回家向爸爸承认错误吧,请求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就加快了脚步,向家里走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注意:写心理要注意顺序,先想什么,后想什么,要有个过程.)(二)用梦幻写心理幻境是反映人物心理地一种特殊而又新颖地表现方式.它常常是一种尚未有过,却可能出现地生活现象地形象表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如: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地叉组成一张巨大地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地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地叹息声和旁人地嘲笑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再如:《卖火柴地小女孩》一文,描写小女孩在饥寒交迫地情况下,擦然一根根火柴产生了幻觉,展现初一幅幅美丽地幻想世界.点燃第一根火柴,仿佛自己坐在大火路面钱;第二根,仿佛看见了烤鹅;第三根,仿佛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根,仿佛看到了奶奶;点燃一整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带到光明快乐地地方去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样地幻觉描写,反映了小女孩地天真、单纯及对温饱地渴求.小女孩当时地心理活动也被刻画得细腻曲折.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物地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地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地中心有一定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用动作写心理我只得坐在位置上发呆,这感觉是多么难熬啊,更何况旁边那位仁兄还在一个劲儿地抽烟,烟味把我熏得够戗.鼻子难受得要命,我只好转过身去.再看看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一丝烦躁.“他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啊?”我生气地想.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地秒针.、、……我慢慢地数着,心里冒出一股无名火——你咋跑得这么慢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注意:动作描写与内心独白结合起来写.)再如: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地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地“”字映入我地眼帘,我地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地一声,我看到了我地分数——,可怜地“”,我“唉”地一声便瘫在了桌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用神态写心理一个人地思想地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地言语神态中表现出来,语言行动是心理地外在表现形式,人物地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通过抓住人地形态地变化来刻划心理活动,不失为一种高明地写作方法.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如: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地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地?”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我又不是专门看门地?”旁边地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地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那个捣乱鬼脚一跺:“小丫头,你别白天说梦话!你诬陷好人,给我小心点!”“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地.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狡辩!”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地?”“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这段话,就把几个不同人地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人物神态描写能更好烘托出人物地心理.(五)用景物衬托心理.天阴沉沉地,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地,只听见“沙沙”地发试卷地声音,“哗啦!”我地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地试卷已发下来了,分,看着同桌哭丧地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心理描写要注意:、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年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状况和特定环境,要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多数情况下,心理描写总是与叙事相结合,并且伴随着人物地语言、行动、肖像描写进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课堂练习给下列情境补写一段心理(字左右).运动会上,你是米(或米、米)地种子选手,大家都把夺冠地希望放在你身上,此刻你正站在起跑线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运动会上,你是米地选手,你对获得名次很没把握地,老师和同学都把希望投在你地同伴身上,此刻你正站在起跑线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当你看到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而破碗中还寥寥无几时.(字左右)附:心理描写时常用地词语: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兴趣盎然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称心如意心满意足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形于色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洋洋自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心如刀割痛不欲生痛心疾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乐极生悲慷慨悲歌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急如焚心急火燎五脏俱焚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满面愁容双眉紧蹙深恶痛绝令人发指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深仇大恨抱恨终身拂袖而去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怒形于色面有愠色。
初三复习课--心理描写导学案

初三复习课---片段作文训练心理描写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心理描写。
2、学习并运用心理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3、学会在读懂文章语境的情况下做适当的心理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并运用心理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2、学会在读懂文章语境的情况下做适当的心理描写考点及考标要求:1、符合情景,符合人物心理特征 4分(要求心理描写的内容占70以上)的2、运用修辞,1分,修辞恰当2分,共3分3、达成字数要求3分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明确考点及考试要求。
三、析材料、读例文、评优劣、改文章【题型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不超过150字的心理描写。
(10分)张晓萌骑单车上学,路上不小心碰倒了一位痴呆老人,张晓萌将老人送到医院就诊,却被医院和老人的家人误认为助人为乐的人,并送了一封表扬信到学校。
班主任老师在班上当众表扬了张晓萌,同学们也热情鼓掌,面对此情此景,张晓萌该怎么办呢?要求:1、运用心理描写写出张晓萌此时的内心感受。
2、描写中必须运用比喻的手法。
例文:面对大家的掌声,张晓萌觉得有些慌,心里就好像藏着一只小兔子,扑腾扑腾地直跳,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异常闷热,张晓萌的额头冒出了汗。
怎么办呢?对不对同学们说出真实情况?张晓萌虽然心里特别渴望同学们的这种掌声,但是,她知道,如果不说出真相,自己可能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承受的,将是内心深处道德的谴责!我可以不要表扬,不要虚名,但我绝对不能丢了诚信!这样想着,她站了起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大家。
她感觉到大家似乎楞了一下,但片刻后,掌声更加热烈地想起,她从大家的眼神里看到了另一种敬佩。
风吹过,是很细腻的和风,张晓萌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舒畅……四、归纳知识要点,掌握写作技巧(一).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最常用的方式有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等。
(二).心理描写方法的技巧1.内心独白。
初中作文心理描写训练教案

初中作文心理描写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3. 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难以表达内心感受的问题?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教师总结学生遇到的问题。
二、讲解心理描写(15分钟)1. 教师讲解心理描写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师介绍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如:内心独白、心理分析、表情动作描写等。
3. 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如何运用在写作中,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
三、心理描写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场景,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技巧,写出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变化。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重点辅导。
四、分享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心理描写训练进行总结,强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运用心理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心理描写的实际情况。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描写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学生重点辅导,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要继续强调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心理描写作文指导学案

扣住心理描写,点亮人物心扉——心理描写指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习作案例及《羚羊木雕》中的心理描写,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一、心理描写的定义就是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二、《羚羊木雕》中精彩的心理描写(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1、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2、我没有理由了。
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3、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4、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总结:心理描写的作用:三、作文大比拼片段一:去年秋天,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爸爸突然说要带我去溜冰,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便开心得蹦蹦跳跳,心理暗喜到:太好了,以前只是看过视频,知道玩花样溜冰的人可以在冰上翩翩起舞,灵活自如。
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学习溜冰了,我一定好好学,展示给爸爸看。
片段二:一天,爸爸说要带我学溜冰,我听到很开心,因为我觉得溜冰很好玩,我很期待能够学会溜冰。
评一评那个片段写得好,好在哪里?四、心理描写的方法1)内心独白法案例: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思考:怎样运用内心独白法把“紧张”表现出来呢?小试牛刀:语文课开始了,老师准备批好的试卷发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训练——心理描写【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2.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心理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品评感悟】想一想:这样写好不好?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回答:不好,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作文需要以情感人,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
因此,要想写活人物必须着力描写人的心理活动。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知识储备】1、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2、心理描写的作用: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3、心理描写要求: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4、心理描写的三个原则: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你一招】1、内心独白法:就是自己对自己讲无声的话。
由人物自己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直接表露出来一般用“我想”、“我寻思”、“我回忆”等句式,人称可变化。
例一: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练习:奶奶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使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奶奶诉说:(补上内心独白)奶奶,您就是我口渴时的一杯清水,也是我困倦时的一个枕头,更是抚慰我心灵的一缕春风。
您的爱无边无际,无时无刻萦绕着我。
无论今后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笑对一切,快乐的生活。
因为,我知道,有您的爱陪伴着我直到永远。
2、梦幻描写法: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例二: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练习:姥姥微眯着眼睛对我说:“春天夜里凉,别冻着了。
多学习点好,但不要太累,早些睡才好啊!”姥姥的声音有些沙哑,(补充我的心理活动)我仿佛像听到了经典的老碟片,音色不如从前,却不影响悠扬宛转的曲调,还浸染了岁月的馨香。
借着银色的月亮,我又仿佛看到姥姥花白的头发,深深的皱纹,苍老的脸庞中散发的圣母般的光芒。
我仿佛感到一股温热的液体就要盈满我的眼眶……我说不出话来,只好重重地点头。
3、环境烘托法: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例三: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练习:(补上景物描写衬托心情)我的心遂如一张鼓满的风帆,满载悠闲.看着好友狡黠的笑容,突然明白她带我出来游玩的用意:我已被学业的丝束于蚕茧,不收拾心情很难褪茧成蝶.芳草的气息掺杂着友人的好意,裹在柳絮中.这眷眷的一瞬像一副心手相依的风景,怎能不令我铭记于心?!遥远的柳絮轻盈而来,融融的触感在指间旋结.静躺在芳草与柳絮编织而成的温床,陶醉于空气的独有气息。
4、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暗示法:语言、动作、神态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向外界传达。
所以,描写人物的心理,不妨结合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完成。
例四: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了一声便瘫在桌上。
例五“**59”“***58”……本应清脆甜美的声音此刻却好像化作一把把利剑直插入他的心脏,他的面色如纸,两眼死死地盯着老师那一张一合的嘴,……“王**60”,不经意间似一阵温暖的春风拂过,那本来早已僵硬的面部轮廓,霎时露出一丝诡异的苦笑,他的身子也随之瘫软在椅子上……练习:我很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可是很难说,过了很久,我终于说了。
妈妈有点激动。
结合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我边咀嚼着饭,边思索如何将“妈妈,我爱你”说出口。
我试过好几次,可总是话到嘴边又不自觉地又咽下。
如果说出口,将是什么局面,会感人吗?不知道。
不管了,我必须说出来。
我“咳”了两声,再来个深呼吸,蹩了很久的“妈妈,我爱你”终于出口了。
妈妈被我弄得莫名其妙,还以为我发烧了,脑子少根筋了,死死地盯着我看。
5、修辞衬托:运用修辞巧妙表现心理。
例六:我极想打开试卷,可又怕自己看见可怕的结果,就像一个渴睡的人,极想揭开床上的毛毯,又怕钻出一条响尾蛇一样。
练习:妈妈去开家长会了,(运用修辞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这仿佛一颗定时炸弹埋在我心里,随时都要爆炸。
【学有所得】进行心理描写时应注意:1.心理描写,应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等特征,写出其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2.心理描写,要努力表现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3.心理描写,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可穿插其它角度,如联想、比喻、侧面描写等。
【名作欣赏】“我的老天爷!”他想。
“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
难道我是不称职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分析方法: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分析方法: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张之路《羚羊木雕》)分析方法: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都德《最后一课》)分析方法:我跑得很快,口里大叫着的,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跑过了操场,跑过了马路,跑上了60个楼梯台阶之上的系办公室:我完全像一头麝鹿,为我的香气而发狂了!……我只是想跑,想唱,甚至想像毛驴一样就地打个滚儿。
(贾平凹(《变铅字的时候》)分析方法:【成功实例】明天要春游了(内心独白)“春风它吻上了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
谁说是春眠不觉晓,只有那偷懒人儿才高眠……”动听的歌曲还在耳畔萦绕,心儿早已飞向那“春到人间万物鲜”的广阔天地:我要迎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我要寻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萋萋芳草;我要涉过鸭先知的暖暖春水;我要在碧空寻找飞舞的风筝;我要到田地看一看喜悦的农民;我要和那高大的老榆树紧紧拥抱……”分析方法:家长会后,我回家(幻觉描写)漫漫回家路,还是到头了,遥望温暖而寒冷的家门,我仿佛看见妈妈早已整装待“我”:鸡毛掸子在咻咻作响,鞋底板子张牙舞爪;弟弟则一脸坏笑,埋伏在门后,手里端着一盆凉水,只要我一开门,肯定会一不小心水从天降。
等车(环境描写)放假喽——同学们像疯狂的蚂蚁,熙熙攘攘,大包小裹,奔向私家车、客车,奔向煎饼果子、肉夹馍,奔向大街小巷,奔向各自温暖的家。
而我,路边,独立于萧萧北风中,等车。
风裹挟着废纸、废塑料袋,漫天飞旋,扫过我的脸,麻麻的,痛。
心里酸酸的,爸爸你能不能早点过来啊。
分析方法:违纪之后(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哎,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报应啊!”我扣分了,违纪而不被抓的那份沾沾自喜,早已风过云散,而如今叫我如何交待。
我轻轻叩响办公室那冰冷的木门,努力垂着头,努力挤着眼泪,努力颤抖着双腿……“报告!”“报告!”没人耶!我小心翼翼探出头,从小窗观望,老师没在。
“万岁!”我一下子蹦起来。
可是一声冷哼,就像晴天一个霹雳响在头顶。
“妈呀!”班主任老正站在我身后,冷冷的笑呢!分析方法:【实战演练】1、练习:这是一位学生在《家长会的启示》一文中的片段我心里十分紧张,很担心爸爸回来骂我,一听到门外的脚步声,我就感到害怕,真希望我能逃过这一劫……要求: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写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
例子:我直呆呆地望着大门,放佛听到了爸爸咚咚的有力敲门声和那嘎吱的咬牙声,他似乎正冲进家门,冲我举起他那有力的大手……好像全身的每块肌肉都在颤抖,两腿直打哆嗦2、描写一个同学内心很紧张的情节,用神态表现心理。
这时,一阵热烈的讨论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老师正从讲台上注视着他。
他立马又紧张起来。
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
然后他又把头深深低下去,好像怕被老师看见似的。
他屏住呼吸等待着,紧握的手心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可老师还是没有叫他……:2、写出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高兴:快活开心快乐欢乐喜悦愉快畅快大喜狂喜欣喜喜洋洋喜滋滋兴冲冲乐融融乐呵呵甜滋滋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兴趣盎然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称心如意心满意足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形于色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洋洋自得满面春风自得其乐悲哀:悲伤悲惨悲戚悲痛悲切悲叹悲观悲悯哀叹哀愁哀怨哀痛哀思哀鸣怅然凄切痛苦痛切伤心伤感心如刀割痛不欲生痛心疾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乐极生悲慷慨悲歌惊恐:惊慌惊骇惊吓害怕惧怕畏惧恐慌恐怖心惊胆战胆小怕事畏首畏尾提心吊胆心有余悸惊慌失措张皇失措如坐针毡惊魂未定惊恐未定战战兢兢失魂落魄心惊肉跳胆颤心惊不寒而栗心胆俱裂魂不附体忧愁:忧虑忧伤郁闷愁苦焦虑顾虑重重满腹疑虑坐立不安惴惴不安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心烦意乱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急如焚心急火燎五脏俱焚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满面愁容双眉紧蹙愤恨:愤然愤懑愤慨愤恨憎恶怨恨痛恨仇恨愤愤不平疾恶如仇深恶痛绝令人发指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深仇大恨抱恨终身3、家,多么温馨的字眼,提起它,每个人心中都涌荡着一股爱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