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道德经》第68章

《道德经》第68章...
善为士者,不武①;善战者,不怒②;善胜敌者,不与③;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④,古之极也⑤。
注释:
①士:古代男子的通称,在此指有力量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兵士。
不武:不尚武力。
②怒:气势很盛。
③与:交接。
不与:不对斗。
④配:合。
⑤古之极:自古之极则。
意译:
善于做“士”的人,不逞勇武;善于战斗的人,不动怒气;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交锋;善于借用别人力量的人,甘居人下。
这就叫做不与人相争的“德”,借用别人力量的功效,这就叫做与天相合。
是古来最高的境界。
点题:
这一章所展示的是老子的军事思想。
在军事斗争中,老子所主张的依然是不逞勇武、不怒、不争,并认为两军对垒时哪一方能进入这一境界,则哪一方能够稳操胜券。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用人之力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用人之力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善为将帅者不逞武;善战者不发怒,善胜者不硬拼,善用人者对人谦下。
这叫作不争的品德,这叫作用人的力量,这叫作顺应自然之道。
问道心得一、真正的将帅必具大德:带兵不是为了尚勇,而是为了尚仁;打仗不是为了逞强,而是为了示柔;胜敌不是为了力胜,而是为了德胜;用人不是为了役使,而是为了锤炼。
二、战争永远是最不得已的手段,杀戮在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降到最低,因为好战是最伤天和的。
只有那些怀着慈爱之心又勇于为保卫国家人民的平安幸福而战、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三、人类千万不要逞强炫武,要发挥人民的才智能力,这种不争而胜才是符合天道的。
“不争之德”也就是用人之力,是符合古老的最高行为准则的。
四、为人要懂得谦卑,留有余地,才可能走向圆融。
所有的发生都是最完美的安排!所有的发生都是为了指引自己回到“道”,与道同行!五、做领导的人不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不是让事把自己累死,而是更愿意把舞台让给大家绽放!有能力,还能尊重别人,培养别人成为柱子,成为爱的环境,这叫本事!六、学会妥协、释怀、宽容、简单和换位思考的人生,才会形成合力,才能温暖自己的成熟人生。
在生命旅途中任何情境的发生,永远让自己去做那个问题的解决者!所有的发生都是最完美的安排!七、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无论经商还是从政,想要成功都必定需要两只手:一手忠诚、一手勤奋。
如果没有忠诚与勤奋,终将一事无成!八、人身上最重要的财富有三:一是心;二是嘴;三是行动。
命运的奥秘,就是大道至简!当我们圆满觉悟大道品质并践行时,我们就是被滋养的、是绽放的!我们就是活在内在喜悦、和平的恩泽中!九、万事万物都是一种运动形式,改变思想的运动就是改变命运的指令,让生命到达一个良好的状态。
十、修行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人生的实际问题,所以修行的道场不在山林——家庭是我们的道场、工作是我们的道场、身体是我们的道场。
讲好自己的故事,触动别人的心灵——摘自赵妙果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讲好自己的故事,触动别人的心灵——摘自赵妙果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展开全文阳春三月,北京《道德经》学用读书会上,又有三位新朋友是被“《道德经》学用”公众号上大家所写的真实故事吸引过来的。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工业平面设计师,他读《道德经》八年了,来到北京以后想进一步深入学习,理工男的性格让他进行了一系列认真的比较和分析:先是系统的搜集了北京几十家关于《道德经》的公众号;然后,大量、仔细阅读了每家的文章,进行分析和比对;最后,经过全方位的衡量,他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我们的最好——因为都是讲《道德经》学用的真人真事,落地有声!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来参加北京读书会。
还有一位朋友,虽然同在北京,但她住的很远,到读书会往返需要一百多公里。
所以,她看了一年我们公众号上大家的故事。
这一次决定亲自过来参与读书会。
当她听完大家的分享,眼含热泪,说出了自己当下激动的心情。
她是家里的老大,平时付出最多,妈妈患了癌症以后,出钱出力,都由她照顾。
这些她本来都不在乎,但妈妈却把自己的房子、钱、还有爱都给了弟弟妹妹。
因为妈妈说她是老大,小时候只有她一个孩子的时候,家里把好吃好喝的都给了她。
到弟弟妹妹出生,家里供不起那么多孩子,弟妹小时候都没享到福,现在她就应该多付出一点。
所以,现在若是她少给一点钱、少付出一点,妈妈就会用很难听的话骂她。
就这样,她对妈妈越来越不满,和弟弟妹妹干仗,连她的女儿都不管外婆叫外婆,而称之为“你妈妈”。
当她受了委屈时,女儿会气得说:“我要找你妈妈去问问,她怎么教育的子女?是怎么把你弟弟妹妹教育成这幅德行的!”但妈妈年龄大了,又得了癌症,弟弟妹妹是不会伸手照顾的,做这些事只有她。
所以,再委屈,她也得强忍着泪水,继续照顾妈妈。
渐渐的,她的憋屈变成了愤懑,愤懑得她都觉得自己要变态了——她经常在给妈妈洗内衣时,因为心里太生气,控制不住手劲,把衣服撕破,然后再出去买……就这样,她把自己整成了乳腺癌患者!说到伤心处,她双眼中噙满了泪水。
理解道德经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江海所以能为川谷王者,以其善下①之,是以能为川谷王。
大國者,江海也,天下之交;小邦者,川谷也。
江海纳川谷,归流入江海。
大國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國,则取于大國。
故或下以取②,或下而取。
大國不过欲兼畜③人,小邦不过欲入④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⑤,大者宜为下⑥。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为川谷王,因其谦下包容纳下善为河流的归宿,所以能够为川谷王。
大國如同江海,居天下群川众流派合(水流汇合)处;小邦如同小河流。
江海汇纳群川众流,归流入江海。
大國为归宿而下小邦,则得小邦;小邦以归流投降于大國,则趋向大國。
所以,有谦下包容恩泽下布以得,有投降而得。
大國不过是要兼并天下、兼济天下、大化天下、化育人民,小邦不过是要入朝奉事君人。
双方各得其所欲,大者应当谦下包容恩泽下布、慊下(为人民造福,满足人民)、兼下(兼并天下,兼济天下)。
注释①下: (1)施行;使用。
(2)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3)投降。
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国之可下?——《韩非子》(4)弯屈。
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之下。
——《三国演义》又如:下头(低头);下腰(弯腰。
比喻屈服)。
(5)归宿,止宿,歇宿,收留。
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
——《西厢记》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
(6)表示有空间,能容纳;收容,容纳,包容,纳下。
《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
”汉王符《潜夫论·明闇》:“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诬,而远人不得欺也。
”(7)臣下;百姓;人民;群众;居人之下;下层;根基;下人,下民;下邦,下国。
(8)居人之下;谦让;谦下。
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
谦下:谦逊,屈己待人。
谦逊:谦虚恭谨;虚、不浮夸、低调、为人低调,不自满;引申为有追求,低调,希望不断进步;是一种自我的认识,良好的品德。
(9)下流。
下流:河流的下游;能引起群众羡慕嫉妒恨的地位,能引起群众羡慕嫉妒恨的位置,置身于众人所难以理解的憋屈位置;群川众流的归宿;众流所归,众流所向往,众流所向,向下流逝;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第68回 德之善用人力

第68回德之善用人力上回说到,老聃将自然大道“慈、俭、不先”之三宝,悉授弟子尹喜,并着重强调三宝之中,尤当以用“慈”为本。
为人主者,果能持而保之,必能战胜守固,无敌于天下。
关尹子听完老师所授三宝之妙,随之问道,老师所言之“慈道”,倘用于为人主者治国理政,弟子基本能够心领之而神会之。
但是,兵者,本就是武力之争。
倘若为将士者但知以慈用兵,而不尚武力,那还谈什么用兵作战呢?还望老师详加指点才好。
老聃听了,却是哈哈大笑,说道,看来,你只知身为将士,当以征伐争战为职,却不知真正能称得上“士”者之将士,更加深晓以“慈”道用兵之奥妙啊。
还记得我以前跟你讲过“善为士者”之七貌具全之说吗?关尹子说道,弟子尚能记得-----或犹或豫、或俨或涣、或敦或旷、浑兮若浊。
善为士者七貌具全,独无勇武刚强之容。
但这是形容那“见一而可知十”的“为道之士”,与今日所论讲武用兵之“将士”,恐怕有所不同吧?此言差矣!老聃说道,凡善为道者,皆可称之为“士”,无论何职何业,概莫能外,兵凶战危,关乎生死存亡,尤需“善为士者”。
故而真正的“将士”,必当善晓用兵之道当以“慈”为本。
我们此前也讲过,军营之中,上将军居右而不居左,及其用兵,也只是“善有果而已”、“不得已”而已。
若不得已而“杀人之众”,亦以悲哀泣之。
这样的将士,才是善晓用兵之道,当以“慈”为本,视之为宝。
老聃如此一说,关尹子深为折服,一揖到地。
遂又问道,以慈为本,乃以“道”言之,敢问临阵用兵、攻守之际,用兵之“术”,又当如何?老聃见弟子有此一问,颔首微笑,说到,你不会又是认为老朽所言,大而无用罢。
不过能有此思考,倒也十分难得。
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用。
用兵之术,如能秉持“三不一下”,便能称得上深晓以“慈”为本的用兵之道了。
关尹子闻言下拜,说,愿闻其详。
老聃微微点首,示意其稍安勿躁,遂说道,“三不”者,其一“善为士者不武”,其二“善战者不怒”,其三为“善胜者不与”。
“一下”者,善用众人之力而为之下也。
利他的思维做到了多赢——摘自赵妙果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利他的思维做到了多赢——摘自赵妙果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道德经》帮助我们提升视野、提升心灵品质,帮助我们从那个自私自利的小我世界把心量打开,帮助我们心怀天下苍生!我们向高能量的经典还有古圣先贤来亲近、学习。
你如果学到这种智慧并应用开来,你到处都能够跟众生广结善缘、积阴德。
如果一直在小我的世界里面强化自我,然后自私自利,去跟别人勾心斗角、对立、冲突。
到最后只是赢到表面,你会失去更多。
今年7月,堂弟联系我:他做了一个项目,因资金不畅,拿也拿不起,放又放不下,无法运行下去,希望我们接手。
经过预算和项目评估,我们勉强接手了这个项目,经过多方努力,原来每2个月付一次工程款的,现在改成一个月付一次工程款,这时我们这个项目只要稍稍用好材料商的资源,不太需要资金垫付就可以轻松完工。
昨天又收到消息,因楼层封闭需要,要求加快外装饰的施工进度,业主在每个月支付70%进度款的基础上又主动增拨500万到幕墙装饰项目部作为备料款,这时候的反倒没有了需要支付的例项,这在我们做工程十几年以来从来都没有碰到过的事。
还是这个项目:工班原来是一包再包的,连续分包了二层,发现这样的情况,考虑到后面真正施工的工人最后的收益,撤了一拨施工力量弱的,接着又撤掉工班的包工头,用现金补贴该包工头在这个项目中可能的完全收益,用了其中一拨被转包的人,给了他原来包工头承包的价格,原包工头满意撤退、较有实力的分包提高了工价和工作量,对项目更加有信心,全力投入,工程质量和工期有和保障,业主也能如期收到满意的产品。
这一整个项目在前期看起来压力重重,工班不利,闹不好去劳动局,免不了耗费心力;工程付款如果两个月一付,这个项目也需要多好几百万的垫付,仅财务成本一项就不少,这件事情的转变有人会说是运气好,对于增付工程款或许有运气的成份,但对于工班这件事的处理,绝不是运气这么简单!如果当时看到眼前对工班的赔付损失,用以前的思维我一定会对项目进行再三盘点和止损,然而现在先生做事我很放心,只要是支付安全的,手续齐全一律付款,做决定也果断了很多。
道德经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江海所以能为川谷王者,以其善下①之,是以能为川谷王。
大國者,江海也,天下之交;小邦者,川谷也。
江海纳川谷,归流入江海。
大國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國,则取于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过欲兼畜②人,小邦不过欲入③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④,大者宜为下。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为川谷王,因其谦下包容纳下善为河流的归宿,所以能够为川谷王。
大國如同江海,居天下群川众流派合(水流汇合)处;小邦如同小河流。
江海汇纳群川众流,归流入江海。
大國为归宿而下小邦,则纳取小邦;小邦朝向归宿大國,则趋向大國。
所以,有谦下包容恩泽下布以积畜,有谦下归流而趋向。
大國不过是想兼并融合(小邦)教化人民,小邦不过是想并入(大國)奉事君人。
双方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大者应当谦下包容恩泽下布。
注释①下: (1)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引力牵引收纳,收留,收容,包容,容纳,纳下,谦下,歇宿,归宿。
谦下:谦逊,屈己待人。
谦逊:谦虚恭谨;虚、不浮夸、低调、为人低调,不自满;引申为有追求,低调,希望不断进步;是一种自我的认识,良好的品德。
谦逊的反义词:傲慢、自负、自满、骄傲。
收纳:收留,容纳;收集。
容纳:包容受纳。
归宿:所归,意向所归;止宿,歇宿;结果,结局;最终着落。
包容:容纳;宽容大度。
《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
”(3)下流。
下流:河流的下游;能引起群众羡慕嫉妒恨的地位,能引起群众羡慕嫉妒恨的位置,置身于众人所难以理解的憋屈位置;群川众流的归宿;众流所归,众流所向往,众流所向,向下流逝;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恩泽,是指恩惠赏赐,比喻恩德及人,像雨露滋润草木;亦称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
恩泽:君主恩赐惠及臣民,如雨泽润物;帝王或朝廷赐给臣民的恩惠,言其如雨露之泽及万物,故云。
《逸周书·时训》:“大雨不行时,国无恩泽。
”归流:流入海的河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
道德经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江海所以能为川谷王者,以其善下之①,故能为川谷王。
大國者,江海也,天下之交;小邦者,川谷也。
江海纳川谷,水之就下也。
故大國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國,则取于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不过欲兼恤②人,小邦不过欲入③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④,大者宜为下。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够纳取川谷而为川谷的君王,是因为江海知道谦下包容纳下川谷,所以能够做川谷的君王。
大國好比江海,位于天下各个派系汇合交融处;小邦好比小河谷。
江海纳取群川,是因为水往低处流,谦下容物。
所以大國因为谦下地兼并包容小邦,所以能纳取小邦;小邦因为谦下的听从并入大國,所以能取信于大國。
所以有的谦下得以纳取,有的谦下而取得信任。
大國不过是想兼并融合教化恤民,小邦不过是想并入奉事君人。
双方各得所需,大者应当谦下容物。
注释①下之: 引力牵引吸纳之,谦下包容之,收留之,收下之,拿下之,纳下之言。
下:(1)引力牵引吸纳,谦下包容,收留,收下,拿下,纳下。
(2)下,是引力的方向。
地球范围的下是指向地心的地心引力方向,星球范围的下是指向星球球心的引力方向,星系范围的下是指向星系中心的引力方向。
星系若淵,太阳系的核心太阳在太阳系是居下的,星系中央黑洞在星系是居下的。
②恤:(1)(形声。
从心,血声。
本义:忧虑)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2)体恤。
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3)怜悯。
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
——唐·沈佺期《移禁司刑》(4)周济。
恤邻(救济近邻);恤贫(救济贫民);恤嫠(救济);恤病(救援有危难的人);恤患(济人于患难)(5)抚养。
恤孤寡。
——《礼记·月令》(6)〈名〉葬仪。
恤典(丧葬礼仪)(7)通畜。
畜:养育,培养,喜欢,喜爱,收容,保存,顺从,驯服。
③入:入朝。
入朝:(1).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国语·吴语》:“越灭吴,上征上国,宋、郑、鲁、卫、陈、蔡执玉之君皆入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为将帅者不逞武;善战者不发怒:善胜者不硬拼;善用人者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争的品德,这叫做用人的力量,这叫做自古以来最高的准则。
【神奇生命】
1、生命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要懂得转圆,留了余地,才可能转圆。
2、做领导的人,是让自己成为环境,引领大家做人做事,把舞台让给大家绽放。
而不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不是让事把自己做死了!
3、有能力还能尊重别人、有能力还受欢迎的人叫本事;有能力处处让人看不顺眼,那铁定会闯祸。
4、生气是下下策,生气产生的黑色毒素,登陆在人体哪里,哪里就产生不舒服,不生气命才大。
5、如果我们思想有病,那我们将收获病痛、失败、挫折。
爱与感恩的思维是一种高频率的光能振动,能改变体内细胞原子活动而引发化学变化。
6、如果我们的健康发生问题,您可以先构建一条健康程序,并将它印在您的心灵中,直到被您的血液吸收为止。
7、大自然的启示是:应该生发的时候就生发,应该静默的时候就静默,自己还给它个自己!
8、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秋天低垂的谷穗告诉我们,应该学会谦虚,过分张场昂首是不成熟的表现。
9、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0、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为就是无执著;无执著就是没有任何愿与事违。
11、生活时常和我们开玩笑,您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您越远;您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得不到回报的付出,要懂得适可而止。
12、常常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帮助的手,您便可立地成佛,与上帝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