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钻头条件下对录井岩性特征的识别方法与对策答辩
PDC钻头钻进条件下常见地质录井问题的对策分析

PDC钻头钻进条件下常见地质录井问题的对策分析一.问题的提出PDC钻头因其良好的耐用性和高的钻井效率,近年来在钻井中广泛使用,因钻出的岩屑细小,使我们现有的录井分析方法对油气层的准确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原始的录井条件也制约了钻井技术的发展,如在探井目的层段,在设计中是不允许使用PDC钻头的,这样就影响了钻井进度,加大了勘探成本。
解决PDC钻头下得录井问题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在PDC钻头钻进条件下录井面临的困难是:PDC钻头钻进时砂泥岩钻时差别不大,造成现场录井划分储集层困难;由于PDC钻头钻进时产生的岩屑细小,现场岩性识别有一定的困难;由于PDC钻头条件下岩屑细小,岩屑捞取时量少,再加上砂岩岩屑颗粒与泥浆接触充分和岩屑清洗时油气逸失严重,造成普通地质录井油气发现率降低;砂岩储集层厚度划分困难给油气显示归位造成一定困难。
二、录井技术的现状从现有的录井方法来看,地化录井过分依赖于岩屑,分析前处理环节多,气体成份损失多,对气显示层不太敏感,且对岩屑的准确捞取及挑样技术都有有较高的要求;而气测录井只能分析泥浆中的气体成份,它们仅是油气层中烃类组份的很少一部份,如遇到原油性质较重的油层这种录井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定量荧光录井对岩屑中的轻质成份非常灵敏,油气层发现率非常高,但和地化录井一样过分依赖岩屑,且对岩屑样品的数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所以这些录井方法在使用PDC钻头钻进情况下存在一定困难。
各种录井方法综合利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但是应该看到对于重点探井而言,由于设计要求上综合录井仪以及辅助录井手段,单纯从发现油气层而言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剖面符合率却明显降低,而对于生产井等普通地质录井来说,单纯岩屑录井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利用新录井技术解决PDC钻头录井问题近年来,录井技术发展迅速,由过去的人工劳动力型向仪器型、智能型转变,新的录井方法不断推出,对录井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断加强。
PDC快速钻井录井难点及对策分析

186目前,各大油田有80%的井都是应用PDC钻头完钻的,PDC钻头已经成为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的有效技术手段,但是由于PDC钻头破碎的岩屑颗粒比较细小,在录井岩屑的识别和荧光显示定级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给现场录井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 PDC施工录井难点1.1 岩屑收集困难PDC钻头破岩机理与牙轮钻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主要以剪切破碎为主,因此在PDC钻头施工的井段岩屑颗粒都会比较细碎,因井队固控设备不好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细碎岩屑颗粒都混入泥浆中,造成录井岩屑收集的量不够,给岩屑收集带来困难。
1.2 岩屑鉴别困难PDC钻头破碎的岩屑细小,用肉眼很难判断出是泥岩,还是砂岩,或者是沙泥岩互层,因此给地质录井技术人员准确判断岩性,划分地层带来困难。
1.3 显示评价困难PDC钻头破碎的岩屑比较细小,有时候钻井液中加入带有荧光物质的成分,细碎的岩屑就会比大颗粒岩屑更容易受到钻井液的污染,使录井地质人员在进行荧光照射,评级过程中,很难把握好评级标准。
2 技术对策2.1 岩屑收集方法首先是及时与施工的钻井队进行沟通,处理钻井液性能,使振动筛的筛布目数达到80目以上,为取得足够的岩屑量打好基础,然后就是对岩屑的收集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加密并准确测量迟到时间,根据地层的特点返算出岩屑的具体迟到时间,如果这样做岩屑的收集量还不够,那么就改用除砂、除泥器取样,在有条件的井队要配备岩屑自动收集装置,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岩屑的收集工作。
2.2 岩屑的洗涮岩屑在收集完毕后,就进入岩屑的洗刷过程,在岩屑洗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证细小的样品不要流失,洗刷时,要慢慢洗刷,清除里面的泥饼,使岩屑露出本色。
2.3 岩屑的识别2.3.1 颜色识别颜色识别方法在录井岩屑的识别过程中是最直观、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在录井岩屑识别中远观看颜色,近看看岩性就是对这种话的真实写照。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录井人员具有丰富的地质知识和现场识别经验,通常是泥岩的颜色比较深,砂岩的颜色比较浅,因此对于有经验的地质录井施工人员根据颜色就可以分辨出岩性,并进而对地质进行分层。
不同钻井参数条件下PDC钻头钻井岩屑分析与识别

不同钻井参数条件下PDC钻头钻井岩屑分析与识别贺登兵Ξ(江苏石油勘探局地质测井处录井中心,江苏扬州 225002) 摘 要:本文阐述了PDC钻头钻井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钻井成本低的特点及PDC钻头是以剪切作用为主造屑机理,并从PDC钻头使用对岩屑录井质量的影响出发,总结了PDC钻头在江苏油田钻井过程中的岩屑分析识别的经验:“大套观察,高中求低,低中求高,幅低看岩屑”;不同钻井参数条件下PDC钻头所钻岩屑大小不同,过筛识别求真方法。
关键词:PDC钻头;岩屑录井;钻时录井;转速;钻压;排量;岩屑分析识别前言随着钻井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PDC钻头受到广泛地应用。
PDC钻头在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由于钻屑细小而给岩屑录井、钻时卡层等带来诸多困难。
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在江苏油田现场地质录井过程中,使用PDC钻头钻井时的岩屑录井经验,总结出PDC钻头在不同钻井参数条件下的细小真实岩屑的分析识别,从而提高PDC钻头钻井过程中的地层剖面恢复符合率。
1 PDC钻头特点及造屑机理1.1 PDC钻头的主要特点PDC全称为Po lycrystalline D ia mond Compact (聚晶金刚合金片),这类钻头是油气钻井中针对中软地层而开发的新型钻头。
与传统的牙轮钻头相比, PDC钻头有着明显的优势:钻井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适应地层广。
江苏油田的新生界以及中生界白垩系地层的特殊地质特征尤其适合PDC钻头。
不过PDC钻头存在一些缺点:钻头成本高,要求井底干净,禁止井下有金属落物;对井壁进行修复的功能不如牙轮钻头;PDC钻头所钻的岩屑细小,虽便于泥浆携带,保持井底干净,但给岩屑录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1.2 PDC钻头造屑机理PDC钻头破碎岩石的方式主要是剪切作用。
从岩石破碎强度而言,岩石抗剪切强度远低于岩石的抗压强度(为抗压强度的0.09~0.15倍),PDC钻头正是利用岩石的这一特征实现其高速钻进。
PDC钻头钻井条件下凝灰质储层岩性识别方法

PDC钻头钻井条件下凝灰质储层岩性识别方法黄导武;何贤科;程俊阳;朱毅秀【摘要】PDC钻头钻井岩屑粒径小,一般小于2 mm,通过岩屑进行岩性识别面临较大挑战.以东海西湖凹陷某气田上白垩统八角亭组钻遇的一套凝灰质地层为例,通过岩屑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技术方法组合,建立了凝灰质储层岩性识别方法,识别出了4种主要岩石类型:凝灰岩、晶屑凝灰岩、晶屑-玻屑凝灰岩及凝灰质砂岩,其中凝灰质砂岩储层物性较好.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电特征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凝灰质砂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试采结果证实了凝灰质砂岩为有效储层,从而为东海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开辟了新领域.本文探索出的毫米级钻井岩屑凝灰质储层岩性识别方法,对于缺少岩心情况下的复杂岩性识别提供了一种有借鉴价值的技术组合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Drilling cuttings of PDC bit are generally less than 2 mm of diameter,which causes big challenge for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Taking tuffaceous strata of Upper Cretaceous Bajiaoting Formation in a gas field in Xihu sag,the East China Sea as an example,the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g cutting thin sections observation,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analysis,and 4 main lithology types are identified:tuff,crystal tuff,crystalglass tuff and tuffaceous sandstone,in which the tuffaceous sandstone reservoir has good bined with analysis of lithology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the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uffaceous sandstone 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are clarified.The effective tuffaceous sandstone reservoir is confirmed by production test,which opens a new area of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East China Sea.The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uffaceous reservoir based on millimeter scale drilling cuttings provides a technical combination for the complex lit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without core and has certain popularization significance.【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6页(P56-61)【关键词】PDC钻头;钻井岩屑;凝灰质储层;岩性识别;西湖凹陷;东海【作者】黄导武;何贤科;程俊阳;朱毅秀【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42近年来,PDC钻头在石油钻井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PDC钻头下的钻井岩屑基本呈毫米级(最大颗粒约2 mm×2 mm),岩屑的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遭到破坏,甚至造成假象,而且成分混杂并常被泥浆包裹,因此通过肉眼甚至显微镜观察很难鉴定这种毫米级岩屑的岩性[1-3]。
使用PDC钻头录井技术的改进探讨

使用PDC钻头录井技术的改进探讨摘要: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发现和评价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地质工作者面临的地质情况愈发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钻探技术的发展,钻井工艺进一步复杂化,只有通过采取有效地录井方法,才能实时、连续地监测井下井场各种信息,推动原油开采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关键词:录井方法PDC钻头影响录井作为一个具有理论和产业的学科,寻求钻探信息规律、提供全面信息,是录井的永恒主题,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资源。
这里对采用PDC钻头后的录井技术的改进加以探讨。
1、当前油田主要录井技术方法1.1岩屑录井岩石在钻孔内被钻头破碎后,随钻井液带到地面的岩石碎块叫岩屑。
按照一定的间距、一定的顺序时间将岩屑连续收集起来,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分析,恢复地下原始地层剖面的过程叫岩屑录井。
在油田地质勘查过程中,尤其在勘探(精查)阶段,为了提高钻进效率,在没有必要进行钻井取心的井段采用岩屑录井,可以根据岩屑录井适时判断钻遇岩层,进行地层分析对比,确定取心层位。
采用岩屑录井,不仅可以提高钻效,降低钻井成本,还可以弥补由于采用岩心录井(取心)过程中岩心采取率低而无法准确判断地下岩层岩性之不足。
1.2荧光录井荧光录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对肉眼难以鉴别的油气显示,尤其是轻质油,能够及时发现。
但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它必须依赖岩屑录井的准确性,还受到现场油气浸、混油等因素的影响。
常规录井中,荧光录井是钻井过程中,发现和判断油气层最为直接的手段。
2、PDC钻头对录井的影响PDc钻头的使用给钻井施工带来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给常规录井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
2.1使用PDC钻头对岩屑录井的影响使用PDc钻头给岩屑钻井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1)岩屑量少,采样困难。
PDc钻头特殊的破岩机理,加之高钻速、高泵压、大排量钻井液的冲刷,使岩屑到达地面时已成粉末状,这就给岩屑采集工作带来了困难,有时甚至采集不到岩屑。
(2)岩屑细碎,岩性识别困难。
水平井PDC钻头条件下现场岩性识别方法探讨-最终

水平井PDC钻头条件下现场岩性识别方法探讨张刚刘渠洋鲍延鑫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环江作业区(甘肃省庆阳市 745700)摘要:PDC((金刚石复合片))钻头钻井在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岩屑录井中岩性、油气层判别等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受水平井固有的特点,现场岩屑录井岩性识别困难重重。
经过现场探索,并结合其他录井公司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针对PDC钻头钻井岩屑细碎呈粉末状从而给岩屑岩性识别岩石定名带来的难题,本文立足现场技术条件下,讨论了如何准确有效地识别水平井PDC钻头条件下的岩性。
关键词:PDC钻头岩性钻时气测水平井录井1 引言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勘探对象由简单构造变为复杂断块构造,油田开发中后期,主要油区含水量上升,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加之好多地区(包括深层地层)岩性致密,储层薄、夹层多,等等,想有效解决这些难题,最好的办法应该是钻水平井或大位移井。
PDC钻头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高钻速、高时效,有利于降低钻井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在生产大提速的形势下,在水平井水平段尝试使用PDC钻头钻井作业。
由于PDC钻头是利用低钻压、高转速的切削原理破碎地层,该钻头是一种镶齿结构,牙齿细小,其产生的岩屑相应也非常细碎,这就为现场岩屑的清洗和岩性识别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识别PDC钻头条件下的岩屑,并准确的进行岩性定名,已成为现场急待解决的难题。
同时受水平井固有的特点和钻井新工艺的影响,钻井岩屑变得十分细小,甚至呈粉末状,加上被钻头破碎的岩屑在井底返出井口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钻头与井壁、套管壁的碰撞、研磨而多次破碎,岩石变得更加细小,特别是螺杆驱动的反复研磨使细小的岩屑呈粉末状悬浮在环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录井中的岩屑细小,甚至成粉末状,进而增加了岩屑描述的难度,直接影响了岩屑描述的准确性,油气显示落实和归位难度增加,钻时不能准确反映地层岩性和物性,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在降低录井资料的采集品质、岩性剖面和油气层符合率的同时,削弱现场录井对钻井施工的地质导向作用。
PDC钻头钻井过程中的岩性描述归位

PDC钻头钻井过程中的岩性描述归位PDC钻头钻井是指使用多边形刀片复合钻头进行钻井作业的一种方法。
在钻井过程中,钻头通过旋转和推进的方式,不断地切削岩石,将岩石层钻穿。
岩性描述归位是指将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岩石层次和岩性特征描述出来,以便对地层结构进行分析和解释。
下面将详细介绍PDC钻头钻井过程中的岩性描述归位。
在开始钻井之前,需要进行目的地勘查和地质调查,确定目标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性特征。
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制定钻井方案,并选用适当的PDC钻头进行钻井。
在钻井过程中,钻头逐渐钻进地下,并切削不同种类的岩石层。
钻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记录下钻头所经过的地层情况,包括岩性、厚度、饱和度等。
钻井工程师会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对岩性进行描述。
岩石的岩性描述通常包括颜色、质地、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
颜色可以反映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含水量。
质地指的是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岩石的细节纹理和触感来确定。
结构是指岩石在地层中的组合形态和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岩石表面的裂纹、节理和层理等来判断。
化学成分是指岩石中不同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
在钻井过程中,岩性描述归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确的岩性描述可以帮助钻井工程师了解地下地层的构造特征,判断矿藏类型和含量,指导后续的勘查和开采工作。
再加上计划钻井深度和方向的调整,以充分利用地层资源。
在岩性描述归位中,还需要注意记录钻探速度、钻头切削效率和探头径向振荡等钻井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解释地层的物理性质。
还需要记载下钻井液密度、PH值和固相含量等,以评估钻井液与地层的相互作用。
地质录井工作中PDC钻头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地质录井工作中PDC钻头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本文主要对地质录井受到PDC钻头的影响以及PDC钻头自身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分别从定量录井以及定性录方法着手对比分析,阐释了在应用PDC钻头的钻井工作中,定量录井法具有何种优势。
并重点分析了岩屑录井法。
标签:地质录井;PDC钻头;钻井参数1 PDC钻头对录井的影响及钻头特点分析PDC钻头采用聚晶金刚石材质,是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明的具有重大的进步的技术之一,用于钻井工作,我国该技术的使用起步较晚,上世纪八十年才开始引入,九十年代该技术在中国得到推广使用,PDC钻头的应用在钻井工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牙轮钻头相比,PDC钻头具有高转速、长寿命以及低成本的特点,并在防斜、纠斜功能上较强,使得钻井液携带更加清洁,因此倍受好评。
虽然PDC钻头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其钻井过程中会使得岩屑更加细致,因此会对录井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1)由于钻进过程使用PDC钻头,使得岩屑变得更加细小,因此钻井液内会融进一部分岩屑导致捞取量的降低。
并且若是岩屑的粒径过小会造成岩屑清洗工作的困难程度加大,直接造成岩屑对于地层情况的反应可靠性降低。
(2)由于能够捞取岩屑量的减少,岩屑颗粒同钻井液的充分接触,并且在后期的岩屑清洗过程中岩屑上含有的油气量流失,因此在造成了地质录井中显示的油气量会普遍下降。
(3)细小的岩屑导致了现场挑样工作难度提高,导致有时挑样工作无法完成,对地滑分析以及地质油气的取样造成了影响,岩屑细小。
(4)钻时较快以及色谱分析的周期时间较长,因此会造成薄油气层的漏失,常常会为薄油气层的发现带来一些问题。
(5)细小的岩屑样品,尤其由小复合片的钻头钻井获得的岩屑碎片近乎粉末状,这种岩屑样品很难被发现。
(6)泥沙岩钻过程中差别过小会造成现场录井的岩性归位以及岩性界面的划分困难。
2 灵活取样现场录井工作中捞取岩屑是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为其他录井手段的应用提供基础条件。
PDC钻头的应用会使得岩屑粒径过小,岩屑样品会成粉末状,根据振动筛的返砂变化相关情况,对接样位置进行灵活的调整,若是返砂量过少,振动筛的纱布应当调整使用,用以减少细小真岩屑的流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 钻头条件下对录井岩性特征的识别方法与对策赵道汉(胜利石油管理局勘探项目管理部, 山东东营257001摘要:随着钻井技术的进步, PDC 钻头在胜利油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PDC 钻头复合钻进导致岩屑细小, 岩性识别困难, 严重影响到地质资料的录取, 增加了油气识别的难度, 使岩屑录井剖面符合率降低, 给岩屑录井和发现、落实油气显示带来较大的困难。
通过近年来在现场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探索和验证, 总结了一套适应于现场识别岩性特征简单易行的方法和对策, 收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PDC 钻头; 岩屑录井; 方法和对策; 应用效果引言随着钻井工艺的不断提高, PDC 钻头复合钻进、大位移定向井、水平井等新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传统的岩屑录井面临着严峻挑战, 同时给我们录井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PDC 钻头机械转速高、钻井速度快, 导致岩屑采集困难、量不足, 甚至有时还采不到岩屑, 造成岩屑识别困难, 难以有效的划分储集层和非储集层, 给现场录井人员挑选样品带来了困难, 严重影响了地质、地化、定量荧光、核磁等分析项目的准确度, 给现场油气识别和综合解释增加了难度, 导致岩屑录井剖面符合率降低。
为此, 开展了PDC 钻头条件下对录井岩性特征识别方法和对策的研究, 来提高岩屑录井的准确性, 剖面的符合率、油气层的发现率、岩性识别的准确率以满足油田勘探与开发工作的需求, 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现场识别岩性特征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 该方法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PDC 钻头条件下岩性的识别PDC 钻头的岩屑颗粒细小, 不同岩性的钻时变化不明显, 往往利用捞取岩屑难以做出正确判别和分层定名, 使传统的以岩屑实物产品定名, 钻时分层归位的方法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 要运用一些新的录井技术、方法并结合传统录井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解决现场录井中分层定名问题。
1. 1直观鉴定法1. 1. 1嗜闻岩屑洗净后放在手中或滤纸上闻闻有没有油气芳香味, 从而初步区分是否有油气显示。
对于加入钻井液添加剂或磺化沥青也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区分。
1. 1. 2细观盆面观察是及时发现油气显示的重要手段。
1. 1. 3远望对颜色的描述要做到干湿结合, 远看划界。
1. 1. 4近查成岩性差的地层, 泥岩多有切削痕迹, 切削面较明显, 砂岩多呈散粒, 成岩性好的地层, 泥岩多呈片状, 颜色较深; 砂岩呈片状或散粒状。
近查要用放大镜和实体显微境。
1. 1. 5切感砂泥岩与碳酸盐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依据手感来判断地层岩性。
前者难以清洗, 后者易于清洗并带有响声。
1. 1. 6钻时(dc 指数根据钻时的变化, 可以帮助判断地下岩层的变化和缝洞发育情况, 可粗略地划分出储层及岩性。
将PDC 钻头的实钻钻时放大倍数, 一般浅层放大5倍, 深层放大10倍。
1. 2氯仿点滴荧光分析法可采用“多包同照荧光”来解决, 在相邻2~3包岩屑中各取近似等量的一份洗净, 同时放在荧光灯下观察, 比较各自的荧光含量、发光、颜色等。
如荧光发光颜色与上部井段有明显区别, 应确定新显示层, 发光岩屑百分比含量变化可判断是否为井内滞后岩屑。
大斜度、大位移定向井混油时, 为辨别其真伪方法是, 首先要挑出烘干后等量岩屑, 采用荧光重复滴照法, 对每一包岩屑滴照3~5遍观察滤纸显示逐渐减弱, 可判断为假显示。
若滴照3~5遍显示逐渐增强, 说明岩屑内的油气不断向外渗滤, 可判断钻遇了新的显示层。
1. 3利用稀氢氟酸判别盐膏层和粉砂岩主要是利用稀氢氟酸与粘土胶结物、石英、长石等碎屑矿物普遍反应的特点区分岩性。
其现象稀氢氟酸与盐膏层中的盐晶体不发生化学反应, 与泥质38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第13期收稿日期:2009-03-21作:, , 1997年院,胶结砂岩反应强烈, 与灰质反应微弱的特征。
1. 4综合利用多种录井资料分析法1. 4. 1利用钻时划分地层岩性一般情况下, 泥岩钻时慢, 盐膏层钻时最快, 砂岩则介于泥岩和盐膏层之间, 根据其钻时特征划分岩性界面。
1. 4. 2利用色谱资料进行剖面归位气测录井测量的是钻井液中油气相对量, 其值取决于单位时间地层渗入钻井液中的油气量, 从而间接地反映地层岩性。
根据气测曲线与岩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进行剖面归位。
1. 4. 3区域标志层对比法采用区域标志层和岩性组合对比法, 对重要层位进行重点描述。
2PDC 钻头录井施工对策由于PDC 钻头造成岩屑细小, 为了准确的进行岩层定名必须保证岩屑捞取准确,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2. 1岩屑捞取与清洗对含钻井液的岩屑清洗时要用小水量、缓冲、缓倒、轻搅拌, 切忌急水、猛冲、快倒、急搅拌。
2. 2改进岩屑洗砂方法采用小水慢冲多次漂洗的方法。
2. 3采用简易岩屑录取法和气测色谱分析法在进罐之前的循环槽底部安装一个高度20cm 挡扳进行岩屑录取。
同时把一些简易气测色谱装置安装在钻井液出口处收集钻井液中的气体含量层。
2. 4利用分选筛样进行描述对洗净的岩屑进行了系统的筛选, 分别利用了1mm 、3mm 、5mm 孔径的筛网对录取的岩屑样品进行了筛析。
对筛析后的岩屑利用放大镜和10×2以上双目视体显微镜进行观察, 然后将盒中不同比例的岩屑分别放到干净滤上进行氯仿喷洒, 凉干后进行荧光照射观察。
2. 5加强气相色谱录井充分利用综合录井仪的随钻时实检测的技术优势。
2. 6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地化录井、定量荧光等新技术不断的得到应用, 虽然PDC 条件下造成的岩屑细小、混杂、油气损失大等不利因素, 但通过对混合样进行试验, 地化值和定量荧光值的变化与岩性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2. 7钻井液混油条件下现场如何识别真假油气显示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井下复杂和特殊情况, 人工混油和自然混油是经常发生的, 若出现此类情况, 将采用下列方法来识别真假油气显示。
2. 7. 1岩石热解地化技术表1岩石热解地化技术判别原油性质轻质油P 2>0. 8PS 3~4中质油P 30. 6~0. 8PS 1~3重质油P 40. 6~0. 8P S 0. 5~1稠油P S <0. 52. 7. 2定量荧光技术对比原始谱图及原油性质进行识别(见表2 :表2定量荧光技术判别原油性质原油性质主峰波长位置谱图形态油性指数轻质油358nm-360nm轻质组分主峰的荧光强度有非常明显地增大, 无重质组分, 或重质组分占相当小的比例<2. 97中质油360nm -364nm轻质油峰不高, 可见重质油峰。
2. 97-3. 74重质油362nm-365nm重质油峰比主峰稍低, 轻质油峰明显变低, 图谱峰形形态较宽。
3. 74-4. 10稠油364nm -367nm中质油峰与重质油峰双峰并列, 轻质油峰低, 有时主峰与重质油峰重叠为一个峰, 图谱形态很宽>4. 102. 7. 3热蒸发烃色谱技术根据添加剂的热蒸发烃色谱指纹谱图识别, 其方法:任何有机质都可以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有机质不同, 组分出峰也不同, 就象人的指纹一样。
泥浆中加入的不同有机物添加剂, 可分析出不同的色谱图, 我们可以把各种类型的添加剂都作出它们的色谱分析谱图, 作为比较的标准谱图。
假如某种有机添加剂与一种油气显示混合在一起时, 分析出来的色谱图就有两者重叠峰的特点, 将此重叠峰与各自的标准谱图比较, 在现场就比较容易识别真假油气显示了(见表3 。
表3热蒸发烃色谱技术判别原油性质原油性质主要特征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主峰碳 C 21-/ C 22+轻质油nC 12~nC 28nC 15~nC 191. 10~5中质油nC 12~nC 35nC 19~nC 271. 10~0. 4重质油nC 15~nC 38nC 25~nC 32≤0. 4表4部分完钻井录井成果序号井号剖面符合率(%油气显示发现率(% 完钻层位卡准率(% 节约进尺(m资金(元 PDC 钻头使用情况1夏94395. 0100. 0100. 070. 0014000是2永93188. 7/100. 055. 0011000是3高90091. 4100. 0100. 0170. 00340000是4渤古60493. 0100. 0100. 0508. 001016000是5王6096. 172. 0100. 073. 00146000是6阳3595. 2100. 0100. 0170. 00340000是7王古793. 0100. 0100. 010. 0020000是392009年第13期赵道汉PDC 钻头条件下对录井岩性特征的识别方法与对策注水利用率方法评价油藏开发效果张武, 丁晓军, 陈晓冬(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甘肃敦煌736200摘要:本文通过注水利用率方法对水驱砂岩油田进行水驱效果评价。
以阶段存水率为基础, 引入了无因次注入曲线和无因次采出曲线, 回归出不同水驱采收率条件下, 阶段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 并绘制成了二者关系标准图版, 利用该图版可对开发调整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存水率; 采收率; 采出程度; 开发效果目前, 我国的大部分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 先后经历了上产期、稳产期和递减期, 已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增储上产、稳油控水的难度越来越大〔1〕。
为了准确了解调整效果好坏, 及时提出改进调整意见, 保持油田开发的科学性, 需经常不断地进行调整效果评价工作〔2〕。
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效果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利用注水利用率评价方法是评价水驱砂岩油藏开发调整效果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注水利用率是通过阶段存水率来表示〔3〕, 通过阶段存水率来联系不同开发指标, 用以指导水驱调整方案的后评估。
1注水利用率数学模型的建立注水利用率的高低一般体现在地下存水率的大小, 阶段地下存水率是指阶段地下存水量与阶段注入量之比〔4〕。
E i =1-wi=1-Z o w+1〕(1无因次注入曲线和无因次采出曲线:N p =ex p (a 1+b 1R (2 N p=ex p (a 2+b 2R (3将式(5 和(6 代入式(4 式, 整理后可得到:ln (1-E i =A s +B s R (4 式中: Qo ——阶段采油量;V ——原油换算系数;Z ——注采比; R ——采出程度, %; Ei ——存水率;Wp ——累计采水量, 104吨;Wi ——累计注水量, 104吨;续表4序号井号剖面符合率(%油气显示发现率(% 完钻层位卡准率(% 节约进尺(m 资金(元 PDC 钻头使用情况9坨74493. 4100. 0100. 025. 0050000是10牛5096. 4100. 0100. 019. 0038000是11王73393. 5100. 0100. 056. 00112000是12桩斜14793. 3100. 0100. 00. 00是13坨17485. 398. 6100. 00. 00是14高古789. 4100. 0100. 0562. 001124000是15王58189. 3100. 0100. 020. 0040000是16樊14195. 190. 9100. 00. 00是17孤北3895. 2100. 0100. 020. 0040000是18车66095. 395. 7100. 00. 00是19王58593. 457. 1100. 00. 00是20辛17698. 0100. 0100. 0100. 00200000是21樊14487. 768. 8100. 030. 0060000是3效果分析2005年下半年与2006年上半年共完井95口, 在录井工作中充分利用以上技术手段, 均卡准完钻层位100%, 油气发现率97. 6%, 剖面符合率平均92. 8%, 其中35口井共节约进尺4036. 5m , 节约钻井成本约784. 3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