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上颌中切牙的雕刻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上颌中切牙

概况:
(1)切牙中体积最大 (2)前牙中近远中径最宽 (3)牙弓中位置最靠前
一、牙冠:
1、唇面:
(1)平坦,梯形 (2)切颈径大于近远中径 (3)切1/3处可见两条纵形发育 沟,近唇发育沟和远唇发育沟 (4)颈1/3处略突出形成唇面的 外形高点即唇颈嵴
2、切缘:
(1)切缘与近中缘相交 成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 (2)切缘与远中缘相交 成的远中切角略为圆钝, 以区分左右 (3)新萌出者切缘可见 三个切缘结节
5、邻面:
(1)近中面:似三角形,顶 为切端,底为颈缘,呈V字形, 称颈曲线,该线底部至颈缘最 低点连线的距离成为颈曲度, 接触区在切1/3靠近切角。 (2)远中面: 似近中面但稍 短而圆突,接触区在切1/3距 切角稍远。
6、切嵴:
(1)切端唇侧较平形成切 缘 (2)舌侧圆突形成切嵴 (3)上下颌牙切嵴接触时, 能发挥切割功能 (3)侧面观察,切嵴位于 牙长轴唇侧
3、唇面形态:
(1)卵圆形,唇面颈部 和切端较窄约占72% (2)尖圆形,牙冠唇面 颈部缩小显著约占26% (3)方圆形,牙冠唇面 颈部略窄于切端约占2% (4)牙冠唇面形态与人 的面型相协调
4、舌面:
(1)形态与唇面相似但体 积较唇面小 (2)中央凹陷成窝称舌窝 (3)周边围以突起为嵴, 靠近中缘者称近中边缘嵴, 靠远中缘者称远中边缘嵴 (4)牙颈部嵴称舌面隆突 (5)在切端位于切缘舌侧 者称切嵴
颈厚
近中颈曲度
6.0
3.595.3Fra bibliotek远中颈曲度
2.5
3.8
二、牙根:
(1)单根:粗壮较直 (2)唇侧宽于舌侧 (3)牙根颈部横切面为 圆三角形 (4)牙根向根尖逐渐缩 小,根尖较直或略偏远 中 (5)根长稍大于冠长或 冠根长度相等,亦有根 长短于冠长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为切牙中最大,最易显露,最易受伤。
1、牙冠:ⅰ、唇面:近似梯形,长度大于宽度;近中缘长而较直;切缘较直,远中略倾向舌侧;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稍圆钝,为钝角,介以区分左右。
唇面光滑平坦,有两条发育沟,三个切缘结节。
颈线呈弧形沿颈线部分稍突起为颈嵴,其上常有几条水平线为釉质横纹。
唇面形态与面形协调一致:尖园型,方圆型,卵圆型。
ⅱ、舌面:似唇面,但较小(向后内收)。
中央凹陷成窝——舌窝;四周为嵴——切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颈部有舌隆突。
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
ⅲ、邻面:近,远中面相似,均为三角形。
近中面大而平,远中面短而圆突;颈部有“V”字形的颈边缘。
邻面外形高点在邻接区:近中靠近近中切角;远中较近中略高。
ⅳ、切嵴:唇面平为切缘,舌侧园突成切嵴。
侧面观,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2、牙根:粗壮而直的单根;根长大于冠长唇侧宽于舌侧,横剖面象圆三角形;圆锥状,颈1/3处最宽,根尖变细,稍偏向远中。
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同:①位置:上下颌骨前部、中线两旁。
弧线排列,形态相似。
共8颗②解剖特点:牙冠呈铲形(梯形),刀刃状ⅰ唇面:近似梯形,光滑平坦。
ⅱ舌面:中央凹陷形成舌窝;颈部突出为舌隆突。
ⅲ邻面:牙冠楔形、颈部最厚;切端渐薄、形成切嵴;形如刀刃、切断食物。
ⅳ牙根:均为单根,功能较弱③功能:用于切割食物(功能较弱,不及后牙,单根)④切牙的形态,位置及排列影响面容。
异:①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深,变异形态较多②下颌中切牙:全牙中体积最小,形态最对称,离体后难分辨左右③下颌侧切牙:牙冠较下颌中切牙稍宽,切缘略向远中倾斜④体积:上1 上2 下2 下1三、雕牙步骤(见书P21)比例:1:2,牙位:右上颌中切牙四、工具的使用持刀方式有三种:1、切蜡块时使用2、掌拇指握式:修切牙冠各面3、握笔式:精细雕刻注意:刀具要注意安全,切勿伤及自己和他人板书: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形态特征标志牙冠唇面梯形颈嵴,颈缘曲线,发育沟,切缘结节近种切角—直角,远中切角—钝角唇面形态与面形协调一致舌面似唇面舌窝,切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舌面隆突邻面楔形近中面>远中面;‘V’形颈曲线;接触区牙根圆锥形单根,‘圆三角形’根尖偏远中,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三、雕牙步骤(图1、2、3)四、工具的正确使用(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等倍上颌中切牙雕刻

实训一等倍大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雕刻技术一、目的要求1.通过对等倍大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的雕刻,牢固掌握其解剖形态及生理特点。
2.掌握牙冠各轴面外形高点的确定和描绘方法。
3.掌握牙冠切缘的确定和描绘方法。
4.掌握牙冠各面轮廓线的描绘方法。
5.掌握石膏牙的雕刻方法、步骤、操作技术。
6.掌握石膏牙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训内容1.雕刻等倍大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框架成形。
2.雕刻等倍大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二面体成形。
3.雕刻等倍大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四面体成形。
4.雕刻等倍大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多面体成形。
5.雕刻等倍大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四面成形。
6.雕刻等倍大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精修完成。
三、实训器材1.5cm×1.5cm石膏棒、牙形尺或牙体浮雕图、牙体雕刻多面体图、直尺、铅笔、橡皮、石膏切刀、雕刻刀、储水盆、小毛巾、红蓝铅笔、垫板、牙刷、爽身粉等。
四、方法和步骤一、石膏框架成形1. 测量牙体规格摹刻离体牙时,需预先测量并记录牙体规格。
图1 牙体规格表现方法2.描绘框架及标志物参考图2把牙体规格及外形高点、邻接点、牙尖根冠分界线及四个轴面的中轴用耐水铅笔转移到石膏棒上。
方法:图2 上颌中切牙五面观要求:上述标志物应尽可能精确。
3.石膏框架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从唇舌面、近远中面入手切削均可。
先休整二侧,再修整另二侧。
如有必要,可预先在石膏棒上记录方位(颊、舌、近中、远中)。
底座四周应平整,见图3。
要求:切削成形的框架应与牙体规格一致。
图3 框架假想图4.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方法:为防止后续操作中标志线的消失,现阶段用小雕刻刀在四个轴面沿着尺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
沟痕浅为好,不宜过深。
要求:刻入的中线需与描记的中线一致。
二、二面体形成1.描绘近中牙体形态方法:参照线近中图,正确描绘近中牙体形态,见图4。
因近中面大于远中面,远中沿近中切削,故无需描绘远中牙体形态。
要求:为防止沾水后,铅笔印痕消失,需使用耐水铅笔。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资料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为切牙中最大,最易显露,最易受伤。
1、牙冠:ⅰ、唇面:近似梯形,长度大于宽度;近中缘长而较直;切缘较直,远中略倾向舌侧;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稍圆钝,为钝角,介以区分左右。
唇面光滑平坦,有两条发育沟,三个切缘结节。
颈线呈弧形沿颈线部分稍突起为颈嵴,其上常有几条水平线为釉质横纹。
唇面形态与面形协调一致:尖园型,方圆型,卵圆型。
ⅱ、舌面:似唇面,但较小(向后内收)。
中央凹陷成窝——舌窝;四周为嵴——切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颈部有舌隆突。
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
ⅲ、邻面:近,远中面相似,均为三角形。
近中面大而平,远中面短而圆突;颈部有“V”字形的颈边缘。
邻面外形高点在邻接区:近中靠近近中切角;远中较近中略高。
ⅳ、切嵴:唇面平为切缘,舌侧园突成切嵴。
侧面观,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2、牙根:粗壮而直的单根;根长大于冠长唇侧宽于舌侧,横剖面象圆三角形;圆锥状,颈1/3处最宽,根尖变细,稍偏向远中。
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同:①位置:上下颌骨前部、中线两旁。
弧线排列,形态相似。
共8颗②解剖特点:牙冠呈铲形(梯形),刀刃状ⅰ唇面:近似梯形,光滑平坦。
ⅱ舌面:中央凹陷形成舌窝;颈部突出为舌隆突。
ⅲ邻面:牙冠楔形、颈部最厚;切端渐薄、形成切嵴;形如刀刃、切断食物。
ⅳ牙根:均为单根,功能较弱③功能:用于切割食物(功能较弱,不及后牙,单根)④切牙的形态,位置及排列影响面容。
异:①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深,变异形态较多②下颌中切牙:全牙中体积最小,形态最对称,离体后难分辨左右③下颌侧切牙:牙冠较下颌中切牙稍宽,切缘略向远中倾斜④体积:上1 >上2 >下2 >下1三、雕牙步骤(见书P21)比例:1:2,牙位:右上颌中切牙四、工具的使用持刀方式有三种:1、切蜡块时使用2、掌拇指握式:修切牙冠各面3、握笔式:精细雕刻注意:刀具要注意安全,切勿伤及自己和他人板书: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三、雕牙步骤(图1、2、3)四、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雕刻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右上颌中切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中切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切端多余之蜡,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切缘:使切缘平直,远中略倾舌侧,切嵴不宜太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梢圆钝。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形成外形高点,在切1/3雕出两条发育沟,注意不宜雕得太深。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先将舌面雕刻成凹面,然后雕出舌窝、舌隆突及边缘嵴。
8.修整完成:仔细检查各部形态,精修完成。
[实验结论][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左上颌尖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左上颌尖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尖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牙尖多余之蜡,初步形成尖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牙尖:使牙尖稍偏近中,远中斜缘长于近中斜缘。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处形成外形高点,在唇面由牙尖顶至颈1/3雕出近远中两个斜面及唇轴嵴,并在唇轴嵴的两侧各雕出一条发育沟。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使舌面略小于唇面,画出近、远中舌窝的位置和形态,然后雕出舌窝、舌轴嵴、舌隆突及边缘嵴。
上颌切牙雕刻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径别正常数值放大三倍后数值冠长10.0mm30.0mm根长13.0mm39.0mm冠近远中径8.5mm25.5mm颈近远中径7.0mm21.0mm冠唇舌颈7.0mm21.0mm颊唇舌颈 6.0mm18.0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在蜡块上化出三倍正常值的冠根唇面外形.图 1 将上中切牙放大三倍画于蜡块上1.在蜡型 10×5cm2平面上作中线,作为牙体长轴。
如图 12.算出冠根距离,注意在切端上方留有 0。
5cm空余。
3.在切 1/3 处中线两侧,作出邻接点间距,即牙冠近远中颈25。
5cm,在颈 1/3 处作出颈宽即颈部近远中颈21cm。
图 2 去除唇面外形以外的多余部分4.在根方画出根部外形。
5.按标定尺寸,连出该牙唇面轮廓及外形。
<四>根据所画唇面外形,雕出唇面雏形。
如图 41.首先切除切端多余部分。
2.将近远中缘切至根 1/3 处,以使牙体稳固于基座上。
<五>在上中切牙蜡型之近中面,画出该牙近中面形态。
1.在近中面作中线,标出冠根长度。
2.于牙冠颈 1/3 与中 1/3 交界处,中线两侧标出冠之唇舌径21毫米。
图 3 上中切牙近中面,于蜡块之尺寸外形图4 去除近中面唇舌缘以外多余部分3. 于冠颈缘处,中线两侧,标出颈部之唇舌颈 18mm。
4.于中线切缘之唇侧,标出切嵴位置。
5.按所标尺寸,连出该牙近中面轮廓及外形。
雕刻上颌中切牙的实训报告心得

雕刻上颌中切牙的实训报告心得
作为一名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雕刻上颌中切牙是一项重要的实训项目。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牙齿雕刻和修复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首先,我学到了如何准确测量和切割牙齿。
在雕刻上颌中切牙之前,我们需要先用测量工具测量牙齿的大小和形状,然后根据测量结果使用切割工具进行切割。
这个过程中,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以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牙齿的对称性。
其次,我学到了如何精细雕刻牙齿。
在雕刻上颌中切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雕刻工具进行精细雕刻,例如使用砂纸、各种不同形状的雕刻刀等。
这个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以确保雕刻的精度和美观度。
最后,我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在雕刻上颌中切牙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是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和合作,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通过这次雕刻上颌中切牙的实训项目,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牙齿雕刻和修复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技能将对我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
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颌中切牙实验雕刻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上颌中切牙实验雕刻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上颌中切牙实验雕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 雕刻过程中切牙结构不够清晰,导致无法准确模拟真实牙齿形态。
2. 雕刻工具的使用不当,造成牙体表面不平整或出现切痕,影响美观和功能。
3. 操作精度不够,导致雕刻出的切牙与要求的尺寸和形态存在偏差。
4. 雕刻完成后,切牙与周围牙齿的咬合关系不协调,影响咀嚼功能。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思考和对策:
1. 在进行雕刻前,对上颌中切牙的结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和观察,明确理想的形态和比例比例,为雕刻过程提供参考。
2. 使用合适的雕刻工具,如钻头、磨头等,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具,提高雕刻的精度和效果。
3. 雕刻过程中注重细节,尽量保持牙体表面的光滑和均匀,避免出现切痕和不规则凹凸。
4. 在操作中保持平稳的手势和节奏,提高雕刻的准确度,可以通过增加练习次数和使用模型进行模拟训练来提升技术水平。
5. 在雕刻完成后,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切牙与邻近牙齿的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正常。
6. 雕刻实验后,及时记录和总结问题,对下次实验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自身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上颌中切牙的描绘
学习时间:20分钟
一、实验内容:
1. 描绘参照线。
2. 描绘牙体轮廓线。
3. 描绘标志线和标志点。
4. 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
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描绘,进一步掌握该牙解剖形态,为雕刻牙体打好基础。
2. 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和步骤。
3. 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
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四、方法和步骤:
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上颌中切牙各部分尺寸并放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表5-1-1)。
2. 描绘唇面形态
(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拟石
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线
a2以及中线b2。
然后在
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图5-1-1,2)
表5-1-1 上颌中切牙各部位尺寸
上颌中切牙
平均值(mm)放大3倍值(mm)
冠长
根长冠宽颈宽冠厚颈厚近中颈曲度远中颈曲度
10.5
13.08.57.07.06.03.52.5
31.5
39.025.521.021.018.010.57.5
图5-1-1,2 描绘唇面形态
(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近远中向的2个数值,并将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
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中切牙根尖和切缘的位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图形,描绘出唇面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唇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根据右上颌中切牙唇面冠根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6)确定外形高点: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上颌中切牙近中、远中面图上,将唇侧虚线所示的外形高点线相连,并与唇面图相交画唇面外形高点线,唇面的外形高点就在这条线上。
在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切缘图上,确定唇侧最突的外形高点,并将该点与中线的位置转移到唇面图上,画线,该线与外形高点线相交点即为唇面的外形高点。
然后将三倍大牙体线图上的唇面外形高点转移到纸上。
3. 描绘舌面形态
舌面与唇面形态描绘方法大致相同,不同处注意描绘出舌面窝外形轮廓。
4. 描绘近中面形态
(1)用上述方法画出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1cm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线a2以及中线b2。
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图5-1-3,4)
图5-1-3,4 描绘近中面形态
(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唇舌向的2个数值,并将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
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中切牙根尖和切缘的位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近中颈曲度,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图形,描绘出近中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近中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根据右上颌中切牙近中面冠根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6)确定外形高点: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上颌中切牙唇、舌面图上,将近中侧虚线所示的外形高点线相连,并与近中面图相交画近中面外形高点线,近中面的外形高点就在这条线上。
在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切缘图上,确定近中侧最突的外形高点,并将该点与中线的位置转移到近中面图上,画线,该线与外形高点线相交点即为近中面的外形高点。
然后将三倍大牙体线图上的近中面外形高点转移到纸上。
5. 描绘远中面形态
远中面形态的描绘与近中面大致相同,但颈曲度不同为7.5mm。
6. 描绘切端形态(图5-1-5)
(1)根据冠宽(25.5mm),冠厚(21.0mm)画一长方形,并作出相互垂直的两条中线。
(2)根据右上颌中切牙切端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描绘出唇面、舌面、切嵴、舌面隆凸、舌面窝、舌面边缘嵴的外形轮廓。
图5-1-5 描绘切端形态
7. 完成描绘
各面形态初步完成后,反复检查各部分尺寸,对照标本、模型、挂图,如准确无误,用橡皮擦去定点标记、虚线,以保持画面清洁美观。
(图5-1-6,7,8,9)
图5-1-6 唇面形态图5-1-7 舌面形态
图5-1-8 近中面形态图5-1-9 远中面形态
五、注意事项:
1. 课前复习、熟知该牙解剖形态。
2. 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各个面、每条线都应在描绘前进行复习。
3. 牙体轮廓线要平滑,不要反复描绘。
4. 每个面的外形高点确定时注意不要和其他面的搞混淆。
六、思考题:
1. 冠长与根长在作图时如何确定?
2. 表6-2中的各数值是指哪两点间的距离?如何作图?
3. 远中面的外形高点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