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中切牙1:1雕刻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为切牙中最大,最易显露,最易受伤。
1、牙冠:ⅰ、唇面:近似梯形,长度大于宽度;近中缘长而较直;切缘较直,远中略倾向舌侧;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稍圆钝,为钝角,介以区分左右。
唇面光滑平坦,有两条发育沟,三个切缘结节。
颈线呈弧形沿颈线部分稍突起为颈嵴,其上常有几条水平线为釉质横纹。
唇面形态与面形协调一致:尖园型,方圆型,卵圆型。
ⅱ、舌面:似唇面,但较小(向后内收)。
中央凹陷成窝——舌窝;四周为嵴——切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颈部有舌隆突。
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
ⅲ、邻面:近,远中面相似,均为三角形。
近中面大而平,远中面短而圆突;颈部有“V”字形的颈边缘。
邻面外形高点在邻接区:近中靠近近中切角;远中较近中略高。
ⅳ、切嵴:唇面平为切缘,舌侧园突成切嵴。
侧面观,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2、牙根:粗壮而直的单根;根长大于冠长唇侧宽于舌侧,横剖面象圆三角形;圆锥状,颈1/3处最宽,根尖变细,稍偏向远中。
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同:①位置:上下颌骨前部、中线两旁。
弧线排列,形态相似。
共8颗②解剖特点:牙冠呈铲形(梯形),刀刃状ⅰ唇面:近似梯形,光滑平坦。
ⅱ舌面:中央凹陷形成舌窝;颈部突出为舌隆突。
ⅲ邻面:牙冠楔形、颈部最厚;切端渐薄、形成切嵴;形如刀刃、切断食物。
ⅳ牙根:均为单根,功能较弱③功能:用于切割食物(功能较弱,不及后牙,单根)④切牙的形态,位置及排列影响面容。
异:①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深,变异形态较多②下颌中切牙:全牙中体积最小,形态最对称,离体后难分辨左右③下颌侧切牙:牙冠较下颌中切牙稍宽,切缘略向远中倾斜④体积:上1 上2 下2 下1三、雕牙步骤(见书P21)比例:1:2,牙位:右上颌中切牙四、工具的使用持刀方式有三种:1、切蜡块时使用2、掌拇指握式:修切牙冠各面3、握笔式:精细雕刻注意:刀具要注意安全,切勿伤及自己和他人板书: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形态特征标志牙冠唇面梯形颈嵴,颈缘曲线,发育沟,切缘结节近种切角—直角,远中切角—钝角唇面形态与面形协调一致舌面似唇面舌窝,切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舌面隆突邻面楔形近中面>远中面;‘V’形颈曲线;接触区牙根圆锥形单根,‘圆三角形’根尖偏远中,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三、雕牙步骤(图1、2、3)四、工具的正确使用(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实验1.上颌中切牙的雕刻

实验一上颌中切牙的描绘学习时间:20分钟一、实验内容:1. 描绘参照线。
2. 描绘牙体轮廓线。
3. 描绘标志线和标志点。
4. 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描绘,进一步掌握该牙解剖形态,为雕刻牙体打好基础。
2. 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和步骤。
3. 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四、方法和步骤: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上颌中切牙各部分尺寸并放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表5-1-1)。
2. 描绘唇面形态(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线a2以及中线b2。
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图5-1-1,2)表5-1-1 上颌中切牙各部位尺寸上颌中切牙平均值(mm)放大3倍值(mm)冠长根长冠宽颈宽冠厚颈厚近中颈曲度远中颈曲度10.513.08.57.07.06.03.52.531.539.025.521.021.018.010.57.5图5-1-1,2 描绘唇面形态(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近远中向的2个数值,并将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
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中切牙根尖和切缘的位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图形,描绘出唇面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唇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根据右上颌中切牙唇面冠根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上颌中切牙牙体雕刻流程图

二面体 四面体 多面体
描绘二面体
二面体形成 描绘四面体 四面体形成
画轴嵴 第一次1/2等分线成形
第二次1/2等分线成形
牙颈线成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牙根成形 唇面成形
五面成形
邻面成形
上颌中切牙 牙体雕刻
舌面成形 切缘成形 最终检查
刻流程图
描绘各面中轴 描绘外形高点、邻接点 描绘近远中面观 检查 切割2面体 补画标志物 检查 描绘唇舌侧观 检查 切割4面体 补画标志线、标志点 检查 描绘各面轴嵴 检查 描绘第一次1/2等分线 切割第一次1/2等分线 检查 描绘第二次1/2等分线 切割第二次1/2等分线 检查 补画标志物 计测、转移牙颈线 描绘牙颈线 勾勒牙颈线 沿牙颈线从牙根往牙颈形成台阶 削除牙颈部的台阶 牙根与牙颈部衔接 削除牙颈1/2等分线 检查 牙根雕刻 根尖成形 形成凹陷与舌隆突衔接 检查 调整近中边缘嵴的高度 调整远中边缘嵴的高度 调整中央嵴切1/3的突度 形成唇侧牙颈部 形成唇侧发育沟 检查 描绘舌侧近远中边缘嵴 雕刻邻面三角凹陷 形成近中面 形成远中面
检查 描绘舌侧边缘嵴 雕刻舌侧边缘嵴 雕刻舌窝 雕刻舌隆突 检查 描绘切缘 修整切缘厚度 形成切缘舌侧最突处 形成切缘节结 切缘与四面衔接 检查 检查唇面观 检查近中面观 检查舌面观 检查远中面观 检查切缘观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雕刻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右上颌中切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中切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切端多余之蜡,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切缘:使切缘平直,远中略倾舌侧,切嵴不宜太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梢圆钝。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形成外形高点,在切1/3雕出两条发育沟,注意不宜雕得太深。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先将舌面雕刻成凹面,然后雕出舌窝、舌隆突及边缘嵴。
8.修整完成:仔细检查各部形态,精修完成。
[实验结论][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左上颌尖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左上颌尖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尖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牙尖多余之蜡,初步形成尖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牙尖:使牙尖稍偏近中,远中斜缘长于近中斜缘。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处形成外形高点,在唇面由牙尖顶至颈1/3雕出近远中两个斜面及唇轴嵴,并在唇轴嵴的两侧各雕出一条发育沟。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使舌面略小于唇面,画出近、远中舌窝的位置和形态,然后雕出舌窝、舌轴嵴、舌隆突及边缘嵴。
牙冠基本形态的石膏雕刻分解

项目四 牙冠基本形态的石膏雕刻知识目标1. 牙冠的解剖形态知识。
2. 能够从长方柱开始再现牙体的形态。
3. 基托蜡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简介。
4. 各类牙牙水平横断面的形态。
5. 各类牙牙颈缘线的位置和形态。
能力目标1. 学会雕刻蜡牙冠。
2. 学会从长方柱开始再现牙体的形态。
情感目标1. 通过牙冠基本形态的1倍石膏雕刻,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并课程名称 牙体雕刻艺术与技术 学年 第 学期 学时计划课 内 学时 学生课余 学时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授课对象 授课方式 授课地点授课教师教学目标且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
3.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1. 掌握各类牙冠和牙根的大小的平衡。
2. 掌握各类牙水平横断面的形态。
3. 掌握各类牙颈缘线的位置和形态 4.掌握基拖蜡的使用方法。
难点项目教学法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雕刻牙冠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结合创设情景、观察分析、实践操作、讨论比较、评估总结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
学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
2.以赛促学法。
3.项目分解法。
4.行为导向法5.学炼相结合的方法教时32学时教具全口1:1石膏牙列模型、基托蜡、切削刀、46#、48#雕刻刀、切削刀、酒精喷灯、石蜡油、酒精灯、红蓝铅笔、棉花。
课前准备所用教具,本项目所需理论知识项目提出1. 2.项目分析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牙冠基本形态的1倍石膏牙雕刻,需要掌握如下知识:教时、教具和课前准备教学过程1. 切削刀、滴蜡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2. 了解各类牙各部位尺寸。
3. 准确的确定牙的各个面。
4. 牙的解剖应用名称和体表标志及各自特征。
5. 基托蜡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项目计划决策1.2.3.项目实施准备1.切削刀、雕刻刀等操作工具的准备。
[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https://img.taocdn.com/s3/m/6c4680d87f1922791688e85a.png)
[实验二] 上颌中切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一、目的:1、通过实习,加深对牙体表面标志的认识,掌握切牙类牙齿的解剖特点并能加以识别;2、学会雕刻刀及蜡刀的使用方法。
二、内容:1、绘出右上中切牙唇面,近中面及切端的外形(1:3);2、雕刻1| 小蜡牙(1:1)三、材料:雕刻刀、蜡刀、酒精灯、红蜡片及一副牙列模型。
铅笔自备。
四、标本:切牙的大牙模型、石膏牙模型、离体恒切牙。
五、方法:教师示教右上中切牙的绘制要点、雕刻方法与步骤,同学自己完成绘图并雕刻一个1:1的小蜡牙。
六、数据:上颌中切牙平均值(mm)放大三倍值(mm)冠长11.534.5根长11.333.9冠宽8.625.8颈宽 6.318.9冠厚7.121.3颈厚 6.218.6七、绘图:八、雕刻步骤:1、化蜡:在酒精灯上烤化蜡片,待有蜡油滴落时才能卷成蜡块,置牙列缺失处,咬合;2、去除多余蜡:待蜡块稍硬后,用雕刻刀将唇,舌面及切端多余蜡去除。
3、唇面外形初步雕刻:颈缘、近远中缘的雕刻,唇面切1/3趋于平坦,颈嵴稍突;4、切端外形初步雕刻:由近中渐斜向远中,与相邻中切牙切端平齐;5、舌面外形初步雕刻:颈缘,近远中缘雕刻成形后,雕出舌面窝,修整切嵴及舌隆突;6、精修各面外形,最后在唇面切1/3雕出二条平等的发育沟。
九、思考题:1、雕刻完成后的右上切中切牙的牙体形态,应具备哪些解剖特点?2、颈曲线是一条曲线,冠长与根长在作图时如何确定?3、冠宽、颈宽、冠厚、颈厚分别是指哪能两点间的距离?如何正确作图?4、红致雕刻唇面后,从切端观唇侧轮廓线应是怎样的?5、为什么要求最后雕刻舌窝?6、如何正确使用雕刻器械?。
11(实验4牙体蜡型雕刻上颌中切牙)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上颌中切牙牙体蜡型雕刻
授课专业
班级
08级口本
授课方式
(理论、实验)
实验
授课学时
4
授课时间
2011.3.28
教案
完成时间
2011.3.21
基本教材及
主要参考书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六版皮昕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二版付升旗
《实用口腔解剖学图谱》王美青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掌握:上颌中切牙的形态。
上颌中切牙牙体蜡型雕刻方法及注意事项
1.联系功能,切牙的外形特点有何意义?2.上颌中切牙的牙冠唇面有椭圆形、尖圆形、方圆形等,几种不同的唇面形态,在细节上有何不同?在临床上,我们又如何决定制作何种唇面形态呢?
牙体解剖实验教程1

牙体解剖实验教程(一)实验一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和步骤】1.熟悉游标卡尺的使用和牙体测量的方法2.牙体测量的主要项目(1)全长:从牙切缘或牙尖顶至根尖的垂直距离。
(2)冠长:从牙切缘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根长:从颈缘的最低点至根尖的垂直距离(此项一般是用牙体全长减去冠长)。
(4)冠宽:为牙冠近中面与远中面最突出点(接触点)之间的水平距离(5)冠厚:为牙冠唇(颊)面与舌面最突出点之间的水平距离(6)颈宽:唇(颊)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7)颈厚:牙冠唇(颊)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水平距离(8)近、远中面上的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上颌中切牙各部位平均值(mm)4.雕刻右上中切牙5.蜡块(85×40×35mm长方体)6.持刀的方法:竖切法、横削法、执笔法7.雕刻方法:(1)描绘唇面形态:①定牙体长轴线d,垂直于d线并根据冠长(31.5mm)、根长(39mm),用铅笔画出a、b、c三条平行线,ab=31.5mm、bc=39mm(如图),然后,以d为中心,根据冠宽(25.5mm)、颈宽(21mm)分别画出冠宽线和颈宽线。
②作牙冠唇面切颈方向的三等分线,并在切1/3处分别找出近中与远中接触点(即牙冠的最突部位,近中接触区距切角近,远中接触区距切角远)标出“×”。
在颈1/3中点附近确定颈宽点的位置,标出“×”。
③根据右上和中切牙唇面冠根外形特点(近中缘较直、远中缘较突,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较圆钝,牙根较粗直,根尖略偏远中),并对照图片描绘出唇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2)初步形成唇面从垂直方向逐步削除牙冠和牙根近中面和远中面多余的蜡,留下的蜡形可比唇面稍大1mm,以便修整。
(3)描绘近中面形态①用上述方法,首先定牙体中线d,并画出冠长、根长的平行线a、b、c,ab=31.5mm、bc=39mm (如图),然后以d为中心,根据冠厚(21mm)、颈厚(18mm),分别作出牙冠和根颈的厚度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 远中形态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2.唇舌面切削成形
方法:
用石膏切刀沿上述边缘线切削成形。
要求:
轴面外形轮廓需与线图一致。 近远中邻接点不应成为悬突。 正确保留牙根底部的形态。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
四、多面体成形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1.多面体成形原理 切缘面观各轴面外形最突处连线及其轴面角以弧线的方 式存在,多面体的成形原理是不仅用直线形式表现切缘 面观的各个弧线,同时通过1个轴面角2个斜面的形式, 使牙体形态呈现出更多的斜面,使其更接近于符合牙体 特征的弧线,见图6。
图18 近中平直示意图
要求: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此时不得切除舌侧近中边缘嵴和邻接点。 近中邻接点上方暂不内收。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
七、远中成形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方法:
参照线近中图,正确描绘近中牙体 形态,见图4。因近中面大于远中面, 远中沿近中切削,故无需描绘远中 牙体形态。
要求: 为防止沾水后,铅笔印痕消失, 需使用耐水铅笔。 描绘后,需用牙形尺检查。 检查时,需使尺和石膏牙的中轴和 根冠分界线的“十字”相吻合。
图4近中形态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2. 二面体切削成形
方法:
参照唇面、近远中线图,在石膏牙 上用铅笔正确转移牙颈线。 用小雕刻刀轻轻刻入牙颈线。 参照近远中线图、唇侧浮雕图, 用小雕刻刀形成唇侧牙颈突度, 见图12-13。
图12 唇侧颈缘突度与近远中牙颈线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要求:
注意不要改变唇侧牙根的厚度。 注意近远中面的根冠连接特征。 注意此时的牙颈线仅为大致的位置。
图6 切缘多面体与线图的关系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图7 各轴面外形多面体图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2.正确描绘各个轴面的多面体
方法:
参照外形多面体图形(图7)的边缘线(或按照切缘 观),估算该线与中轴、根冠分界线、外形高点之间 的距离,并将其正确转移到石膏棒上。 雕刻技能熟练后,可不参考多面体图形,通过切缘面 观推测多面体的合理位置。
要求: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近唇轴面角锐利,远唇轴面角圆钝。 近唇轴面角高于远唇轴面角。
近唇及远唇轴面角需与唇侧颈缘流 畅衔接。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
六、近中成形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方法:
在石膏牙的舌侧描绘舌侧近中边缘嵴, 见图17。
图17 舌侧近远中边缘嵴
用小雕刻刀从近唇轴面角起,沿邻接点 下方,向舌侧平直内收,见图18。 内收到舌侧近中边缘嵴附近,牙根需与 牙冠流畅衔接。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用小雕刻刀修整唇侧牙根形态(至牙根的近远 中轴面外形最突处连线),见图10、图11。
图10 唇侧牙根轴面外形最突处连线
图11 近远中轴面外形最突处连线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要求:
在牙根的末端,不要内收。 特别注意近中根冠连接的形态。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2.形成唇侧颈缘突度
图14 唇侧中1/3的形态模式图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4.形成唇侧近远中缘(近唇及远唇轴面角)
方法:
从近远中面线图观察唇侧近远中缘与 邻接点的位置关系。 从切缘线图观察近唇及远唇轴面角的角度, 见图15。用小雕刻刀形成近唇及远唇轴面角, 及根冠衔接的特征见图16。
图15 唇侧近远中轴面角模式图
图16 唇侧根冠衔接模式图
要求: 在正确理解多面体成形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多面 体边缘线与多面体图形(或与切缘观图形的伸展)相 一致。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3.切削多面体
方法:
按照多面体边缘线切削各斜面,见图8。 要求: 切削多面体时,不得损 坏唇侧牙颈突度。 如同一轴面角有2个以上 的轴角,可预先形成其 一,再形成其二。
方法:
用石膏切刀上下推拉,切削到线。 为提高工作效率尽量不用小雕刻刀。 再次用牙形尺检查二面体形态。
要求: 近远中牙体形态应与牙形尺一致,不 多切,不少切。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
三、四面体成形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1.描绘唇面形态
方法:
参照远中线图,正确描绘唇侧牙体 形态,见图5。因唇侧大于舌侧,故 无需描绘舌侧形态。图8 多面体ຫໍສະໝຸດ 态图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
五、唇侧粗成形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概述:
唇侧粗成形的操作范围包括:唇侧牙 根成形(至牙根的近远中轴面外形最突 处连线)、唇侧颈缘突度、唇侧中1/3成 形、近唇轴面角、远唇轴面角成形。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1.唇侧牙根成形
方法:
假想牙根的形态为带圆的三角形(见图9)。
图2 上颌中切牙五面观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3.石膏框架切削成形
方法:
用石膏切刀从唇舌、近远中入手切 削均可。先休整二侧,再修整另二侧。 如有必要,可预先在石膏棒上记录方 位(颊、舌、近中、远中)。 底座四周应平整,见图3。 要求: 切削成形的框架应与牙体规格一致。
图3 框架假想图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
一、石膏框架成形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1. 测量牙体规格
摹刻离体牙时,需预先测量并记录牙体规格。
图1 牙体规格表现方法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2.描绘框架及标志物
方法:
参考图2把牙体规格及外形高点、邻接点、牙尖根冠分 界线及四个轴面的中轴用耐水铅笔转移到石膏棒上。 要求: 上述标志物应尽可能精确。
4.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
方法:
为防止后续操作中标志线的消失,现 阶段用小雕刻刀(YDM-07-160)在 四个轴面沿着尺刻入中轴、根冠分界 线。沟痕浅为好,不宜过深。
要求: 刻入的中线需与描记的中线一致。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
二、二面体形成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1.描绘近中牙体形态
图13 唇侧边缘嵴与牙颈突度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
3.形成唇侧中1/3外形
方法:
参照浮雕图(图13),在石膏牙上勾勒唇侧近远中边 缘嵴。
参照图14,用小雕刻刀修整唇侧中1/3过剩的石膏, 使之与唇侧牙颈衔接。
要求: 从近远中观察唇侧,需成三面体。
唇侧近远中边缘嵴应成丰满的U字型。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