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导游口试导游词:乐至陈毅故居

合集下载

2022四川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

2022四川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

2022四川景点的导游词推荐文章2022四川宽窄巷子的导游词热度:四川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热度:四川都江堰的优秀导游词热度:有关四川景点的导游词热度:四川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热度: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08°12′之间。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2021四川景点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2021四川景点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们:大家好!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九寨沟观光旅游。

我是大家的导游_,现在我们就来游览一下九寨沟吧!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九寨沟去细细地欣赏它美丽的风景。

首先我们来到的这一个地方是盆景滩,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各种各样高高低低的灌木遍布水中,形成天然的画面。

来,我们在的这一个地方就是芦苇海了,看,这儿芦苇丛中野趣盎然,在这,无边无际的芦苇长在沼泽地上,微风吹过,一层层碧绿的芦苇时起时伏,像绿色的浪花翻滚,看吧!是不是很漂亮呀?这里那成群的鸳鸯和野鸭栖息在这儿,看呀!它们时而在水面上飞翔,时而在苇海中追逐嬉戏,时而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一朵朵水花,是不是很好看呀!九寨沟湖泊众多,大大小小共有114个,当地人叫它海。

游客朋友们,九寨沟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就是犀牛海的传说。

传说有一个西藏老喇嘛身患重病骑着犀牛奄奄一息的来到了这里,不知为什么他喝了这里的水,病就奇迹般地好了。

之后老喇嘛天天喝这里的水,最后他就和犀牛一同走入了水中,从此这儿就叫做犀牛海。

九寨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

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出,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

简单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3篇

简单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3篇

简单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3篇推荐文章四川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热度:游故宫的导游词800字热度:四川五彩池导游词热度:最新的湖北三峡大坝导游词范文热度:安徽九华山导游词热度: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

你去过四川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川景点导游词,欢迎阅读。

简单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大家好!昨天晚上在_宾馆休息得好吗?现在是上午七点,用过早餐,整理好我们的行李后请上车。

我们的旅游车已经驶出市区,现正行驶在通向目的地泸沽湖的路上。

我们途经了盐源县,刚才给大家讲了公母山的故事,还有附近木里藏族自治县在二十年代洛克宗教朝圣路线和抗战时期驼峰飞虎队故事。

好啦,现在是北京时间十二点,经过了5个小时的车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泸沽湖景区了,今天游览行程将会有:先安排用午餐,在下午一点我们出发,先参观喇嘛寺,随后再去游览万亩草海和栈桥,情人桥和乘坐猪槽船游湖,晚上安排住进摩梭民居,为团队提供当地风味餐及品尝摩梭美食,与左所镇湖畔村村民举行篝火歌舞晚会。

现在呢,距我们即将抵达的四川泸沽湖左所镇湖畔村还有十分钟的车程,我将利用这段时间为大家介绍一下泸沽湖的概况。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洲西南部与云南省宁蒗县的交界处,距成都830公里,距西昌258公里,是省级的著名风景区。

并素有“东方女儿国”的美称。

泸沽湖,当地人称“谢纳咪”,意为大海、母湖,从高处鸟瞰,如一只展翅的飞燕。

另外它也是四川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湖水面积50.8平方公里,另有万亩草海,水面海拨2688米,被誉为“高原明珠”。

在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摩梭人,严格来讲,摩梭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因而,人们便习惯地称他们为摩梭人,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来看待。

民间传说摩梭人原来是有文字的,记载在猪革制成的“书”上,由2个达巴掌握。

陈毅故里景区简介33

陈毅故里景区简介33

陈毅故里景区简介陈毅故里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的中部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

景区以展现陈毅元帅功绩为主线,以弘扬陈毅元帅精神为主题,以配套主题园林景观为主要着力点。

整体规划面积190公顷,目前已建成核心景区面积40余公顷,有陈毅故居、陈毅纪念馆、御风台、德馨园、七塘映月、陈毅诗艺苑、丹心广场、书剑广场等景点40余处,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四川“重走长征路,将帅故里游”旅游东环专线第一站,与广安小平故里、仪陇朱德故里共同形成了四川红色旅游“金三角”。

其中陈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陈毅纪念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这些都充分彰显出景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景区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红色和川中文化、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众多全国各地游客,是人们瞻仰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略川中民居文化的好去处。

景区出入口处均建有生态停车场共5个,共计停车泊位500余辆;景区建有1.5公里建成观光车道,缅怀大道、特色步游道2条,将各景点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了游览观光环线。

同时,县委、县政府2008年—2009年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县城至景区的快速通道,缩短一半车程,县城到景区仅需15分钟。

贯通县境的成安渝高速、遂资眉高速已于2010年开始动工,乐至县城到成都仅1个半小时车程。

景区入口广场建有游客中心,内设有咨询台、商务中心、邮政服务点、配有电脑触摸屏,公共休息设施,能为游客提供游程信息、游程线路、节目预告、导游讲解等游览服务和打印、传真、邮件等商务服务。

可提供英语、日语、韩语等多语种导游讲解服务。

景区内拥有购物中心一处,布置有天池藕粉、双乐挂面、外交家酒等地方特色商品和有关陈毅元帅的纪念雕塑、纪念章、邮册、书籍等系列纪念品可满足游客购物纪念的需要。

景区具有可同时接纳2000人就餐、30人住宿的能力;农家乐风味独特,管理规范,具有川北农家风味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可一饱口福。

陈毅故居导游词(精选3篇)

陈毅故居导游词(精选3篇)

陈毅故居导游词(精选3篇)陈毅故居篇1陈毅故居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川中村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占地750平方米,加上四周园子占地6050平方米。

1920xx年8月26日,陈毅元帅就诞生在这里。

陈毅故居陈毅故居位于乐至县劳动乡正沟湾,距乐至县城29.5公里,是革命先辈、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出生地。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初年,1980年8月重修原貌,是一座具有浓厚川中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式的木质结构瓦房。

馆前塑陈毅铜质站像,高2.6米。

馆连同绿化区共占地2.5万平方米。

陈列馆内陈列反映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4000多件,并收藏了国内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陈毅的、书画等作品。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布陈毅故居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为陈毅旧居亲笔题写了“陈毅故居”名匾。

1986年9月陈毅纪念馆依故居而建,展有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和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他的诗词、书画等。

陈毅故居和陈毅纪念馆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整个区内松柏挺秀、环境幽雅,是人们瞻仰先辈、领略川中民居特色的好所在陈毅故居导游词篇2陈毅故居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乡中。

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诞生并居住的地方。

1980年10月,该处被整修之后开放参观,并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5月25日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陈毅旧居第一重堂,是过去陈家会见客人的厅堂,现在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悼念陈毅元帅手书的挽诗以及全国著名书画家创作的陈毅诗意画和书写的陈毅诗词。

厅堂旁的侧房是碾房,里面的石碾,是陈家碾米、磨面所用。

第二重堂是陈列馆,共有四间展室,着重展出陈毅青少年时代和平生从事革命工作的照片、文物资料近两百件。

堂室正中悬挂着陈毅元帅的巨幅画像。

画像两侧挂着董必武和朱德同志撰写的《挽陈毅同志》的手迹。

四间宽敞的展室内,有珍贵的图片、书信和实物数百件,分别从青少年时期、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较全面地介绍了陈毅同志光辉的一生。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解说词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解说词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陈毅故居解说词陈毅元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

乐至县是陈毅元帅的故乡。

陈毅故居座落在劳动镇正沟湾。

距成都108公里,距乐至县城31公里。

陈毅故居兴建于清乾隆年间,三重堂四合院,系木质穿榫结构,共有大小瓦房36间。

1901年8月26日,陈毅同志诞生在这座院落的一间瓦房内。

1981年3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陈毅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6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毅故居大门上“陈毅故居”四个大字,是邓小平同志1986年9月9日亲笔书题。

陈毅故居大门两边的楹联“殊勋炳世间,直声满天下”是赵朴初先生撰写的。

陈毅故居陈列着石碾、木桌、木凳等文物真品67件。

那一件件文物,无不记载着陈毅同志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艰苦和欢乐……陈毅故居院坝左侧,安放着陈毅与张茜的汉白玉塑像。

塑像以陈毅元帅偕夫人张茜1959年回故乡为题材,展示陈毅元帅对家乡的亲切情感。

陈毅故居背倚梅子坎,后山和前山平行自然延伸,两条山脉延至羊叉河边,山势又双双呈钩状。

故有人称为“倒挂金钩”屋基。

在“金钩”的汇合处有一堰,名“锁口堰”,池水四季清澈见底。

陈毅同志童年和少年时代曾在池中游过泳。

陈毅故居后山腰有两个石洞,当地人称“藏兵洞”,陈毅少年时代曾在洞中捉过迷藏。

梅子坎下,羊叉河岸,矗立着形象逼真的石钟、石鼓。

石鼓的顶端刻着佛教谒语。

陈毅少年时代巧用竹筒敲得石鼓“咚咚”响,一直传为佳话。

羊叉河中,透过碧波可以看到陈毅当年为乡亲们造福而设计安装的水力轧花机的遗迹。

羊叉河上,那座古老的石拱桥,曾在晨曦中辉映过陈毅同志的身影。

陈毅故居东南侧有一口数百年老井,井水甘甜,旱不涸,涝不溢。

陈毅同志喝着这井水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陈毅故居西北的半山腰,有陈氏诰命夫人墓。

墓碑字迹清晰,现为乐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距陈毅故居西一华里,有陈氏宗祠。

推荐陈毅故居的作文,可以怎么写

推荐陈毅故居的作文,可以怎么写

推荐陈毅故居的作文,可以怎么写“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960年冬夜大雪,陈毅元帅长夜不寐,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借物咏怀诗《青松》。

这首诗不但是陈毅人格力量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精神的形象再现。

为传承陈毅精神,乐至县以陈毅故居为核心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陈毅故里景区位于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

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

其中,陈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纪念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景区占地40余公顷,2010年1月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陈毅故里景区人文景观极具文化和历史价值,有陈毅故居、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陈毅纪念馆、御风台、德馨园、七塘映月等景点40余处,其中,陈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为木质穿榫结构的三重堂四合院,陈毅元帅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幼年和童年。

故居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间,院落总面积1026平方米,于198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

2006年6月,被国务院、国家文物局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按苏杭园林式建筑风格建设,于198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11年7月完成维修改展工程,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结构面积12954平方米,展厅面积接近1300平方米。

整个陈列展厅由序厅和“聪颖好学、立志救国”“艰苦转战、浴血坚持”“挺进敌后、华中抗战”“鏖战华东、传檄中原”“主政上海、领衔外交”“诗书棋艺、豪放重情”“永远的怀念”七个部分组成,陈列有陈毅元帅生平事迹照片294幅和珍贵文物实物60件,采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多媒体等声、光、电等高科技展陈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陈毅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

陈毅纪念馆位于乐至县城中心的灵鹫山。

建成于2001年,占地40余亩,规模宏大,构思奇巧,蔚为壮观。

纪念馆广场安放了中央军委赠送的陈毅元帅铜像。

我的家乡 乐至

我的家乡   乐至

陈毅故居是全国 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国家国防教 育示范基地、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陈毅故里 景区是全国100 个、全省25个红 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川省廉政文化 教育基地、四川 省“重走长征 路—将帅故里游” 旅游专线(东环 线)的第一站、 四川“伟人故里” 金三角红色景区、 全市首个国家4A 级旅游景区。
龙门报国寺是川中 著名佛教圣地,寺 内苍柏森森,绿树 成荫,碑志、大型 卧佛、诸佛海会图 等景点蔚为壮观, 寺内38尊缅甸玉佛 量多、形美为全国 罕见,“树抱佛” 景观堪称一绝。
我的家乡 乐至
29班黄焱
乐至县是无产阶级 革命家、军事家、 外交家、诗人陈毅 元帅的故乡

区位 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
岭上,幅员面积1425平方公里,隶属资阳市管辖, 与 遂宁安居区、大英县,德阳中江县,成都金堂县、 简 阳市,雁江区、安岳县接壤。
交通 国道318线、319线、省道106线交汇贯穿县境,成安 渝高速公路建成后,乐至距成都77公里、重庆174公 里,将全面融入成都、重庆1小时经济圈。已建成的 遂资眉高速公路连通了成乐、成南、成自泸、成渝、 内遂、乐雅、渝遂、成安渝8条高速公路。班车直通 成都、内江、南充、遂宁等省内大、中城市,交通 便捷。

陈毅故居

陈毅故居

陈毅故居
陈毅故居陈毅故居位于乐至县劳动乡正沟湾,距乐至县城29.5公里,是革命先辈、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出生地。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初年,1980年8月重修原貌,是一座具有浓厚川中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式的木质结构瓦房。

馆前塑陈毅铜质站像,高 2.6米。

馆连同绿化区共占地 2.5万平方米。

陈列馆内陈列反映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4000多件,并收藏了国内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陈毅的诗词、书画等作品。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布陈毅故居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为陈毅旧
居亲笔题写了“陈毅故居”名匾。

1986年9月陈毅纪念馆依故居而建,展有陈毅生平事迹
的图片、实物和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他的诗词、书画等。

陈毅故居和陈毅纪念馆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整个区内松柏挺秀、环境幽雅,是人们瞻仰先辈、领略川中民居特色的
好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导游口试导游词:乐至陈毅故居
乐至县城西北沙公里的劳动乡,原名薛苞镇,山水钟灵,风景秀丽,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的故乡。

这方水土孕育了这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也留下了他许多闪光的故事。

如今,乐至人民为缅怀和纪念陈毅元帅,己将故居修葺一新,增建了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并将劳动乡西起陈家祠,东至薛苞镇,北到官帽山,南迄庙子坡方圆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辟为"陈毅故居风景区",供人们瞻仰和游览。

陈毅故居
陈毅故居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川中乡村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占地750平方米,加上四周园子占地6050平方米。

在这座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的古朴民居中,1901年1年8月光日,陈毅元帅就诞生在这里。

1980年8月,乐至人民政府为纪念陈毅元帅,将故居修葺一新,同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省级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故居大门上悬挂着"陈毅故居"金漆大字匾额,两侧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撰写的楹联:"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

这是对陈毅元帅一生的精当评价,是对这位敢于直言,刚正不阿,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伟人的高度赞扬。

跨进故居大门,来到前院,两侧是花圃。

这里过去是盛夏纳凉的地方。

院中有尊汉白玉陈毅与夫人张茜的石雕像,是四川美术学院郭先昌等三人合作设计制作,由重庆市委、市政府1990 年赠给故居纪念馆的。

进入第一重堂,这是过去陈家会见客人的厅堂,如今这里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悼念陈毅元帅手书的挽诗以及全国书画家创作的陈毅诗意画和书写的陈毅诗词。

厅堂旁的侧房是碾房,里面的石碾,是陈家碾米、磨面所用。

进入第二重堂,中间是露天天井,两边是厢房,过去是陈家的客房。

由二重堂再向后进入第三重堂,这里是陈家的内眷住房。

也是陈毅出生地和少年时期食宿、学习的地方,陈列着陈毅使用过的用具。

中间大厅是陈家就餐的地方,两侧是住房。

左侧是陈毅父母住宿的房间,木床、床凳、蚊帐等都是原物。

1901 年8月26日,陈毅献出生在这里。

右侧是陈毅读书的地方,桌子、砚台都是陈毅童年的用品。

从这里通向右侧院,是陈家养猪的猪圈,左侧是陈家的厨房,后院侧门通向后山、葬有陈家的祖墓。

祖墓中一座浩命夫人墓令人注目。

据墓碑记载,这座墓是清朝咸丰五年(即公元1855年)的浩命夫人合葬墓。

由此可见,陈家祖辈有人在朝廷做官,官位不小,家眷得到过皇帝的诰封。

可惜碑记风化严重,究竟是陈家哪一代人士,无法考证。

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
出故居大门前行200米左右,就到了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

它建于1986年,占地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是中国古典式庭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大门挂着"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的匾额。

其中邓小平同志手书的"陈毅故居"四个大字刚劲豪放,令人注目。

进大门正前方,一尊高2.6米,重500公斤的陈毅铜像屹立在院中。

这是由四川美术学院郭其祥教授设计,四川省金属回故利用公司于1988年铸成的铜像,他右手扶杖,左手挽衣,两眼凝视前方,风尘仆仆回到故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陈毅元帅1959年回收乡时的形象。

院内培植多种名贵花木,假山造型奇巧秀美,名人诗碑型美艺精。

内设五个展厅分别展示陈毅元帅青少年时期和生平革命活动的照片,还保存大量的珍贵文物史料,陈列着全国各地的名人题词书画等,请大家逐一参观。

沿陈列馆侧一条长30米的青松长廊前行,就来到馆内的兰花园、梅花园和桂花园。

兰花园面积550平方米,种植着九十个品种2000多盆兰草。

梅花园、桂花园面积共3600平方米,植有梅50株,桂树70多株。

置身于园中,满目清雅,四季流香,象征着陈毅元帅高洁的情操和诗人的风范。

由陈列大门出来,朝故居方向前行,在杨家湾半坡上,有一座面积550平方米的四合院祠堂,这就是陈家祠。

过去,陈氏家族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还在陈毅元帅年少时,他家已经衰败中落,全家27口人寄居在这祠堂的北厢房。

在这里,陈毅一面劳动,一面苦读,艰难探索着人生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陈家祠改作了小学,当地
百姓把陈毅一家住过的北厢房保留下来,以供人们缅怀留念。

由陈家祠出来,沿通往故居的小路行至牛角沟,有座小桥叫"陈家桥"。

这是一座古老而袖珍的百拱桥,跨度只4米,小园拱,桥墩上雕刻着龙头和龙尾,桥面人行道凹槽深陷;显示着桥的玲珑典雅和苍老古朴。

桥旁的老榕树,蓊郁苍劲,和周围景物互相映衬,景色十分宜人。

陈毅元帅少小离开家乡,十八岁就到法国勤工俭学。

投身中国革命后,数十年戎马倥偬,国务繁忙,很少再回故乡,但故乡人民十分怀念他,一直流传着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今天,我们顺着游程,讲讲"羊叉河救难""官帽山击鼓"和"薛苞镇开发水力资源"的故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