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病历

合集下载

针灸科住院病历范文

针灸科住院病历范文

针灸科住院病历范文【病历】。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科室,针灸科床号,301。

主诉,右腰痛半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右腰部疼痛半年余,间断发作,无明显诱因,疼痛性质为隐痛,伴有酸胀感,活动后加重。

近1周来疼痛加重,伴有右下肢放射痛,伴有麻木感,夜间睡眠受影响。

无发热、无恶心、无呕吐。

无大小便异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个人史,饮食起居无异常。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苍白,自主呼吸,心率80次/分,血压120/80mmHg,体温36.5℃。

右腰部有明显压痛,右下肢肌力减弱,右下肢酸痛明显,右下肢腓肠肌反射减弱。

辅助检查,腰椎MRI示,L4/5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

诊断,右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案,采用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熏洗。

针灸治疗方案,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穴,如肾俞(BL23)、大肠俞(BL25)、承山(BL62)、委中(BL40)、阳陵泉(GB34)、阳关(SI3)等穴位,采用毫针,每次留针20分钟,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

中药熏洗方案,采用艾叶、红花、川芎、当归、白芷等药物,煎煮后用布包裹患处,每日熏洗30分钟,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活动功能、睡眠情况等。

处理过程,患者配合治疗,每次针灸治疗后疼痛减轻,右下肢酸痛感明显减轻,夜间睡眠明显改善。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需继续配合针灸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久坐或久站,避免扭伤腰部,注意保持腰部温暖。

复诊时间,下周三复诊。

【签名】主治医师,李四时间,20XX年X月X日。

【总结】。

本例患者因右腰痛半年,加重1周入院,经详细检查诊断为右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采用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出院后继续配合治疗,预后良好。

针灸科住院病历

针灸科住院病历

针灸科住院病历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46岁,体质较弱,曾有高血压病史,近期出现头痛、失眠等症状,入院检查发现存在颈椎病,于是进行了针灸治疗。

主诉:
颈椎病多年,近期出现头痛、失眠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希望能得到针灸治疗。

病史:
患者颈椎病病史长达十年,曾多次尝试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最近半年,出现了头痛、失眠等症状,症状加重,于是前来就诊。

体格检查:
查体发现患者颈椎部位有明显压痛,头部有压力感,颈部肌肉紧张,肩部僵硬,上肢肌力减退,颈部活动受限。

诊断:
颈椎病,头痛,失眠。

治疗过程:
患者于住院后进行了针灸治疗,治疗过程如下:
1. 针灸定位:定位患者头痛、失眠等症状的相关穴位,如百会、风
池、神阙、内关等。

2. 穴位操作:采用丝线针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针头插入相应的穴位,进行适当的刺激。

3. 针刺时间:每个穴位针刺时间约为20-30分钟,每次治疗进行2-3个穴位的针刺。

4. 针灸疗程:患者进行了5次针灸治疗,每隔2天进行一次。

治疗效果:
经过5次针灸治疗,患者头痛、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明显改善,肩部僵硬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经过术后随访,症状未复发。

注意事项:
1.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 针灸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 针灸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如针刺疼痛等,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

中医针灸科门诊病历范文30份(合集3篇)

中医针灸科门诊病历范文30份(合集3篇)

1. 病历格式门诊病历格式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诊断及治疗方案等内容。

在填写过程中要力求简明扼要,不需要用太多的文字。

2. 注意主诉主诉是患者自述的不适或病情表现,是门诊病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认真听取患者的自述,并写明关键词汇。

主诉的准确性对于病情的确定有重要的作用。

3. 描述病史现病史是指患者目前的病情表现,如何发病、症状、程度等。

既往史包括患者以往的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家族史包括患者的亲属中是否有相关疾病等。

生活史包括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工作情况等。

这些内容都应在病历中详细描述。

4. 中医诊断在填写门诊病历时,要注意区分中西医的诊断,用中医术语描述病情。

中医诊断应以病因、病机为核心,根据病情的不同来确定辨证论治的方案。

5. 习惯用语在病历中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习惯用语,如“现病史:”、“体格检查:”、“诊断:”等。

这些固定用语可以使病历的内容更加规范、清晰。

6. 详细记录门诊病历的书写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整个就诊过程,例如患者的主诉、病史、检查结果、辨证论治、治疗方案等等。

这些详细资料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病情的观察都是必不可少的。

7. 科学规范门诊病历的书写必须遵守科学规范、医德医风。

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客观、真实,不夸大病情,更不能随意开药。

8. 保护隐私门诊病历中包含了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这些内容必须得到保护,不能外泄。

在书写病历时要注意保密。

9. 不断学习中医药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门诊病历的书写是中医的一门基础功夫。

医者不能停止学习和探索中医之道,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正确书写病历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可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减轻医疗纠纷风险。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正确的病历书写方法及其范例。

一、病历书写的基本要素病历书写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2.主诉: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什么;3.现病史:患者疾病发生到就诊期间所出现的症状、体征、用药情况等;4.既往史:包括过去的疾病、手术、外伤、药物过敏、家族遗传史等;5.个人史: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等;6.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系统检查;7.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8.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诊断;9.治疗计划:为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性的记录。

针灸治疗病历汇编

针灸治疗病历汇编

针灸治疗病历汇编
病历1
病人信息:男性,28岁
主要症状:颈部僵硬,头痛
治疗方法:针灸
治疗过程:在颈椎穴、天柱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20分钟,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
治疗效果:颈部僵硬症状减轻,头痛症状得到控制
病历2
病人信息:女性,35岁
主要症状:月经不调,腰痛
治疗方法:针灸
治疗过程:在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30分钟,每周2次,连续治疗8周
治疗效果:月经恢复正常,腰痛症状减轻
病历3
病人信息:男性,50岁
主要症状:高血压,头晕,失眠
治疗方法:针灸
治疗过程:在合谷穴、内关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25分钟,每周1次,连续治疗12周
治疗效果:高血压得到控制,头晕、失眠症状减轻
注意事项
每位病人的体质、病情不同,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针灸治疗前,需要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确保针灸治疗
的安全和有效性。

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针灸操作的规范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后还需进行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反复。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针灸治疗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私
自使用。

同时,病人在接受针灸治疗前也应该了解其原理和作用,
避免过度期待和误解。

希望临床医师和病人都能够加强对针灸治疗
的理解和认知,共同促进其发展和应用。

腰腿痛针灸科病历

腰腿痛针灸科病历

气息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涩。

时间: 2012-月 -日检查R:18 次/分 Bp:/mmHg于 2012-月 -日 时:分经门诊入院记录姓名 出生地 山东安丘性别 女性 职业 职业年龄 岁 入院日期 2012-月-日 时 :分 民族 汉族 记录日期 2012-月-日 时 :分 婚姻 婚况 病史陈述者 患者本人及家属发病节气 节气主诉:患者腰部疼痛不适时间加重时间。

现病史:患者时间前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受 天气变化影响不大。

时间前诱因加重,曾于家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 ,效果,现为求 系统治疗来院。

入院见症:腰部疼痛不适,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 、“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 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月经及)婚育史、家族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无外地长期旅居史,否认 疫源疫区接触史。

无特殊不良嗜好,生活作息规律,适龄婚育,家人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 史。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神色 形态 语声 以上所述内容记录属实。

患者或家属签名: 体格T:36.5 CP:78 次/分中年女性 ,神志清 ,精神可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步行入病房。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

双眼睑无水肿,结 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鼻无畸形及异常分泌物。

口唇无 紫绀,牙龈无肿胀,伸舌居中,咽部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对称,无颈静脉怒张,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触觉 语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78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柔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 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

针灸科住院病历

针灸科住院病历

针灸科住院病历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住院号:2021001
主诉:右侧腰痛1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右侧腰痛,无明显诱因,疼痛程度轻微,未引起重视。

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伴有右下肢放射痛,影响行走。

患者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腰椎MRI检查,提示L4/5椎间盘突出,建议手术治疗。

患者考虑手术风险较大,选择到我院中医科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无手术史。

个人史:饮食习惯正常,无烟酒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醒,精神状态良好。

右侧腰部有明显压痛,肌力5级,右下肢感觉减退,腰椎MRI提示L4/5椎间盘突出。

辅助检查:腰椎MRI提示L4/5椎间盘突出。

诊断:右侧腰痛,L4/5椎间盘突出。

治疗方案:针灸治疗。

治疗过程: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开始接受针灸治疗,每日1次,共计10次。

治疗过程中,选用针刺穴位为:足三里、膀胱经俞穴、
肝俞穴、肾俞穴、腰阳关、委中、中脘、气海、关元、骶椎等。

针刺深度为1-1.5寸,留针20-30分钟。

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不适感,针刺部位无明显红肿。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腰痛明显减轻,右下肢放射痛减轻,行走能力明显提高。

出院时,患者自述疼痛程度为2/10,肌力5级,右下肢感觉减退减轻。

随访情况:患者出院后,每周到我院门诊随访1次,共计4次。

随访期间,患者症状稳定,未出现复发。

结论:针灸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缓解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但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仍需结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中医针灸病历写作范文30份

中医针灸病历写作范文30份

中医针灸病历写作范文30份病历 1患者姓名:___性别:男年龄:45岁职业:教师主诉:腰疼痛2个月,伴有酸胀感。

现病史:患者自2个月前开始出现腰疼痛,疼痛多发生在下午和晚上,伴有酸胀感,活动后稍有缓解。

没有其他明显不适。

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体格检查:腰部有明显触痛,叩击痛明显,活动障碍。

辨证:腰痛属于寒湿痛,肾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疗方案:针灸配合艾灸,选用主穴鲁大椎、肾俞、肾阳交,辅以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

针灸治疗过程:每周2次,每次30分钟,共治疗4周。

治疗效果: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腰疼痛明显减轻,酸胀感减少,活动障碍明显恢复。

病历 2患者姓名:___性别:女年龄:32岁职业:办公室职员主诉:失眠,头痛。

现病史:患者自1个月前开始出现失眠症状,入睡困难,醒来时头痛。

就寝环境没有变化,没有心理压力。

没有其他明显不适。

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体格检查:精神状态一般,头部有压痛,颈部肌肉紧张。

辨证:失眠属于心火亢盛,气血不畅所致。

治疗方案:针灸配合艾灸,选用主穴内关、神阙、心俞,辅以百会、风池、足三里等穴位。

针灸治疗过程:每周3次,每次40分钟,共治疗3周。

治疗效果:经过3周的治疗,患者失眠症状明显减轻,能够较快入睡,头痛症状缓解。

总结:以上是30例中医针灸病例的概述。

根据不同病状和辨证结果,采用针灸配合艾灸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三级甲等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病历模板

三级甲等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病历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2012年10月09日09时40分患者罗红霞,女,40岁,因“颈部僵痛伴双上肢窜痛麻木一周,加重一天”入院。

患者于一周前清晨起床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僵痛伴上肢窜痛麻木,头有沉重感,恶寒畏风,无发热、恶心、呕吐,院外未做任何治疗,自行休息五日,无明显好转,于一天前加重,昼轻夜重,夜间疼痛明显,今日遂来我院门诊求诊,以“项痹病”收入住院。

入院症见:患者颈部僵痛,活动不利,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引出颈部疼痛加重,上肢怕冷,无发热、恶心、呕吐。

舌脉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起病以来,神清,精神一般,纳差,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否认有手术、外伤、输血、传染病等病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T:36.8℃ P:60次/分 R:20次/分 BP:110/75mmHg 神清,精神一般,急性面容,表情痛苦,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及紫斑。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

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部压痛明显,活动度减小。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腹平软,肝胆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

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红肿。

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望诊:神清,精神一般,表情痛苦,急性面容,舌质淡红,苔薄白。

闻诊:无特殊异味。

切诊:脉弦紧。

专科检查:颈部棘突旁压痛明显,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活动度减少,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叩顶试验(-),余病理反射未引出。

门诊资料:暂缺。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1.项痹病(风寒痹阻)西医诊断:1.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四诊合参,结合祖国传统中医学之理论,患者以"颈部僵痛伴双上肢窜痛麻木"为主症,故归属祖国传统医学“项痹”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