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标准[详]

合集下载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

▪ 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 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 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 同意书。
▪ 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 法定代理人签字;
▪ 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 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
▪ 为抢救患者,在上述人员无 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 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 的负责人签字。
▪ 住院志的书写形式分为入院记录、再 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 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 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 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 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 时内完成;24小时内死亡记录应当在 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
▪ 入院记录的要求和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 别、年龄、民族、婚姻、出生地、职 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等。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 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 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 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 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 及结果、睡眠、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 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与 精神科排除标准相关的一些关键内容,而不 是面面俱到的叙述,例如:患者发病前后无 明显发热惊厥、异常食物药物接触、头部外 伤等)。
主干家庭又称直系家庭,是由一对已婚子女同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姐妹构成的家庭。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 四个避免 避免强求对方及时接受事实;
病程记录包括病情变化情况、重要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诊疗措施及效果、 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精神科病历书写的要求及示例

精神科病历书写的要求及示例

精神科病历书写的要求及示例精神科病历除具有一般病历的共性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记录病人的异常精神活动。

虽然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检测手段繁多,但对精神科内因性精神病来说帮助甚微。

就临床上常见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而言,因病因未明,又无可靠的辅助检查,临床医师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全面的精神检查,通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因此,精神病历的重要性较其他各科显得尤为突出。

一、书写要求(一)病史1.一般情况应详细记录病史提供者的姓名、与患者关系、对病史的了解程度等。

2.主诉疾病的主要症状及病程。

3.现病史按照时间先后,层次分明和有条不紊地描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

(1)具体的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情较长者不容易确定。

此时应仔细追问家属或陪同人所提出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

(2)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理和躯体因素);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质和持续时间(3)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

(4)根据病情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和发病情况。

(5)应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有无特殊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6)病后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

(7)病后是否就医,应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

(8)应记录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其他资料。

(9)注意收集患者病后书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书、信件等。

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等。

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

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

有精神病使者,若与现病史有关,无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

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期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

精神科病历书写

精神科病历书写
精神状况检查 检查—合作病人的检查提纲 检查
(2)认识活动
1)知觉障碍: )知觉障碍: ① 错觉:种类,出现时间及频度,与其它精神症状的关系及影响。 ② 幻觉:种类,出现时间及频度,性质,对病人情感、行为的影响;与其它精神症
状的关系及影响。 ③ 感知综合障碍:种类,出现时间与性质等。
2)注意力是否集中、涣散,可能的影响因素。 ) 3)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 ① 思潮及思维形式:语量和语速的异常,有无思维迟缓、思维奔逸、思维中断、思维贫乏、思
精神状况检查 检查—不合作病人的检查提纲 检查
(2)言语:对兴奋病人观察言语的联贯性及其内容 言语:
如何,有无模仿言语,吐字是否清晰,音调高低,是否用 手势或表情示意。缄默不语病人是否能用文字表达出来, 有无失语症表现。
(3)面部表情与情感反应:面部表情如呆板、
欣快、愉快、忧愁、焦虑等,有无变化,对工作人员及家 属亲友等有何反应。在无人时病人是闭眼、凝视、暗自流 泪或警惕周围事物的变动。当询问病人有关内容时,有无 情感流露。病人有否表现精神恍惚、茫然及伴有无目的动 作。
住院病历(入院记录)的格式与基本内容 住院病历(入院记录)
(1) 一般资料: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个人史和月经史: (6)体格检查: (7)精神状态检查: (8)实验室检查: (9)诊断与鉴别诊断: (10)病例分型 (11)诊疗计划 (12)病历书写者签名和上级医师检查修改病历后签名与签 署检查的日期。 (13)确诊诊断、修改诊断与时间
精神科病历书写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病历书写
一、病史采集基本内容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 3、精神状况检查 4、辅助检查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1、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每页修改不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10个字。

2、主诉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导出疾病第一诊断)3、首程由本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4、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完成。

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风险评估、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含替代治疗方案)等。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至少每半月一次,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写经治医师每月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6、患者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同意患者出院。

出院病程记录的具体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生签名等。

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者应进行讨论分析。

住院诊疗经过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有无换药,换药的原因,换药后的疗效记录,有无药物副反应,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ECT、低频脉冲电治疗、文体训练等治疗的记录,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包括a、出院服药的记录,药物品种、规格、剂量、用法;b、出院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c、随诊时间及注意事项;d、转院患者记录具体的转院科室及注意事项。

9、使用专用知情同意书,如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所告知内容拒绝接受,应由其签字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患者住院期间至少应有包括入、出院沟通记录在内的3次沟通记录,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除首次沟通记录外,每月至少应有1次沟通记录。

如为电话沟通,需准确记录沟通时间及联系电话,家属来院时补签名。

精神科病历

精神科病历

4.知觉 检查有无错觉、幻
觉及对时间、空间和形象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等。可采用直接询问方式,或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表现而间接获悉。注意当时的意识状态是否清晰,症状持续或间断出现,以及患者对症状的反应等。
病案书写完成时间:由于病史采集及检查较为困难,一般要求在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如遇疑病例,可酌情延长至72小时内完成。
二、精神科病历举例
入院记录
桂佳丽,女,30岁,已婚,汉族,上海市人,上海市缝纫机二厂工人,住上海复兴路920号,因猜疑丈夫有外遇并加害于她8个月,消极3周,于1991年12月12日入院,同日记录,患者母亲秦英供史,欠详,可靠。
精神检查
1.一般表现 包括意识状态(清醒、朦胧、混浊、谵妄、昏睡、昏迷),服饰(平常、整洁、不洁、奇异),接触(合作、多礼、谦逊、倔强、粗暴、骄横、恐惧、退缩、孤僻、拘泥),注意力(集中、散漫、增强、随境转移、迟钝)。
2.情感 注意观察面部表情及其对外界事情的反应,如喜悦、欣快、迟钝、淡漠、忧郁、惊恐、焦虑、急躁、易怒及病理性激情等。注意上述情感反应与当时的客观环境及内心体验是否协调。注意观察了解有无悲观、消极、沮丧、绝望情绪的流露。
6.智力 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工作性质及当地风俗习惯等情况进行检查,争取患者合作,检查结果才比较真实可靠。
(1)记忆力 分近记忆及远记忆两种。通过对近日发生的事情及以往生活经历的回忆,分别了解之。
(2)计算力 可采用心算或笔算方式测验之。
(3)分析及综合能力 包括判断事物的正确性、鉴别能力、成语解释及对一般事物的理解
4.过去史 注意既往患过何种疾病,如各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头部外伤等。有无精神异常史,如有,则扼要记录其主要症状表现及治疗经过。对再次入院患者,应记录其末次出院日期,出院后工作、学习和服药维持治疗情况,以及了解与再发有关的因素等。

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

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

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精神科病历是指精神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患者时所记录的医学文书。

精神科病历十分重要,它是精神科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桥梁,是精神科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基础。

以下将对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进行详细讲解。

一、精神科病历的书写流程1.首先进行患者的个人信息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

2.检查病历查看患者之前的病历记录,了解患者以前就诊的医院、用药情况、手术等历史记录。

3.进行初步询问精神科医生要采用特定的询问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包含初步症状询问,为精神科医生做出后续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4.身体检查记录身体有无异常发现。

检查包括:头面部、胸部及肺部、腹部、神经系统、甲状腺等。

5.精神状况评估询问患者的态度、情感、意识、思考、记忆等方面,并进行相关评估。

6.作出初步诊断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制定治疗计划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对应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心理治疗等。

8.定期随访精神科医师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二、精神科病历的模板和内容1.主诉记录患者来诊所述的主要原因与症状,如情绪低落、失眠、焦虑、自杀念头等。

2.病史记录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既往治疗史、药物过敏史等。

3.既往史记录患者的家族史、个人习惯、饮食偏好等信息。

4.精神状态和行为记录患者的情感表现、言语和思维能力、运动状态、协调能力、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等。

5.辅助检查记录患者所做的各种检查结果,如神经影像学、血常规等。

6.诊断和治疗记录患者的最终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随访记录和结果。

范例: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50岁职业:工人教育程度:高中主诉:抑郁、失眠、食欲下降,近1个月来情绪低落难以控制,自我评估情绪记忆能力受损。

病史: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无精神疾病史。

既往史:患者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在主导地位,抽烟饮酒等个人习惯。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1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1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1、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每页修改不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10个字。

2、主诉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导出疾病第一诊断)3、首程由本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4、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完成。

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风险评估、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含替代治疗方案)等。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至少每半月一次,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写经治医师每月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6、患者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同意患者出院。

出院病程记录的具体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生签名等。

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者应进行讨论分析。

住院诊疗经过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有无换药,换药的原因,换药后的疗效记录,有无药物副反应,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ECT、低频脉冲电治疗、文体训练等治疗的记录,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包括a、出院服药的记录,药物品种、规格、剂量、用法;b、出院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c、随诊时间及注意事项;d、转院患者记录具体的转院科室及注意事项。

9、使用专用知情同意书,如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所告知内容拒绝接受,应由其签字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患者住院期间至少应有包括入、出院沟通记录在内的3次沟通记录,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除首次沟通记录外,每月至少应有1次沟通记录。

如为电话沟通,需准确记录沟通时间及联系电话,家属来院时补签名。

精神科病历书写要求

精神科病历书写要求

精神科病历书写要求——医生自学内容之二既往史⑴精神病史:有过去精神失常的现象,按现病史中多次发作的要求描述。

若发生在数十年前,且与本次发病无联系者,可放在既往史中。

若与本次发病有联系者,放在现病史中描述,若离此次发病较近,且有明显关系者,就放在现病史中描述。

⑵颅脑外伤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史、中毒史、抽搐史、长期服用安眠镇静剂及药物成瘾史、药物过敏史(包括药物种类和过敏类型,必须用红笔书写)、疫水接触史、冶游性病史、输血史(时间,次数,血量,输血类型)、手术史(手术名称)。

⑶慢性躯体疾病史、慢性肝肾疾病、心脑病及骨折史。

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简述症状。

个人史:⑴母孕期及生长发育情况(儿童期病人重点了解):出生地;包括母孕期营养、感染中毒、外伤、放射线接触、服用麻醉剂及安眠镇静剂、吸毒、饮酒以及其他躯体疾病和妊娠并发症;分娩时窒息、产伤、难产病史;儿童期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躯体、语言、运动、智能的发育);是否系统接受预防接种。

⑵教育情况:所受教育情况(包括家庭与学校教育),学习成绩,爱好的功课,道德品质表现,业余爱好,儿童病还需要了解家长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

⑶工作与学习经历:工作能否胜任,工作态度,工作是否有变动及工作中与他人的关系。

⑷个性特点①倾向性:外向性(如热情,好交际,自负,积极性强等)、内向性(如胆小、害羞、自卑、孤僻等)、一般②稳定性:坚强、沉着、安静、情绪稳定不易流露;还是情绪波动大、暴躁、有冲动性等;一般。

③有无突出的人格特征:如偏执、多疑、易受暗示、自我中心、过于拘泥等。

④特别兴趣和特殊嗜好。

⑤历来人际关系能力。

⑸婚姻、月经和分娩史(女病人特别注明末次月经时间);何时结婚、婚姻关系,是否离婚、独身、独身的原因、女性病人的月经及分娩史。

月经史格式:初潮年龄、天数/周期天数、末次(或闭经)时间;爱人健康情况(如已死亡、应记录死因及日期)。

家族史:⑴家族气氛,家庭成员的特殊个性,对患者个性和思想的影像;⑵父母系三代亲属中有无精神病患者及其情况,遗传史列表,应尽可能了解诊断,否则记述一些主要表现,病程长短、药物治疗效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
1、病史
(1)一般情况注意记录病史提供者的、与患者的关系、病史可靠程度等。

(2)主诉用简练的语言,叙明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时间,症状多于一项者,依发生先后次序列出,共不超过20字。

(3)现病史按照时间先后,层次分明和有条不紊地描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

①具体的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程较长者不容易确定。

此时应仔细追问陪同人所提供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

②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因和躯体因素):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质和持续的时间。

③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

④根据病程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和演变情况。

⑤应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有无特殊的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⑥患病后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

⑦患病后是否就医,应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

⑧应记录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其他资料。

注意收集患者病
后所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画、信件等。

⑨多次复发的住院病历现病史记录要求规定如下:a)末次出院痊愈者:末次出院后精神状况和生活劳动表现为本次发病背景进行记述,其他同初发病者,b)末次出院未痊愈者:不论临床疗效判定如何,出院后一直不能回归社会生活、劳动者,出院后全部情况及本次病情严重的全过程均为现病史容。

(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情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等。

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

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

有精神病史者,若与现病史有关,不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

(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

①母孕期情况:营养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外伤、滥用药物、中毒、感染、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等。

②出生情况:胎次,是否顺产、难产、窒息及其持续时间。

③生长发育情况:喂养方式。

身体和智力发育情况。

④学习情况:入学年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

⑤工作情况:表现情况、参加工作的时间及表现。

⑥个人特征:性格特点,向还是外向。

⑦恋爱婚姻史:恋爱婚姻情况,夫妻感情如何,配偶的性格特点。

⑧月经和生育史:月经初潮的年龄,何时停经、闭经,末次月经情况,妊娠生育情况等。

⑨精神刺激因素:估计精神刺激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6)家族史
①家庭成员及健康情况。

②家庭经济状况和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③父母两系三代中有无近亲婚配、痴呆、癫痫及其他精神病患者,若有应详细记录症状表现,并绘出家系图谱。

2、体格检查
按一般病历要求记录。

如无阳性体征,记录可从简。

3、精神检查
(1)仪态及一般表现此项在书写时忌用抽象词语或术语笼统性概括,应将直观所见细致具体形象地描述性书写。

①外貌与年龄是否相称。

②衣着是否整齐,有无过分及异常打扮。

③举止大方、态度和蔼,还是暴躁、呆板。

④对周围环境是主动接触,还是被动、孤僻。

对检查、治疗、护理是否合作。

⑤对周围环境、人物的态度、生活料理能力及对现实环境和对住院的态度及要求等。

意识障碍时必须判明障碍程度。

⑥意识状态:A定向力 a周围定向:指时间、地点、人物定向。

b自我定向:指对自身状态的认识。

B与周围环境接触的紧密程度,以及精神活动连续性和完整性。

C事后有无遗忘现象。

(2)认识过程
①感知觉对此项检查和书写,必须充分细致了解,完整详细记述。

对各种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出现的条件、时间、频度、持续时间、病人体验鲜明程度等。

对感觉障碍的认识和所持的态度,感知障碍与其它症状关连性等。

以上有关者需叙述性书写。

a、感觉障碍:有无感觉增强、抑制或其他异常。

b、知觉障碍:属哪一种,出现的时间和性质。

c、感知综合障碍:种类,出现的时间和性质。

②思维思维方式a、有无思维联想障碍、语量和语速异常,语言表达时有无思维异常。

b、有无逻辑障碍,推理判断是否合理,有无因果倒置、概念混乱,以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等。

思维容:有无各种妄想,须确定属何种妄想,容须仔细记录,如出现时间、涉及围、是否固定或系统、荒缪程度※,以及其他病理性信念,如强迫观念、超价观念及优势观念。

应记录其容、发展动态,与情感意向活动的关系。

③注意力分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应确定有无增强或减退,是否涣散或适度。

④自知力确定有无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主要依据:a、询问患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病态表现。

b、患者对病态表现的分析评
判能力是否完整和深刻,以及对治疗的态度。

主要靠直接询问病人来获得。

(3)情感活动询问患者的主观体验和观察病人的客观表现,以确定患者情感障碍的种类、性质和程度。

不能术语化,也不能笼统抽象概念化书写,要客观地具体细致地描述性书写。

分别记述病人主观情绪外在表现。

①占据病人的优势情感是高涨还是抑郁、低落、是焦虑还是迟钝、淡漠等。

②患者的心情感体验与其他精神活动是否协调。

③情感反应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

④情感反应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如何。

(4)意志活动与行为分别记述日常生活中正常与异常行为规律性表现,对治疗态度、合作程度,要描述性书写,不能概念化。

①意志活动是减退还是增强。

主要了解病人病后的行为及其动机。

②行为和动作。

有无奇特行为、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强迫动作等。

并注意有无冲动、毁物、自杀等行为。

(5)智能及记忆力
①智能主要靠直接询问病人获得。

②记忆力 A记忆力减退:a、即刻记忆力,告诉病人一个简单问题,让病人立即复述。

b、近记忆力,让病人回忆近几天或当天所经历的事情。

c、远记忆力,让病人加快生平重大事件等。

B
记忆力增强。

C有无遗忘、错构及虚构。

(6)诊断分析(病历小结)
是对病历中能提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资料系统地有条理地进行辩论性分析。

在分析论述鉴别诊断时,要依具体病历资料,有针对性书写。

提示层次,容如下:
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既往与家族史、发病时间、发病因素或可疑的因素。

发病形式、早期症状及首发症状。

症状特点和发病变化特点,临床所见。

综合以上进行条理性、逻辑性论证分析提出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时要结合有决定意义的辅助检查报告等。

(7)初步诊断不单纯指精神疾病,也包括主要躯体疾病。

诊断病名排列:按诊断可能性大小排列1.2等。

患两种以上疾病,可依疾病重要性排列1.2.3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