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实战演练专题系列五 中国地理综合题 精品
中国地理综合试题

第I部分选择题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详地之一,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据此回答1-3题:1.近年来,黄河水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 )A.黄河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B.黄河流域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C.沿岸农田排放的含化肥、农药的污水D.沿岸居民向黄河任意倾倒的固体垃圾2.黄河泛滥的根本原因是( )A.下游河床太高B.降水季节变化大C.缺少可以排泄水量的入海支流D.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3.20世纪90年代以来,造成黄河时常断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截流、储水现象严重B.黄河流域旱情严重C.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D.下游地表补给地下水过多4.下列四幅图,不属于我国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是( )5.新疆的哈蜜瓜特别甜,而同一品种在北京采用大棚种植则甜度下降,这是因为大棚种植:A.温度偏低B.水分偏少C.温差减少D.光照减少6.21世纪初,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前景是( )A.城乡居民普遍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B.能源构成将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C.人均水能发电量将居世界第一位D.部分沿海地区将适当发展核电工业读华北某地形图,据图判断7-9题:7.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8.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9.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
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此回答10-12题:10.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11.我国政府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12.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13.读右图,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处可发展种植业②乙处可发展种植业③甲处可发展畜牧业④乙处可发展畜牧业⑤甲处可发展用材林⑥乙处可发展经济林A.①③⑥B.①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⑥14.历史上,扬州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城市,近代以来,上海取代扬州成为全国最大商业中心,主要原因是( )A.上海人口多,商品需求量大B.上海交通方便,货物运输量大C.扬州经济发展速度不如上海快D.上海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大下面是一组有关青藏高原的叙述,据此回答15-17题:15.下列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是( )A.黄河海河B.长江C.辽河淮河D.珠江钱塘江16.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 )A.小麦玉米B.水稻C.青稞小麦D.长绒棉葡萄17.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B.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18.“一场春雨一场暖”这一谚语反映了:( )A.降水多少与气候的关系B.锋面活动与天气的关系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小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19.某人登华山,拣回一块山上最普遍的晶体较好的石块:( )A.甲说这是一块花岗岩,是浸入岩冷却而成的B.丙说这是一块沉积而成的砂岩C.乙说这是一块大理石,由石灰岩变质而成D.丁说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20.我国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五)地理(解析版)

2020届浙江省新⾼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五)地理(解析版)2020届浙江省新⾼考突破综合模拟卷(五)地理(解析版)考⽣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务必⽤蓝、⿊⾊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8年5⽉21⽇,我国成功发射了“鹊桥”中继星,始终定位于⽉球背⾯6.5万千⽶处的地⽉引⼒平衡点L2点(L2点是⼀⽚巨⼤⾯积空间区域,鹊桥中继卫星可以在该⽚区域的任意点上⼯作)附近,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中继通信⽀持。
2018年12⽉“嫦娥四号”⾸次在⽉球背⾯软着陆。
读图完成1~2题。
1.在“嫦娥四号”发射之前发射了“鹊桥”中继星的原因是()A.⽉球背⾯光线太暗B.⽉球背⾯距离地球太远C.⽉球背⾯通讯不⽅便D.为“嫦娥四号”提供能源2.下列关于“鹊桥”中继星的空间运⾏状态说法正确的是()A.绕L2点公转B.绕⽉球公转C.绕地球公转D.绕太阳公转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从材料“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中继通信⽀持”可知C正确。
第2题,根据题⼲可知,“鹊桥”中继星始终定位于⽉球背⾯6.5万千⽶处的地⽉引⼒平衡点L2点,则其相对于⽉球为静⽌的天体,所以与⽉球⼀样都围绕地球公转。
故选C。
(2019·浙江名师预测)在准噶尔盆地西部,有⼀座⽅圆数⼗⾥的“古城”,⼈们⼜叫它“魔⿁城”(下图)。
这⾥地表突兀奇特,夜幕降临时狂风⼤作、飞沙⾛⽯,怪异的声⾳好像魔⿁在叫。
“魔⿁城”地下蕴藏着丰富⽽优质的⽯油和天然沥青。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3~5题。
3.“魔⿁城”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是()A.流⽔侵蚀B.风⼒沉积C.风⼒侵蚀D.岩浆活动4.蕴藏⽯油的良好地质环境是()A.岩浆岩、断层构造B.沉积岩、背斜构造C.变质岩、断层构造D.沉积岩、向斜构造5.该区域可能发⽣的环境问题是()A.⽔⼟流失B.⼟壤盐碱化C.台风危害D.酸⾬危害答案 3.C 4.B 5.B解析第3题,该区域⽓候⼲旱,风⼒作⽤强,“魔⿁城”是受风⼒侵蚀作⽤形成的风蚀地貌。
2020年各地高考地理 模拟试题汇编及详细解答 新人教版

2020年各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汇编及详细解答(2020·上海模拟)(八)2020年10月27日至11月初,冷空气分别从内蒙古和新疆开始影响我国,这两股冷空气于10月31日“会师”并大举南下,横扫了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
这是今年我国北方和中东部的首次寒潮。
回答1-3题。
1、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这次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A.B.C.D.2、下列关于寒潮的天气现象、成因和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凡是造成大幅度降温的天气现象,都叫寒潮B.寒潮是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C.寒潮是冷高压控制下的强大的反气旋D.寒潮能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所有地区3、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A.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B.交通事故减少C.甲型H1N1流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遏制 D.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解析]1选D;2选C;3选A。
本题组考查寒潮的成因及影响。
第一题,寒潮是一种特殊性的由冷锋造成的灾害性天气,其冷高压系统气流的运动方向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自中心向外辐散。
第2题,寒潮是冷高压控制下的强大的反气旋。
第3题,寒潮天气会对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通讯及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但低温冷冻天气又使农作物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作物的生长,。
4.(2020·上海模拟)读我国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回答:(1).图中A地处(低或高)气压控制,受力和力等影响,水平气流呈时针方向流向(中心或四周);垂直方向上空气做运动。
(2).图中①、②两处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该处风向为__________(3).B地不久将有锋过镜,届时气温、气压发生的变化是。
(4).在锋面上做上升运动的通常是(冷或暖)空气,在B、C两处,该空气被迫抬升的是处。
[解析]本题考查锋面气旋的成因、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1)、读图可知A为高气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受到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北半球的高压系统气流为顺时针方向自中心向四周辐散。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区域地理之中国自然地理(附答案)

中国自然地理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地形起伏度=(最高海拔-最低海拔)×(1-100 km2范围内的平地面积/100 km2)/500。
下图分别为我国沿102°E和35°N地形起伏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形单元中,位于两幅图示范围内,地形起伏最明显的是() A.江南丘陵B.藏北高原C.天山山脉D.黄土高原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在地形区()A.平均海拔①地高于③地B.④地在①地的西北方向C.②地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D.③④两地位于平原雾凇是过冷却雾滴(低于0 ℃的雾滴)在寒冷的物体上撞冻而形成;雨凇是过冷却雨滴(低于0 ℃的雨滴)碰到冰点以下的地面或物体,立即冻结而成坚硬的冰层。
下图为中国主要雾凇及雨凇观赏地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有关我国雾凇及雨凇观赏地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雨凇山谷多山顶少B.雨凇南方多于北方C.雾凇多分布于北方和南方高山D.雾凇与雨凇皆是季风区多于非季风区4.我国华南地区雨凇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冻结核少B.低温少C.降水多D.低山多5.黄山观赏雾凇、雨凇的季节也是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季节()A.昼长长,日照时间长B.太阳高度小,阳光充足C.气温高,低云的凝结高度升高D.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
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
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
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6~8题。
6.丹霞梧桐特征可能是()A.四季常青B.根系发达C.喜阴喜湿D.耐盐耐碱7.野外实地调查丹霞梧桐植株数量的最佳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8.丹霞山地区是我国的()A.热带植被南界B.亚热带植被北界C.暖温带植被南界D.中温带植被北界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图一),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
2020年高考地理精选精编最新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考地理精选精编最新模拟试题(含答案)2020年⾼考地理精选精编最新模拟试题(⼆)分数:100分时间:4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4分)⼀、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从公共服务中⼼的平均出⾏距离⽐较来看,双城增长模式是最优的低碳化模式。
天津通过“双城”战略,加快滨海新区核⼼区建设与中⼼城区改造提升,⼆者分⼯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由“主副中⼼”向“双中⼼”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
处于双城相向拓展⽅向的海河中游地带通过重点开发,将成为承接“双城”产业及功能外溢的重要载体,并在其中规划⽣态廊道,避免城区连⽚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态环境。
据此完成1-3题。
1.天津市双城增长模式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该市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市场拓展C.空间集聚D.产品升级2.海河中游地带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汽车⼯业B.国际交流中⼼C.⽯化⼯业D.交通枢纽3.低碳双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A.同时建设多个中⼼以分散中⼼城市的经济职能B.新建中⼼向各个⽅向均衡⽆限增长C.新建中⼼等级规模⽐中⼼城市⽔平低D.新建中⼼与中⼼城区之间距离较近且交通便捷图1和图2为我国沿海某城市拆迁⽚区的⼟地利⽤现状和规划图。
此次规划,充分发掘规划区⾃⾝优势,综合考虑规划区与周边关系,对规划区进⾏空间整合与合理布局,优化规划区的城市功能。
据此完成下⾯⼩题。
4.该⽚区⼟地利⽤规划主要是想突出A.商业功能B.居住功能C.⽣产功能D.休闲功能5.若⼀年轻夫妇想在该⽚区购买住房,主要考虑孩⼦上学和⽣活便利,最适宜区位在A.a B.b C.c D.d河⼝⽔下三⾓洲是河流和海洋环境共同作⽤下泥沙侵於的产物,下图为长江⼝崇明岛东南侧不同年份⽔下三⾓洲剖⾯图。
据此完成下列⼩题。
6.该区域⽔下三⾓洲( )A.在1958-1978年期间潮流侵蚀作⽤强B.在1978-1998年期间泥沙沉积速度快C.在1958-1998年期间⽔下三⾓洲⾯积不断减⼩D.在1978-1998年期间⽔下三⾓洲侵淤接近平衡7.造成长江⼝⽔下三⾓洲在1978-1998年期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候变化B.陡坡开荒C.围湖造⽥D.修建⽔库8.长江⼝⽔下三⾓洲变化最可能导致A.长江⼝航道更容易淤塞B.上海发⽣洪⽔频率增加C.河⼝湿地渔业资源减少D.崇明岛最终与南岸相连⼟壤微⽣物⽣物量是指⼟壤中体积很⼩的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物总量。
2020届高三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以世界热点区域为背景的综合题

2020届高三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以世界热点区域为背景的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全长480千米,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举行通车仪式。
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铁路穿越东非裂谷带和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雨季土壤遇水易软化。
东非铁路建设的远期规划是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
下图为东非局部地区简图。
(1)描述图示地区铁路线及其布局的特点。
(2)说出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3)分别指出内罗毕地区和索马里沿岸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内罗毕所处自然带的成因。
(4)简述蒙内铁路的通车对东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1)图示地区铁路线及其布局的特点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位置,走向,密度的分析。
(2)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要穿越山地、大裂谷,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且沿途多草原气候,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干季淡水缺乏;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沿线可能会遭遇野生动物、蚊虫侵袭等。
(3)内罗毕地区为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为热带荒漠带;内罗毕为热带草原带是因为内罗毕位于靠近赤道的东非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4)大铁路会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铁路网更加完善。
具体而言,蒙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东非地区铁路网;增加东非国家的运输能力;促进该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东非各国经济发展;推进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
答案(1)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大致为东西走向;分布不均,线路较少。
(2)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干季淡水缺乏;野生动物、蚊虫侵袭等。
(任答3点)(3)内罗毕地区为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为热带荒漠带。
成因:内罗毕位于靠近赤道的东非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海南省海口市2020年高考模拟演练地理试卷(含解析)

A.东部和西部
c. 中部和西部
B.东部和中部 D.中部和东北
5.据图推测最近几年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方向最有可能是
A.东部→西部
B.西部→中部
C.东北→东部
D.西部→东北
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其形成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密切相
关。 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 图 2 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
200
l un υn
。
100
, , , ,,
,,-, ,
→ 二 ,, , -.’.一 ← ,,-萨,
,, -鼻一 ,
,,
东部 中部
-一西部(暂不统计新疆、西藏)
一一东北
-200 20门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年) 图1地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4.2015-2018 年流入人口数一直多于流出人口数的区域是
可用来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超过 1 亿片。 据此完成9 ~ 10题。
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
的产能紧缺,中国石化宣布转产,学习火神山,半月建座厂。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上海石化” )充分发挥其聚丙烯产能、技术、团队以及产业链优势,启动紧急技术攻关,仅用 12 天成功研发
转产口罩熔喷布专用料。 截至 2020 年 3 月 16 日,上海石化口罩熔喷布专用料出厂累计突破 100 吨,累计
力。广西融安县是我国的贫困县,石漠化严重,具有大环境湿润、小环境干旱的地理特征,现在是全球最大 的青高种植区,所种植青骂的青高素含量高,被当地人称为“ 致富仙草” 。 据此完成1~3题。
1.融安县在湿润的大环境下形成干旱小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必刷经典选择题 专题5 天气(逐题详解版)

专题5 天气1.冷锋与暖锋①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是冷锋,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是暖锋。
②在锋面下方的始终是冷气团,降水始终在冷气团一侧。
③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天气,降水出现在锋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④暖锋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降水出现在锋前,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暖锋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2.准静止锋①江淮准静止锋: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
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②华南准静止锋: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
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
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
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③天山准静止锋: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
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④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
位于云贵高原,冬半年,锋面呈西北—东南走向,南下冷空气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受云贵高原阻挡而停滞与西南暖湿气候相遇,形成准静止锋。
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
3.气旋与反气旋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4.锋面气旋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常见于温带地区,①判断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②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根据风的作图确定风向,根据纬度的高低确定冷暖气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综合题1.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图8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示意图,表1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简述东部地区年陆面蒸发量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5分)(2)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的地下水位曲线图,图8中曲线的一处出现错误,请指出来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3分)(3)分析乙地某城市蒸发量变化的原因。
(2分)(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甲地的地下水水位变化曲线(水位应该为下降)(1分),由于(自然原因)此时段该地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水源不足;同时(人为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大,地下水开采量增大,所以地下水位逐渐下降。
(答出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既可得3分)(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或外流量增多);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2分2. (13分)读我国南方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 由材料看出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2) 与山东省相比,海南岛更有利于蔬菜生产,其气候优势有哪些?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其冬季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什么?(4分)(3)近50年来洞庭湖与青海湖水面面积都在大幅度减小,分别说明其减小的人为原因。
(4分)【答案】 (1)地形: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台北地处平原(1分),地势高低差异导致气温差异(1分);位置:昆明位于内陆,台北位于沿海(1分),冬季两地受海陆影响差异明显(1分)(或昆明气候的大陆性强,台北气候海洋性强).洋流:台北冬季受日本暖流增温影响(1分).(2)纬度低,光照充足(1分);降水丰富(1分).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少,干旱影响蔬菜生产(1分);冬季强寒潮天气带来的低温影响蔬菜生产(1分).(3)青海湖水面减小是因为湖区周围开荒,灌溉用水增加(1分)同时人口增加,生活用水也在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1分);洞庭湖水面减小主要是因为围湖造田(1分),其次是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泥沙淤积(1分).3.2008年中国“十大新天府”评选中,“伊犁河谷”以独特的魅力名列第三。
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及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指出图6中甲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稀少的原因。
(5分)(2)结合图6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4分)(3)简要说明地形对伊犁河谷地冬季气温的影响。
(3分)(4)简述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优势。
(4分)【答案】(1)准噶尔盆地。
(2分)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1分)加之地形闭塞,(1分)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1分)因而降水稀少。
(2)伊犁河谷虽然远离海洋,但其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2分)有利于接纳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形成山地降水,(2分)从而成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
(3)因地处谷地,(1分)冬季天山阻挡和削弱了南下的北方冷空气,(1分)使得气温较周边地区高。
(1分)(4)冬暖利于小麦安全越冬(1分),较丰富的降水(1分)和地表水为小麦生长提供了较充足的水源,(1分)谷地(盆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14.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
读中国部分区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材料一: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
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材料二: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
水热系数(K值)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
(1)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河段,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正位于省(简称)境内。
(2分)(2)简述黄河中游河段的水文特征。
(4分)(3)试分析“旱腰带”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
(4分)(4)试分析渭北“旱腰带”地区葡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5)黄河中游地区是“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
长期以来,对河流上中游水电的大力开发,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
你持何种意见?请简述理由。
【答案】(1) 晋 (1分)(2)径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含沙量显著增大);有结冰期(答对4条给4分)(3)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存留时间短;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储水能力差;人口密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答对任意4点给4分) (4)水热匹配良好(1分),光照条件好(1分),低山丘陵地形(1分),雨热同期(1分)有利于葡萄种植。
(5)赞成(1分) 水电开发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分)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1分反对(1分) 水电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移民安置难度大(答对任意2点给2分5.(36分)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图11(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6分)(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环境效益。
(7分)(3) 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8分)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近年来在传统化工的基础上逐渐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4)指出天津化工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简述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
(7分)(5)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8分)【答案】(1)(共6分)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每点2分,共6分)(2)(共7分)气候优势: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
(5分)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分)(3)(共8分)方式:铁路—海运联运。
( 1分)理由:甲区地处内陆;上海临海;运距较远;煤炭运输量大;对时间要求不高;铁路-海运联运,运量较大,运费较低,适宜远距离运输大宗货物。
(7分)(4)(共7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升级)(2分)产业基础更加雄厚、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优惠的政策支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5分)(5)(共8分)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水资源总量少且时间分布不均;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浪费)(共4分)措施:节约用水;改进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工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治理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修建水库;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提高水价。
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
(合理即得分,每点1分,共4分)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升级的社会条件有:产业基础更加雄厚、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优惠的政策支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解决措施应从开源节流、治污等方面分析。
6.(30分)2020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百年回眸,辛亥革命对今天仍然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图15 长江流域局部图(3)据图15分析长江在A—B段河水易泛滥的自然原因。
(7分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业中心。
(4)依据图15和文字材料分析武汉成为我国重要商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6分)【答案】(3)(7分)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夏季多暴雨;其上游河段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河流径流量大且集中在夏季。
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发洪水。
(共7分)(4)(8分)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特大城市,消费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强);长江、汉江与京广铁路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该市及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有充足、稳定的商品来源。
(共6分)【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B段为长江荆江段。
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便利的交通。
作答时应根据上述知识进行分析。
7.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图16(1)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
(5分)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20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
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3分)【答案】(11分)(1)(5分)地势特征:四周高中部低(或地势自四周向中部降低)。
(1分)水文特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有冰期(或流速较快,含沙量较大)(4分)(2)(3分)导致局地气候更趋干旱(1分);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展(1分);生物多样性锐减(1分)(3)(3分)自然: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1分),造成冰川退缩、水量增加,导致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加(1分);人类活动:政府支持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实施(1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8.(18分)读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问题。
(1)2020年3月21日,上海某游客乘飞机到九寨沟旅游,当飞机飞到10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日出。
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2分)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2)云南具有“自然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两大区域优势,这种优势形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3)根据“十二五”规划,西部地区将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西南地区有哪些特色优势产业。
(4分)(4)云南是我国著名的甘蔗产区,试分析云南成为我国重要甘蔗产区的自然原因(4分)【答案】(1)A (2分)(2)云南地跨热带、亚热带,北部是横断山区,有多种自然带,物种丰富,所以具有自然多样性的优势;云南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少数民族众多,有不同的民俗和民族风情,所以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优势。
(8分)(3)水能开发;天然气开发;特色旅游;有色金属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