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2023年度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度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行政处罚规定要公开透明,未经公布不得成为处罚依据属于()原则。
A.处罚法定原则B.保障相对人权利原则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处罚公正公开原则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市场的失控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市场不具有的功能是()。
A.调节价格B.信息引导C.收入分配D.宏观调控3.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老子C.陶行知D.蔡元培4.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下列国家恩格尔系数最高的可能是()。
A.美国B.日本C.中国D.越南5.火山(V olcano)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地貌形态,由地下熔融物质及其携带的固体碎屑冲出地表后堆积形成的山体。
火山喷发后,喷火口内,因大量浮石被喷出来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即火山口,后来由于降雨,积雪融化或者地下水使火山口逐渐储存大量的水,形成火山湖,根据成因不同分为火山口湖,火口原湖和熔岩堰塞湖。
下列关于火山湖说法正确的是()。
A.长白山天池属于火山口湖,五大连池属于火口原湖B.熔岩堰塞湖是炙热的岩浆流进河道并挡住或者部分挡住河流去向形成湖泊C.堰塞湖的堵塞物是固定不变的D.火山湖都是咸水湖6.在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职责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异化的家长群中,老师把很多属于自己的责任转嫁给了家长,让家长不堪重负。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一些老师把育人的责任转换成唯我独尊的权力。
大搞一言堂,享受着一呼百应的感觉。
家长一个不到位,轻则点名批评、公开示众,重则开除“群籍”。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老师和家长的职责不同,责任不能转嫁B.家校关系扭曲,家校责任错位C.家长对老师的话一呼百应D.老师习惯性的唯我独尊、大搞一言堂7.用议论文的手法撰写公文,对观点的要求是()。
2023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

2023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题汇编(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A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犯故意杀人罪的甲判处死刑,甲没有上诉,关于对甲执行死刑的复核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B.本案不需要经过死刑复核程序C.由本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D.市中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2.下列选项体现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是()。
A.物有所值B.一掷千金C.洛阳纸贵D.过犹不及3.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下列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是()。
A.高更B.达芬奇C.莫奈D.梵高4.快递员送货上门时,未将停放在路边的快递三轮车熄火,两岁幼童爬上三轮车玩耍,车辆突然启动,先后撞上四辆在路边正常停放的私家车,四家车车主诉至法院要求相关责任人赔偿损失。
应当对私家车车主的损害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
A.快递员B.快递公司C.保险公司D.幼童父母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然无怏章冠李戴B.兴高彩烈不孝之徒C.小心翼翼不经世事D.变本加励为虎作仗6.任某下班回家后发现屋内有被翻动痕迹,在卧室内迎面遇上持刀的小偷,在打斗过程中,任某将其打伤。
下列关于任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某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B.任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C.任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任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需要承担刑事责任7.江西的()风景名胜区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和山峰。
栩栩如生的花岗岩石与丰富的生态植被、远近变化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体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2008 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A.龙虎山B.三清山C.井冈山D.武功山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吟咏的是煤炭B.“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描写的是刀鱼C.“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吟咏的是蜻蜓D.“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描写的是战鼓9.王女士在云南旅行期间选中一只标价15000 元的玉镯,经讨价还价,最后以10000 元买下。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是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重要科目之一,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1、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C、富国强兵D、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是( )。
A、环境安全B、生态安全C、社会公平D、绿色产业3、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以( )为核心。
A、构建和谐社会B、政治建设C、经济建设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是( )。
A、实践B、理论与实际相统一C、科学发展D、实事求是5、“统计局”是( )。
A、行政主体B、经济主体C、公民主体D、社会主体6、根据公文写作要求,“京政办发〔2008〕015号”此发文字号存在的问题是( )。
A、发文字号顺序颠倒B、发文字号缺项C、发文机关代字不清D、序号写法错误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
解析: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让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最充分的实现和满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故本题选D。
2、【答案】B。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
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世界观,与先前一切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并以指导实践作为最终归宿。
可以说,实践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
故本题答案为A。
5、【答案】A。
解析: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
故本题选A。
2023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自测卷(含答案)

2023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自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某市政府推行清洁取暖政策,禁止所有居民烧柴取暖。
对于该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标不正当B.手段不正当C.符合比例原则D.该政策因越权立法而无效2.廉洁自律是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其具体要求不包括()。
A.不得恶意收取钱财B.不得收取不应得到为收入C.从事不相容的职务D.任职回避3.下列戏曲曲目与剧种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贵妃醉酒》——京剧B.《穆桂英挂帅》——豫剧C.《花木兰》——越剧D.《小二黑结婚》——评剧4.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特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B.我国的经济特区全部沿海C.目前我国共有7 个经济特区D.厦门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5.我国地域辽阔,大江大河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全流域治理需上下游政府间积极协作。
由于地方政府追求本地利益最大化,常常出现流域上下游省之间、市之间和县之间的水事纠纷和矛盾。
现有流域跨界污染政府间纠纷管理机制运作效果并不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显B.满意C.突出D.理想6.“乘坐地铁时,听音乐请戴耳机”,是社会公德中调节()之间关系层面上的具体规范之一。
A.人与人B.人与自然C.人与社会D.人与环境7.任某下班回家后发现屋内有被翻动痕迹,在卧室内迎面遇上持刀的小偷,在打斗过程中,任某将其打伤。
下列关于任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某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B.任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C.任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任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需要承担刑事责任8.山西永和——掩藏在晋陕大峡谷深处的一片热土。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的是咱永和的乾坤湾。
几年前第一次到访,恰似五月。
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党的机关公文而非行政机关公文的是()。
A.指示B.请示C.通报D.决定【答案】:A2.下列学者观点与其代表的哲学派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客观唯心主义B.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泰利斯:万物产生于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老子:道生万物,道就是无——主观唯心主义【答案】:C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济学领域中最初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学者是亚当•斯密B.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C.市场经济下收入分配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进行的D.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答案】: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文版头要素的是()。
A.密级和保密期限B.紧急程度C.标题D.份号【答案】:C5.浙江省从2017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农1/ 10产品要挂上“合格证”才能进入市场,这一措施属于宏观调控的()。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财政手段D.经济手段【答案】:A6.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周期大约为()。
A.10年B.9年C.11年D.5.5年【答案】:C7.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是()。
A.《战国策》B.《汉书》C.《孙膑兵法》D.《孙子兵法》【答案】:D8.根据《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主刑的是()。
A.死刑B.罚金C.拘役D.管制【答案】:B9.我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 10【答案】:D10.农历的五月被称为()。
A.季夏B.立夏C.仲夏D.孟夏【答案】:C11.《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其叙述的女主人公是()。
2023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典型题题库及答案

2023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典型题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某农场生产的有机大米的价格是普通大米的10 倍。
这是因为()。
A.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B.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C.商品的价格是由其生产成本决定的D.商品的价格是由其生产商决定的2.下列对流行病的认识,错误的是()A.致使霍乱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B.甲型H1N1 流感与其他流行性感冒都可通过咳嗽与喷嚏传播病毒C.人类接触到感染了禽流感的家禽的体液,也不会被传染该病毒D.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都可能造成传染病的爆发3.“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相互依存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C.事物的发展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行的D.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4.我国地域辽阔,大江大河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全流域治理需上下游政府间积极协作。
由于地方政府追求本地利益最大化,常常出现流域上下游省之间、市之间和县之间的水事纠纷和矛盾。
现有流域跨界污染政府间纠纷管理机制运作效果并不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显B.满意C.突出D.理想5.属于版记部分的是()。
A.附件B.页码C.签发人D.印发日期6.“乘坐地铁时,听音乐请戴耳机”,是社会公德中调节()之间关系层面上的具体规范之一。
A.人与人B.人与自然C.人与社会D.人与环境7.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其发展顺序依次为()。
A.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楷书、隶书B.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大篆再到隶书、楷书C.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D.甲骨文、大篆到小篆、金文再到隶书、楷书8.王女士在云南旅行期间选中一只标价15000 元的玉镯,经讨价还价,最后以10000 元买下。
2023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训练题及答案

2023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训练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不能搞开发B.尽最大可能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精细平衡C.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D.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2.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下列国家恩格尔系数最高的可能是()。
A.美国B.日本C.中国D.越南3.在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职责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异化的家长群中,老师把很多属于自己的责任转嫁给了家长,让家长不堪重负。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一些老师把育人的责任转换成唯我独尊的权力。
大搞一言堂,享受着一呼百应的感觉。
家长一个不到位,轻则点名批评、公开示众,重则开除“群籍”。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老师和家长的职责不同,责任不能转嫁B.家校关系扭曲,家校责任错位C.家长对老师的话一呼百应D.老师习惯性的唯我独尊、大搞一言堂4.张某刚毕业,短期内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李某是公司职员,疫情期间效益不好失业在家。
张某和李某的失业分别属于()。
A.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5.经济全球化以()为主导。
A.发展中国家B.世界贸易组织C.对外开放国家D.发达国家6.下列有关计算机VP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VPN就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B.VPN是一种远程访问技术C.现阶段只能通过服务器实现VPND.当使用无线设备时,VPN有安全风险7.清代诗人顾炎武诗句“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2023年度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

2023年度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下列对流行病的认识,错误的是()A.致使霍乱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B.甲型H1N1 流感与其他流行性感冒都可通过咳嗽与喷嚏传播病毒C.人类接触到感染了禽流感的家禽的体液,也不会被传染该病毒D.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都可能造成传染病的爆发2.二进制数0011 与1101 相加,结果为()。
A.10111B.10112C.10001D.100003.《琵琶行》是我国传统诗词的优秀代表作。
下列诗句不是出自《琵琶行》的是()。
A.此时无声胜有声B.相逢何必曾相识C.大珠小珠落玉盘D.曾经沧海难为水4.下列馆藏文物与所在博物馆对应不正确的是()。
A.鱼龙化石—浙江省博物馆B.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博物馆C.马踏飞燕—甘肃省博物馆D.越王勾践青铜剑—湖北省博物馆5.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某市政府推行清洁取暖政策,禁止所有居民烧柴取暖。
对于该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标不正当B.手段不正当C.符合比例原则D.该政策因越权立法而无效6.下列有关我国能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B.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C.太阳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D.煤炭分布西多东少,北富南贫7.下列关于诚信的认识和判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发展应有的法则,是为人之本B.诚实守信有利于个人发展,但与提高生产力是矛盾的C.是否坚持诚实守信要有一定的法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应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8.下列有关九品中正制说法正确的是()。
A.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考察选官B.是东汉后期主要的选官制度C.将官吏的任免权下放到了州县等地方机关D. 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9.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
答案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时间:2017-02-21 13:44:08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xuexila888@ 谢君我要投稿公共基础知识和申论是事业单位考试的科目,考生需要多进行试题的练习,以下是由整理关于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一) 1、CNSS是( )的简称。
A、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D、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
2、对于同一棵大树,木匠看到的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多选)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3、《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下列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中,不属于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地向提出请求的权利有( )。
(多选)
A、受教育权
B、财产权
C、继承权
D、劳动权
4、决策是一项包括多个步骤的系统工作,其最后一个步骤是( )。
A、监督与反馈
B、选择备选方案
C、界定问题C、设立决策准则
5、正当防卫必须在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而紧急避险不强调迫不得已。
( )
A、正确
B、错误
6、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
( )
A、正确
B、错误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
解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CNSS。
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是GLONAS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简称是GPS;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是欧盟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 之称,简称伽利略计划。
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ABD。
解析:从认识的辩证过程来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同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也依赖于理性认识。
C项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所以是错误的。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首先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
木匠、画家和植物学家在观察大树之前,各自有着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正是这些经验和专业知识影响着他们对大树的观察和感受,因而他们对客体的信息的选择表现出差异。
制约着感性认识形成的有来自客体和主体的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而对相同的感知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知结果。
故本题答案选ABD。
3、【答案】BC。
解析:所谓积极受益权,是指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地向提出请求,也应积极予以的权利。
除了财产权和继承权外,公民享有的其他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劳动者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和受教育权等都属于积极受益权。
与积极受益权相对的是消极受益权,是指公民行使该项权利一般不需要积极的,仅负有不侵犯其合法行使以及该项权利受到侵害时予以救济的义务。
故B、C选项当选。
4、【答案】A。
解析:一个好的决策一般可通过7个步骤而得到:对问题的精确界定;详细界定此项决策必须满足的要求;找出所有备选方案;分析每种备选方案的风险与后果及其边界条件;做出决策;执行决策;建立反馈:跟进与后续行动。
5、【答案】B。
解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因而它们都是排除犯罪性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但是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当防卫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则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是在紧急情况下舍小利而保大利的问题。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通常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除了人的不法侵害外,更多情况下是自然的力量、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
2、损害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紧急避险则是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3、行为实施的条件不同:正当防卫,公民只要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
以实施;紧急避险则只能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实施。
故本题说法错误。
6、【答案】A。
解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
所以本题正确。
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二) 1、下列思想流派与产生时代对应错误的是( )。
A、儒学汉代
B、玄学魏晋
C、理学宋代
D、心学明代
2、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它通常包括( )。
A、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B、著作权、所有权、商标权
C、专利权、转让权、所有权
D、专利权、商标权、使用权
3、公文写作的一般环节包括( )。
(多选)
A、准备
B、撰拟
C、审核
D、修改
4、下列属于与沙俄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有( )。
(多选)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5、我国选举法所体现的选举平等包括( )。
(多选)
A、人人平等
B、地区平等
C、民族平等
D、行业平等
6、为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取缔非法收入
B、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实行平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