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福建省“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福建省“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福建省“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加强我省医院内涵建设、引导医院发展方向、促进医院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目标的重要支撑。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31号)精神,提高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质量和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一)建设成效“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省围绕常见病、多发病、薄弱学科等,结合医疗“创双高”、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建设等工作,在省、市、县级医院遴选建设了400余个临床重点专科,以点带面,推动各级医院进一步重视医院专科建设与发展。

通过持续的支持和建设,我省临床专科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一是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在临床重点专科省级建设项目遴选中,考虑区域均衡,在择优遴选的基础上,向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等资源薄弱地区予以一定的倾斜,确保有一定的建设项目,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二是促进专科均衡发展。

在临床重点专科省级建设项目遴选时除常见病、多发病所在学科外,项目遴选向儿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薄弱学科倾斜,促进专科均衡发— 3 —展。

三是对标建设提升能力。

各建设单位对照《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等有关建设标准,从专科设备、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创新、辐射带动基层能力建设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一专科一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能力。

(二)面临的挑战目前,我省临床专科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与“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在:一是专科资源分布不平衡。

从地域上看,优质专科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等地区,平潭、宁德、三明、南平等地区专科服务能力发展不足。

提升能力强基层 医改硕果惠民生——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推进公

提升能力强基层   医改硕果惠民生——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推进公

提升能力强基层医改硕果惠民生——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发表时间:2017-10-17T16:20:52.6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作者:张宏[导读]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紧紧把握公立医院改革契机,凝心聚力,创新发展。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 032300【摘要】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紧紧把握公立医院改革契机,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将提升能力、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注重强化学科、人才建设,全面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国家卫计委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第一阶段500家医院之一,山西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县乡医联体试点医院。

医院于2013年正式挂牌“山西大医院孝义分院”,2014年成为山西省肿瘤医疗联合体合作单位,2015年加入山西省心血管病医疗联合体,2016年成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科技术协作点;2017年与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建立学科联盟。

先后获中央文明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单位”、原国家卫生部“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西省委组织部“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卫计委“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进集体”等称号。

医院医改成效多次接受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验收并受到好评,其医改经验多次接受全国各省市医改领导组现场观摩与交流。

【关键词】孝义市人民医院;改革;硕果;孝义市人民医院是全市最大的公立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疗机构,现有职工人数653名,开放床位450张,设有临床、医技、职能科室55个,固定资产1.6亿元,拥有飞利浦1.5T超导磁共振、GE64排128层螺旋CT、飞利浦DR、数字胃肠机、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动力分析仪、电子腹腔镜、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宫腔镜、血液透析、钬激光、8人座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二级医院所有、三级医院部分技术项目,年门诊量20万余人次,出院2万余人次,手术4600台次,是全市48万人民群众医疗、预防、急救、康复、教学、科研中心。

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范文(3篇)

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范文(3篇)

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专科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我院制定了2024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计划,以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二、建设目标1. 提升医院重点专科的学科建设水平,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

2. 优化重点专科的医疗流程和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3. 搭建重点专科与其他相关科室和医院的合作平台,共同推进医疗技术和疾病诊治的研究与创新。

4. 加强对重点专科医疗设备的投资和更新,提高医疗技术和诊断水平。

5. 提升医院重点专科的学术影响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三、建设内容1. 学科建设:增设新的重点专科学科,并加强已有学科的建设。

明确重点专科的学科发展方向,拟引进一批具有高学术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知名专家,同时加强内部培养,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专科医生和学术带头人。

2. 医疗流程与服务流程优化:针对每个重点专科,制定详细的医疗流程和服务流程,优化患者就医的效率和体验。

建立个性化诊疗模式,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3. 合作平台建设:加强重点专科与其他科室和医院的合作,建立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共同推进科研项目的开展和技术的创新。

与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合作,参与国内外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医院的学术影响力。

4. 医疗设备更新和投资:重点投资和更新重点专科的医疗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和诊断水平。

确保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5. 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动组织重点专科的医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增强医院的学术影响力。

与其他医院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解决重点疾病的治疗难题,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四、实施计划1. 建设时间:2024年1月至12月。

l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会议纪要

l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会议纪要

l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会议纪要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会议纪要资源县人民医院医务部2015年1月26日重点学科建设现场推进会的会议纪要时间:2015年1月26日15:00地点:门诊五楼小会议室主题: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启动会主持人:记录:参加人员:会议内容:程良利院长带领参会人员先后参观了我院儿科(包括新生儿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科室建设情况,儿科黄远莲主任引领大家参观了儿科科室,并详细向大家介绍了本科室发展和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历程,以及今后的工作规划等。

儿科主任表示,市级重点专科的成功创建,使科室管理更加规范,医护人员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显着提高,有效推动了科室业务发展。

参观完1个市级重点专科,回到会议室,医务部刘文松主任对我院重点专科建设创建经验进行了总结。

一、明确目标,规划执行;二、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三、扩大影响,宣传到位;四、突出重点,打造特色优势;五、加强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六、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梯队建设;七、保障医疗治疗,提升医疗水平;八、重视引进新技术、新疗法,提升服务品质。

同时,他在2106年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规划中要求大家正视发展瓶颈、突破发展和立足当下、规划未来。

随后,普外科曾宪和主任、麻醉科刘忠祥主任、内一科赵明辉主任以及内二科肖秋玉主任均发言表示,通过参观一个市级重点专科,感触很深,也很震撼,1个科室通过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均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科室发展明显加快,让大家耳目一新,通过参观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们创建重点专科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特邀参会人员口腔科黄文创、医师,B超室室赵欣医师和妇产科吴东连医师也纷纷就本次参观学习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对本科室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蒋小峰副院长在谈到参观感受时表示,1个市级重点专科科室人员都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他要求创建成功的科室要积极在全院推广创建经验,各科室也要主动请教学习创建经验。

其次,各科室要明确目标,积极行动,确保创建和复检成功通过。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

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对当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等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医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创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不同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各项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便民、利民、惠民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全市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到2023年底,通过实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完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落实各项监督措施,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医疗风险防范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三、主要内容(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1.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机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

加强预约诊疗、优化门急诊和出入院服务。

深入开展同级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

强化老年常见慢性病诊治,开设老年病门诊。

提升服务能力,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质量。

继续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入抓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巩固与完善。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医疗服务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巩固和完善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等制度和多学科联合诊疗、日间手术等创新模式,促进管理精细化、流程一体化、服务多样化。

2.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实施〃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促进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四五〃期间每年争创5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每年至少建设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建设1个县级重点专科。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加强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根据《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卫医政函﹝2018﹞146号)精神及市、区卫计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通过实施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进一步落实《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国卫办医发﹝2016﹞122号),提升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到2020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要求,争取2—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二、建设内容按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要求,在现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职业病科等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重点加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等五大临床核心专科和精神科、康复医学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科等五大临床薄弱学科.加强手术室建设,按国家标准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一)加强人才建设。

积极培养或引进医院急需关键薄弱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每个学科建立一支独立的学科团队,培养4—5名业务骨干。

每年选送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诊疗技术培训。

优先选派急需关键薄弱学科骨干参加培训。

(二)完善设施设备。

根据《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结合临床需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配足医院病区病房基本设备设施以及专科设备.至2020年,医院购置64排螺旋CT一台、1.5T 磁共振1台、DSA1台,新增彩超2台、C臂机、关节镜、呼吸机等设备.(三)提升技术水平.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河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河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河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河北省在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上下了很多功夫。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河北省制定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

一、背景介绍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众多,医疗需求量大。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河北省决定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上下更多的功夫,加强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二、目标定位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专科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三、建设重点1. 重点专科选取:根据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一批有潜力、有优势的临床专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神经科、肿瘤科、骨科等。

2. 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临床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专科医生的临床技术和学术水平,增强团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 设备更新和升级:加大对临床重点专科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力度,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临床研究和科研创新:鼓励临床重点专科医生开展临床研究和科研创新工作,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 服务能力提升: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资金保障:加大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落地。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专科建设,引入社会资本。

3. 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对临床重点专科医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生的临床技术和学术水平。

同时,通过引进人才来补充专科医生队伍,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

4. 设备更新和升级:根据临床需求,制定设备更新和升级计划,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新泰市人民医院关于公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医院字【2015】28号关于公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科室: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我院医疗技术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经研究,确定心内科等科室为我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加以管理,特制定《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望各相关科室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新泰市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附件2:新泰市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附件3:新泰市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二O一五年七月十四日新泰市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我院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着力打造我院的品牌和优势,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参照国家、省临床重点专科管理规定及《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评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院院级、市级和省级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重点专科,是指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整体实力较强,在本专科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在省内同领域中具有突出优势,经建设后有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成为我院的品牌专科。

第四条重点专科建设方针:以功能为目的实现相关专业的最优组合;以科技为先导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以人才为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以信息为保障提高质量和效率;以评估为手段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医院各科积极申报重点专科。

第五条重点专科管理将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章申报程序第六条专科设置与条件:1、专科名称以卫计委颁诊疗科目为标准。

2、建设的标准,以国家、省临床重点专科管理规定及《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评分标准》作为评估重点专科的条件和依据。

3、在临床重点专科设置规划内,根据专科发展水平和评审得分,择优设置。

4、省颁标准中未涵盖的专业,应参照有关标准进行创建。

第七条院级重点专科的确定,采取自愿申报的办法,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院委会讨论,择优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加强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根据《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卫医政函﹝2018﹞146号)精神及市、区卫计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进一步落实《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国卫办医发﹝2016﹞122号),提升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到2020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要求,争取2-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二、建设内容
按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要求,在现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职业病科等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重点加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等五大临床核心专科和精神科、康
复医学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科等五大临床薄弱学科。

加强手术室建设,按国家标准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

(一)加强人才建设。

积极培养或引进医院急需关键薄弱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每个学科建立一支独立的学科团队,培养4-5名业务骨干。

每年选送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诊疗技术培训。

优先选派急需关键薄弱学科骨干参加培训。

(二)完善设施设备。

根据《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结合临床需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配足医院病区病房基本设备设施以及专科设备。

至2020年,医院购置64排螺旋CT一台、1.5T磁共振1台、DSA1台,新增彩超2台、C臂机、关节镜、呼吸机等设备。

(三)提升技术水平。

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重点提升微创手术、复杂疾病诊断及三级医院下转患者接续治疗等3个方面能力。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
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五)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六)规范诊疗服务。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继续完善医院现有的临床路径管理,2018年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0%,2019年达到35%,2020年达到50%以上。

积极与基层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分级诊疗工作。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提升专科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及工作计划,检查监督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组成人员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制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计划,按计划逐步完成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

3、对于重点提升的专科给予经费上的保障,优先配备所需的设备及设施,同时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上予以倾斜。

五、实施步骤
(一)计划阶段(2018年4月-5月底)
根据《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对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查找医院的差距和缺项,组织有关职能科室、临床科室负责人,制定本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20年5月)。

1、2018年6月—2018年12月:完善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独立建制,建立康复医学科病房,设置10张床位,配齐人员及设备。

完成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重症病房的建设。

2、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完成病理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及影像中心建设。

按照标准完成脑卒中中心建设。

3、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骨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三)考核评估(2020年6月-10月)。

2020年6月30日前,对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提交上级卫计主管部门,接受卫计主管部门验收评估。

五、工作要求
1、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2、各有关职能科室要根据《实施方案》对相关专科进行重点管理,检查、督促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市人民医院
2018年5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