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的几个代表性工程项目
大山中的人民银行造币厂——“三线建设”之国营一四五厂

“三线建设”是自1964年起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作出了极大贡献。
“三线建设”作为当时全国性的战略路线,建设了众多的工业厂矿,对每个地区的经济都产生了影响,现在虽然大多已经搬迁废弃,但是作为工业遗产仍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文介绍的就是“三线建设”时期的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在山西省高平县釜山乡宋家沟兴建的“小三线”企业,作为国营五四一厂(今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后备厂的国营一四五厂。
“三线建设”战略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反动势力联合反华的严峻形势,使全国东大山中的人民银行造币厂——“三线建设”之国营一四五厂◇ 张敏慧西南北都受到来自各方的军事威胁,国家安全问题突出地摆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面前。
1964年5月15日到6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作出了建设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
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
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一二三线的战略思路,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
同时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
毛泽东的这番话,引起与会同志的共鸣。
大家一致拥护他的主张,全国备战的气氛日趋浓厚。
“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提出,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当时的国际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后作出的,其直接原因和基本出发点是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
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1965年和以后一个时期基本建设的中心是集中力量建设三线,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我国纵深地区建立一个工农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三线建设”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由调整初期确立的以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转向以加强国防、加快“三线建设”为中心。
三线建设的故事

三线建设的故事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初期,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加强中国国防力量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包括了大量的矿山、工厂、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故事一:攀枝花建设传奇攀枝花市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曾经是三线建设的重要节点之一。
在攀枝花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是关于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中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中国决定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厂,以满足国内钢铁需求。
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地点选在了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在当时的情况下,攀枝花市还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
为了建设这座钢铁厂,几十万人来到了这里,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奋斗。
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地理环境恶劣、生活设施不足等等,最终在攀枝花市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厂。
故事二:兰州铁路局的奋斗兰州铁路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铁路枢纽,也是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之一。
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兰州铁路局的员工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为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铁路技术还比较落后,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兰州铁路局的员工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地进行铁路修建和改进工作。
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等等,最终建成了一条条高质量的铁路线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线建设是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建设过程,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些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精神,也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中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

No. 12, 2019Serial No. 1622019年第12期(总第162期)理 论观 察Theoretic Observation三"#设遗精神的吋代价值与传承张晓飞'杨爱杰(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0)摘要: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是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内外对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视 程度的上升,作为中国工业遗产VW 要组成部分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在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中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挖~三线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的角度出发,分析工匠精神对当今中国社 会发展的价值与作用,从'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认识、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体系、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探讨传承与发扬工匠精神的途径&关键词: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工匠精神;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7章编号:1009 — 2234(2019)12 — 0057 — 03三线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于工业由东向西迁移的重大决策,重点是陕甘宁、云贵川等13 省的国防与重轻工业建设。
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 成的以爱国主义与奉献主义为核心的不畏艰难、 开拓创新等工匠精神,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 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三线建设工业遗 产的开发与保护,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三线建 设时期的工匠精神,为建设制造业发展提供精神 指导,也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爱岗敬业精神,为 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精神动力。
一、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与工匠精神的分析三线建设战略的提出有着独特的国内外背 景,代表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特殊历史进程。
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外交关系恶化,苏联援建项目 撤回,在财政上给中国施加压力,在中国边境策动 叛乱威胁中国主权。
中美意识形态不同,美国舰队 侵入中国领海,联合中国边境相邻国家形成包围 圈,特别是越南战争的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形势 不断恶化,在国际外交压力下,中国为了加强国防 与经济安全,将中国工业发展向西转移。
大三线建设

大三线建设——宏伟深远的超级战略工程工程总投资:2053亿元工程期限:1958年——1978年“三线建设”,这个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保密,是不见于报端的。
即使当时的人们说起,也十分神秘。
今天的年轻人,更是少有所闻。
何谓“大三线”建设?大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1978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建设运动。
简单地说,就是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
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句话,就是建立中华民族的“备份”。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当时中国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而在沿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区则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中。
一旦战争开始,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
假如我们遭到强敌的夹击,发生象日本侵略那样极端恶劣的形势,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我们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中国”,在四川和西南,部署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然后伺机反击。
用心可谓极其良苦!中国古代几千年处在“陆权”时代,中原王朝遭受入侵的威胁大多来自西北部游牧民族。
在东部,浩瀚的大海形成可靠的天然屏障,十分安全。
当世界进入“海权”时代,中国的安全格局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从1840年至1945年的105年中,中国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
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柔软的腹部。
国家没有可靠的战略后方。
1938年到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对中国进行战略合围时,国民政府才仓促把华东和华中250余家工厂迁入四川。
三线建设:奠定新中国生产力布局坚实基础

三线建设:奠定新中国生产力布局坚实基础作者:胡新民来源:《党史文苑·上半月(纪实版)》 2020年第3期胡新民关于三线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这样的论述:“60年代前期,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动荡,美国对越南北方侵略战争逐步扩大,我国周边形势日趋紧张,备战问题摆到党的重要议程上来。
1964年五六月间,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专门讨论‘三五’计划时,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的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
”“据此,中央改变‘三五’计划的最初设想,作出了开展三线建设、加强备战的重大战略部署。
”以苏为鉴立足备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开启国家现代化进程。
建立强大的国防和独立的工业体系,是这个进程中的两个基本点。
毛泽东1949年年底出访苏联,着手打破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的雅尔塔体系,同时争取到工业建设急需的外部经济援助。
抗美援朝的胜利,一举扭转中国近代在世界上的颓势形象,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精神。
但与此同时,也使我党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尽快实现工业化,加快国防建设,时不我待。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演变使得我国周边局势越发严峻。
首先是中苏关系从分裂到恶化,发展到苏联策动新疆分裂分子举行武装叛乱。
美国第七舰队公然进入我台湾海峡,还胁迫我周边国家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对我国东、南部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
1964年8月12日,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向中央和毛泽东转交一份报告说,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很多,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
比如工业、人口、交通设施过于集中在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及附近,遇到空袭,将遭受严重损失。
毛泽东批示:“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
”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第三线建设注意不够,一个是对基础工业注意不够。
(完整word版)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沿革与揭秘

(完整word版)绵阳三线建设历史沿革与揭秘第三节决定性的三线建设一三线建设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中西部发展工业和科研的大布局。
三线建设的开展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在之后的数十年内工业发展的类型和水平。
倘若没有三线建设,今天的西部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能源、资源”西部。
在极少布局三线企业的云南、贵州,甚至于广西、江西,其工业发展水平与四川、重庆、陕西这样的三线建设重点布局地区到目前为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这里的三线建设,统称为从1958年中苏交恶起,国家开始在中西部布局工业和国防科研单位开始至1984年三线企事业单位调整和改制时止。
二从1958年中苏交恶开始,中央决策层吸纳抗战中的教训,认识到战时中国中西部作为战略大后方所起到得重要作用。
开始了二十余年的三线建设,在中国的中西部尤其是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湖北西部、贵州中北部进行了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的“备份”。
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一方面需要完善的交通为其运输设备和产品,另一方面又需要紧邻城市来提供后勤物资,更为重要的是某些项目需要背靠大山来保证安全。
1958年开始的小批次建设和1965年开始的大批次建设都将重点放在了有铁路线或水运、有山区、靠近城市的重庆、成都、广元、德阳、绵阳、汉中、十堰、攀枝花等地区和附近地区。
1958年通车的四川第一条出川要道宝成铁路,背倚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远离东部沿海,铁路沿线有广元、江油、绵阳、德阳、成都等城市。
使得宝成铁路沿线成为三线建设布局的重点地区。
从二五期间的1958年开始建设的涪江机器厂、涪江有限电厂、长虹机器厂、华丰无线电器材厂初步奠定了绵阳电子工业基础。
从1964年毛泽东提出“靠山、分散、隐蔽布点”的大三线建设开始,绵阳专区陆续布局了以西南重机厂(二重,德阳)、东方电机厂(德阳)、东方汽轮机厂(绵竹)、长城钢厂(江油)、朝阳机械厂(绵阳)、西南金属制品厂(江油,后改制为国营857厂,已破产)为主的重型工业企业,以081基地(广元)、东方绝缘材料厂(绵阳)为主的电子工业企业,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梓潼、剑阁、绵阳)、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绵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安县)、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江油)、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绵阳)为主的国防科研院所,以3536厂(射洪,现迁绵阳)、江油发电厂(江油)、东河印刷公司(旺苍,后迁成都为成都印钞厂)为主的后勤服务工业企业。
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八年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目录[隐藏] 1 范围及部署2 缘起3 过程4 评价与后续5 语言变化6 部分建设成就7 参考文献[编辑] 范围及部署与经济最发达且处于边防海防前线的一线(指东南沿海及东北、新疆等地区);位于一线省份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的东半部为二线; 三线建设的范围包括西南三省(四川、云南、贵州,含今重庆)、西北三省(陕西、青海、甘肃乌鞘岭以东)、以及京广线以西的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的部分,以及广西的河池地区和山西雁门关以南等省自治区。
与一线、二线省份的省属地方军事工业的“小三线”建设相对应,上述国家划定的三线地区被称为大三线。
在其中又以贵州、四川东部山区、四川中部平原地区、汉中、秦岭北麓等地区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大,迁入工业人口多。
其中,四川成都主要接收轻工业与电子工业,绵阳、广元接收核工业与电子工业,重庆为常规兵器制造基地,甚至包括第三个钚生产堆(816工厂)和常规潜艇制造业(望江造船厂);贵州贵阳主要接受光电工业,安顺主要接受飞机工业。
需要注意的是三线建设并不都是沿海工业内迁,还有大量基础工业如长庆油田、攀枝花冶金工业、六盘水煤炭工业以及大量配套的铁路公路等新建项目。
由周恩来总理牵头,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主持三线建设的日常工作,薄一波副总理和罗瑞卿副总理兼总参谋长兼国防工办主任协助。
196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对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
不忘记三线建设者们

不忘记三线建设者们作者:山城珠珠今天我又提起一个久远的“三线建设”话题,什么是“三线建设”呢?通过资料了解到“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在1964年五六月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防不行,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入侵。
8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了加速“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的决策。
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三线建设”,对如今的80后、90后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陌生的词,但是这个词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在那片“特殊战场”上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老一辈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新中国史上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
在这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中,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三线战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自己的一生甚至自己的家庭都献给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赶上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运动,我们赶上的却是文化大革命和知青运动,但是我们的父辈、兄长、姐姐们都赶上了这样的运动。
他们在“三线建设”中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改善了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在西部地区建成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的重点企业和基地,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工业布局;先后建成一批重要铁路、公路干支线,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以后解决东西部发展差异,进行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去年夏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友,他告诉我,他老家是湖北人,1964年他随父母从长江边来到了中蒙交界的集宁,从此以后他们全家就在内蒙集宁扎根,工作生活到如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线建设”的几个代表性工程项目
“三线建设”的几个代表性工程项目1、“三线建设”军工“基地”(30多个军工“基地”代表)011基地:贵州安顺,歼击机和教练机生产基地。
歼7.。
012基地:陕西汉中。
预计建设成歼击机生产基地,1975年,中央决定西安飞机设计所研制的运八飞机由012基地继续研制,基地变为运输机制造基地。
1979年彤辉机械厂、劲松机械厂和012飞机设计所分出单独设立陕西飞机制造公司,012基地成了航空配件生产基地。
1980年,运八飞机投入批量生产。
013基地(湖南航空):张家界—长沙。
管辖几个航空配件厂(主要是3028厂湘陵机械厂)和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第三设计院。
014基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
158厂南峰公司从汉中迁来,专门制造空空导弹。
061基地(江南航天)贵州遵义。
防空导弹生产基地,航二院分建。
062基地(航天七院)四川万源—成都。
火箭/弹道导弹生产基地。
航一院分建。
063基地(航天四院):陕西西安。
064基地(并入062基地):四川达州。
066基地(三江航天):湖北远安—孝感。
飞航导弹生产基地(红鸟)。
航三院分建。
067基地(航天六院):陕西凤县—西安。
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
航一院分建。
068基地(湖南航天):湖南邵阳4县1市—长沙。
航二院分建。
1970年
始建,1978年停建,1994年搬迁到长沙。
081基地(川北电子):四川广元。
原0821指挥部,1965年开始兴建,为火控雷达生产基地。
082基地:四川成都东郊电子工业基地。
083基地(振华电子):贵州都匀。
541总厂:坦克制造基地,机关在山西闻喜东镇,厂区分布在山西绛县、翼城和垣曲。
2、“三线建设”军民两用项目(2000多个项目代表)中国二汽:湖北省十堰市,中国第二大汽车集团。
四川(重庆)汽车制造厂:红岩车等。
嘉陵摩托车:重庆市,摩托车生产。
江汉油田:湖北省潜江市。
长庆油田:陕西省,中国第三大油田。
攀枝花钢铁集团:四川攀枝花,中国第五大钢铁集团。
酒泉钢铁厂:甘肃酒泉。
西北铝加工厂(113厂):甘肃兰州陇西。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甘肃金昌。
西南铝加工厂:重庆。
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甘肃酒泉,中国最大航天发射场。
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四川西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5基地):山西忻州。
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贵州六盘水。
贺兰山煤炭基地:宁夏石嘴山市。
平顶山统配煤业:河南平顶山。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成都飞机制造厂(132厂):四川成都黄田坝。
黎阳航空发动机厂:贵州安顺平坝。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四川绵阳,风洞群。
昌河直升机厂:江西景德镇。
624所:燃气涡轮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
四川江油。
902工程:第二核武研制基地。
四川绵阳。
816核工程:最大核
原料提炼基地。
重庆涪陵。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
秦川机械厂:陕西宝鸡。
大河机床厂:宁夏银川。
星火机床厂:甘肃天水。
东方电机厂:四川德阳。
东方锅炉厂:四川自贡。
东方汽轮机厂,四川德阳。
长庆机器厂(216厂):湖北宜昌。
长城开关厂:甘肃天水。
长城特殊钢厂:四川省江油。
红林机械厂:贵州贵阳。
洛阳玻璃厂:河南洛阳市。
贵州柴油机厂:贵州贵阳。
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四川德阳,超大型机械生产商。
陕西秦岭火电厂。
焦枝铁路:焦作——枝城,全长772公里。
湘黔铁路:株洲——贵定,全长905公里。
青藏铁路一期:西宁——南山口,全长814公里。
成昆铁路:全长1091公里。
刘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57亿度。
襄渝铁路:襄樊——重庆,全长895公里。
龙羊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23.6亿度。
丹江口水电站: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葛洲坝水电站:湖北省宜昌市,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61亿度。
川南化工厂,重庆化工厂,成都青霉素厂,西南合成制药厂,成都无缝钢管厂,等等。
3、“三线建设”后崛起的城镇(代表)在西部建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如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过去都是山沟野岭,现在成为世界著名的钢城、煤都、汽车城、
镍都。
几十个古老的历史城乡被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现代化工业科技都市和交通枢纽,如四川的成都、重庆、绵阳、德阳、自贡、乐山、泸州、广元、江油,云南的昆明、曲靖,贵州的贵阳、遵义、都匀、凯里、安顺、平坝,湖北的襄樊、宜昌、枝江,湖南的怀化,广西的南宁、柳州,江西的景德镇,陕西的西安、宝鸡、汉中、铜川、安康,甘肃的兰州、天水、酒泉、陇西,宁夏的银川,山西的太原,河南的洛阳、平顶山、南阳,青海的格尔木等等。
下马停建项目(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