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学习资料
甲烷乙烯苯 知识点

甲烷、乙烯和苯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在化工、石油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逐步介绍这三种化合物的知识点。
1. 甲烷(CH4)甲烷是一种简单的烷烃,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燃料。
甲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 碳与氢反应:C +2H2 → CH4 2. 通过沼气发酵:有机物→ 甲烷 + 二氧化碳甲烷具有以下特性: - 无色、无味、无毒 - 燃烧时释放大量热能 -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 乙烯(C2H4)乙烯是一种烯烃,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等。
乙烯的制备过程如下: 1. 乙烷脱氢:C2H6 → C2H4 + H2 2. 煤、石油裂解:通过高温裂解煤或石油得到乙烯乙烯具有以下特性: - 无色、无味 - 化学反应活性高,容易聚合成聚乙烯等聚合物 -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 苯(C6H6)苯是一种芳香烃,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
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和染料等领域。
苯的制备方法包括: 1. 从煤焦油中提取:煤焦油中含有苯,可以通过蒸馏和萃取分离得到 2. 芳香烃裂解:通过高温裂解石油得到苯苯具有以下特性: - 无色、有特殊气味 - 是一种有毒物质,接触或吸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可以发生芳香烃取代反应,生成多种取代苯化合物通过以上步骤,我们了解了甲烷、乙烯和苯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它们的组成、制备方法以及特性。
这些化合物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化学工作者和相关行业的人们来说,对它们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甲烷乙烯苯

3
│ 知识梳理
3.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
小 , 极难 溶于水 ______,________溶于水。 溶于水。
4.化学性质 . (1)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性质比较稳定,跟高锰酸钾等 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性质比较稳定, 稳定性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等都不反应。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等都不反应。 点燃 ――→ (2)燃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反应: CH4+2O2――→CO2+2H2O 。 燃烧反应 (3)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有机物复习一 甲烷与乙烯、 甲烷与乙烯、苯
1
│ 甲烷和烷烃
2
│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甲烷的存在: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 .甲烷的存在:天然气、沼气、 的主要成分。 的主要成分。 2.分子结构 . 俗名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构型 H 正四面体 结构 CH4 H—C—H ________结构 沼气 — — H
【答案】 答案】 D
9
│ 要点深化
要点深化
1.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区别 .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置换反应
定义
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 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物、生成物中 是否有单质
反应物、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10
│ 要点深化
7
│ 知识梳理
2.同分异构体 . (1)概念 :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 分子式 , 但具有不同 概念: 概念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 ________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 的现象, 结构 的现象 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互称为______________。 化合物互称为 同分异构体 。 (2)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①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名称分别为正丁烷和 异丁烷 , __________,它们的分子式都为 C4H10,结构简式分别为: 结构简式分别为:
甲烷、乙烯、苯

教师辅导讲义.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
.定义: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
乙烯的产量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
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果的催熟剂、化工原料。
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熔点5.5 ℃,沸点80.1 ℃,易挥发,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反应物:苯和液溴(不能用溴水)反应条件:催化剂(Fe或FeBr3)。
溴苯的制取甲烷型:正四面体个原子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
(2)乙烯型:平面结构位于乙烯上的6个原子共平面。
(3)苯型:平面结构⎩⎪⎨⎪⎧位于苯环上的12个原子共平面位于对角线位置上的4个原子共直线 .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典型例题③下列关于结构简式为的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一个—Cl,它的可能结构有四种。
请写出这四种可能的结构简式:.某单烯烃经氢化后得到的饱和烃是,该烯烃可能有的结构是2发生加成反应.该有机种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①⑤③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中,与高锰酸钾发生的反应是反应。
在一定的条件下,乙烯还能发生5.6 L的质量为10.5 g,10.5 g该烃完全燃烧时生成.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
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证含11。
烷烃、烯烃、炔烃及苯知识点总结

烷烃、烯烃、炔烃及苯知识点总结————————————————————————————————作者:————————————————————————————————日期:甲烷 、烷烃知识点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叫烃,在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比空气轻的,能燃烧的气体,天然气、坑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收集甲烷时可以用排水法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式:CH 4 电子式: 结构式: (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图式叫结构式) [模型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得出结论: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
甲烷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甲烷极难溶于水,这体现了相似相溶原理。
CH 4:正四面体 NH 3:三角锥形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CH 4+2O 2−−→−点燃CO 2+2H 2Oa.方程式的中间用的是“ ”(箭头)而不是“====”(等号), 主要是因为有机物参加的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
b.火焰呈淡蓝色:CH 4、H 2、CO 、H 2S在通常条件下,甲烷气体不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而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所以可以说甲烷的化学性质是比较稳定的。
但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一些物质如Cl 2发生某些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现象:①量筒内Cl 2的黄绿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
②量筒内壁出现了油状液滴。
③量筒内水面上升。
④量筒内产生白雾[说明]在反应中CH 4分子里的1个H 原子被Cl 2分子里的1个Cl 原子所代替..,但是反应并没有停止,生成的一氯甲烷仍继续跟氯气作用,依次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反应如下:a.注意CH4和Cl2的反应不能用日光或其他强光直射,否则会因为发生如下剧烈的强光C+4HCl而爆炸。
反应:CH4+2Cl2−−−→b.在常温下,一氯甲烷为气体,其他三种都是液体,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甲烷(四氯化碳)是工业重要的溶剂,四氯化碳还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溶剂、灭火剂,氯仿与四氯化碳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均大于1 g·cm-3,即比水重。
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16--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核心知识图1.烃的分类、通式和主要化学性质氧化:燃烧饱和烃:烷烃C n H2n+2(n≥1) 甲烷取代结构:链状、碳碳单键裂解链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脂肪烃) 烯烃C n H2n(n≥2) 乙烯加成:H2、X2、HX 、H2O等结构:链状、碳碳双键加聚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炔烃C n H2n-2(n≥2) 乙炔加成不饱和烃结构:链状、碳碳叁键加聚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烃二烯烃C n H2n-2 (n≥3) 1,3—丁二烯加成:1,2加成、1,4加成结构:链状、两个碳碳双键加聚饱和环烃:环烷烃C n H2n (n≥3)结构:环状、碳碳单键氧化:燃烧、不能使KMnO4(H+)褪色,不能因反应使反应使溴水褪色苯加成环烃取代:卤代、硝化、磺化苯及其同系物C n H2n-6 (n≥6)结构:环状、大 键不饱和环烃:芳香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稠环芳烃:萘、蒽甲苯取代加成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较稳定,与强酸、强碱、KMnO4等均不反应。
(1)氧化反应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取代反应①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被其他所替代的反应。
②甲烷与Cl2反应乙烯烯烃知识点总结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 CH2乙烯分子的结构: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三、乙烯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第九章第一讲 甲烷乙烯苯

CH4+Cl2 → CH3Cl+HCl(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Cl3+Cl2→CCl4+HCl
光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甲烷
乙烯
苯
1.甲烷、乙烯、苯的比较 甲烷
物理性质 化 学 燃烧
乙烯
苯
无色液体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性
溴
易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在Fe粉作用下发生 不反应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不反应 取代 氧化反应 加成、聚合
+) KMnO (H 4 质
不反应
加成、取代
主要反应类型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甲烷
乙烯
苯
烃的常见反应类型
(1)氧化反应 ①燃烧反应 ②KMnO4(H+)氧化
(2)取代反应 ①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发生的卤代反应
考点一 甲烷
乙烯
苯
2.甲烷、乙烯、苯的特征反应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
原子或原子团 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替代的反应。
①完成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甲烷
乙烯
苯
2.甲烷、乙烯、苯的特征反应 (2)加成反应
考点一 甲烷
乙烯
苯
2.甲烷、乙烯、苯的特征反应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
原子或原子团 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和乙烯知识点总结

甲烷和乙烯知识点总结一、甲烷的基本性质1. 分子式:CH42. 结构式:甲烷是一种简单的烷烃,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碳原子采用sp3杂化状态,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根共价键,呈正四面体结构。
3. 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在室温下为一种常见的天然气。
其密度为0.717 g/L,在-161.6°C下可以凝固成为固体,融点为-182.5°C,沸点为-161.5°C。
二、甲烷的制备方法1. 天然气提取:甲烷是一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通过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提取获得。
2. 碳氢化合物裂解:通过对石油、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进行热裂解或催化裂解,可获得甲烷。
3. 其他方法:甲烷还可通过无机合成法、生物发酵法等途径进行合成。
三、甲烷的应用领域1. 能源领域: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甲烷在供暖、发电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替代煤炭、燃油等传统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化工工业:甲烷可用于合成甲烷醇、氯甲烷、甲苯、乙烷酸乙酯等化工产品,还可作为原料生产烯烃、丙烷等烷烃燃料。
3. 其他领域:甲烷还可用于食品加工、制冷剂、橡胶制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甲烷的环境影响1. 温室气体排放: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具有约25倍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 空气污染:甲烷属于一种清洁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但在未完全燃烧情况下会产生有害物质。
3. 碳排放:甲烷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虽然相对环境友好,但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五、乙烯的基本性质1. 分子式:C2H42. 结构式:乙烯是一种简单的烯烃,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两个碳原子之间有一个双键,呈现出线性结构。
3. 物理性质:乙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为-169.2°C,沸点为-103.7°C,密度为0.909 g/mL。
高中化学:甲烷、乙烯、苯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知识点

高中化学:甲烷、乙烯、苯、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知识点一、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性质1.三种烃结构与性质的比较2.两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的反应。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3.烷烃(1)烷烃的结构与性质(2)烷烃的习惯命名法①当碳原子数n≤10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当n>10时,用汉字数字表示。
②当碳原子数n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
二、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同系物、同分异构体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1)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
(2)碳原子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
(3)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碳链或碳环上还可以连有支链。
2.同系物(1)概念: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2) 特点:①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属于同一类物质②通式相同,分子间相差n个CH2原子团(n≥1)。
3.同分异构体(1)概念: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如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
(2)特点①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②同分异构体的最简式相同。
但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C2H4与C3H6(环丙烷)。
③结构不同,即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一类别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别物质。
三、煤石油天然气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煤的干馏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2)煤的气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目前主要方法是碳和水蒸气反应制水煤气。
化学方程式为2.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成分: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径和芳香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16--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
核心知识图
1.烃的分类、通式和主要化学性质
氧化:燃烧
饱和烃:烷烃C n H2n+2(n≥1) 甲烷取代结构:链状、碳碳单键裂解
链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脂肪烃) 烯烃C n H2n(n≥2) 乙烯加成:H2、X2、HX 、H2O等
结构:链状、碳碳双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炔烃C n H2n-2(n≥2) 乙炔加成
不饱和烃结构:链状、碳碳叁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烃二烯烃C n H2n-2 (n≥3) 1,3—丁二烯加成:1,2加成、1,4加成
结构:链状、两个碳碳双键加聚
饱和环烃:环烷烃C n H2n (n≥3)
结构:环状、碳碳单键氧化:燃烧、不能使KMnO4(H+)褪色,不能因反应使反应使溴水褪色
苯加成
环烃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苯及其同系物C n H2n-6 (n≥6)
结构:环状、大 键
不饱和环烃:芳香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稠环芳烃:萘、蒽甲苯取代
加成
甲烷的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较稳定,与强酸、强碱、KMnO4等均不反应。
(1)氧化反应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被其他
所替代的反应。
②甲烷与Cl2反应
乙烯烯烃知识点总结
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 CH2
乙烯分子的结构:
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 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
三、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
乙烯除了与溴之外还可以与H 2O 、H 2、卤化氢、Cl 2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工业制酒精的原理就是利用乙烯与H 2O 的加成反应而生成乙醇.
3)聚合反应 n
C H 2
==C H 2
−−−→
−催化剂— C H 2—
C
H 其中 CH 2=CH 2 为单体 —CH 2—CH 2— 为链节 n 为聚合度
四、乙烯的用途
作植物生长的调节剂,还可以作催熟剂;可用于制酒精、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五、烯烃
1.烯烃的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
2.烯烃的通式:C n H 2n (n ≥2)
最简式:CH 2 可见,烯烃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别为85.7%和14.3%,恒定不变
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的通式相同,故通式为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如右图中其分子符合C n H 2n ,但不是烯烃而是环烷烃。
(环丁烷)
一般,我们所说的烯烃都是指分子中只含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所以也叫单烯烃,也还有二烯烃:CH 2=CH -CH=CH 2
苯及其同系物知识点
苯 分子结构 分子式:C 6H 6 最简式:CH 结构式:
结构简式:或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空间构型:
1、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
2、键角都是120°。
3、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物理性质: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熔点为5.5℃,沸点为80.1℃(较低,易挥发,密封保存)。
化学性质:由于苯的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这一特殊结构,组成上高度不饱和,结构比较稳定,应具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即既发生取代反应又发生加成反应。
能氧化,易取代,难加成。
氧化反应:
①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燃烧:2C6H6+15O2====12CO2+6H2O(现象:有明亮的火焰并带有浓烟)
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单质的溴代反应:(只能用单质溴而不能用溴水,生成的溴苯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液体)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也可以和其它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称为卤代反应。
【实验:苯与液溴的溴代反应】
实验步骤: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把少量苯和液态溴放在烧瓶里,同时加入少量铁粉,在常温下,很快发生化学反应。
1、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产生催化剂FeBr3。
2、长导管的作用:用于导气(导HBr)和冷凝回流未反应的苯和溴蒸气。
3、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溴化氢极易溶于水,防止倒吸。
4、仪器改进:将导管改为倒扣的漏斗。
5、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但所得溴苯为褐色的原因:未反应的溴溶解在溴苯中显褐色。
6、溴苯的除杂:用NaOH溶液反复洗涤。
7、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的现象:锥形瓶口有白雾,往锥形瓶里滴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浅黄色沉淀,说明反应生成溴化氢,进一步说明反应苯跟溴反应是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
②苯与浓硝酸的硝化反应: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NO2(硝基)取代的反应叫硝代反应
加成反应:苯不具有像烯烃一样的碳碳双键,但在特定条件(Ni作催化剂)下,仍能发生加成(和H2生成环己烷)。
苯的同系物
定义: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
结构特点只含1个苯环;取代基是烷基(1个或多个)
分子通式C n H2n-6 ( n>6 )
物理性质
均为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溶于有机溶剂,自身也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与苯相似,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①燃烧(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于鉴别苯与苯的同系物)
苯环对侧链(烷基)的影响,使侧链变得比烷烃活泼,易被氧化。
取代反应:①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30℃时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两种一元取代产物;
②甲苯在浓硫酸及加热条件下与浓硝酸同时发生邻、对位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即TNT,烈性炸药):
;
侧链(烷基)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环上烷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相对活泼,易被取代。
系统原理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图书馆的系统原理分析[4]
如果将图书馆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依据现代管理的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系统要素方面:即构成图书馆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相关条件;
(2)系统结构方面:即图书馆各部分的组成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3)系统功能方面:表现为图书馆系统整体和局部功能的总和;
(4)系统集合方面:揭示维持、完善与发展图书馆系统的源泉与因素;
(5)系统联系方面:研究图书馆系统与其他系统间以及其内部子系统之间相互纵横的联系;
(6)系统历史方面:展示整个图书馆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其一般的历史规律。
同样,图书馆系统也包括不同层级的子系统,各子系统都各司其职。
高层级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整体目标,向下一层级发出指令,最后考核该层级指令执行的结果,同时解决下一层次各子系统之间的不协调或矛盾;低层级的子系统要对上一层级子系统负责,协调相关层级子系统共同完成任务。
从系统原理的观点出发,图书馆管理者必须重视各层级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制定适当的管理制度,从图书馆工作目标出发,合理分配各部门的职责,理顺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防止各部门由于职责不清导致互相推控,影响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正常运作。
案例二:系统原理在产品成本核算教学中的应用[5]
产品成本核算是对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工作的核心,也是成本会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把成本核算讲解清楚,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这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经过反复探索,确立了用“系统原理”,进行教学尝试,运用系统原理认识产品成本核算的过程就是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是指为制造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产品,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各种耗费。
企业为生产产品在一定时期发生的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该期间的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是紧密相联,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归宿,生产费用计算的正确与否影响产品成本的正确性,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从整体出发,使学生对生产费用的各个部分有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