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
直隶总督署导游词

直隶总督署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到直隶总督署参观,我是各位的导游陈明,今天将由我为大家讲解直隶总督署。
在讲解过程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我提出,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在参观之前,我先把总督署的情况向您简单介绍一下: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最高行政长官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作为全省最高的封疆大吏,直隶总督具有“综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之责,管辖范围要大于现在的河北省,包括河北、京、津两市以及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等省市区的一部分。
直隶总督设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宣统三年(1911年)被裁撤,历经8帝,187年的历史,共设有总督74人,99任次,较著名的有李卫、唐执玉、方观承、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
清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该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现在大家面前的总督署修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保持着修建初期的建筑规模和建筑布局。
里面的每一棵树每一件摆设都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所以在参观过程中请各位游客不要随意的触碰他们,好让他们继续沉浸其中。
总督署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30米,总占地面积30000余平方米。
共分为东、中、西三路。
主体建筑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和上房。
全部集中的中路,西路已经损毁不再,东路则是后人根据有限的史料记载重建的,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就是中路。
总督署的第一道门是大门,也就是所说的衙门口,说到衙门口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句话“衙门口儿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实际上,衙门口向南开取的是《易经》上所讲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意思,不含任何贬义。
总督署的第二道门市仪门,仪门取自“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
清代官员相见有非常繁杂的礼仪程式,与总督品级相当或高于总督的官员来访,总督要到仪门外迎接,宾主从中门而入,共进大堂。
而品级比总督低的官员则按照文东武西的规则从仪门两侧的便门进入。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

( 河北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38961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Tour guide to Zhili governor's Office Museum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我是你们的导游**。
直隶总督署位于古城保定市繁华地段,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
其前身可上溯到元朝,康熙八年(1669年)大宁都司奉旨裁撤。
同时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
以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
以后一直到宣统年间,这里一直是清代直隶省军政枢纽机关所在地,历任总督基本上都在此办公并居住,直隶全省的军民要政也基本由此发布。
先后有74人99任次就任直隶总督,唐执玉、李卫、方观承、琦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清代名臣都曾坐镇于此,影响王朝政局的很多重大事件,都与这座省府衙门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其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可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
”直隶总督署的建筑布局,既承袭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时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宫殿建筑布局乃至民居建筑规制的影响。
整座直隶总督衙署建筑座北朝南,东西宽134.4m(合清制42丈),南北纵深约224m,共占地三万余平米,其建筑分东、中、西三路。
中路至今保存完好,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五进院落,配以左右厢房耳房,均为小式硬山建筑。
东路的东花厅、外签押房等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直隶总督署大门以外,清时曾建有辕门、照壁、旗杆、乐亭鼓亭、一对石狮、东西班房,以及西辕门外专供每日报时及拜发奏折之用的炮台等附属建筑。
这些建筑如今虽大多不存,但其所组成的半封闭格局,以及造就的威严气氛,曾给人以森严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觉。
中路建筑座落在督署的中轴线上,大门内的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内宅门、官邸、上房、后库以及仪门以北各堂院的厢房、耳房、回廊等附属建筑。
【最新推荐】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精选word文档 (1页)

【最新推荐】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
也许您还喜欢:
∙白云洞导游词
∙解州关帝庙
∙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导游词
∙南山寺导游词
∙唐山抗震纪念碑导游词
∙赵州桥旅游景区导游词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观音寨导游词
∙善化寺导游词
∙和平森林公园导游词
∙恒山悬空寺导游词
∙北京故宫导游词参考。
河北直隶总督署的导游词范文

河北直隶总督署的导游词范文欢迎来到河北直隶总督署,这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众多重大事件和改革。
河北直隶总督署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当时直隶省总督办公和居住的重要场所。
这座建筑群占地面积庞大,包括了许多正殿、厅堂、庭院和住宅等建筑,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雄伟气势。
首先,让我们来到直隶总督办公大厅。
这座大厅是总督处理政务和接待宾客的地方,它的规模庞大,宽敞明亮,装饰华丽。
大厅内陈设着一些古代家具和文物,展示了清代总督的生活方式和权力象征。
紧接着,我们来到直隶总督住宅区。
住宅区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是官员们办公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后部是总督自己的住宅区。
住宅区布局巧妙,根据各个功能区划分,有正厅、书房、卧室等,每个房间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居住文化。
在总督署的庭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庭院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庭为接待客人和办公的地方,后庭为总督私人休闲的地方。
庭院的设计非常巧妙,以大量的花木和水景为主要元素,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河北直隶总督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群,更是中国历史的缩影。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政府的运作模式和权力结构,以及河北地区的历史风貌。
在总督署的文物展览区,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它们见证了河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河北直隶总督署是一座重要的历史遗址,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通过参观总督署,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希望您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直隶总督署导游词

直隶总督署在河北省保定市有一座我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至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了,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存了原始古朴的历史风貌。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军政长官的办公衙署,现存的直隶总督署与雍正初年建成时的总体面积、布局基本相同,分东、中、西三路,东西广约130米,南北深220余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
总督府正门中央悬一竖匾,白底黑字,写有“直隶总督部院”。
总督为正二品。
大门外原来还有一组建筑,即东西班房、东西辕门、照壁、旗杆和钟楼、鼓楼,它们构成了一重封闭的院落。
现在保定市裕华路中央威严矗立的这两座高大建筑物,叫大旗杆,是现在古城保定的象征。
原为木质,高约20米,民国初年,曹锟任直鲁豫巡阅使时,将木质旗杆换用钢筋水泥制作,旗杆加高到33.6米,为全国旗杆高度之最。
1994年10月,按曹锟年代的旗杆高度、位置、式样进行了复建。
进入大门之后,往北是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
《明会典 官员礼》里说:”新官到任之日……至仪门前下马”。
封建时代不同品位的官员相见,有其繁杂的礼仪程式,一般与总督品位相当的文武官员来署,宾主从仪门而入,共进大堂。
品位低下的官员来见总督,只能走仪门两侧的东西便门,文官走东门,武官走西门。
进入仪门后,大家看到的这些枝繁叶茂,挺拔秀美的柏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给这座总督衙署增添了森严肃穆的感觉。
每逢冬季,成群的猫头鹰时常出没爱院内的古树上,多时达200余只,最为奇怪的是,这些猫头鹰有一个特点,除了总督署打院外,别的地方一概不落。
“古柏群鹰这一奇特景观,不仅使大批的中外游客游性大增,而且还引起了生物学家及新闻界的极大兴趣。
仪门前的这座戒石坊,又称”公生明“牌坊,为木质四柱三顶结构。
牌坊南向刻有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公生明“三个大字,红底金字。
”公生明“作为官场箴规,意思是公正方能明察事之秋毫,即所谓”公生明、偏生暗“。
直隶总督署导游词(精选10篇)

直隶总督署导游词(精选10篇)直隶总督署篇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我是你们的导游_。
直隶总督署位于古城保定市繁华地段,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
其前身可上溯到元朝,康熙八年(1669年)大宁都司奉旨裁撤。
同时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
以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
以后一直到宣统年间,这里一直是清代直隶省军政枢纽机关所在地,历任总督基本上都在此办公并居住,直隶全省的军民要政也基本由此发布。
先后有74人99任次就任直隶总督,唐执玉、李卫、方观承、琦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清代名臣都曾坐镇于此,影响王朝政局的很多重大事件,都与这座省府衙门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其历史十分丰富,可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
”直隶总督署的建筑布局,既承袭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时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宫殿建筑布局乃至民居建筑规制的影响。
整座直隶总督衙署建筑座北朝南,东西宽134.4m(合清制42丈),南北纵深约224m,共占地三万余平米,其建筑分东、中、西三路。
中路至今保存完好,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五进院落,配以左右厢房耳房,均为小式硬山建筑。
东路的东花厅、外签押房等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直隶总督署大门以外,清时曾建有辕门、照壁、旗杆、乐亭鼓亭、一对石狮、东西班房,以及西辕门外专供每日报时及拜发奏折之用的炮台等附属建筑。
这些建筑如今虽大多不存,但其所组成的半封闭格局,以及造就的威严气氛,曾给人以森严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觉。
中路建筑座落在督署的中轴线上,大门内的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内宅门、官邸、上房、后库以及仪门以北各堂院的厢房、耳房、回廊等附属建筑。
大门即总督署正门,是一座屋宇硬山式三间一启门建筑,座北朝南,过道一间,左右门房各一间,位于1米多高的台基上。
两根明柱、门槛及六扇棋盘式板门皆为黑色,含有“清正廉明”的寓意。
保定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

保定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保定直隶总督署,这地方听起来就像个古老的仙境,实际到那儿一看,哇塞,还真是有点儿那味儿!走在总督署的大门前,你得先压抑住自己想要在门口自拍的冲动,别让那古老的门柱把你给震撼得忘了拍照。
总督署那种感觉,就是让你仿佛穿越回了清朝,仿佛能听到古代官员们在里面商讨国事的声音。
“这就是直隶总督署啊?”小明一脸好奇地问,他刚刚从门口的牌匾上读完“直隶总督署”几个字。
小红则像个小导游一样,笑嘻嘻地说:“对呀,这可是清朝的直隶总督的办公地。
这里有四十多间房间呢!”我们跟着小红的脚步,穿过气派的门廊,进入到一个个富丽堂皇的房间。
每个房间的地板都是木质的,走上去都有吱嘎吱嘎的声音,好像地板自己在跟我们打招呼。
墙上挂着的字画,简直就是古人的艺术展示会,里面有各种古典书法,漂亮得让人不由自主地赞叹。
“哇,这地方真的是太有历史感了!”小明感叹道,他手指着一幅古画问:“小红,这画上画的是什么呀?”小红笑了笑,耐心解释:“这是‘直隶总督署’的前身,叫做‘直隶总督衙门’,是清朝时期负责直隶地区(现在的河北省)行政事务的地方。
这个总督署可是清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呢!”走到一个大大的厅堂里,我们看到墙角摆着一个大大的古老桌子,桌子上放着几本厚厚的档案。
这时,小明调皮地说:“要是能回到清朝,能在这桌子上签到领工资,那真是太有意思了!”“哈哈,你这想法真是有点搞笑,不过要是能看到古代官员们忙碌的样子,也挺有趣的。
”小红笑道,她指了指墙上的一幅老照片:“看,这就是清朝的直隶总督,穿着官服,那真是气派极了。
”我们还走到一个大院子里,这儿的空间开阔,四周绿树成荫。
小明忍不住感叹:“这院子真大啊,要是小时候在这儿玩儿,肯定能玩上一整天!”小红点点头:“是啊,这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地,还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
每一砖一瓦,每一件古董都在告诉我们那时候的故事。
”最后,我们来到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里,坐下来歇歇。
大家都有点儿累了,这时小明突然冒出来一句:“你们说,要是这座总督署会说话,它会跟我们讲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小红哈哈一笑:“也许它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清朝官员们的趣事,或者是那些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

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有趣的直隶总督署》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那就是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在咱们河北保定,那可是个大大的古建筑。
一走进大门,哇,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一样。
里面的房子可多啦,一间连着一间。
有大堂,那是总督大人办公的地方,想象一下,他在那里严肃地处理各种大事。
还有二堂、三堂,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用处。
我给你们讲个好玩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小偷偷偷跑进了直隶总督署,他以为这里有很多宝贝可以偷。
结果呢,刚进去就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了,一下子就被抓住啦!这里的建筑也特别漂亮,红墙绿瓦,还有精美的雕刻。
墙上的画儿就像真的一样,好像在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
小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直隶总督署看看哟!《直隶总督署,了不起的地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直隶总督署吗?这可是个很了不起的地方!它就在咱们河北的保定市,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啦。
走进直隶总督署,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城堡。
那里有好多好多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秘密。
比如说,有个房间是专门用来存放文件的,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纸张,好像在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好多重要的事情。
还有一个院子,里面种着漂亮的花和树。
据说,以前的总督大人工作累了,就会到这个院子里走走,放松一下心情。
我再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个小书童,跟着总督大人在直隶总督署里生活。
有一天,小书童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了重要的文件上,可把他吓坏了。
不过,总督大人并没有生气,还安慰他说下次小心点。
怎么样,直隶总督署是不是很有趣?《走进直隶总督署》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走进直隶总督署去看看。
一到门口,就能看到大大的牌匾,上面写着“直隶总督署”几个大字。
走进去,哇,里面好宽敞呀!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院子,地面都是用石头铺的,平平整整。
院子两边有一些房子,有的是住人的,有的是放东西的。
再往里走,有一间房子里摆着好多古代的兵器,有刀啊,枪啊,看着可威风啦。
我就在想,以前的士兵们是不是拿着这些兵器保护咱们的家园呢?直隶总督署里还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等你们自己去发现哦!《神奇的直隶总督署》小朋友们,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直隶总督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我是你们的导游**。
直隶总督署位于古城保定市繁华地段,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
其前身可上溯到元朝,康熙八年(1669年)大宁都司奉旨裁撤。
并且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
以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
未来向来到宣统年间,这个地方向来是清代直隶省军政枢纽机关所在地,历任总督都是都在此办公并居住,直隶全省的军民要政也基本由此公布。
先后有74人99任次就任直隶总督,唐执玉、李卫、方观承、琦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清代名臣都曾坐镇于此,妨碍王朝政局的不少重大事件,都与这座省府衙门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其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可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
”
直隶总督署的建造布局,既承袭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并且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宫殿建造布局乃至民居建造规制的妨碍。
整座直隶总督衙署建造座北朝南,东西宽134.4m(合清制42丈),南北纵深约224m,共占地三万余平米,其建造分东、中、西三路。
中路至今保存完好,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五进院降,配以左右厢房耳房,均为小式硬山建造。
东路的东花厅、外签押房等建造基本保存完好。
直隶总督署大门以外,清时曾建有辕门、照壁、旗杆、乐亭鼓亭、一对石狮、东西班房,以及西辕门外专供每日报时及拜发奏折之用的炮台等附属建造。
这些建造现在虽大多别存,但其所组成的半封闭格局,以及造就的威严气氛,曾给人以森严奥秘,望而生畏的感受。
中路建造座降在督署的中轴线上,大门内的要紧建造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内宅门、官邸、上房、后库以及仪门以北各堂院的厢房、耳房、回廊等附属建造。
大门即总督署正门,是一座屋宇硬山式三间一启门建造,座北朝南,过道一间,左右门房各一间,位于1m多高的台基上。
两根明柱、门槛及六扇棋盘式板门皆为黑色,含有“清正廉明”的寓意。
大门上方正中悬一匾额,有“直隶总督部院”六个白底黑色扁宋大字,楹柱上挂有歌颂晚清直督业绩的对联。
黑底金字,十分威严。
拾级而上进入督署大门,沿甬路往北即是仪门。
自仪门沿甬路北去60余米,便是总督署的大堂,大堂即正堂,又叫公堂、公厅、正厅,是整座衙署的中心主体建造,它是以同治末年李鸿章任直督时为背景复原的,大堂外东西厢房各9间为科房,是按清廷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规制下的办事机构,用以承接地点公务事宜。
大堂外月台下40余米处,有横跨甬道的木质“公生明”牌坊一座,此坊又叫“戒石坊”,有清一朝,各级衙署均设有牌坊,形制并无定制,大多为四柱无斗拱的简易结构。
直隶总督若坐堂理事,面对此坊,戒铭时时在目,便可告诫自己必当公正廉明。
大堂东西两侧天井北进穿便门即二堂院,二堂院布局严谨,四周廊庑相通,托檩、廊沿、门楣一手江南做法,雕工精细,是同治中期(1870年后)李鸿章督直时从安徽调来能工巧匠一并修制的,现在保存完好。
衙署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有遇事深思熟虑,助其别脚,及时补过之意。
此外,尚有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厢房门前有抱柱石,室内均为穿堂屋,开设后门,可直通东西更道和花厅。
总督署的二堂是总督复审民刑案件,会见外地官员的地点。
三堂是总督的书房和签押房。
官邸及上房为督署的内宅,因此为掩人耳目,前有花墙与二堂相隔,两侧各有一门沟通东西更道,仅靠中间带顶的直廊和内宅门相连,成为入内宅的必由之路。
四堂,正房面阔5间,左右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建造小巧,院降幽雅,与大堂、二堂院相比,宛如两个乾坤。
上房是总督及内眷活动起居的地点,日子气息浓厚。
院北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则是晚辈的住处,并以回廊相连,成为署内宴息之所的核心部分。
上房院住所四周以房屋后墙、外墙及院内回廊多层包绕,对院外别开窗,封闭性强,可防风沙、噪音和外界干扰,加之庭院空间
大、日光脚,在院内栽植花木、陈设盆景,可构成肃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督署东路建造,在清代自南而北依次为款待外地客人的寅宾馆、武成王庙、衙神庙、钞票粮幕府院、存放文官车轿的库房、东花厅、外签押房、东北侧厨房以及供杂役、仆从人员居住的胥吏舍等。
西路要紧建造自南而北有武职胥吏居住宴乐之所──合乐轩、马厩、两进院降的刑名幕、考试武官射手的箭道,致祭旗纛的旗纛庙,西花厅、办事厅、花园等。
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从全国范围看,做为清代官式建造的总督衙署,现在大多荡然无存,即使是残留的遗址,也往往历经改建,面目全非,已失去清代官衙的内涵,而充分体现雍乾阶段建造风貌,在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多年来向来为党政军界驻守,才得以妥善爱护,所以它自然就成为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研究,观赏清代官式建造的最好实物史料。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座古衙的存在,对古城保定乃至河北历史、建造等领域文化内涵的补充,起了举脚轻重的作用,拥有宝贵的文物价值。
好,游客朋友们,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就为大伙儿说解到这儿,感谢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