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保定直隶总督署,以历史为镜开展红色教育
保定直隶总督署观后感

保定直隶总督署观后感简介保定直隶总督署,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群。
我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参观了保定直隶总督署,深深被这座建筑的壮丽和历史底蕴所震撼。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对保定直隶总督署的观后感。
建筑与布局保定直隶总督署是清朝时期的一处官方机构建筑,采用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整个建筑群分为多个院落,主要包括前厅、后宅、花园等部分。
在参观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这个建筑群的宏伟规模和精湛的建筑技艺。
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一个建筑单体的精细雕刻,以及整个建筑布局的对称美。
历史背景保定直隶总督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但它在清朝时期才真正形成规模。
作为一处地方行政机构,总督署不仅仅是政府机构,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中心和社交场所。
在这里,封建官吏通过联络和交流,管理着地方事务,并进行各种活动,以体现权力的辐射与影响。
总督署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观赏体验参观保定直隶总督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它的规模和建筑风格。
一进入大门,我就被宽敞明亮的前厅和华丽的装饰所吸引。
在这里,我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行政机构的氛围,还能欣赏到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通过参观后宅,我对总督署的规模和布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后宅由多个庭院和建筑组成,每个庭院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在花园中,我可以看到精心修剪的花草和古老的建筑,将整个空间都装点得极为优美。
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官员的世界,感受到了封建时代的繁荣和辉煌。
思考与感悟观赏保定直隶总督署,我不仅仅被其壮丽的建筑所震撼,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行政机构的运作和文化内涵。
这座建筑群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观察和学习,在我看来,总督署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
总督署的兴衰也让我深感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
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保定直隶总督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并将其传承给后世。
写保定市直隶总督署的作文

写保定市直隶总督署的作文《直隶总督署之旅》一走进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就感觉像穿越回了古代。
那大门,看着就很有威严,就好像一个严肃的老爷爷在审视着每一个进来的人。
门口的石狮子,特别大,还龇着牙呢。
我就想啊,这狮子在这儿站了多少年了,是不是每天都在琢磨这进进出出的人都在忙啥呢?我就凑到跟前,对那石狮子说:“嘿,老伙计,你肯定知道不少这以前的事儿吧。
”当然,石狮子可不会回答我,但是这么一闹,感觉自己和这个古老的地方亲近了不少。
进去之后,看到那些古建筑,一砖一瓦都透着历史的沧桑。
我慢悠悠地逛着,看到一间屋子里陈列着以前总督办公用的东西。
有个很大的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桌子旁边还有那种很老式的椅子。
我就试着坐在那椅子上,哎呀,感觉我一下子就变成官老爷了,正想拿起笔在纸上写两个字儿呢,旁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不能乱碰,我赶紧把手缩回来,还有点不好意思。
再往里走,有个小院子,种着几棵大树。
树下有很多落叶,踩在上面沙沙响。
我就像个孩子似的,在落叶堆里走过来走过去,感受那种特别简单的快乐。
那些大树的树干可粗了,我张开双臂都抱不过来。
我就在想,这些树可能比这总督署里住过的好多人都老呢,它们就像守护者一样,一直站在这儿。
每到一个房间,我都好奇地伸着脖子看墙上的介绍,想把这儿的历史故事都装进脑袋里。
看到以前总督们在这里处理政务的地方,好像能看到那些穿着官服的人在忙忙碌碌,讨论着各种大事。
我就在想啊,那时候的保定肯定也是个很重要的地方,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总督署呢。
这次直隶总督署之行,真的让我特别难忘,就像做了一场历史的梦。
《再探直隶总督署》今天我又来到了保定市直隶总督署,感觉就像去见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
刚到门口,那熟悉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我还记得上次来给石狮子“打招呼”的事儿呢。
今天这石狮子看着还是那么威风,不过我没再去打扰它,而是直接走了进去。
一进去就闻到一股独特的老建筑的味道,有点陈旧又有点让人安心。
我这次特别留意了那些建筑上的木雕和石雕。
参观直隶总督署作文

参观直隶总督署作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沧桑,直隶总督署便是这样一处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的所在。
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往昔的好奇,我走进了这座古老的官署。
当我站在直隶总督署的门前,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神秘与威严。
门前的石狮子威武雄壮,目光炯炯,守卫着这一方历史的净土。
踏入大门,眼前是一个宽敞的院落。
青石铺就的地面,在岁月的打磨下显得光滑而又沧桑。
院落四周的房屋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沿着中轴线向前走,依次是大堂、二堂和三堂。
大堂是总督举行重大活动和审理重要案件的地方,宽敞而庄严。
大堂内正上方悬挂着“恪恭首牧”的匾额,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总督在此办公时的威严场景。
走进二堂,这里的布置相对简约,但依然透露出庄重的气息。
墙上挂着历任总督的画像,他们的目光中似乎蕴含着对这片土地的责任与担当。
在这里,总督处理日常政务,与下属商议要事。
三堂则是总督的内宅,相较于前面的大堂和二堂,多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然而,即便如此,也能感受到那种严谨的氛围。
除了这些主要的建筑,直隶总督署内还有许多附属的院落和房间。
比如,东花厅和西花厅,曾经是总督接待客人和休闲的地方。
如今,虽然已不见当年的繁华,但从那些精美的雕花门窗和古朴的家具中,仍能依稀感受到过去的优雅与精致。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这里的历史文化所吸引。
直隶总督署见证了清朝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历任总督在这里做出了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决策。
他们有的清正廉洁,为百姓谋福祉;有的贪污腐败,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都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那些过去的故事。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曾国藩。
他在担任直隶总督期间,致力于整顿吏治、治理河道,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为官之道和治国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还有李鸿章,他在这个职位上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但他也在努力地寻求变革和发展。
保定直隶总督署作文观后感

保定直隶总督署作文观后感保定直隶总督署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我最近有幸参观了这座古迹,深感震撼和敬畏。
这座建筑的壮丽和历史传承让我对我国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理解。
保定直隶总督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场所,它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王朝走向民族独立的历程。
总督署的设计精美,建筑结构严谨,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了官僚气息和封建制度的年代。
参观总督署,我印象最深的是大门两边的石狮子。
这两只石狮子威武庄重,肌肉凸显,给人一种坚定和自信的感觉。
它们伫立在门前,见证着旧时代的兴衰与变迁。
当我靠近它们时,我能感受到它们所散发出来的庄重和力量,在这个瞬间,我也对过去如此强大的帝国的辉煌和命运感到由衷的敬畏。
除了石狮子,总督署的柱子和门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雕刻精美的花纹和图案,无一不展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魅力。
从屋檐到门柱,从柱基到门座,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与雕刻。
这种精细和细致的工艺代表着对美的追求和工匠的智慧与技艺。
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也是中国古建筑之美的体现。
在参观总督署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直隶总督的历史。
直隶总督是清朝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直隶省的事务。
总督署是直隶总督的办公场所,也是政府和民众交流的场所。
在这里,曾经发生过无数的历史事件和政策决策,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参观保定直隶总督署,我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里所展示的古建筑艺术和历史遗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和悠久。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份文化遗产,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参观完保定直隶总督署,我对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和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热爱。
我相信,在这个伟大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芒。
总督署的历史和文化,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对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的象征。
保定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

保定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保定直隶总督署,这地方听起来就像个古老的仙境,实际到那儿一看,哇塞,还真是有点儿那味儿!走在总督署的大门前,你得先压抑住自己想要在门口自拍的冲动,别让那古老的门柱把你给震撼得忘了拍照。
总督署那种感觉,就是让你仿佛穿越回了清朝,仿佛能听到古代官员们在里面商讨国事的声音。
“这就是直隶总督署啊?”小明一脸好奇地问,他刚刚从门口的牌匾上读完“直隶总督署”几个字。
小红则像个小导游一样,笑嘻嘻地说:“对呀,这可是清朝的直隶总督的办公地。
这里有四十多间房间呢!”我们跟着小红的脚步,穿过气派的门廊,进入到一个个富丽堂皇的房间。
每个房间的地板都是木质的,走上去都有吱嘎吱嘎的声音,好像地板自己在跟我们打招呼。
墙上挂着的字画,简直就是古人的艺术展示会,里面有各种古典书法,漂亮得让人不由自主地赞叹。
“哇,这地方真的是太有历史感了!”小明感叹道,他手指着一幅古画问:“小红,这画上画的是什么呀?”小红笑了笑,耐心解释:“这是‘直隶总督署’的前身,叫做‘直隶总督衙门’,是清朝时期负责直隶地区(现在的河北省)行政事务的地方。
这个总督署可是清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呢!”走到一个大大的厅堂里,我们看到墙角摆着一个大大的古老桌子,桌子上放着几本厚厚的档案。
这时,小明调皮地说:“要是能回到清朝,能在这桌子上签到领工资,那真是太有意思了!”“哈哈,你这想法真是有点搞笑,不过要是能看到古代官员们忙碌的样子,也挺有趣的。
”小红笑道,她指了指墙上的一幅老照片:“看,这就是清朝的直隶总督,穿着官服,那真是气派极了。
”我们还走到一个大院子里,这儿的空间开阔,四周绿树成荫。
小明忍不住感叹:“这院子真大啊,要是小时候在这儿玩儿,肯定能玩上一整天!”小红点点头:“是啊,这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地,还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
每一砖一瓦,每一件古董都在告诉我们那时候的故事。
”最后,我们来到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里,坐下来歇歇。
大家都有点儿累了,这时小明突然冒出来一句:“你们说,要是这座总督署会说话,它会跟我们讲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小红哈哈一笑:“也许它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清朝官员们的趣事,或者是那些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保定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

保定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说到保定,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这可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特别是直隶总督署,更是这里的一颗明珠。
说起这座建筑,哎呀,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建筑,里面蕴含了不少故事和历史呢。
你知道吗,这个总督署建于清朝,原本是直隶省的最高行政机构,听起来就觉得很威风啊!当年,这里可是大事小情的决策中心,简直就是个“权力的中心”,哈哈。
走近总督署,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气派的门楼,门口的石狮子一看就是个守护神,感觉它在说:“快进来,看看我的家!”再往里走,院子里绿树成荫,花儿开的正艳,特别适合拍照,简直就是打卡的好地方!如果你运气好,碰上阳光明媚的日子,整个院子就像被金色的光环绕着,真是美得不行。
说到里面的建筑,真的是巧夺天工,古香古色的感觉扑面而来。
大红大紫的梁柱,雕刻精美的窗花,每一处都透露出满满的历史感。
想当年,这里可是大官们办公的地方,那个气派,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你能想象吗?当时的总督坐在这里,处理着一堆堆的政务,估计手上的笔都快磨出茧来了吧!不过,说实话,要是我在那种环境工作,肯定会紧张得不行。
更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不少传奇故事。
传说,某位总督在这里办公时,居然能一口气解决几十件事情,真是个“效率王”!大家都说他聪明伶俐,脑子里装的是算盘,手里握的是权杖,真是了不起!不过,这样的高效也有代价,听说他每天都要喝好几壶茶,看来压力也不小啊。
除了这些故事,总督署周围的环境也值得一提。
附近有许多小吃摊,简直是吃货的天堂。
你可以边逛边吃,试试那里的驴肉火烧,味道鲜美,简直让人想舔手指!要是饿了,那可真是个遗憾。
所以说,来保定游玩,不仅要欣赏风景,还得准备好“吃”的攻略,别错过了那些美食。
哦,对了,别忘了和总督署的门口合个影!我跟你说,这样的背景,简直是绝佳的自拍神器,保证你发到朋友圈后点赞如潮水般涌来,羡煞旁人。
拍照的时候,记得摆个好看的姿势,毕竟在这么有历史的地方,不能太马虎!保定的直隶总督署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等着你去翻阅、去探索。
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

直隶总督署介绍作文在河北保定,有这么一处地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见证了岁月的变迁,那就是直隶总督署。
说起这直隶总督署啊,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它位于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西路 301 号,坐北朝南,气势恢宏。
一走到跟前,那高大的门楼就让人感受到一种威严和庄重。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院子。
地面是大块的青石铺就,历经岁月的打磨,石头表面都变得光滑无比,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院子四周种着一些柏树,它们高大挺拔,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建筑。
沿着青石路往前走,就来到了大堂。
大堂是总督署的核心建筑,也是总督处理政务的地方。
大堂正上方挂着一块牌匾,写着“恪恭首牧”四个大字。
大堂内的布置十分庄重,正中间是一张宽大的公案,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等办公用品。
公案后面是一把雕花的太师椅,椅子上的雕花精细入微,彰显着当年的奢华。
想象一下,当年的总督就坐在这把椅子上,处理着各种政务,那场面该是多么的严肃和紧张。
大堂的两侧分别陈列着一些兵器和仪仗,有刀枪剑戟,还有锣鼓旗帜。
这些东西虽然已经陈旧,但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威严。
我仔细地看着那些兵器,上面的锈迹仿佛在讲述着曾经的战斗和硝烟。
从大堂出来,往后走就是二堂。
二堂的规模比大堂要小一些,但布置得依然十分精致。
这里是总督接见下属官员和商议政事的地方。
二堂内有一幅对联,写着“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水深火热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这对联充分体现了当时为官者的责任和担当。
再往后走,就是内宅了。
内宅是总督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前面的政务区域有所不同,显得更加温馨和舒适。
内宅里有书房、卧室、厨房等房间。
书房里摆满了书籍,仿佛能看到当年的总督在这里读书思考的情景。
卧室里的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窗台上还摆放着几盆鲜花,给整个房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在总督署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西花厅。
西花厅是总督休息和娱乐的场所,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花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保定直隶总督署观后感

保定直隶总督署观后感保定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总督府署之一。
近期我到保定旅游,参观了这座著名的历史建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
保定直隶总督署建于清朝康熙初年,历经多次修葺,如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整个建筑群分为内、外两个院落,占地面积较大,共有三十多进,四十多座堂殿。
这座建筑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设计精巧,布局合理。
它充分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礼制和等级观念,无不彰显着尊贵和权威。
进入总督署内院,迎面而来的是庭院,四周种满了葱翠的植物,映衬着红墙青砖,别有一番风味。
庭院里还有几个巨大的石狮子,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彰显着庭院的庄重和威严。
院内的殿堂、厢房、花厅等建筑依次排开,形成一幅宏伟而又和谐的景象。
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精美的雕刻和色彩斑斓的壁画无不彰显着建筑师和匠人的精湛技艺。
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清代统治者的威严和辉煌。
参观总督署内院,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总督的官衙。
这是总督处理政务和接待官员的地方,也是总督举行庆典等仪式的场所。
官衙的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弘,屋顶上覆盖着金黄色琉璃瓦,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华丽。
进入官衙,可以看到大厅中央有一幅巨大的总督座位,座位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历届总督的画像。
总督座位前悬挂着金字牌匾,上面写着“敕命大臣”,表明总督的地位非常崇高。
总督署也有一个庭院,名为太和殿。
太和殿又称仪门,是总督处理日常政务和接待官员的地方。
太和殿的形制恢宏,气势磅礴,它以红色为主色调,结构简洁大方。
殿内的物品十分精美,从各种器物到织锦、字画等无不体现着工艺的精湛和品味的高雅。
在太和殿前,有一池湖水,名为冷泉。
冷泉清澈见底,湖水中还有几只游鱼,增添了院落的生机和气氛。
总督署不仅保存完整,还修复得相当好。
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了古代官员的官衙生活,还体验到了封建社会的权威和荣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历史为镜开展红色教育
在古城保定繁华的裕华路上,至今仍矗立着一座的古衙署,高高的灰色围墙、黑色大门,使它显得庄重又威严。
这座占地26000多平方米的古代建筑,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隶总督署。
走过了两百多年的悠悠岁月,如今的直隶总督署依然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
是直隶省兴替发展和清朝兴衰成败的历史见证,其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今河北省)最高军政长官——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该署是我国现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
它的前身可上溯到元朝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公元1294年)所建的“宣化堂”。
明代,这里曾做过保定府署和大宁都司署的驻所,清初改为参将署。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政府设立直隶总督,因当时衙署位置偏僻,清帝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派人选定参将署为总督署新址,经过一年多的改建扩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直隶总督署正式迁到这里办公,直到清朝灭亡。
它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个皇帝180余年,始终是直隶省的军政枢纽机关。
民国年间,该署成为直系军阀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又分别是日伪河北省政府、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的驻地。
解放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保定市委机关曾在这里办公。
1988年,直隶总督
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1月,该署移交文物部门管理,开辟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直隶省省府驻地,直隶总督署曾是一个戒备森严、威风神秘的地方,昔日这里有无数历史风云人物出出入入,也有许多人间悲喜剧在这里上演,它是历史的浓缩,也是历史的见证。
自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每年约有10万人来这里参观,为更好地发挥红色教育作用,建馆以后,博物馆陆续在各院正堂举办了复原陈列,以直隶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任时为背景,恢复当时的历史场面;在各院厢房举办了固定展览,如《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大型史料陈列》、《清代帝后肖像展》、《清代刑法展》、《直隶总督生平展》、《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大型展览》等常年对外展出;还利用空闲房屋举办了百余个临时展览。
每年都有大批单位组织进馆参观学习。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丰富的历史内涵正是今天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走进直隶总督红色教育基地,不仅能领略总督署特有衙署建筑风貌,同时也能从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中学到知识,受到儆诫。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沉重的历史,面对一次次失败屈辱的历史事件,甲午海战失败,八国联军入侵,不平等条约签订……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深刻地认识到落后的代价是惨重的,中国需要改革,中国必须强盛。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治国理政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机”每个共产党员
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强化党性修养,切实增强为党分忧、为过奉献、为民造福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