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
《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1

《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1标题:心态决定一切开始《稻盛和夫自传》的阅读,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决定人生的并非好运或厄运,而是我们心灵的状态。
”这是12岁的稻盛的觉悟,他在12岁是染上肺结核,在当时,肺结核是不治之症。
他还亲眼目睹叔父叔母因患结核病在自己家中死去的情景。
染上结核病,低烧不退,稻盛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
这时邻居大嫂借给他一本《生命的实相》。
一个12岁的孩子本来不会去读这种带有宗教哲理的书籍,但在面临死神威胁的特殊时刻,稻盛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贪婪阅读,认真对照思考。
《生命的实相》一书中有这样的话:“内心不予呼唤的事物,决不会作为现象在我们周围出现。
”“所有的灾难都是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的,疾病也不例外。
"当时还是孩子的稻盛,读到这些话,感到非常困惑,他想:“我的内心并没有呼唤结核病到来吗?”但是,稻盛看到,自己的父亲作为长兄,对患病的弟弟弟妹精心护理。
父亲满怀着大爱,不顾自己的安危,尽心尽力照料病人到最终。
虽然他一直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却始终没有被感染。
另外,稻盛的哥哥对结核病毫不介意,结果也安然无恙,弟妹也没受影响。
而自己呢?自己对结核病怀着深深的恐惧,忐忑不安,一味厌恶,刻意躲避,以至在路过叔叔房门口时,捏紧鼻子,飞奔而过。
在与父亲和家人的对比中,在《生命的实相》这本书的启示下,稻盛的认识产生了飞跃:“正是自己这种只考虑个人安危的、虚弱的、卑怯的心灵,招致了结核病菌的侵蚀。
”这是何等深刻、何等强烈的反省啊!而这样的反省居然发生在一个年仅12的孩子稻盛身上。
这让我开始思考,好像人们有时候越担心什么事情,就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原来其实你是在用力让他发生的,因为你的心态就是想让他发生,所以他就来了。
如果发牢骚没用,也改变不了周围环境,那就改变心态吧。
这才是比热情和才能更重要的东西。
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

稻盛和夫⾃传读书笔记总是抱怨社会也是于事⽆补,不如胸怀希望,坚信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就是如此的波澜万丈,永远不知道将会发⽣什么。
既有让⼈艳羡的幸运,也有始料未及的失败与磨练。
然⽽,区分⼈⽣之明暗的纬线并⾮幸与不幸,⽽是⼼态。
遇到困难之时,不能放弃希望;取得成功之时,不忘感恩与谦虚。
永远积极地、从⾃⼰⼒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全⾝⼼地投⼊。
⼈若能做到这些,那么不管他⾝处何种境地,必能重新振作。
我⼀直坚信,即使才疏学浅,只要奋⼒拼搏必然能迎头赶上。
但是,⽐此更重要的是⼼中的志向。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每个⼈的⼈⽣就是其内⼼的写照。
“敬天爱⼈”的匾额的含义:“道者,天地⾃然之物。
⼈⾏之,必以敬天为是。
”在企业经营上事事谨慎,信奉⽆负责经营的信念(受⽗亲影响)。
⽆论⾝处何种逆境,也永不放弃希望,百折不挠(受母亲影响)。
通过朋友⼏次友好地要求他去摘柿⼦,有⼏次推辞不能去摘的例⼦,得出了⼀个惨痛的教训:懂得不能随便听信别⼈的话,⼀个⼈嘴上说可以未必是可以的。
语⾔没有单独的意义的,要看说话⼈的⼈品。
稻盛和夫在他好朋友家⾥,听这《流浪者之歌》,他沉浸在⼩提琴柔和的⾳乐中,不禁感概这世上竟有如此有品位的家庭。
不管道理是怎样,真是好朋友,⽆论如何也要保护,这才是真正的友情。
不要以为成绩稍微好点,就可以翘尾巴!这是我们学校的耻辱!(⾼中时稻盛和夫逃票被抓被⾟岛⽼师教训,稻盛深受感动)只要努⼒就会有回报,只要做就会成功。
随着⾃信⼼的增强,我也越来越不能容忍不完美。
(稻盛和夫成绩从班级中等,到年级前⼗,毕业时年级第三四名,他有了⾃信。
)不知从何时开始,完美主义的萌芽已经在我的⼼⾥扎了根,鞭策着我不断成长。
(考98分觉得不好)我脑⼦不聪明,只能付出两倍于他⼈的努⼒。
如果别⼈付出两倍的努⼒,我就付出五倍的努⼒。
(稻盛⼝头禅)在照看母亲时,我深深地责备⾃⼰从未尽过⼀次孝道。
(稻盛⼤⼆时,母亲⾼烧不退)这个社会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如果不能正正经经的就业,索性就当个有⽂化的⼩混混吧。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_读后感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_读后感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企业家,也是著名企业京瓷的创始人。
他的自传《稻盛和夫自传》是一本让人深受启发的书籍,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传达了许多有关成功、人生和价值观的重要观点。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稻盛和夫的人生态度和经营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读后感。
一、稻盛和夫的坚持与努力1.1 稻盛和夫在书中讲述了他年轻时的困境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1.2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学习,逐渐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创办了京瓷公司。
1.3 稻盛和夫的坚持和努力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让我明白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2.1 稻盛和夫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对社会的贡献。
2.2 他提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发掘和利用好,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2.3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让我深思,让我明白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三、稻盛和夫的企业经营理念3.1 稻盛和夫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企业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追求利润。
3.2 他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信只有员工的发展和幸福感才能带来企业的长期发展。
3.3 稻盛和夫的企业经营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只有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员工的发展,才能取得长期的成功。
四、稻盛和夫的领导力与团队合作4.1 稻盛和夫在书中分享了他对领导力的理解,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4.2 他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相信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
4.3 稻盛和夫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观点给我带来了启示,让我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五、稻盛和夫的人际关系与人格修养5.1 稻盛和夫在书中强调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成功。
稻盛和夫自传逆境中斗志昂扬读后感

稻盛和夫自传逆境中斗志昂扬读后感稻盛和夫的自传,我读了三遍。
第一遍读,觉得他是个天才,第二遍读,觉得他是个疯子,第三遍读,觉得他是个普通人。
天才、疯子、普通人,这三个词,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稻盛和夫年轻时,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饱。
他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是个贤惠的妇人。
家里有五个孩子,他是老大。
他父亲常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
”他母亲常说:“孩子,你要好好做人,将来做个好人。
”他父亲的话,他听进去了,他母亲的话,他也听进去了。
稻盛和夫读书时,成绩一般,但他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别人读书,他读书;别人不读书,他还读书。
他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明白道理。
他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不是为了考试。
”这话,说得有道理。
稻盛和夫毕业后,进了一家小公司。
公司不大,老板也不大,但他干得挺起劲。
他常说:“工作,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老板。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稻盛和夫的公司,后来倒闭了。
他失业了,但他不气馁。
他常说:“失业,是人生的转折点,不是人生的终点。
”这话,说得更有道理。
稻盛和夫失业后,自己创业。
创业艰难,但他不怕。
他常说:“创业,是为了实现梦想,不是为了赚钱。
”这话,说得最有道理。
稻盛和夫创业成功了,但他不骄傲。
他常说:“成功,是人生的起点,不是人生的终点。
”这话,说得最最有道理。
稻盛和夫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有梦想,有毅力,有智慧。
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明白道理,明白生活,明白人生。
稻盛和夫的自传,我读了三遍。
第一遍读,觉得他是个天才,第二遍读,觉得他是个疯子,第三遍读,觉得他是个普通人。
天才、疯子、普通人,这三个词,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稻盛和夫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企业家和领袖,他的自传《稻盛和夫自传,创造人生的原点》深刻地展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智慧。
通过阅读这本自传,我对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受益匪浅。
稻盛和夫在自传中提到了他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在创业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创业精神,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书中,他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秘诀,讲述了他是如何在商业世界中取得成功的。
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勤奋,更重要的是他对人生和事业的独特见解和坚定信念。
稻盛和夫在自传中强调了“人生的原点”这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的这些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反思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
在书中,稻盛和夫还分享了他对领导力和管理的看法,以及他
的企业经营理念。
他强调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励员工。
他的这些观点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让我对领导力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阅读《稻盛和夫自传,创造人生的原点》,我不仅对稻盛和夫这位伟大的企业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的智慧和经验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我相信,这本自传将对我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稻盛和夫读后感笔记(精选5篇)

稻盛和夫读后感笔记(精选5篇)稻盛和夫读后感笔记【篇1】一、《干法》这本书是一本励志体的哲学书《干法》这本书书中贯穿的一个故事,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轨迹,由一个濒临倒闭企业的研发人员,最后通过不断努力走到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
稻盛和夫先生不能不说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在整本书中,“天道酬勤”“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敬天爱人”“奉献”的人生观,在书中无不时刻映现。
感悟人生,知道做人的道理,知道“三尺以上有神明”,怀着对天地苍生的敬畏,不轻言放弃,把人生逆境当成最“欢喜”的修炼,奋斗再奋斗,才能换来不一样的人生。
二、钟爱一生的工作不是找到的,而是爱到的。
如何喜欢自己的工作,年轻人总认为,我必须去寻找,经过不断的磨合后,才能发现到它,与它相伴一生,这更像爱情与婚姻。
我认为这句话本身没有错,的确,“君子好逑”的工作与伴侣是每个人的向往,但世人的欲望,更愿意憧憬诗与远方的妙丽,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美景。
立足于当下,让一颗浮躁的心,回到它原来的地方,用心重新观察身边的美景,你有可能发现,原来它没有这么讨厌,当你尝试爱它的时候,慢慢你会发现,它也有你一样的情怀,用不同的方式来“爱”你,让你努力与拼搏,变成被爱的幸福。
当爱充满你的生活后,你的人生将彻底改变。
三、要不断给自己树立准确的目标工作与人生一样,都是在不断超越中实现价值,每个人其实都是愿意给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树立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是否正确,这个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很多人做到最后,只能把目标变为一个美好的憧憬。
这就是树立目标的常见错误。
准确的目标如何把控,如何能将目标转换为最终的行为结果呢?大家还记得周五分享的那个行为公式吗?B=MAT,大家不妨用这个公式认真套一套,静心而观,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公式可以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与西方的唯物方法论可以有效结合。
当你悟到此处的时候,很多犹豫不绝的都将迎刃而解,有种“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感觉。
四、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要把它当成是蓄势的储能修炼。
稻盛和夫自传一心助人读后感

稻盛和夫自传一心助人读后感稻盛和夫,这位传奇人物的自传可真是一本充满智慧与温暖的书啊,尤其是那“一心助人”的理念,就像一颗种子,种进了我的心里,还开始发芽了呢。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稻盛和夫就像一个超级热心肠的邻居大叔,坐在你身边,慢悠悠地讲着他那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他的“一心助人”可不是说说而已,那是实实在在贯穿在他的整个人生历程里的。
从他创办企业的经历来看,一般人开公司可能就想着赚钱、赚大钱,可稻盛和夫不一样。
他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心里总是装着员工,想着怎么让员工过上好日子。
这就好比他不是在掌舵一艘赚钱的船,而是在带着一群小伙伴在生活的海洋里找幸福的小岛。
他关心员工的成长、家庭,努力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我就想啊,要是我能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干活,那可不得天天干劲十足,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而且他的助人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公司内部。
他还积极地把自己的经营理念、哲学思想分享给其他企业,就像一个无私的武林高手,把自己的绝世武功秘籍到处传一样。
他觉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企业之间不应该只是竞争关系,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一点真的很让我佩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把同行当成冤家,可稻盛和夫却想着拉大家一把,这胸怀,简直比大海还宽广。
我觉得他这种“一心助人”的理念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特别有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过于关注自己的利益,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会算计得失。
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就想,要是我们都能像稻盛和夫那样,多去关心一下身边的人,多为别人着想,那这个世界得多美好啊。
比如说在小区里,你多帮邻居看一下孩子,或者在工作中,多给新同事分享一点经验,这些小小的举动可能就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自己心里也会觉得特别温暖。
还有啊,稻盛和夫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自己也收获了很多。
他的企业因为员工的齐心协力越做越大,他在商业界也因为乐于分享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这就像是一个良性循环,你付出了善意,善意就像回旋镖一样,又飞回到你身边,还带着更多美好的东西。
《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精选9篇)

《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精选9篇)创业成功一定是有方法的,稻盛和夫先生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创业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做好这六条对于创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稻盛和夫,推荐大家看一下《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精选9篇),希望对您有帮助。
《稻盛和夫自传》读书笔记篇1看了这本《稻盛和夫自传》,我看到了他这些年来走的成功轨迹。
而他的成功轨迹强烈的震撼了我。
这种憾动并不在于改变了我对过去那些知识的认可,而是在于我看到了塑造一个真正的成功的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所应采用的方法。
显然,从他的人生经历当中,我们看到他并没有阅读过太多关于成功学的东西,从他的人生经历当中,我看到的更多的并不是他如何去研究这一类思想的原理,而是不断的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塑着自己的人生。
从他的经历中,不难发现,他从小并不是一个明显具备成功特质的人,包括性格方面也存在懦弱等方面特质,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阻碍他向前的发展。
我们通常学习了太多关于性格,关于人生,关于心灵等的方面的书籍,而这些也常使我掉入一个陷阱,那就是自认为自己并不具备所谓的“成功个性”,因而我需要不断弥补,才能有较大的突破。
而过份的关注这个“个性上的缺陷”不自觉得使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个虚假的命题上,那就是似乎我可以仅仅直接寻找改变性格的方法便可以改变命运。
而我也认定自己,在没有培养出“成功个性”之前,自己是无法成功的……这一类的限制性信念严重的阻碍着我的发展,使我忘记了成长是人的本性。
当然,不断的反省是好的,但是不应该让反省到的那些缺点影响到自己追求进步追求成功的信念。
从稻盛和夫的人生经历当中,我看到那些成就伟业的人,小时候的性格未必一定很突出,有明显的成功特质。
这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令我振奋的消息了。
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性格不会成功,也一直为改善性格苦恼着,不断的寻找着各种方法与途径。
但是,当我看到即便此前的性格并不具备成功特质,一样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完善它,塑造它的时候,我知道我不应该停留在原地转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