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实质性程序

合集下载

新审计准则各科目实质性审计程序

新审计准则各科目实质性审计程序

新审计准则实质性审计程序1001库存现金实质性审计程序1.核对现金日记账期末余额与总账数。

2.监盘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3.将库存现金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并作适当调整,如无法查明原因,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管理权限取得批准后作出调整。

4.在非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5.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盘点表中注明,并作必要的调整。

6.抽取大额现金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的完整性,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7.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如有跨期收支事项是否作适当调整。

8.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应检查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9.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应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如在期末或接受期末时对现金进行监盘等)10.验明现金列报的恰当性。

1002银行存款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货币资金的起步审计程序。

(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明细表,并与总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包括编制货币资金收支金额汇总表、编制现金比率分析表等.3.获取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日记账核对。

查明银行存款余额差异原因,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4.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并对应于不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账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整。

5.抽查对账单,将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确定是否存在未入账的情况。

6.对银行存款账户发函询证。

7.查明大额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的实际情况。

8.关注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的可收回性。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存款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的情况下,是否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出调整。

9.抽取大额的或有疑问的银行存款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10.对非记账本位币的银行存款进行检查以确定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辅导《审计》第十三章讲义4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辅导《审计》第十三章讲义4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审计》第十三章讲义4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知识点4: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即由于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是企业在信用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债权性资产。

(一)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见下表(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1)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坏账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相符。

应当注意,应收账款报表数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外币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是否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或者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选择采用汇率的方法前后各期是否一致。

(3)分析有贷方余额的项目。

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做重分类调整。

(4)结合其他应收款、预收款项等往来项目的明细余额,调查有无同一客户多处挂账、异常余额或与销售无关的其他款项(如,代销账户、关联方账户或员工账户)。

如有,应做出记录,必要时提出调整建议。

2.检查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财务指标(应收账款的分析程序)(1)复核应收账款借方累计发生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关系是否合理,并将当期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与管理层考核指标比较和被审计相关赊销政策比较,如存在异常应查明原因。

(2)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并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赊销政策、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指标、同行业同期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检查是否存在重大异常。

3.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1)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来分析应收账款账龄,以便了解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朱锦余审计学章后习题参考答案 (7)

朱锦余审计学章后习题参考答案 (7)

第11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习题参考答案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有哪些?【答】就工业企业来说,其涉及的主要业务或事项有:(1)销售交易,包括接受顾客订单与签订销售合同、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入等;(2)收款交易,包括向客户收取款项以及收到款项后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等;(3)销售调整交易,包括审批、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4)核销坏账事项,即将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经过批准后予以核销,但需“账销案存”;(5)计提坏账准备事项,即按照企业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政策的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2.试述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主要风险与具体审计目标。

【答】主要风险:(1)故意虚构销售业务,以虚增收入和利润;(2)故意隐瞒销售收入,以少缴流转税和所得税,并形成“小金库”;(3)销售业务控制不严,导致虚计销售收入,调节利润;(4)信用政策不合理,盲目赊销,导致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甚至呆账、坏账;(5)长期不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导致应收账款记录不准,甚至出现销售人员侵吞销售收入款项的舞弊行为;(6)应收账款清理不积极,资金被长期占用,甚至导致了大量的呆账、坏账;(7)销售成本结转不实,导致利润被多计或少计;(8)销售费用支出失控,销售凭证保管不严,给舞弊留下了空间;(9)故意多计提或少计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利润;(10)故意不恰当地应将收款项作为坏账核销,以备下一年度转回,以调节下一年度的利润。

具体审计目标:表11-1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具体目标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要素有哪些?如何对其进行控制测试?【答】内部控制要素:(1)收款控制;(4)会计记录控制;(5)监督检查控制测试:(1)(2)销售和发货控制的测试(3)收款控制和会计记录控制的测试4.试述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答】(1)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进行必要的复核;(2)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原则与方法,验证其合规性和一贯性;(3)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分析程序,验证其总体合理性,并确定审计重点;(4)审查发票申报表,验证收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5)审阅重点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并抽查相关会计凭证,验证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和正确性;(6)核对产品价格,验证实际售价的合理性和合规性;(7)审查销售发票,验证销售实现的合规性;(8)实施销售业务截止测试,验证销售业务截止的正确性;(9)检查销售折扣、退回与折让业务,验证其真实性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10)调查集团内销售业务,验证其真实性和相关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11)专项审查关联方销售,验证其真实性和相关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12)实施虚构销售收入的专项审计程序,揭露虚构销售收入行为;(13)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的列报和披露,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

按目的分类的三大审计程序

按目的分类的三大审计程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分析程序
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 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 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 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 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 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三大审计程序的目的、要求、注意事项及相互关系
按目的分类 的审计程序
要求
目的
注意事项
风险评估 程序
控制测试
实质性 程序
CPA 应 当 实 施 风险评估程序, 以此作为评估 财务报表层次 和认定层次重 大错报风险的 基础
1、为 CPA 确定重要 性水平,识别需要 特别考虑的领域、 设计和实施进一步 审计程序等工作提 供了基础 2、有助于 CPA 合理 分配审计资源,获 取充分、适当的审 计证据
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主要适用 于存货和现金,也适用于有价证 券、应收票据和固定资产等。
证明资产的存在性,但并 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 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 的审计证据。
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 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
执行的程序,包括环境观察、行 有 必 要 获取 其 他类 型 的
为观察。
佐证证据
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 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 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 进行评价的过程。
是选择性程序, 不是必经程序
1、CPA 应当计划 和实施实质性程 序,以应对评估的 重大错报风险 2、实质性程序包 括对各类交易、账 户余额、列报的细 节测试及实质性 分析程序
发现认定层次的 重大错报
是必经程序
三者的 关系
CPA 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一种判断,可能无法识别所有的 重大错报风险,并且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无论对重 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控制测试),CPA 都应当针对所有 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

审计学期末考试习题

审计学期末考试习题

第四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即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确保所有发出的货物均已开具发票,注册会计师应从本年度的()中抽取样本,与相关的发票核对.A.货运文件B.销售合同C.销售订单D.销售记账凭证2.为了证实已发生的销售业务是否均已登记入账,有效的作法是( ).A.只审查销售日记账B.由日记账追查有关原始凭证C.只审查有关原始凭证D.由有关原始凭证追查销售日记账3.下列内容不属于应收账款实质性程序的是()A.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B.分析应收账款账龄C.核对货运文件样本与相关的销售发票D.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4.进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有助于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A.了解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B.发现销售业务中发生的差错或舞弊行为C.确信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D.分析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积极式函证().A.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B.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错误C.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D.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6.应收账款询证函应当由()发送.A.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B.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C.被审计单位应收款专管员D.被审计单位财务主管7.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适当增加函证量的是( ).A.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B.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为薄弱C.以前期间函证中未发现过重大差异D.采用消极式函证而非积极式函证8.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的起点是()A.顾客提出订货要求B.向顾客提供商品或劳务C.商品或劳务转化为应收账款D.收入货币资金9.为了确保销售收入截止的正确性,注册会计师最希望被审计单位()。

A.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B.发运单连续编号并顺序签发C.经常与顾客对账核对D.年初及年末停止销售业务10.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销货业务的截止测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A.年底应收账款的真实性B.是否存在过多的销货折扣C.销货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D.销货退回是否已经核准11.收入截止测试的关键所在是检查发票开具日期或收款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期是否( )。

应收票据审计程序

应收票据审计程序

应收票据审计程序
应收票据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需要被审计师进行审计。

应收票据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包括应收票据的发放、承兑、结算等环节,以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2.审查应收票据的数额和分类:审计师需审查应收票据的账面数额和分类情况,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以及其他应收票据等,以确定账面数额的准确性。

3.确认应收票据的合法性:审计师需要确认应收票据的法律效力和真实性,对应收票据的背书、抵押、担保等情况进行核查,以确定票据是否合法有效。

4.核实应收票据的到期日和回收情况:审计师需要核实应收票据的到期日和回收情况,包括对到期票据的催收情况、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等进行审查,以评估企业对应收票据的管理水平。

5.确认应收票据的抵押和转让情况:审计师需要确认应收票据的抵押和转让情况,包括对票据的抵押权人和受让人的合法性进行核查,以确定票据的处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

综上所述,应收票据审计程序是企业财务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审计师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以确保企业应收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 1 -。

应收票据实质性测试

应收票据实质性测试
应收票据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控制测试结果是否支持风险评估结论需从实质性程序获取的保证程度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应收பைடு நூலகம்据实质性程序
单位名称:取被审计单位信息被审单位名称 截止日期:取项目信息截止日期 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 针对认定实施的审计程序 A 资产负债表日中记录的应收票据是存在的。 B 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票据均已记录。 C 记录的应收票据由被审计单位拥有和控制。 D 应收票据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 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E 应收票据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 当列报。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 1.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表: (1)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帐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坏账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 是否相符。 (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收票据的折算汇率与折算是否正确。 (3)检查逾期应收票据是否已转为应收帐款。 2.取得被审计单位“应收票据备查簿”,核对其是否与帐面记录一致。在应收票据明细表上标出 至审计时已兑现或已贴现的应收票据,检查相关收款凭证等资料,以确认其真实性。 3.监盘库存票据,并与“应收票据备查薄”的有关内容核对;检查库存票据,注意票据的种类、 号数、签收的日期、到期日、票面金额、合同交易号、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姓名或单位名 称,以及利率、贴现率、收款日期、收回金额等是否与应收票据登记簿的记录相符;关注是否对 背书转让或贴现的票据负有连带责任;注意是否存在已作质押的票据和银行退回的票据。 4.对应收票据进行函证,并对函证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对不符事项作出适当处理。 5.对于大额票据,应取得相应销售合同或协议、销售发票和出库单等原始交易资料进行和核对, 以证实是否存在真实交易。 6.复核带息票据的利息计算是否正确,并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对贴现的应收票据,复核其贴现息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编制已贴现和已转让但 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清单,并检查是否存在贴现保证金。 8.评价针对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适当性: (1)取得或编制坏账准备计算表,复核加计正确,与坏账准备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将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本期计提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并确定其是否相符 。 (2)检查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审批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评价坏账准备所 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方法,复核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是否按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的既定方 法和比例提取,其计算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检查转销依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账重新收回,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通过比较前期坏账准备计提数与实际发生数,以及检查期后事项,评价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 9.表明应收关联方[包括持股5%以上(含5%)股东]的款项,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并注 明合并报表时应予以抵消的金额;对关联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的交易事项作专门检查: (1)了解交易事项目的、价格和条件,作出比较分析; (2)检查销售合同、销售发票、货运单证等相关文件资料; (3)检查收款凭证等货款结算单据; (4)向关联方、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或其他注册会计师函证,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 10.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11.检查应收票据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索引号 财务报表认定 存在 √ √ √ √ √ 完整性 权利和义务 计价和分摊 列报 索 引 号: ZC 编制人:取底稿信息编制人 编制日期:取底稿信息编制日期 复核人:取底稿信息一级复核人 复核日期:取底稿信息一级复核日期 第一部分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对应关系

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ZC-应收票据

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ZC-应收票据

第一部分一、审计权利计价和义务和分摊√√√√√二、审计审计目标A 略ABD 略ACD 略A 略D略D 略索引号ZC2审计目标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D存在完整性2.取得被审计单位“应收票据备查簿”,核对其是否与账面记录一致。

在应收票据明细表上标出至审计时已兑现或已贴现的应收票据,检查相关收款凭证等资料,以确认其真实性。

3.监盘库存票据,并与“应收票据备查簿”的有关内容核对;检查库存票据,注意票据的种类、号数、签收的日期、到期日、票面金额、合同交易号、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姓名或单位名称,以及利率、贴现率、收款日期4.对应收票据进行函证,并对函证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对不符事项作出适当处理。

5.对于大额票据,应取得相应销售合同或协议、销售发票和出库单等原始交易资料并进行核对,以证实是否存在真实交易。

6.复核带息票据的利息计算是否正确;并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对贴现的应收票据,复核其贴现息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编制已贴现和已转让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清单,并检查是否存在贴现保证金。

D应收票据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E应收票据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1.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表:(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坏账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收票据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3)检查逾期票据是否已转为应收账款。

日期:日期:财务报表认定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收票据是存在的。

B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票据均已记录。

C记录的应收票据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列报应收票据实质性程序被审计单位:索引号: ZC 项目: 应收票据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编制:复核:略E略略略11. 检查应收票据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DADC 9.标明应收关联方[包括持股5%以上(含5%)股东]的款项,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对关联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的交易事项作专门核查:(1)了解交易事项目的、价格和条件,作比较分析;(2)检查销售合同、销售发票、货运单证等相关文件资料;(3)检查收款凭证等货款结算单据;(4)向关联方、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客户或其他注册会计师函证,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收票据实质性程序
被审计单位:索引号:ZC 项目:应收票据财务报表截止日/日期:编制:复核:
日期:日期:
第一部分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对应关系
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认定
存在
完整

权利和
义务
计价和
分摊
列报和
披露
A. 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收票据是存在的。


B. 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票据均已记录。


C. 记录的应收票据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D. 应收票据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


E. 应收票据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
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和披露。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

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索引号
D 1.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账: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坏账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收票据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3)检查逾期票据是否已转为应收账款。

2.对至审计时已经到期兑现或贴现的应收票据,检查相关收款凭证等资
料,确认其真实性。

3. 取得被审计单位“应收票据备查簿”核对其是否与账面记录一致。

4.监盘库存票据与应收票据备查簿的有关内容核对;检查库存票据,注
意票据的种类、号数、出票日、签收日、到期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姓名或单位名称,以及利率、贴现率、收款日期、收回金额等是否与应收票据登记薄的记录相符;关注是否对背书转让或贴现的票据负有连带责任;注意是否存在已作质押的票据和银行退回的票据。

5.对应收票据进行函证,并对函证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不符事项进
行调查。

6.对于大额票据,取得相应销售合同或协议、销售发票和出库单等原始
交易资料进行核对,以证实是否存在真实交易。

7. 复核贷息票据的利息计算是否正确,并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对贴现的应收票据,复核其贴现息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编制已贴现或已转让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清单,并检查是否存在贴现保证金。

9. 评价对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

如果识别出与应收票据坏账准备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执行“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中“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所述的程序,并在本账项工作底稿中记录测试过程。

10. 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11. 检查应收票据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表中作出恰当列报和披露。

第二部分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项目
财务报表认定


完整

权利和
义务
计价和
分摊
列报和
披露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注1)
控制测试的结果是否支持风险凭评估的结论(注2)
需从实质性程序获取的保证程度
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注3)索引号执行人
1.
2.
3.
4.
5.
6.
7.
8.
……
注:1. 结果取自风险评估工作底稿。

2. 记过取自该项目所属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测试工作底稿。

3. 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与财务报表认定之间的对应关系用“√”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