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中成药方
9种女人气血双补的中成药,补气血最快最有效

9种女人气血双补的中成药,补气血最快最有效对正常人体来说,气血足才能气色好精神好,而气血不足的人往往都会身体虚弱,不仅各种贫血的症状会显现出来,皮肤也会粗糙发暗没光泽,甚至会导致提前衰老。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气血更为重要,尤其像现在很多女性有的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气血的问题,所以今天介绍一些女性气血双补的中成药。
女人气血双补的中成药1、益气养血口服液成分:制何首乌、麦冬、人参、当归、地骨皮、地黄、黄芪、鹿茸、党参、淫羊藿、炒白术、五味子。
功效: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适用于由于气血不足导致出现气短、心慌、面色发白发黄、体质虚弱、乏力等一系列症状的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要用药的话,请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另外如果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问题的患者要在医师指导下服药。
药物没什么副作用,但是服药期间不要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
2、八珍颗粒成分:主要成分是当归、炒白术、党参、川芎、炒白芍、茯苓、炙甘草、熟地黄。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适用于气血两虚的人群,对于气血虚产生的面黄、食量小、乏力、月经量少都有很好的疗效。
作为气血双补的中成药,性质比较黏腻,可能不太容易消化,所以如果本身就腹胀、消化不良以及痰多咳嗽的人群就不太适合服用了。
除了感冒期间不宜和感冒药同时吃以外,高血压患者也尽量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驴胶补血颗粒成分:阿胶、当归、党参、白术、黄芪、熟地黄、蔗糖。
功效:主要功效就会补气、养血、调经。
适宜人群:同样适宜于气血两虚的人群,对于改善体虚乏力、面黄、消瘦、头晕和月经量少,有很好的效果。
月经量多的人、以及感冒的人不宜服用,服药期间也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
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要提前向专业医师咨询才可以。
如果是平时月经都很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和经期的错乱,就应去医院就诊。
4、气血双补丸成分:当归、黄芪、丹参、川芎、熟地黄、白芍、女贞子(酒炙)、何首乌(酒炙)、炒白术、甘草。
中药补气血的药方

中药补气血的药方
中药补气血的药方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补气血方剂:
1、归脾汤:由人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当归、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等。
2、十全大补丸:由党参、茯苓、白芍(酒炒)、熟地黄、肉桂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等。
3、八珍汤:由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熟地黄、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补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头晕目眩、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等。
4、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丸等具有较好的补气效果,而四物汤、归脾汤等,具有良好的补血效果。
5、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属于既能补气又能补血的药物,也称之为气血双补药物。
治疗贫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贫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的一种病症。
中成药是一种中医药剂,由多种中药组成,有助于治疗贫血。
以下
是一些常用的治疗贫血的中成药:
1. 六味地黄丸:由山药、熟地、山茱萸、牛膝、泽泻、山药制成,具有益气补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阳虚贫血。
2.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白芍、川芎、赤芍、炙甘草、生姜制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血两亏型贫血。
3. 川芎茶调合丸:由川芎、当归、白芍、炒枳壳、川楝子、桃仁、白芷制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可用
于治疗瘀血型贫血。
4. 养血安神丸:由生地、远志、龙眼肉、茯苓、炙甘草、枸杞子、夜交藤、菟丝子制成,具有滋补气血、安神补脑的作用,可用
于治疗因神经衰弱导致的贫血。
5. 益气养血口服液:由黄芪、当归、白芍、甘草、川芎、红枣、山药制成,具有益气养血、补中益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血两亏
型贫血。
请注意,以上中成药只是一些常用的治疗贫血的药物,具体的
治疗方案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使用中成药时,
请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用药剂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成药配方详解:十全大补丸

药典中药材:炙黄芪
炮制: 取黄芪片,照蜜炙法(通则0213)炒至不 粘手。
药典中药材:炙黄芪
性味: 甘,温。归肺、脾经。
药典中药材:炙黄芪
功效: 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药典中药材:炙黄芪
用法: 9~30g。
药典中药材:炙黄芪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典中药材:肉桂详解>>>
来源: 本品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
药典中药材:炙黄芪
性状:
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直径0.8~ 3.5cm,厚0.1~0.4cm。外表皮淡棕黄色 或淡棕褐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或纵 沟。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 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 黑褐色或呈空洞。具蜜香气,味甜,略带 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 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 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 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 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 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 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淸香,味甘、微 辛,嚼之略带黏性。
药典中药材:茯苓
性状: 淡红色或淡棕色。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 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 淡红色或淡棕色。
药典中药材:茯苓
炮制: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 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药典中药材:茯苓
性味: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药典中药材:茯苓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 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 安,惊悸失眠。
药典中药材:党参
性状:
淡棕色。川党参:长10~45cm,直径 0.5~2cm。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明显 不规则的纵沟。质较软而结实,断面裂隙 较少,皮部黄白色。_。
中成药配方详解:人参养荣丸

药典中药材:熟地黄
功效:
补血滋明,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 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 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 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药典中药材:熟地黄
用法: 9~15g。
药典中药材:熟地黄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白芍详解>>>
白芍
药典中药材:白芍
药典中药材:茯苓
用法: 10~15g。
药典中药材:茯苓
存储: 置干燥处,防潮。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详解>>>
炙甘草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来源: 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外表皮红棕 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 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略有黏 性。具焦香气,味甜。
药典中药材:茯苓
性状: 淡红色或淡棕色。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 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 淡红色或淡棕色。
药典中药材:茯苓
炮制: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 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药典中药材:茯苓
性味: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药典中药材:茯苓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 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 安,惊悸失眠。
药典中药材:陈皮
炮制:
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条状或丝状。外表面橙红 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 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 色筋络状维管束。气香,味辛、苦。
药典中药材:陈皮
性味: 苦、辛,温。归肺、脾经。
药典中药材:陈皮
常用中西成药

配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丹参、红花、柴胡、香附、厚朴、陈皮、肉桂。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气和营,养血调经。
适应证:气虚血少,月经不调,经期后延,行经小腹冷痛和经后小腹空痛。
二、舒肝解郁剂
方1七制香附丸
配方:香附(醋制)、地黄、茯苓、当归、食盐、熟地黄、白术(麸炒)、川芎、白芍、黄芩、砂仁、益母草、延胡索(醋制)、天冬、阿胶、艾叶、稻米、鲜牛乳、酸枣仁(炒)、人参、甘草、小茴香(盐制)、艾叶(炭)、山茱萸(酒制)。
中途停药可导致子宫出血。②肝、肾疾病患者及孕妇禁用。③少数患者有心窝部疼痛、性欲增强、乳腺病等。
方2结合雌激素
别名:妊马雌酮。
用法:①口服。1次0.5~2.5mg,每日1~3次。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每日0.625~3.75mg。前列腺癌,每日7.5mg。②肌内注射。每次20mg。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注射生效后改口服每日2.5~7.5mg,连服20d(最后5d加用孕激素)。
方5妇科回生丹
配方:大黄、红花、苏术、黑豆、桃仁、延胡索、生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三棱、木香、青皮、香附、陈皮、乌药、高良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羌活、木瓜、地榆、苍术、山茱萸。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破血通经,化瘀止痛。
适应证:血瘀所致的经闭,瘕,少腹疼痛拒按,产后恶露不下,或下之不畅,淋漓不止。
适应证:用于卵巢功能不全、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萎缩性阴道炎、乳腺癌骨转移及前列腺癌等。
禁忌证:服药期间可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等反应。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补脾胃补气血的中药方子大全

补脾胃补气血的中药方子大全补脾胃和补气血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从中药学角度来说,中药补脾胃主要采用益气和健脾药物,而补气血则主要采用益气血和活血化淤药物。
下面列出一些补脾胃和补气血的中药方子,供大家参考。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典型的补脾胃方,它是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混合而成。
这个中药方子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同时可以增加体内的气血。
2. 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补气血的中药方子。
主要成分是人参、黄芪、白术、党参、熟地黄、枸杞、当归和川芎。
八珍汤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并能够增加体内的气血。
3. 玉屏风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子,主要成分是茯苓、白术、甘草和泽泻等。
这个方子能够起到舒筋活血、解湿利水、增强体力等功效,适合需要补脾胃和补气血的人群服用。
4. 四物汤:这是一种补气血的中药方子。
主要成分是当归、熟地、白芍和川芎。
四物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滋润肝脾、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等功效。
5. 黄连阿胶汤:这个方子主要成分是黄连、阿胶、山药和当归。
黄连阿胶汤可以温中宽肠、益气生血,适合需要补脾胃和补气血的人群服用。
这些中药方子在中医理论中都有其独特的养生价值。
补脾胃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增加营养吸收和代谢水平;而补气血则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因此,以上中药方子生活中的人群可以适当选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中药的搭配和剂量的合理控制。
此外,养生建议是:在日常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同时也可以食用一些中草药来调理身体。
此外,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和健康。
补脾胃补气血的中成药有哪些药

补脾胃补气血的中成药有哪些药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种类的中成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补脾胃和补气血的需求,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中成药来进行治疗。
本文将对常用的中成药进行介绍,并详细说明其中某些药品的用量及制作步骤,同时在相关注意事项和养生建议方面也会进行说明,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补脾胃药1.六君子散: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嗜睡,肢体倦怠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和生姜。
使用方法:每次10克,水煎服。
2.香砂六君子丸:同样是治疗脾胃虚弱,但与六君子散相比,在药性上更平和,经常用于孕妇和小儿的治疗。
其主要成分为山楂、法半夏、陈皮、白术、茯苓、人参、甘草、桂枝和大枣。
使用方法:每次3-6克,水煎服。
3.健脾益胃丸: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苍术、党参、茯苓、白术、制半夏、枳壳、泽泻、山药、陈皮等。
使用方法:每次6-9克,水煎服。
4.养脾丸: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面色萎黄,乏力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党参、茯苓、山药、白术、丹参等。
使用方法:每次10克,水煎服。
二、补气血药1.当归四逆汤:适用于血虚及顽寒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为当归、桂枝、芍药和甘草。
使用方法:每次10克,水煎服。
2.八珍汤: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为人参、党参、茯苓、白术、当归、熟地、川芎和黄芪。
使用方法:每次10克,水煎服。
3.四物汤: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期过少或过多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为当归、熟地、白芍和川芎。
使用方法:每次10克,水煎服。
对于那些没有中药煮煎器的人,他们可以选择购买市场上已经成品的中成药饮片,独立泡服即可。
除了中成药,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通过食物来治疗和调理身体。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道关于补脾胃和补气血的偏方。
1.清炖莲子百合汤:适用于脾胃虚弱,容易腹泻,而且面色萎黄无光泽的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02-17 11:01:32来自: 香(结雨安居)/110090191.html防病益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九牧林医家导读:上次写了抗衰老经典十大中药和“四物汤”后,引起朋友的很大回响。
看来中医和中药,许多朋友们还是挺相信的,并希望能够多多介绍,说说益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女性方面的中药,并介绍一些方法。
博主现在特地介绍“十全大补汤”,以供朋友们参考。
“十全大补汤”,出自宋代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补气基础方“四君子汤”,与补血基本方“四物汤”合并而成的“八珍汤”,再加补气之黄芪、补阳之肉桂二药而成。
“十全大补汤”,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而偏有阳虚寒象的患者。
下面把“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详尽作一个介绍,并推荐一些食疗方。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方解:本方中党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党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
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此方最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量: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服法:可研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通口服;可水煎服。
二、“四物汤”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中药组成。
方解:本方是治疗营血亏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
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臣;白芍药养血柔肝和营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
四味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
功用: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主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用量: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服法:作汤剂水煎服。
一剂煎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三、“八珍汤”八珍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八味中药组成,即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组合。
方解:本方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功用:补益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
用量:当归(酒拌)10克、川芎5克、白芍药8克、熟地黄(酒拌)15克、人参3克、白术(炒)10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
服法: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四、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由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耆(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用量:上药十昧,锉为细末。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五、劳累致病有奇效中医认为十全大补汤,是补益气血的良方,对于因为过于劳累而导致的种种疑难疾患,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此药一般药店都有成品出售,名为十全大补膏或者十全大补丸。
人体虚损,什么疾病都能出现。
虚劳,现代话语是慢性疲劳综合症,仍是当今医学界难题。
疲劳,众多疾病的根源。
曾多次为亲朋好友找病根,发现都与疲劳过度有关。
疲劳,会导致亚健康状态,也是众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如果说,治疗因疲劳而导致的疾病时,如果不首先解决根源问题,一般都难有转机。
例一:曾遇到一白领朋友,人还没步入中年,头发就非常稀疏,诉说常浑身酸痛,精神难集中,记性特差。
一年前身体诸多不适,多次上医院检查治疗不见好转,日渐衰弱,仿佛钱花越多,病却越治越多。
几次找我探究原因,看过脉象、舌象,深入观察分析,认为主因是过度劳累。
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肩上,物价疯涨,特别是为给孩子上大学、为贷款购房还贷,经济与精神压力俱增,让人感觉到就要垮下一般。
他诉说令我深深同情,这代人太艰难了,曝富仅极少数,多数白领依然生存危机重重,不象专家所说中国有了中产阶级,年收入近百万好象比比皆是。
其实,房子、医疗、教育三座大山整人够惨,经济透支、身体透支,健康透支……许多象朋友白领患病不少,仍然无法休息,必须四处求医,必须工作生存。
其症,由于气血亏虚厉害,这样病根不除,那能治愈?我开了十全大补汤处方,告诉说要好好休息,心理放松多方调理,静养一段,坚持饮食调养、生活作息调理,等恢复后再操心工作的事。
半年后,再次来访,仿佛感觉变了个人。
例二:有位幼时好友,多年不见突然造访,相见让人心疼。
风华正茂的中年,却呈现老态,脸色暗黄,精神疲惫,上楼梯几步就气喘吁吁。
他说,十几年上班,体质不知不觉越来越坏,多次医院做检查都说正常,就是感觉周身不舒服,吃了很多西药,效果不明显,人憔悴没劲,提不起精神,家人疑心患上啥大病,专程找我咨询。
可怜朋友,以前那么年轻、健康,充满活力,十几年不见,白领一簇竟变成如此状态。
分析疾病根源,家庭、孩子、经济、生活压力……人不可跟风,想住好一点房子,贷款还贷经济压力,孩子上大学经济压力,职场上竞争压力,生活中无穷无尽的压力,压垮精神,压垮身体。
人啊,脆弱人生,何其劳累沉重的人生!据此症状,给她开十全大补汤。
一年后再度来访,告诉说,自从坚持服用十全大补汤后,胃口好了,人有精神,连肤色也红润些,整个人像脱胎换骨一样。
按吩咐感觉好转后就停药。
注意,凡药物均以偏纠偏,症状消失就停止服用,改用饮食调理,更为妥善。
如服此药感觉不舒服,就要停服不可再用。
例三:人们在健康的时候,常常忘了地球上还有疾病这回事,或者以为那些疾病永远都是别人的不幸,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前年,有一朋友买幢很大房子,自己包揽装修许多事情,如设计图纸、购买原材料、监工等,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几个月后装修结束,人累坏了。
春节期去拜访时,发现脸色苍白,人感觉疲惫之极。
装修后不久,就开始腹泻,一天四五次,人格外疲乏,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上医院开了常规治疗腹泻的药,不见效果。
据其症状分析,肯定与装修过度疲劳有关系,一旦虚损,什么病都能出现,单纯治腹泻难起作用。
于是,嘱他买土鸡一只,洗净后放砂锅里小火慢炖,加西洋参片3克,生黄芪10克,陈皮3克,红枣15颗,加足水炖5小时,去掉渣滓,撇去浮油,把汤放进冰箱储存,坚持一日三餐,每顿热一小碗喝。
吃完一只后买,按前法炖汤,坚持喝。
结果,一只鸡汤吃3天后,腹泻消失,连续喝3只鸡汤后,变得有力气,气色开始好转,精神变好许多,十只鸡汤后,换了个人。
人生无常,疾病有根,虚劳引起的疾病,要从根子上对身体进行补养,才会有好的效果。
六、十全大补汤服用禁忌十全大补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川芎、白芍、当归、熟地黄、黄芪、肉桂,十味中药组成。
很多人听到“十全大补汤”名字,误以为凡是身体虚弱的人,都可以服用,实则不然。
所谓“十全”,是强调该方共由十味中药制成,而“大补”,则是在突出其可以气血双补。
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人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元素,先天体质虚弱,或劳累过度,或病后调养不当,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两虚,引发各类疾病。
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食欲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动后加重,甚至心慌气短等表现。
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从根本上改善上述症状。
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低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症,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虚性疮疡久不收口等疾病。
然而,服用十全大补汤,要注意慎用两种情况。
(1)属阴虚体质的人此方补益气血而性偏温热,若属阴虚体质的,误用此方,就好比在“火上浇油”。
所以,若有明显的阴虚症状,如手脚心发热、夜间汗出过多、口干舌燥、舌质偏红而舌苔少,甚至无苔等,就应该慎用或不用。
(2)外感不可服用中医认为,感冒时通常不宜同服补药,以防影响对外邪的疏散,若病人素体气血亏虚,可待感冒好转后再适当施补。
十全大补汤,作为上千年行之有效的温补气血良方,但一定要对证施补,方能获益,如果你有上述症状,最好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七、十全大补食疗方(1)十全大补汤配方: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肉桂3克熟地黄15克炒白术10克炒川芎6克当归15克酒白勺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墨鱼50克猪肉500克猪肚50克生姜30克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功效:双补气血。
适用于气血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做法:把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扎口备用;将猪肉、墨鱼、猪肚洗净;猪杂骨洗净,捶破;生姜拍破备用;把猪肉、墨鱼、猪肚、猪杂骨、药袋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生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肉熟烂时,捞起切条,再放入汤中。
捞出药袋不用。
服用:将汤和肉装入碗内后,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吃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
禁忌:感冒者禁食。
(2)参归炖鸡配方:母鸡1只,党参30克,当归15克。
料酒、精盐、葱、姜块各适量。
功效:益气、补血、补虚。
适用于久病体衰、贫血、食欲不振等患者,尤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健康人食之能保养身体。
做法:鸡宰后洗净,将当归、党参、葱、姜、料酒、盐加入鸡腹中,放入锅中,加水后武火烧沸,文火炖,炖烂即成。
(3)归芪炖乌鸡配方:黄芪45克,当归片40克,乌鸡1只,姜1片,精盐4克。
做法:把乌鸡宰杀,洗净,黄芪片、当归片洗净。
将乌鸡(腹部向上)、黄芪片、当归片、姜片放入炖盅内,加入沸水750克,加盖炖4小时,放入精盐调味即成。
(4)参归炖猪心配方:党参50克,当归10克,猪心1个,味精、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猪心去油脂、洗净。
将党参、当归和猪心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至猪心熟烂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
适用于胃下垂、气血两虚等症。
2)参归炖鸡配方:母鸡1只,党参30克,当归15克。
料酒、精盐、葱、姜块各适量。
功效:益气、补血、补虚。
适用于久病体衰、贫血、食欲不振等患者,尤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健康人食之能保养身体。
做法:鸡宰后洗净,将当归、党参、葱、姜、料酒、盐加入鸡腹中,放入锅中,加水后武火烧沸,文火炖,炖烂即成。
(3)归芪炖乌鸡配方:黄芪45克,当归片40克,乌鸡1只,姜1片,精盐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