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源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第一节化学电源基本概念介绍

第一节化学电源基本概念介绍

得到
X=170.2Wh/Kg
对铅酸电池来说,由于H2SO4参加了反应,故其电动势 与H2SO4的浓度有关。若取d=1.25的硫酸,换成活度 V=2.104V。表1-1给出了一些电池的理论比能量和实际比 能量。见下表:
一些电池的实际比能量与理论比能量
电池 电池反应
电动势 (V) 理论 实际比 比能 能量 (Wh/Kg) 量 (Wh/Kg)
根据电池的放电 曲线,通常可以确定 电池的放电性能和电 池的容量。
1. 通常电池的放电曲 线越平坦、稳定、电 池的性能就越好。
2. 电池的容量大小。
电池的容量和比容量: • 电池的容量 电池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所放出的电量C,可以用安 时(Ah)表示。Ah表示1安培(A)电流放电1小时(h)。 1. 理论容量: 理论容量是根据活性物质的重量按法拉 第定律计算出的电量。 理论容量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例如:设某电池中的负极为 Zn,其重量为13.5克,求 锌电极的理论容量?
电池的电动势的大小是通过电池热力学原理 理论计算获得,不能实验测定。即:
E


正极:aA ne cC 负极:bB ne dD
c d
G RT a c a d E=E ln a b 平 平 nF nF a a
A B
0 0 0 ( G ) ( G ) G 正 负 = 正平 负平 E nF nF
实际容量的计算:
(1)若是恒电流放电
QI =I t(AH)
t t
(2)恒电阻放电 由于恒电阻放电时,I 是不断变化的,故QR要通过积分 的方法计算:
V 1 t 1 QR Idt dt Vdt V平t 0 0 R R 0 R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一. 基本概念1.法拉第过程和非法拉第过程法拉第过程:即电荷经过电极/溶液界面进行传递而引起的某种物质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时的过程,其规律符合法拉第定律,所引起的电流称法拉第电流.非法拉第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电势范围内施加电位时,电荷没有经过电极/溶液界面进行传递,而仅是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形成一定的界面结构只需耗用有限的电量,只会在外电路引起瞬间电流(与电容器充电过程相似)。

2.双电层电极和溶液界面带有的电荷符号相反,故电极/溶液界面上的荷电物质能部分地定向排列在界面两侧的现象。

3。

极化在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极实际分解电位值对平衡值的偏离也愈来愈大,这种对平衡电位的偏离称为电极的极化。

4.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是指加在工作电极上的电势从原始电位E0开始,以一定速度v扫描到一定电势E1,再将扫描方向反向进行扫描到原始电位E0,然后在E0和E1之间进行循环扫描(循环三角波电压).二。

问答1.试说明参比电极具有的性能和用途。

用于测定研究电势的电极。

1.参比电极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电极电势符合Nernst方程2.参比电极应不易极化;3。

参比电极应具有好的恢复性,4。

参比电极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5.参比电极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2.试描述双电层理论的概要。

双电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1。

亥姆荷茨(Helmholtz)模型(紧密层模型)2. 估依(Gouy)和恰帕曼(Chapman)模型3.斯特恩(Stern)模型(紧密层和分散层模型)、GCS(Gouy-Chapman—Stern)模型4。

BDM(Bockris-Davanathan-Muller)双电层模型.(详见PPT 第一章82)3。

什么是零电荷电势?零电荷电势有什么作用?可以用来测定零电荷电势的主要实验方法有哪些?电极表面不带电,相应的电极电势称为“零电荷电势”。

在计算电池的电动势时不能用合理电势处理电极过程动力学问题。

化学电源基础

化学电源基础

一、术语解释
• 6. 电池内阻:电池的内阻R内又称全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 池内部时所受到的阻力。 • 7. 初始工作电压:通常将放电开始的瞬时内(约几秒) 测得的电压称为初始工作电压。 • 8. 终止电压:电压下降到不宜再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压 称为终止电压。 • 9. 充电电压:蓄电池放电后,用一个大于开路电压的直 流电源对它进行充电时所选择的电压就是充电电压。 • 10.电池容量:电池的容量是指一定放电制度下(I 放、T放、 V终一定)从电池获得电量的值。单位常用安培小时(Ah) 表示。
四、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二.电池的贮存性能 化学电源特点之一,是指在使用时能够输出电能有用时能够 贮存电能。在一定条件下容量自行降低的这一现象也称为自放 电。 电池在贮存过程中容量下降的原因是自放电。自放电速度用 单位时间内容量降低的百分数(%表示) η荷%=(C前-C后)/ C前.L×100% 式中C前 、C 后 为贮存前后的容量,L为贮存时间。常用天、 月或年计算。
四、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自放电的大小亦可用电池搁置到规定容量时的天数表示,称 为搁置寿命。 电池既使是干贮存,也会由于密封不严,进入水份,空气等 到物质造成自放电。 影响自放电的因素有贮存温度,环境的相对湿度,以及活性 物质、电解液、隔极和外壳等带入的有害杂质。 计算: 计算: 工作电压 V = 工作电流 I 工作电阻 Ω V:伏特 :欧姆 I:安培
四、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化学电源品种系列甚多,其性能各异,但通常包括电性能, 机械性能,贮存性能。 一.电性能 (一)电池的电动势 指电池开路时,即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正负极之间的平衡电压。 (二)电池的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是两极间所联接的外线路处于断路时,两极间的 电位差。测开路电压时,测量仪表内不应有电流流过。一般使 用高阻电压表,如果测量仪表中有电流流过,测得的电压就不 是开路电压。

电池基本知识 )

电池基本知识 )

“电池原理,构件运用”讲授提纲该讲授题目是公司拟定的,按个人理解草拟讲授题纲如下:1 化学电源的基本原理(1) 化学电源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化学电源(与物理电源不同)又称化学电池,简称为电池,一般有四种部件:电极,电解质,隔离物,包装壳或包装袋。

电极分正极和负极,正极主要为或可以变为高电位物质(氧化剂),负极主要为或可似变为低电位物质(还原剂),这两个电位值相差越大,电池的工作电压越高。

当电池正负极同外电路构成回路时,电流从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而作功,发挥它的能源作用。

电解质和隔离物(也可统一称为电解质)构成电子绝缘体和离子良导体,使正负极同其密切接触而正负极间却严格分离,当电池在外电路作功时电池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构成整体回路。

包装壳或包装袋,作容器用,把正负极、隔膜构成的电极芯及其浸透的电解质包容或密封在其内部。

(2)化学电源的基本性能化学电源的基本性能构成化学电源的基本概念,例如电功势、开路电压、工作电压,电极电位、过电位,极化,活性物质利用率,充放电曲线,电池的容量…,是电池理论的组成部分。

将安排一节专门讲解这些概念。

2常用化学电源简介对几种重要的电池作简单介绍,重点是环宇公司目前生产的三种主要产品。

(1)Zn-MnO2电池主要介绍几种产品类型和最新发展;(2)铅酸电池主要介绍其基本原理(3)密封Cd/NiOOH电池主要介绍电池中电化学反应原理和密封的设计要求,初步了解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4)MH/NiOOH电池介绍的内容与Cd/NiOOH电池类同,并通过对比说明MH/NiOOH电池可作为Cd/NiOOH电池替代产品的环保意义。

(5)锂离子电池是环宇公司的新产品,也是国际上正在产业化、商品化的产品,简单介绍一下基本原理和研发过程,使大家了解高新技术产品不仅要有理论研究结论作指导,同时要了解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决定产品质量的高低。

3简单介绍一个大学毕业生在环宇公司的前途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

化学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

化学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

化学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是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来源之一。

本文将对化学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化学电源的构成。

化学电源通常由两种电极和电解质组成。

其中,两种电极分别被称为阳极和阴极。

阳极是电池中的正极,它是一个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

而阴极是电池中的负极,它是一个还原剂,能够释放电子。

电解质则是连接两个电极的媒介,它能够传导离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当化学电源处于工作状态时,电解质中的离子会在两个电极之间发生电化学反应。

具体来说,阳极会接受阴极释放的电子,从而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会释放电子,从而发生还原反应。

这两个反应共同构成了电池的工作原理。

此外,电解质中的离子也会在两个电极之间进行迁移,从而维持电池的电荷平衡。

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经典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即锌-铜电池。

在锌-铜电池中,锌是阳极,铜是阴极。

当锌-铜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时,锌会氧化成锌离子,并释放出电子。

这些电子会通过外部电路流向阴极,从而产生电流。

同时,铜离子会在电解质中向阴极迁移,并在阴极上还原成铜。

这个过程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从而驱动外部设备的工作。

化学电源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干电池就是一种化学电源。

干电池内部的电解质通常是碱性或酸性的,能够满足电池的工作需求。

干电池广泛应用于遥控器、手电筒等小型电子设备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在工业中,化学电源的应用更加广泛。

例如,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性能的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能够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成为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来源。

总结起来,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组成,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源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化学电源基本概念

化学电源基本概念

比能量的应用:选择电池的重要依据
例:某一起使用电源体积限定:130mm×60mm×8mm 平均工作电压:13V 最大工作电流:250mA 工作时间:4h
电池能量=I×t×U=0.25A×4h×13V=13Wh 电池组体积=130mm×60mm×8mm=0.0624dm3 13Wh 体积比能量= =208Wh/dm3 0.0624 dm 3 查表:ZnHg 或ZnAg 电池
一、化学电源的概述
1 定义
电化学电池是一种直接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 优点
1、 能释放能源,又能储存能源; 2、 能量转换效率高,工作时没有噪音,无污染; 3、 工作范围广泛,对环境适应性强(耐冲击、震动、 在失重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4、 工作重要参数(电压、电流、容量及电池的形状) 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5、 携带方便,特别适用于移动式通讯交通工具上。
四、电池的主要性能 1、电池的开路电压
指外电路电流无穷小(电路断开)时两极间的电势差。 与正负极材料本性、电解质和温度有关
与电池的几何结构、尺寸大小无关
电池的额定电压(公称电压)
指某电池开路电压的最低值。 ZnMn干电池额定电压为1.5V,开路电压不小于1.5V
2、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即一定的温度和
充电也类似: 锂电池是1320毫安。
充电器输出DC:
USB:
350mA-±50mA
800mA
1320mAh 用充电器充电:充电时 间 3.8h 350mA 1320mAh 用USB充电:充电时间 1.65h 800mA 在实际中,充电时间比理论时间长,因为充电时有能量耗损,同 时电流有可能不稳定。
• 3 化学电源工作原理 电池要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化学电源说课稿

化学电源说课稿

化学电源说课稿一、前言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具有高效、便携等优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分类、制备方法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的知识,以期对同学们深入理解化学电源有所帮助。

二、工作原理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是将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电子转化为电能。

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能量、质量、电荷等变化,使得原初成分不同于反应后的成分。

这种反应是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之上发生的,因为氧化还原反应中将某种元素的电子从原子中转移到它周围的其他原子中,因此能够产生电流。

化学电源的核心是电化学电池,其中包括负电极、正电极和电解液。

电解液是由电解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溶液。

正负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同时将电池与外部电路连接起来,以便电子从负电极流向正电极,完成化学能到电能的转换。

三、分类化学电源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1. 按结构分类根据电池的结构,可以将化学电源分为基本电池和组合电池两种类型。

基本电池是指只有一个电池的电源,它是由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电解液组成的。

而组合电池则是由多个基本电池组合而成。

2. 按功能分类按照使用性能,可以将化学电源分为热电池、燃料电池、二次电池等。

热电池是指通过将两种不同金属连接起来并加热来产生电流的电池,这种电池是一种从热能中产生电能的装置。

而燃料电池则是利用燃料在电化学反应中产生电能的电池。

3. 按应用分类化学电源还可以按照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例如电子表、电子计算机、科学仪器、无线电、汽车、飞机等等。

其中,化学电池在远距离的空间飞行器和氧气的空气不足环境中非常有用。

四、制备方法化学电源的制备方法很多样,下面以锌-银电池为例,简单介绍常见的化学电源制备方法。

1. 实验原料锌粉、银粉、盐酸、硝酸、银纸、过滤器、吸水纸等。

2. 制备方法1.在实验室内,先将锌粉加入盐酸中,在通风条件下放置30分钟,一直到溶液变清澈为止。

化学电源技术的最新研究与应用

化学电源技术的最新研究与应用

化学电源技术的最新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能源技术层出不穷,其中化学电源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

它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便捷、环保等特点,在生活和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就化学电源技术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化学电源技术的基本概念化学电源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在电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红ox反应的原理,即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流。

化学电源现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充电电池,另一种是不可充电电池。

可充电电池有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而不可充电电池则包括铅酸电池和碱性电池。

二、化学电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1. 碱性电池技术碱性电池使用碳氢化合物作为主要原料,具有体积小、寿命长、价格低廉等优点。

目前,碱性电池技术的主要研究包括了改良电池中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等方面。

主要的应用有:家电、通讯、新能源汽车等。

2. 锂离子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是一种高性能可充电电池,其正极材料为氧化钴、氧化長崎以及磷酸铁锂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电池以及储能技术之一,而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手机、电动工具、消费性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系统是其主要应用领域。

3. 革命性液流电池技术目前,革命性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正逐步变得成熟,该技术通过在液体电解质中运行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力,同时使用同类离子吸附溶胶降低了系统损耗,实现了高效储存能源。

其应用领域广泛,可以用于家庭储能、电动汽车储能以及电网储能等。

4. 铁电池技术铁电池技术是一种新型存储器技术,它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非常适合在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的储能上使用。

铁电池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品质优良、使用寿命长、周期性能好、操作方便等。

随着铁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它将会在电力行业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三、化学电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锂离子电池技术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除了在工业和消费电子领域,它还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如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电池的放电 曲线,通常可以确定 电池的放电性能和电 池的容量。
1. 通常电池的放电曲 线越平坦、稳定、电 池的性能就越好。
2. 电池的容量大小。
电池的容量和比容量: • 电池的容量 电池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所放出的电量C,可以用安 时(Ah)表示。Ah表示1安培(A)电流放电1小时(h)。 1. 理论容量: 理论容量是根据活性物质的重量按法拉 第定律计算出的电量。 理论容量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例如:设某电池中的负极为 Zn,其重量为13.5克,求 锌电极的理论容量?

• •
本章重点:
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构成电池的必 要条件;化学电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化学电源的主要性能:开路电压和电动势的 意义及区别;内阻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工作电压及放电曲线的意义;容量、比容量、 放电时率与放电倍率,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 能量,高比能量电池的条件;功率及其影响 因素;自放电及其影响因素。
一、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构成电池的必要条件:
化学反应中的两个过程必须分隔在两个区 域进行。(区别于一般的化学反应)
物质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电子必须经 过外电路。(区别于腐蚀电池 )
化学电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 电极
• 电解质
• 隔膜
• 外壳
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以丹尼尔电池为例讨论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丹尼尔电池: (-)Zn│ZnSO4(c1)‖ CuSO4 (c2) │Cu(+)
按电解质的性质分:
• 电解质为碱性水溶液—碱性电池
• 电解质为中性水溶液—中性电池

• 电解质为酸性水溶液—酸性电池
• 电解质为有机电解质溶液—有机电解质电池 • 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电池
按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材料分:
• Zn-MnO2系列电池。
• Zn-AgO系列电池
• Cd-NiOOH电池
F2 2e 2F

=2.87V

电池的内阻:
• 电流通过电池内部时受到的阻力,也叫全内阻。
• 包括两部分: 电池的欧姆内阻 电极的极化所相当的内阻,也叫极化内阻
电池的工作电压及放电曲线:
• 工作电压
电池工作时两端的电压
• 放电制度 人为规定的放电条件称为放电制度 (放电电流、放电温度、放电的终止电压、 放电方式) • 放电曲线 用绘图的方式表示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Q理=13.5/32.69×26.8=11.1Ah
另外由于32.69克锌可产生26.8Ah的电量,故我们又 可以得到:
32.69克/26.8AH=1.22克/AH
或 26.8Ah/32.69克=0.82Ah/克 即理论上得到1Ah的电量,就需要消耗1.22克的锌或 消耗1克 锌就可得到0.82Ah的电量。 通常把输出1Ah的电量,理论所需要的活性物质的量 称为该物质的电化当量。有了电化当量,对理论电量的计 算更为方便了。 如上例: Q理=13.5/1.22=11.1Ah 2. 实际容量: 实际容量指在一定的放电制下(放电方式, 一定的电流密度和终止电压等),电池所能给出的电量。
电池的电动势的大小是通过电池热力学原理 理论计算获得,不能实验测定。即:
E


正极:aA ne cC 负极:bB ne dD
c d
G RT a c a d E=E ln a b 平 平 nF nF a a
A B
0 0 0 ( G ) ( G ) G 正 负 = 正平 负平 E nF nF
由此可以明确地看出,若正极的电位越正,负极的电位 越负,电池的电动势也就越高。 从元素的标准电位序来看,在元素周期表左上边的元素 (IA,IIA族)具有较负的电位,右上边的元素(VIA,VIIA族) 具有较正的电位。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电池可以得到较高的电 动势。
其中以Li的电位为最负:
Li e Li 平 =-3.045V (在酸性介质中)
负极: Zn-2e→ Zn2+ 氧化 正极: Cu2++2e→Cu 还原 电池反应: Zn+Cu2+→Zn2++Cu —成流反应
二、 化学电源的分类
按工作性质分:
• 原电池,又称一次电池
• 蓄电池,又称二次电池
• 储备电池,又称激活式电池
• 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 • 电化学电容器:超大容量或者超级电容器, 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电源;分 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
实际容量的计算:
(1)若是恒电流放电
QI =I t(AH)
t t
(2)恒电阻放电 由于恒电阻放电时,I 是不断变化的,故QR要通过积分 的方法计算:
V 1 t 1 QR Idt dt Vdt V平t 0 0 R R 0 R
电极反应:
Zn 2e Zn
2
从反应式知锌的反应电子数为2,故1克当量的Zn应为 65.38÷2=32.69克 另外由法拉第定律知道,1克当量的活性物质可产生 96500库仑的电量(96500/3600=26.8Ah),也就是该有 32.69克的Zn, 就可以产生26.8Ah的电量,所以现在有13.5 克的锌,理论上所能产生的电量应为:
• 铅酸电池
• 氢镍电池
• 锂离子电池
等等
活性物质的保存方式分:
• 活性物质保存在电极上 通常的一次、二次电池 • 活性物质从外边连续供给电极 燃料电池
三、 化学电源的主要性能
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动势:
• 电动势E:
电池两极断路时,处于热力学平衡状 态下,两极平衡电位之差。
开路电压V开: 电池断路时,两极的稳定电位之差。

氟的电位为最正:
若做成锂氟电池 2Li F2 2LiF ,其电动势可 达5.91V。这是化学电源中电动势最高的数值。 应当注意的是,在选择电极活性物质时,不能只看 平衡电位数值的高低,还要看(1)它在介质中的稳定 性(2)材料来源(3)电化当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Li-F2,若组成电池,它具有很高的电动势,但由于Li只 适用与非水溶剂电解质,F2是活性的气体,不易储存和 和控制,因而由单质Li与F2组成电池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