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气候变化PPT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火山活动:火山在历史上每个世纪平均都会发生几次喷发,都会影响几年 的气候变化,火山尘会阻断太阳辐射,造成气温下降。
⑤ 洋流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北大西洋、北冰洋的温度涨落。 ⑥ 人为因素:燃烧化石燃料,制造水泥,排放了大量的CO2和飘尘,此外还 有土地利用、臭氧层破坏、畜牧业和农业活动、森林砍伐等,都会对气候 有不同范围的影响。
两图为《清明上河图》 表现出的汴京繁荣。运 河漕运是汴京繁荣的主 要原因之一,而漕运的 发达时以在中国西北在 气候条件恶化条件下的 经济衰落为背景的。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在近2000年间,以1230年为界,前期相对温暖,后 期相对寒冷。这就是说,880年至1230年这300多年间是 一个气候转折的过渡时期。不过,以今天的气候标准来看, 这仍是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即我们指的中世纪温暖 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个时期是一个由温暖湿润转向 寒冷干燥的转折时期,其中8世纪中叶和12世纪是这300 多年间两个比较明显的突变时期,而12世纪的突变在尺度 上应比8世纪更大。
原因:气候变化引起部分地区森林面积缩小,迫使猿从树 栖生活转向草原、灌丛生活。 影响:使部分猿类空出前肢,促进手的变化,便于而后的 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6.关于人类产生的学说
①劳动创造说
②冰川外因说
③气候变化说
7.冰后期的环境变化和影响
环境变化:气温转暖,降水量增加 影响:有利于各个地区旱地农作物的生长,有 利于人类原始发展,给中国新石器文化的繁荣 创造了条件
五代以后,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核心地区也越来越靠近东 部,威胁中国南方的北方游牧民族也在向东退役。与之相应的 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东亚民族的战争舞 台整体东移,这里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历史人地轨迹。 历史气候研究表明,近2000年中国历史气候,前1000年 相对温暖湿润,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五代以后,在这样的环 境背景下,北方民族辽、金、蒙古、满人入主中原建立政权。
(八)气候对北部农牧界限的影响
1.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发展,使黄河流域以农 耕为主。 2. 东汉时期,北方民族南下,使农牧区界线被打 乱,形成一个农牧业杂处的交错过渡带。 3. 唐农耕区与半农半牧业的界线有所北移,使唐 代农耕面积扩大。
二.寒暖交替对先唐时期文化的影响
(九)温暖湿润气候对唐代农业经济影响的 表现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气候变化对蒙古帝国兴衰的影响
在蒙古帝国西征之前以及西征过程中,当时 欧亚草原气候暖湿,既没有出现显著的干旱也没 有突然降温的证据,因此,前人关于蒙古西征源 于当时草原气候恶化的认识可能与事实相悖。但 可以知道:暖湿气候为蒙古帝国的兴起与西迁提 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征战带来了便利。
图为秦时兵马俑图,体现了强大的秦 王朝的气度,而这种强大的基础是温 暖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农耕文明。
二.寒暖交替对先唐时期文明的影响
(二)黄河文明产生的有利条件
1.气候条件:全球气候转向干燥,大陆性特点显著, 但黄河流域的气候在当时还属于比较湿润的。 2.土壤条件:黄河流域为黄土,土质疏松,对旧石 器时代的人来说易于耕种。 3.地形条件:黄河流域地貌复杂,不仅有黄土高坡, 还在其间夹杂着盆地、谷地、平原。 4.植被条件: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间,黄河流 域有良好的植被覆盖,还有沼泽。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3.第四纪气候
第四纪是距今约200万年前 开始的,是地球历史史上最 近一次大冰川期,大冰期由 冷暖干湿交替出现的亚冰期 和亚间冰期组成。
世界大陆有32%的面积被冰 川覆盖,在高山地区都出现 了大量冰川,气候寒冷,平 均气候比现在低8℃~12℃; 在间冰期中,气候温暖,北 极气温比现在高10℃以上, 低纬度地区气温也比现在高 5.5℃。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三)明清小冰期(1500-1850)与社会变动
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有“明清小冰期”之称。 有的专家认为,16世纪至17世纪这个小冰期是因为整个银河系、 太阳系、行星处于不同位臵Fra Baidu bibliotek使引力、电磁场、宇宙线、宇宙空 间物质密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故又称为“明清宇宙期”。
南宋
元 明
金(女真)
蒙古 瓦剌、鞑靼、女真
南移东迁
南迁东移 北移四面扩张

满族
南移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图为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与移民、战乱关系图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二)南宋以来长达800年左右的寒冷期对中国历史 进程影响
1. 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处于一种高雅状态,威 胁中原农业民族。 2. 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史时期我国北方汉族地区的农业形态也受到极大的破坏,使中
国北方从经济上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的力量,穷于应付 游牧民族南下的威胁;经济越来越困难,也加重了内乱,戎马
蹂躏,更使北方汉族地区经济衰落。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中国历史上南下中原农业区的核心游牧民族活动范围变化表
朝代 秦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隋 唐 五代 北宋 民族 匈奴 匈奴 鲜卑 鲜卑 多民族 东突厥 西突厥 回纥 契丹 辽(契丹) 北移西迁 南移东迁 南移东迁 南迁 西迁北移 北移 南移东迁 南移东迁 变迁
以上资料由莫宇利整理 参考文献:《中国历朝气候变化》
葛全胜等著
名词解释 • 冰后期:第四纪在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全新世时期,这个时期是在经
历一个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为冰后
期,这时期,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 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5000年,世界进入一个温暖湿润的时 期,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距今7200 年至6000年),古代人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许多人类文化的出现都 有明显的体现。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都 是其代表,同时许多无人区也出现了人类。
灾时期。
历史气候资源的收集方法
我国历史气候史料的丰富是世界各国都不能企及的。龚高 法等认为, 它的来源包括四个方面: ①系统的观测资料; ②水、旱、霜、雪、雹等异常气象记载; ③各种自然地理因子的记载; ④物候、生物分布和农事等记载。第一类资源从天气日记、 雨量观测记录、雨雪分寸记录和晴雨录中去收集;第二类 从二十四史、诗文集、地方志和类书中收集;第三类从笔 记、游记、地理书和类书中收集; 第四类从历书、古农书 和医书中去收集。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清代可分为短暂气候寒冷期、前中期气候相对温暖期和中后期 气候寒冷期三个阶段。 清代温度变化在空间上存在两个特征:一是全国各区域温度变 化趋势基本一致;二是西部、华南地区与东中部地区温度变化 位相相反。 明清时期处于一种灾荒、动荡、迁移的情况,农民为生存 挣扎,农业技术的革新环境受到影响;人口膨胀问题使依靠土 地资源以拓荒为主的投入成为满足生存的主要手段,减少投入 而提高效益的技术创新诱发性因素受到抑制,技术投入就更加 不足,这些都成为明清以来综合国力在世界日益下降的重要原 因。
二.寒暖交替对先唐时期文化的影响
(七)气候对先唐时期文明影响的表现
1. 夏商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促使农业的 发展,社会稳定。
2. 西周时期,在西周末年出现寒冷期,气候干燥寒 冷,农业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3. 春秋战国,秦、西汉温暖时期,政局稳定,存在 时间长。 4. 东汉和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存在时间短。
二.寒暖交替对先唐时期文明的影响
(三)《禹贡》九州土壤考证表
二.寒暖交替对先唐时期文明的影响
(四)长江流域文明萌芽的表现
1. 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中已有大型建筑和文字。
2.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表明,在公园前12世纪已有城 墙、青铜器、陶器。
3. 成都十二桥商代陶轮上有早期巴蜀右文字。
(五)长江流域文明产生的条件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2.地形平坦,地势低平。 3.河流流量比较稳定,利于灌溉。 4.植被覆盖率高。 5.土壤肥沃。
二.寒暖交替对先唐时期文化的影响
(六)先唐时期气候变化
1. 夏商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温暖湿润。
2. 西周时期出现寒冷期。
3. 春秋、战国、秦、西周又是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 4. 东汉时期又出现一个寒冷期。 5. 魏晋南北朝继续处于一个寒冷期
1. 造成农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
2. 种植北界北移,产品出现多样化。
3. 使可供农牧生长时间长,生长周期缩短,熟制和复种指数 提高。 4. 农作物单产提高,粮食总量增加。 5. 水利建设发展迅速。 6. 为南方地区的开发提供保证。
以上资料为文敏整理 参考资料:《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程明道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邹逸麟
⑧1400年到1900年的明清宇宙期。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2.引起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
① 大陆漂移:造成陆地和海洋位臵和面积的变化,会影响全球大气环流,从 而产生全球或区域性的气候变化。 ② 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最主要的外来能源,太阳活动不论长期或短期的变 化,都能影响地球的气候。 ③ 地球轨道变化:运行轨道的椭圆度、地轴倾角和地轴的进动三种变化。三 种变化结合形成米兰科维奇循环,是地球产生冰河时期和间冰时期的主要 原因。
图为第四纪冰川遗址公园:大青山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中国第四纪地质图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4.新生代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影响
①大面积冰盖的存在改变了地表水体的分布。 ②冰期时的大冰盖引起了地壳均衡运动。 ③冰期改变了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大量喜暖性动 植物种灭绝。
一.气候的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5.新生代第四纪人类的产生
明代中国东北部地区气候总体偏冷
1. 华北地区气候1400年前相对现在来说较暖,1400年至1500年 偏冷,1500年后大约存在近70年的相对温暖期,1570年后则 变寒冷。 2. 华中、华东地区中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5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 上半叶有暖—冷—暖—冷的四个阶段,在洪武至永乐中叶,该地 区气候在总体上较为温暖,到了15世纪,该地区的寒冷事件记 载增多,说明气候相对寒冷。 3. 华南地区气候总体呈现略冷的特点,冷暖时间出现时间大多之后 于华北、华中、华东地区。
第一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二.寒暖交替对先唐时期文明的影响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一.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
1.距今万年中国的气温波动
①距今8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 ②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第一个寒冷期。
③春秋开始到西汉末年的温暖期。
④东汉到南北朝的寒冷时期。 ⑤唐北宋温暖期。 ⑥1000年到1200年左右的南宋温暖期。 ⑦1200年至1300年的元代温暖期。
以上资料为辛召整理
二.寒暖交替对先唐时期文明的影响
(一)黄河文明的产生
1. 距今5000年,从地中海到 印度地区由湿润 → 干燥的 转变,出现荒漠化,大河则 成为文明的发祥地。
2. 距今4000年,气候干燥寒 冷,疾风气候变迁,大陆性
加强。
3. 公元前2100--前1800年中 国北方出现了由洪水 → 干 旱的过程。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一)历史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周期性南迁
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往往是以这些地区的寒 冷气候为潜在动力,故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南 迁高潮对应着千年尺度的寒冷期。 必须指出的是,历史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对中国北方 汉族人口东移南迁的作用不仅仅是在于战乱对北方地区经济的 极大破坏,极大地分散了统治者的治国精力,而更重要的是历
• 中世纪温暖期:是指处于600年到1000年左右间的一个相对温暖湿润
的时期。这是一个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的转折时期。 • 南宋寒冷期:1100年至1200年的寒冷时期,这次12世纪的气候转寒
标志着中世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后气候虽有反复,但总体看来是以寒
冷为主。 • 明清宇宙期:从1400年到1900年,又称“明清小冰期”,为低温多
三.宋元明清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动
气候变化对清农业的影响
占城稻的推广: 占城稻生长期短,早春播种可在时间上避开 旱涝灾害多发的夏秋之交时段,使得收成有所保 障;同事,占城稻收割之后较长时间内光热条件 仍极优渥,使得收割其稻茬复生再结实或种植其 他作物成为可能;此外,占城稻较粳稻出米多, 质优价廉,迎合了中产以下家庭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