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简单了解古代传说故事,如《白蛇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白蛇传》的故事情节。
2.熟悉古文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传说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2.通过古代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广度。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教材。
2.多媒体课件。
3.各种学生互动游戏或活动。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课的故事内容,并向学生简单介绍《白蛇传》。
2.教学展开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白蛇传》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聆听,了解故事的背景及主要人物。
2.分组讨论故事情节,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朗读。
3.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品味能力。
3.活动设计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白蛇传》的感想。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故事人物,体验故事情节。
4.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白蛇传》的读后感,并做一幅插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白蛇传》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的讲述和学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设计,促进了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共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共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自画像的概念,明确自己的特点和优点;2.能够通过文字描写展现自己的特征和个性;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的意义和方法,进行写作表达;2.教学难点:如何用文字描绘自己的特征和个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笔、教学PPT;3.学生自备:笔、纸。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名人的自画像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并引出本堂课要写自己的自画像。
学习与讨论(15分钟)1.讲解自画像的写作要点,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2.学生观察自己的相片或面镜,自行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老师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词。
产生思路(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收集归纳各自的特征和性格特点。
任务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辅导下,写一篇《我的自画像》。
第二课时学生展示(15分钟)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写的《我的自画像》,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
修改完善(20分钟)老师就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修改完善,着重指出表达不清晰的地方。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
五、课堂作业1.完善并修改自己的《我的自画像》;2.背诵你的自画像,准备口头展示。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两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以上就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共2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
注意:每个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流程和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第七单元学习目标一、单元简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伟大的品格”,围绕这个主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
这四篇课文题材不一,囊括中外,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伟大品格的感染力。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的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题:古诗三首:本课是三首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塞下曲》《塞下曲》赞美了守边将士慷慨出击、不怕环境的恶劣,随时准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
《墨梅》寄予了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文言文二则:本课是两篇文言文,《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将萤火虫当作灯来看书,勤奋好学的故事。
《铁杵成针》讲述了少年李白受到老妇人铁杵磨成针的启发,发奋读书,完成学业的故事。
“诺曼底号”遇难记:本文讲述的是“诺曼底号”邮轮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所有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牺牲了的故事。
黄继光:本课展现了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继光舍己为人、崇高的爱国精神。
二、学习目标1.认识3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按要求背诵古诗和文言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积累四则以自强为主题的名言警句。
4.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从中受到启发。
5.完成本单元习作,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三、教法与学法本单元的课文,重在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单元课文题材多,古诗和古文教学要讲解背景,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现代文则要引导学生品析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这些描写中所体现出的人物品质。
第七单元 习作: 我的“自画像”(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同步作文(部编版)

记得有一次,小章同学缺一幅美术作业,身为美术课代表,我以火箭般的速度跑到 动作 她跟前,扯开无敌雷鸣大嗓门开吼:“你的美术作业在哪里?”谁知,小章同学好像梦游一 语言
样,根本没有听到我的话。于是,我又扯开嗓门重复了一遍:”喂,你的美术作业在哪里?”
半天工夫过去了,她才回过神来。我简直要崩溃了,所有的头发都竖了起来,不耐烦地 神态
事例1(略写):收藏了很多书;看书很专心。
因为看书,她常常会忘记一切。记得一个星期六,她和朋友约好去公园玩,可 到了规定的时间她还没过去。朋友左等右等不见她的影子,朋友想:“她怎么会失信呢? 她可是个说话算话的好朋友。一定又是在看书忘了呗。”朋友急忙来到她家,进了她 的房间,只见她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连朋友进去也不知道。“你怎么不去公园啊? 朋友有点不高兴地说。她听得一脸迷惑,接着就恍然大悟了,红着脸连声说:“对不起, 对不起!这本书太引人入胜了,我就一时看得入了迷。”“你呀,真是小书虫 。”
我的“自画像”
猜一猜——我是谁
我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 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 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 不长。
猜一猜——我是谁
我,全身灰色,脸上有一条长 长的伤疤,眼睛时常滴溜溜地转, 左耳缺了一块,大嘴巴里也缺了 一颗牙齿。
为什么前一则猜不出,这则可以猜出来?
浏览习作习作提示, 试着圈出表明习作要求 的关键句。
1.写外貌要有特点
《“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是如何描写舍己为人的哈尔威船长的?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 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运用修辞手法,表现了船长镇定自若、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的 精神。
下面的语段如何描写“我”眼睛小,瘦的特点?
我呀,矮矮的个子,小小的瓜子脸,淡淡的眉毛下长着一双 从早到晚都像没有睡醒似的小眼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25《挑山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准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领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识字、句子、阅读和表演,培养学生双手工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学会读通课文《挑山工》;2.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中心。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反映出的感情;2.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准备1.课件:《挑山工》教学课件;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本、课外辅导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视频等方式引入《挑山工》中的主要情节,在学生心中勾勒出一个蓝天、白云、村庄、山岗的生动形象。
2. 朗读课文老师帮助学生朗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文章中的主要情节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4.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挑山工》中的故事情节,让他们更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
5. 总结讨论在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故事中的中心思想和主要道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挑山工》;2.概括文章,写一篇小结,包括故事经过和主要道德。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挑山工》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是本节课《挑山工》的教案,通过细致的教学安排和合理的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品质和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四课时教
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爬山虎》展开,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爬山虎的生长习性和生活习性。
2. 学习目标
•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所学的知识。
3.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关键词汇。
4. 教学难点
•对爬山虎的生活习性进行理解和归纳。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
•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示爬山虎的形象,引导学生猜测主题。
2. 学习内容呈现
•朗读课文《爬山虎》,学生跟读。
•教师解释生词、短语,确保学生理解。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和学习兴趣。
4. 合作学习
•学生互相合作,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点。
5.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
•讨论爬山虎对环境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观点。
三、教学反思与展望
本节课主要围绕爬山虎这一生物展开,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
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地考察、小组展示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同时,也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第七单元所学的语音、词语、句子和词汇。
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表演故事。
4.能够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句。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表演。
2.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3.学会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包括语音、词语、句子和词汇。
•教师准备好课文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朗读。
2. 学习内容•讲解课文主题并领会文章主旨。
•逐段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3.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朗读表演课文,模拟情景演示。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理解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内容,准备提问和讨论。
2. 学习内容•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教师指导演习和调整。
•老师讲解课文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3. 练习环节•学生书写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句,着重训练正确的笔画和字形。
•学生小组展示书写成果,互相交流和指正错误。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馈1.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
2.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3.教师整理学生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准备。
六、教学总结1.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表演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单元内容。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想象力的重要性
2.能够运用形象生动地描写人物形象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如何描写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描写人物形象
2.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展示自己的创意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小兔和小猫》
2.图片素材
3.录音设备
4.课堂展示道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谈论人物形象特点,引出本节课主要内容。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第三步:示范描写
教师以一个生动的形象为例,展示如何描写人物形象,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第四步:学生练习
1.学生独立练习描写另一个人物形象。
2.学生互相交流、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步:展示成果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写作品,班级共同讨论、评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形象生动地描写人物形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需要更多引导和激发,下节课将针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改进。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的作品整理,提交给老师。
2.自主练习描写其他人物形象,下节课展示。
以上即所列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作文一、习作内容解读老师:老师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
1.本次习作,安排了写“我敬佩的一个人”的内容,要求我们进行习作指导。
2.可以写的人物的范围没有限定3.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人物的精神品质。
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老师:老师们,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1.深刻体会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2.学会在描写时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加入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学会评改写人的作文。
二、习作备课准备青年教师朋友: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呢?老师: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生活细节描写·什么是人物特点2.关于口语交际课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
他可能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选择其中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
如果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说一说。
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2.搜集相关的作文,阅读体会写作方法。
三、备课策略思考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老师: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求:一是选择身边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二是如果觉得人物的其他品质有可敬之处。
四、教学指导策略预设如下:本次习作教学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要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进而拨动学生乐于想写作的心弦。
在指导写作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敬佩”一词来指导学生确定对象,选择材料,注意详略得当,并且教给学生怎样写好一个人的写作方法,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典型事例来表现这个人,其间,应有教师的知识传授,下水文、游戏等一系列情节的展现。
学生在一系列的理解、筛选、畅所欲言当中渐渐打开写作的大门,思路越来越清晰。
本次习作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分组,每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并进行组内评比;第三,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就所写的人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具体进行评价。
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让学生明确:第一要通过具体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第三,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五、教学旅程第二站──指导预设兼方法点拨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应该安排哪些教学环节呢?老师: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思路7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敬佩?这次,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同学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2.同学们交流自己敬佩的人是谁。
他有什么特点值得敬佩。
3.同学们敬佩的人真多,我相信大家经过学习和练习,一定能完整今天的写作人物。
写的好的同学将获得小作家奖。
同学们想不想当小作家?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习作欲望,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思想,这就是学生习作的快乐之本。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老师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诗句,帮助大家搜集了一些写人的成语,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注意说出为什么喜欢。
亭亭玉立风华正茂文质彬彬仪表堂堂格外健壮外貌丑陋举止文雅汗流浃背前俯后仰昂首挺立攥拳击掌揎拳撸袖卷袖摩拳扬手拍掌搓手呵气拍手打拳攥紧拳头挥手致意招手示意握手言欢低头沉吟点头微笑摇头晃脑埋头苦干垂头丧气浑身颤粟浑身乱颤体如筛糠战战兢兢瑟瑟发抖轻移脚步大步匆匆大步流星大步飞奔大步腾腾欢天喜地赏心悦目心神振奋春风满面心旷神怡谈笑风声开怀畅笑心花怒放大快人心欢欣鼓舞兴趣盎然乐不可支放声大笑嫣然一笑热情洋溢心满意足欢欣鼓舞春风得意2.为了帮助大家写出好作文,老师特意搜集了一些描写人物的诗句,大家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那一句。
《陌上桑》中侧面衬托罗敷貌美的诗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计意图:成语点睛,引导学生丰富词汇;诗句引趣,指导学生了解写人的方法,积淀文学素养,通过学生的“嘈嘈切切错杂弹”的议论纷纷,以纠纷案学生的习作情趣。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小游戏:猜猜他是谁。
师:同学们,作文来源于观察,你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
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机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然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我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
(按一定顺序,完整地观察、描述老师。
)总结顺序: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来观察描写,渗透抓外貌特点来描述一个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谈老师,现在也谈谈你们,谈谈你周围的同学,可以用刚才观察描述老师的方法来说说他的外貌、他的样子。
但是不要说出它的名字,让老师、让同学们猜出他是谁。
小游戏:学生说本班学生外貌特点,教师和其他学生根据学生的描述猜出他的姓名。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习作情趣,指导学生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
为下面的习作做好了铺垫。
一、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1.师:写人,就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任务的特点。
请大家抓住“敬佩”一词展开讨论。
“我”为什么敬佩他(她)?他(她)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事让“我”敬佩?2.学生发言,老师归纳: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刻苦学习、能歌善舞等等。
3.请大家根据你所选择的人物的特点,回忆人物的有关特点事例,一件事或两件事都可以,回忆的越具体越好。
同学之间互相说说你打算选取哪几件事来记叙你敬佩的人。
4.师:同学们,“敬佩”一个人,说明这个人有很多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的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地去写,写你最敬佩的那一方面,并且要用一二件事突出表现他(她)的好品质。
比如,你要赞美的人物的特点是拾金不昧,你要钻则意见拾金不昧的事例来写。
这种方法就是:人物特点→具体事例(先概括后具体写人)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5.师: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身上还有许多许多是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看,更应用心去体会。
比如我们要写人是一个同学,你佩服他能歌善舞,你应该通过具体的事儿,让别人读了特别感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怎样才能写好具体事例呢?或者说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述呢?请大家联系学过的课文说一说。
6.学生交流,老师总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细致地描述,突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总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
只有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7.具体事例指导。
教师表演(一母亲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孩子放学,她走来走去,时常看表,孩子出来后,妈妈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
)师: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妈妈很焦急,而且她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那你能把刚才看到的一幕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吗?平时你注意过这样的动作举止吗?注意好词佳句的运用来表现出这种焦急和爱。
8.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从具体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方面来具体描写一个人。
9.组织学生讨论,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作文,要重点写好几部分,怎样突出人物的品质等,互相启发。
在心里想好写作提纲,小组内交流体会。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根据特点选生活素材,指导选材,要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引导学生择取最能反映这个人让人敬佩的事例来叙述,形成生命的律动和个性的张扬。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1.为了写好这篇作文,老师特意写了一篇下水作文,请大家欣赏。
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一段文章,说一说您的理解。
展示下水作文:可爱的小虎子我的邻居家有一个孙孙,名叫小虎子。
听,多帅的名字呀!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
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
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我佩服小虎子的顽皮。
每当见了我,他总要搂着我的腰,大声说:“好爷爷,亲爷爷,还有那个老爷爷。
”惹得我们全家人哈哈大笑,别人说他有多动症,“不会走路,只会跑”,我觉得也是。
我还佩服小虎子很爱好画画。
每次我到他家,他总缠着我,要我教他画画。
他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
“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
”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
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我更佩服小虎子会作打油诗。
自从小虎子上学以后,每学一首古诗,他总改成自己写的诗。
就拿《春晓》这首诗来说吧,学了《春晓》这首诗,他就在家里左思右想,最后终于想出来了──《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听,多有趣呀,调皮的虎子又增添了几分幽默色彩!小虎子实在太天真了,太活泼可爱了,虎头虎脑的,怪不得小名叫虎子呢!2.学生读后讨论。
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和内容(特点和事例)两方面探讨。
设计意图:老师的“下水作文”自然算不上“典范”,却给了学生很大的鼓励。
“下水作文”的设计和写作,首先能增强老师作文教学的信心,增加老师的写作体验,在指导、批改、讲评作文时,就可能避免“公式化”、“雷同化”。
其次,能锻炼和培养老师具有稳定的创新品格。
最重要的是,学生从中能够获得感性启发,并受到老师的人格鼓舞。
另外,这样的教学过程始终能贯穿民主活跃的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开启学生心智。
3.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一个小学生写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