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商业综合体案例分析讲解
国外主题购物中心经典案例解读

国外主题购物中心经典案例解读购物中心的市场定位体系往往是建立在严谨的市场调查和对自身项目把控的基础之上。
这样做虽然足以保证购物中心的定位精准,然而如果仅仅满足于此而使项目缺少具有创意元素的主题支撑,把购物中心的功能仅仅局限于商业消费的最终结果往往只能是让购物中心流于平庸。
目前,就国内的购物中心而言,大多数仍然停留在缺少主题特色的时代。
如何突破千篇一律的平庸,从一大堆的购物中心项目中脱颖而出,已在欧美、日本等地成熟运作的主题创意购物中心的开发模式值得借鉴。
引语近年来,“购物中心”、“shopingmall”铺天盖地席卷全国,然而当“一站式消费”、“多元业态”、“商业综合体”已经不再是新鲜的概念,审美疲劳便成了一个不争的现实。
事实上购物中心本身只是代表未来主流形态的一种商业模式,当神秘的光环褪去之后,本身已经不再具有诉求力量。
因此,购物中心的商业定位不仅要尊重市场,遵循商业发展规律,更应该注入创意主题元素,为购物中心的长期运营注入永续动力。
本期我们将与读者共同分享几个主题塑造比较成功的案例。
MBA课堂开通以来,收到了业界的广泛反馈。
我们希望本栏目能够成为业界思想与实战的交流平台,如果您对我们的栏目或者商业地产的实战运营有自己的见解,请及时联系我们,与大家共同分享。
凯撒宫购物中心重现经典文明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凯撒宫广场以北的凯撒宫购物中心,汇集了大量一线品牌与大量的高档餐饮娱乐经营商家。
每天吸引近5万客流,平均每平方米年营业额超过13000美元,作为大型购物中心,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成就。
而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主题创意的成功开发,创造出一个经典文明重现的主题购物中心。
不论是一期的古罗马文化的移花接木,还是二期的亚特兰蒂斯的传奇再现,都让凯撒宫购物广场远远超越了传统购物中心的境界。
古罗马风情再现凯撒宫购物中心一期以古罗马文明为主题元素,顾客一进入凯撒宫购物中心,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的地中海漫步徜徉。
古罗马城市建筑景观。
商业综合体(HOPSCA)经典案例研究与分析

INVESTMENT
2.1.1 商务 商务是现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操纵着城
市大部分资金流和物流方向。一个区域 空间能否提供充分、便捷的商务空间, 决定着这一区域的城市地位和功能。 城市综合体应用高规格空间满足不同企 业的商务需求。
LVG
INVESTMENT
2.1.2 商业 商业零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济、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里,享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 于是城市综合体便应运而生。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聚集的产物 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因
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聚集体,当人口聚集、用地紧张到一定程度的 时候,在这个区域的核心部分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综合物业。 ① 城市形态的表现 在城市核心区域为了降低综合商务成本而为之,比如在一幢高 层建筑内集合办公、餐饮、商业等服务场所的独栋式综合建筑体。 这种综合建筑体也属于城市综合体。 ② 经济形态的表现 随着开发商开发规模的不断增大,规划了办公、居住、商业设 施等多种独立场所,并通过一个连廊或其它各种形式将它们联结在 一起,形成新型的独立式的城市综合体。
当下的中国房地产,对城市综合体有一个
约定俗成的定义,从产品形式讲一般是有五
种,酒店、写字楼、商业、公寓和住宅,称
为4+1模式。
国外城市综合体的英文名为hopsca,是英
文单词hotel(酒店)、office(写字楼)、
park(公园)、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
H是 Hotel
convention(会议中心、会展中心)、
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 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
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 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 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 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 发达城市,在功能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 有所侧重,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 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
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赏析

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赏析在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案例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赏析。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的简要描述:1.伦敦格林威治大卫街商业综合体:该商业综合体位于伦敦繁忙的格林威治大街,占地面积约10,500平方米。
设计师巧妙地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了一个融合风格的商业空间。
综合体包含了购物中心、餐厅、办公空间和住宅等多功能区域,并且设有露天广场和公共花园,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
2. 纽约摩天大楼 Hudson Yards:Hudson Yards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西部的重大开发项目,占地面积约一百八十英亩。
该综合体包括零售区、办公区和住宅区,并且还设有一个顶部开放空间,可供游客观赏城市风景。
Hudson Yards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
3.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作为上海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融合了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概念。
该商业综合体包括酒店、购物中心和办公空间,设计精美的室内空间展示了高品质的奢侈品牌和时尚潮流。
商业综合体位于壮观的外滩地区,拥有壮丽的黄浦江景色,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热门目的地。
这些国外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在于他们综合了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个功能,为城市和市民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和体验。
同时,它们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建筑风格与城市历史背景相呼应,并利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结合,并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独特而创新的设计。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资源节约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东京六本木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东京六本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日本东京六本木城市综合体考察报告杨宝民一项目简介东京六本木新城是东京着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该项目在2003年4月开业,目前已经成为了外地游客去东京必到的综合商业设施,坐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下车就可到达。
日本东京的六本木新城是日本森建筑公司的一个马拉松项目。
在这个项目的初期,许多人都对这个项目持悲观态度,预测这个项目可能太大了,或者它对于日本传统来说,变化太大、太突然。
同时人们也怀疑建造这样一个项目的时机不对,因为那个时候日本正处于一个最长的衰退期。
长达17年的运作,是任何一家国内开发商都不可能做到的。
其敬业精神,为后代留下一点有价值东西的负责态度,是国内开发商所欠缺的。
森稔社长要整个团队坚持不懈地追求品质,树立世界一流品牌,这也是森大厦株式会社感到自豪的信念。
图1六本木新城在东京的地图位置发展商简介:森稔,森大厦株式会社社长。
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出资兴建了上海森茂国际大厦,该公司一直在日本东京的中心地区从事城市开发事业,上海国际森茂大厦是其在海外进行正式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
森大厦在上海投资的第二个项目是世界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建设。
图2空中看东京六本木项目考察的启发不仅在项目技术层面,而且要深入思考我们对留下对后代有价值建筑及商业文化作品的负责态度与敬业精神,提醒我们在前期投入足够的精力和心血。
17年的坚韧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总体规划设计特点城市设计与项目设计相互结合,充分利用地铁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园林设计立体化,整体设计趣味化,具有丰富的设计内涵。
(一)总体布局—酒店与购物中心形成综合体图3项目总体布局示意图(二)建筑设计特点美国JERDE建筑事务所负责六本木购物中心及公共空间设计,JERDE在购物中心设计中非常注重将项目设计为旅游目的地,立面变化丰富,不断让顾客产生好奇心,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很多游客停留一天还没有单调的感觉,实践证明JERDE 的设计思想是成熟的。
国外城市中央商务区案例分析 芝加哥 新宿CBD

商业区街道环境整治情况:大和证卷街
My lord 街区改建:壁画与桁架增加艺术气氛
新宿地下空间
1.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效缓解了地上设施的压力 新宿商务区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利用十分广 泛。一是注重地铁的建设。地铁的建设贯穿整个商 务中心区,大型的公共场所,如高层的办公大楼、 大型百货商店等为提高本身的可达性以及便于疏散地面的人流,把出入口和营业厅与附近的地铁枢 纽相联通。由于地铁和与其相联的地下人行道成为人流的集中点和转折点,这样就为零售业和其他 购物中心等提供了大量的人流,繁荣了地下商业街。如在1970年后,新宿就建成了贯穿新宿车站东、 西两侧商业街区的都会地下步行道,到90年代,新宿地下商业空间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其中商业街 近7000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商业街。二是地下空间发展趋向深层化、立体化。随着商务中 心区地下空间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地下空间的发展趋于深层化、立体化,同时设计质量越来越高,抗 灾能力越来越强,并且在立法、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较健全的体系。三是注重地 下空间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地下商业街,还是地下人行道在空气质量、照明乃至建筑小品的设计上 均达到了相当于地面空间的质量水平。四是重视地下市政设施的开发。新宿商业中心区在地下停 车场、地下储罐、地下热电站等市政设施方面也有相当数量的开发。 2.
国外城市中央商务区案例分析 芝加哥 新宿 CBD
案例研究1
• 芝加哥CBD
芝加哥 Chicago 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位于 伊利诺伊州东北部,世界第一大淡水湖密西 根湖西南端与芝加哥河交汇处,芝加哥是美 国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及光纤通讯枢纽, 五大湖地区最大的湖港,全美冶金和机械制 造、金融贸易、文教中心。芝加哥位于美国 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发 展条件,在美国的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 略地位。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商业综合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更是为城市带来了活力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家国内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深圳华强北商业综合体。
这个项目位于深圳市华强北商圈,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包括商场、办公楼和酒店等多种功能。
在设计上,该项目以现代风格为主,体现了城市的时尚和多样性。
商场部分采用大开放空间的设计,营造出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同时还设置了休闲娱乐区域,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
办公楼部分则采用了独特的外立面设计,使整个建筑在商圈中能够引人注目。
酒店部分则注重舒适度和体验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设施。
整个综合体的设计将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购物、工作和休闲空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国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纽约时代广场。
作为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时代广场是一个集商场、办公楼和娱乐场所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该项目位于曼哈顿中心,是世界上最繁忙和知名的商业区之一、时代广场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楼体外立面的巨大广告牌,成为纽约最具特色的地标之一、商场部分包括世界知名品牌的旗舰店,满足了人们的购物需求。
办公楼部分提供了高品质的办公场所,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娱乐场所则包括电影院、剧院和音乐厅等,吸引了大量观光游客和文艺爱好者。
整个综合体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感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中心,更是一个集休闲、工作和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综上所述,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各有特色,但都注重了人们的需求和舒适度。
这些设计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启发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多功能的商业综合体,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经济效益。
经典商业街的案例分析

经典商业街的案例分析引言经典商业街是城市中繁华热闹的商业区域,其独特的设计和多样的商业活动使之成为吸引人们前来购物和娱乐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经典商业街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因素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案例一:纽约第五大道纽约第五大道是世界著名的商业街,以其高档奢华的购物体验而闻名。
这条街道上聚集了许多国际品牌的旗舰店,吸引了无数购物爱好者前来消费。
除了零售商店,第五大道还拥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艺术机构,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洛克菲勒中心。
这些文化设施的存在为第五大道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和客流量。
纽约第五大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定位和品牌价值。
这条街道以高端及奢华为主导,吸引了众多高消费人群。
此外,大量的文化设施也为第五大道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购物和文化娱乐的综合体。
案例二:东京银座东京银座是日本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以其多样化的购物选择和独特的购物体验而闻名。
这条街道上有许多国际品牌、高级百货和店,吸引了大量的购物者。
东京银座还有许多世界级的剧院和艺术场所,如新国立剧院和银座三越美术馆。
这些文化设施的存在为银座打造了高雅和艺术氛围。
东京银座在吸引游客和购物者方面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丰富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购物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价格和风格的商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银座还有许多高级餐馆和咖啡店,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用餐场所。
案例三:上海南京东路上海南京东路是中国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被誉为“东方第一街”。
这条街道集中了许多知名的国际品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购物者。
南京东路以其充满现代感的建筑和多样化的购物选择而受到青睐。
此外,街道上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如外滩和和平饭店,增添了街道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上海南京东路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多样化的购物选择。
这里不仅有高档奢华品牌的旗舰店,还有许多时尚潮流品牌和本土特色店铺,满足不同人群的购物需求。
此外,南京东路还有许多高级餐厅和咖啡厅,提供各种美食选择。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自世界第一个城市综合体诞生以来,人们就把城市综合体与庞大的建筑群、商业中心、城市地标、城市发展引擎联系在一起。
就像美国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日本的东京中城、六本木,香港的太古广场,中国深圳的万象城、北京的国贸,它们外在以摩天大楼的形式丰富着城市的天际线,内在以功能集约的聚合力量营造着城市新中心。
它们是展示城市鼎盛的符号,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动力旗舰,用钢筋铁骨般的巨桨把城市进程大步推向前进。
一、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一)洛克菲勒中心简介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中部,是一个包括19幢大楼、占地22英亩集商业、娱乐和办公等城市功能的大型建筑群。
主要建筑始建于1931年,1940年完成。
建筑群区域涵盖第五大道至第六大道,以及第48大街至52大街之间,共占地45000平方米。
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共有70层,高259米。
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
2007年12月10日,孩子们在“便士丰收的田野”开幕式上摆放硬币的情形,放置这1亿枚硬币区域长49.5米、宽9米,宽度相当于一条街道。
1932年起,每年圣诞节前夕,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都要竖立一棵纽约市最大的圣诞树,这里的圣诞夜景时来纽约的游客必看之处。
(二)案例启示洛克菲勒中心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先河,因此号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都市计划之一,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密集有序。
这块区域占地22英亩,由19栋建筑围塑出来的活动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新风貌,完整的商场与办公大楼让中城继华尔街之后,成为纽约第二个市中心,对都市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洛克菲勒中心在建筑师上最大的冲击是提供公共领域的使用,这种为普通大众设计的空间概念引发后来对于“市民空间”的重视,巧妙地利用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路冲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彻底落实为广大中产阶级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