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726中医学概论2017--2018年考研初试专业课真题试卷

合集下载

2023年暨南大学724 中医基础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23年暨南大学724 中医基础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招生专业与代码:中医临床基础(100502)、方剂学(100504)、中医诊断学(100505)、中医内科学(100506)、中医骨伤科学(100508)、中医妇科学(100509)、针灸推拿学(100512)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中医基础综合(724)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答案代码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5分,共40题,计60分)1、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2、五脏之中,具有藏神、主血脉作用的是()A.心B.肝C.脾D.肺3、六腑之中,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的是()A.胃B.大肠C.小肠D.三焦4、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的脏腑是()A.心B.肝C.脾D.肺5、肾在液为()A.汗B.泪C.唾D.涎6、开窍于目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7、脾在志为()A.喜B.忧C.思D.恐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实寒证的病因病机()A.感受阴寒之邪B.体内阳气亏虚C.外感寒邪致病D.阳气未能制寒9、对湿淫证的下列认识,哪项最不可能()A.起病较徐缓B.病势多缠绵C.易阻滞气机D.一般从寒化10、对“气不固”的概念,下述哪项认识不对()A.属于气虚的范畴B.系固摄之能减弱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综合(724)共7页,第7页。

暨南大学725西医基础综合2017-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暨南大学725西医基础综合2017-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学科.专业名称: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考试科目名称:西医基础综合(科目代码725)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骺线2.齿状线3.卵圆窝4.静脉角5.白质6.板状腹7.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8.Austin—Flint 杂音9.大炮音10.管样呼吸音1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12.肺性脑病13.病态窦房结反应(SSS)14.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15.球后溃疡二.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题2分,共90分)1.成人骨折后,骨的修复靠()A.骨软骨B.骨膜C.骨髓D.骨密质2.通过眶上裂的是()A.视神经B.动眼神经C.上颌神经D.眼动脉3.腮腺导管开口于()A.平对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粘膜B.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C.平对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颊粘膜D.平对下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4.食管的第三狭窄位于()A.与左支气管交叉处B.与左动脉交叉处C.距切牙35cm处D.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5.由四层腹膜构成的结构是()A.肝镰状韧带B.大网膜C.小网膜D.系膜6.喉结是下列哪块软骨的结构?()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C.杓状软骨D.会厌软骨7.中纵隔内有()A.支气管B.心C.食道D.气管1。

暨南大学中医基础综合2017--2019年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中医基础综合2017--2019年考研真题
A.助湿B.伤阴 C.敛邪D.耗气
15、既利水渗湿,又泄热的药是:( )
A.猪苓B.茯苓C.泽泻D.葫芦
16、首创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书是:( )
A.《太平圣惠方》B.《伤寒杂病论》C.《医方集解》D.《黄帝内经》
17、越鞠丸的君药是:( )
A.栀子B.苍术C.香附D.川芎
18、哪一项不属于川芎茶调散的组成?( )
26、乌梅丸组成中无:( )
A.附子B.蜀椒C.白芍D.黄连
27、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的走向规律为:( )
A.从胸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头走足 D.从足走胸腹
28、与足太阳膀胱经互为表里的经脉是:( )
A.足少阴肾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太阴脾经
29、下列归属于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是:( )
A.荆芥、防风B.羌活、白芷C.当归、生地黄D.细辛、薄荷
19、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 )
A.化痰熄风,健脾祛湿B.涤痰熄风
C.镇肝熄风,滋阴潜阳D.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20、《医方集解》的作者是:( )
A.张秉成B.喻昌C.汪昂D.吴仪洛
21、能利湿退黄的祛风湿药是:( )
A.地骨皮B.青蒿C.胡黄连D.秦艽
33、治疗气虚便秘的配穴是:( )
A.脾俞、气海 B.神阙、关元 C.足三里、三阴交 D.中脘、太冲
34、“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 )
A.《灵枢·决气》B.《素问·经脉别论》C.《素问·宣明五气》
D.《素问·咳论》
35、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是:( )
A.尿频 B. 尿痛 C.尿淋沥不尽 D.尿热
22、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活血祛瘀的药是:( )
A.芦荟B.大黄C.牵牛子D.番泻叶

暨南大学中医学概论2017--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暨南大学中医学概论2017--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 泻南补北
2. 肺主治节
3. 因人制宜
4. 异病同治
5. 痰饮
6. 客色 7. 假神 8. 谵语 9. 八纲辨证
10. 里急后重
11. 水肿 12. 黄疸 13. 癃闭 14. 喘证 15. 痹证
二、单项选择题(在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题 2 分,共 90 分)
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 卷
*********************************************************************
*********************** 学科、专业名称: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 考试科目名称:中医学概论(科目代码 726)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A.迟脉 B.弱脉 C.濡脉 D.微脉
21.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 )
A.寒邪束表,卫气失宣 B.阳虚失于温煦
C.阴寒内盛,阳气被郁 D.以上都不是
22. 口淡乏味常见于下列哪项?( )
A.脾胃气虚 B.脾胃湿热 C.肝胃不和 D.肝火上炎
23. 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骨骼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者,应考虑为( )
32.厥证的治疗原则为( )
A.开窍醒神 B.化痰醒神 C.醒神回厥
D.救逆回厥
33.哮病发作时的病理改变以下列哪一项为主?( )
A.邪实为主 B.正虚为主 C.肺虚为主
D.正虚邪实
34.中风病中经络阴虚风动证的代表方是( )
A.大蓁艽汤 B.牵正散

暨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24中医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24中医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18年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中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学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中医学各专业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从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暨南大学2018年真题参考答案

暨南大学2018年真题参考答案

暨南大学2018年真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0.1~1℃,一般不超过38℃,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吸收热。

(外6 P.115)2.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外6 P.222)3.分级护理是指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病人不同级别的护理,通常分为四个护理级别,即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及三级护理。

(基6 P.096)4.体温骤然上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基6 P.240)5.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

(内6 P.083)6.是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内6 P.172)7.又称过期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

(妇6 P.140)8.由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内6 P.396)二、单项选择题1. C解析:外6 P.473 注:“外6 P.473”表示“第六版外科护理学第473页”2.C解析:外6 P.0153.D解析:外6 P.5964.A解析:外6 P.4235.E解析:外6 P.4996.D解析:外6 P.5737.B解析:外6 P.0928.A解析:外6 P.0659.B解析:外6 P.70910.B解析:外6 P.50111.A解析:外6 P.23412.A解析:外6 P.424解析:基6 P.346 14.A解析:基6 P.359 15.B解析:基6 P.150 16.E解析:基6 P.280 17.C解析:基6 P.270 18.B解析:基6 P.036 19.A解析:内6 P.498 20.A解析:内6 P.049 21.B解析:内6 P.574 22.D解析:内6 P.845 23.A解析:内6 P.083 24.D解析:内6 P.618 25.C解析:内6 P.296 26.E解析:内6 P.585 27.C解析:内6 P.329 28.B解析:内6 P.455 29.A解析:内6 P.485 30.C解析:内6 P.472 31.E解析:妇6 P.025 32.B解析:妇6 P.143 33.B解析:妇6 P.299 34.E解析:妇6 P.141解析:儿6 P.21336.B解析:儿6 P.44037.E解析:儿6 P.17638.D解析:儿6 P.38039.B解析:儿6 P.20040.B解析:儿6 P.342三、简答题1.答:凡是需要营养支持但又不能或不宜接受肠内营养的病人,包括预计1周以上不能进食、或因胃肠道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肠内营养者,或通过肠内营养无法达到机体需要的目标量者,均是肠外营支持的适应症。

2018年暨南大学724中医基础综合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2018年暨南大学724中医基础综合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让知识更美味...
13.下列属主诉描述正确的是: ( ) A.反复发作冠心病 8 年,再发加重 1 日 C.突发心悸、胸闷 D.感冒 1 周 B.发热、头痛 3 天
14.下列对于寒证的认识哪项不对: ( ) A.寒证主要分为实寒与虚寒 C.寒证可由阴虚或阳虚所致 B.虚寒证的本质主要是阳虚 D.寒证不可能出现发热症状
29.创立温润和凉润治咳之法的医著是( A.《内经》 B.《医门法律》
C.《医宗必读》
30.肺胀痰蒙清窍证,其治疗方宜首选( ) A.苏合香丸 B.礞石滚痰丸 C.指迷茯苓丸 D.涤痰汤
31.提出心悸的病机当“责之虚与痰”的医家是( ) A.李东垣《脾胃论》 B.朱丹溪《丹溪心法》 C.李中梓《医宗必读》
D.张景岳《景岳全书》 32. 下列何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胸痹治疗应以补为通,通补结合 C.益气化痰法亦为临床常用 33. 痞满的治疗基本法则是( ) A.疏肝解郁行气,化湿和胃消痞
3
B.应辨证使用活血化瘀法 D.治本以补肾为主
B.理气宽胸止呕,补泻升降并用
第 4 页,共 8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D.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7.以下哪一种属于正治法:( ) A.热者寒之 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 D.通因通用
8.气血两虚证不易见下述何种脉象?( )
1
第 2 页,共 8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A.濡脉
B.弱脉
C.涩脉
D.细脉
9.弦细脉主病为: ( ) A.血虚肝郁 B.寒滞肝脉 C.肝郁气滞 D.肝胆湿热
10.下列哪项属神气不足的表现: ( ) A.精神不振 B.两目晦暗 C.面色无华 D.形体羸瘦

2018年暨大考研试题答案整理

2018年暨大考研试题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4`*15=60`)1、半月板:(demilune)混合型腺泡由黏液和浆液细胞组成,前者组成腺泡的大部分,紧接闰管;后者呈新月状位于腺泡的盲端表面,又名半月板。

2、混合型牙瘤:镜下见肿瘤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等相互混合形成一团紊乱的结构而没有牙齿的形态。

牙瘤(odontoma)是成牙组织的错构瘤或发育畸形,不是真性肿瘤。

肿物内含有成熟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织。

根据这些组织排列结构不同,可分为混合性牙瘤和组合性牙瘤两种。

(1)混合性牙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以下颌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多见。

活动性生长期可引起颌骨膨大。

X线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其中可见放射阻射性结节状钙化物。

镜下见肿物内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等牙体组织成分排列紊乱,相互混杂,而无典型的牙结构。

发育期的混合性牙瘤,与成釉细胞纤维瘤或成釉细胞纤维-牙瘤不易区别。

肿物生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2)组合性牙瘤:患者年龄较小,好发于上颌切牙-尖牙区。

X线显示形态及数目不一的牙样物堆积在一起。

镜下见肿物由许多牙样结构所组成,这些牙样结构虽然不同于正常牙,但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的排列如同正常牙的排列方式。

3、dyskeratosis:角化不良/错角化,为上皮的异常角化,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有良性角化不良和恶性角化不良,前者多见于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后者见于原位癌。

过度正角化(hyper-orthokeratosis):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消失,形成均匀性嗜伊红染色的角化物,伴有粒层增厚及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

过度不全角化(hyperparakeratosis):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增厚的角化层中胞核未分解消失,粒层增厚不明显。

4、肌力闭合道:开口再闭口时,下颌随升颌肌作用方向而运动,运动轨迹称为肌力闭合道。

肌力闭合道的终点称为肌接触位(MCP),正常情况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与ICP一致,表明ICP与升颌肌功能协调;若MPP向ICP移动中向上距离>1mm,或肌牙位不一致,说明咬合异常(早接触点)、肌功能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胸痹
二、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题2分,共90分)
1.金元四大家中,“寒凉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
2.最易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盛B:阳偏衰C:阴偏盛D:阴偏衰
3.属于子病及母的脏病相传是()
A:心病及肺B:心病及肾C:心病及肝D:心病及脾
A.合病B.表里传C.循经传D.直中
31.首先提出用海藻治疗瘿病的医书是( )
A.《诸病源候论》B.《千金要方》C.《张氏医通》D.《肘后方》
32.下列哪位医家提出戾气致病的病因学说( )
A.吴又可B.薛雪C.吴鞠通D.王孟英
33.内伤病证,初病之时,一般不宜用( )
A.峻猛药物B.轻补药C.攻补兼施D.补血药
34.病人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咯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唇干咽燥,心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应首选何方治疗( )
A.清燥救肺汤B.百合固金汤C.杏苏散D.桑杏汤
35.内科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A.外因和内因B.邪气和正气C.体质和情志D.饮食和气候
36.寒湿中阻证的代表方是( )
43.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治法为( )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44.心悸心阳不振证的代表方是( )
A.安神定志丸B.归脾汤C.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45.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
A.气虚B.气怯C.气陷D.气滞
A:《金匮要略》B:《难经》C:《伤寒论》D:《灵枢》
12.按照阴阳理论,下列“味”中属阳的是()。
A:酸B:辛C:苦D:咸
13.奇经八脉中,有“阳脉之海”之称的是()。
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
14.行于脉外、富有卫护作用的气是()。
A:元气B:营气C:卫气D:宗气
15.恐则气()。
A:上B:下C:乱D:结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
********************************************************************************************
学科、专业名称: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
40.肾气虚弱证的主方是( )
A.大补元煎B.人参胡桃汤C.参蛤散D.六味地黄丸
41.咳嗽初起,忌用( )
A.黄芩,款冬花B.沙参,麦冬C.银花,连翘D.诃子,五味子
42.乾咳,或咯少量粘痰,有时痰中带血,胸部隐痛,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或有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其辨证为( )
A.肺阴亏虚B.阴虚火旺C.气阴两虚D.阴阳两虚
A.水痘B.湿疹C.风疹D.热气疮
20.疹的表现不出现以下哪项?()
A.色红B.高出皮肤C.压之不退色D.点小如栗
21.呕吐酸腐食物,伴胃脘胀痛者多见于()
A.肝胆郁热B.食滞胃脘C.肝火犯胃D.寒邪犯胃
22.大便清稀如水,腹胀肠鸣多见于()
A.脾肾阳虚B.湿热泄泻C.肠燥津亏D.寒湿泄泻
23.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属()
A.表里同病B.表邪入里C.表寒里热D.寒证化热
28.寒邪致病,引发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是由于()
A.寒客肌表,卫阳被遏B.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C.寒为阴邪,易伤阳气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29.咳嗽,胸闷,痰多质黏,色白易咳,舌苔白腻,脉濡缓者,属于()
A.湿热证B.痰湿证C.风湿证D.寒湿证
30.少阳病转变为厥阴病,在六经传变中称为()
A.二陈汤B.胃苓汤C.藿香正气散D.四君子汤
37.清心泻火当选用( )
A.龙胆草B.黄芩C.黄连,栀子D.龙胆草,黄芩
38.下列哪一个是痰火引起的心悸的特点( )
A.心慌气短,动则为甚B.心悸阵发,惊则更甚
C.悸而胸闷,呼吸不利D.悸而窒闷疼痛
39.肝脾不和证的首选方是( )
A.柴胡疏肝散B.四逆散C.逍遥散D.四君子汤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和辨证论治。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3.按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则:( )、扶弱。
4.气的运动形式是:( )、降、出、入。
5.根据发病的基本原理,( )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考试科目名称:中医学概论(科目代码726)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证
2.脏象
3.天癸
4.体质
5.同病异治
6 .津血同源
7.盗汗
8.12.内生五气
13.五志之火
14.心悸
4.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水谷B:传化水液C:贮藏精气D:传导糟粕
5.五行中,金的特性是()。
A.炎上B.稼穑C.从革D.曲直
6.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
A:调畅气机B:促进血液运行C:促进水液运行D:促进脾胃消化
7.以下各器官,既属于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府的是()
A:三焦B:膀胱C:胆D:脑
16.属个体特征,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称为()
A.主色B.客色C.善色D.病色
17.婴幼儿前囟一般闭合时间为()
A.2~4月B.5~6月C.7~8月D.12~18月
18以下哪项为口闭难开,牙关紧闭?()
A.口噤B.口嘬C.口僻D.口动
19.以下哪项可见皮肤生椭圆形水疱,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
8.治病求本的本,实质上就是()。
A.病因病机B.病人C.医生D.病位
9.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属于()
A:逆治法B:阳病治阴,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阴中求阳D:从治法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津B:津能化气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
11.《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两部分:《素问》和()。
A.短气B.少气C.太息D.喘
24.头痛如裹,肢体困重属()
A.风热头痛B.风湿头痛C.风寒头痛D.瘀血头痛
25.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所致疼痛多为()
A.重痛B.胀痛C.绞痛D.隐痛
26.紧张度较低的脉是()
A.濡脉B.紧脉C.弦脉D.革脉
27.患者先有恶寒发热,继而恶寒消失反恶热,伴有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洪数,证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