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题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实际(客观实际)?客观、实际或者客观实际都是同一个概念,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即我们意识之外的实际情况。

2,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依据。

比如“量体裁衣”,就是从实际出发的例子。

有些衣服别人穿起来非常漂亮,比较得体,看起来很美。

但这件衣服不一定合适你,因为的身体的实际情况与她的身体情况可能不一样:身高、腰围、腿脚的长短、甚至屁股的大小都各不一样,如果把那件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可能让自己变得反而更丑更难堪。

所以,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然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我们有的同学听说机电专业好就业,于是就选择机电专业来读,结果由于自己的数理化知识太差,学不懂,听不懂,反而什么都没有学到;如果选择相对简单的营销专业、微机专业来学,可能收获会更大,自己学得更好一些。

因为这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需要过去在初中阶段的知识作为铺垫,它与过去的知识联系不强,所以选择营销专业、微机专业相对而言学起来不难。

而机电专业,如果你没有在初中学好数理化,那么这三年你无法真正掌握机电专业知识,基本上只能坐飞机。

这说明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自己的情况摸深摸透,然后作出适合自己情况的选择。

我们学院旅游班的女生有的读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决定改读护理专业。

我觉得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我比较支持。

因为旅游专业基本上是说起好听,真正你要在旅游行业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很难很难,当导游很难,当宾馆总经理很难,而在宾馆酒店端盘子、打扫床铺根本不需要在学校学几年,浪费时间。

你看宾馆酒店的服务员工有几个是旅游专业、饭店专业毕业的?所以重新作出符合自身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选择,是明智的。

古人说过,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说明选择很重要。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我们举例来说:[1]姚明如果身高只有一米六、七,甚至没有达到一米六、七,即使身高有二米几,但身体不匀称,运动动作不协调,呆头呆脑,像我们这种身体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世界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2 教学内容哲学与世界观的概念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分析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与世界观的概念,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世界观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思考第二章:哲学与方法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哲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方法解决问题2.2 教学内容哲学与方法论的概念解析常用的哲学方法介绍哲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与方法论的概念,介绍常用的哲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方法论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哲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章:价值观与人生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价值观的形成与作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概念解析价值观的形成与作用分析正确人生观的树立与培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概念,分析价值观的形成与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正确人生观的树立与培养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正确人生观的思考与树立第四章:道德观与法律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观与法律观的关系让学生掌握道德观与法律观的内涵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观与法律观分析问题4.2 教学内容道德观与法律观的概念解析道德观与法律观的内涵分析道德观与法律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观与法律观的概念,分析道德观与法律观的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观与法律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道德观与法律观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道德观与法律观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五章: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人生目的的确定方法让学生学会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的概念解析人生目的的确定方法分析有意义的人生的追求与实现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的概念,分析人生目的的确定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有意义的人生的追求与实现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有意义的人生的思考与追求第六章: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让学生学会积极面对人生挑战6.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解析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介绍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策略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介绍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策略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能力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7.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解析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介绍有效的沟通技巧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介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沟通场景,训练学生沟通技巧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运用沟通技巧的能力第八章: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职业规划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8.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解析职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介绍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介绍职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小组讨论法:分析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能力第九章: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让学生掌握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9.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感的概念解析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介绍良好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树立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内涵,介绍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良好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树立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树立良好公民意识的能力第十章: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自我完善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持续发展自我10.2 教学内容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的概念解析自我完善的方法介绍持续发展自我的策略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的概念,介绍自我完善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持续发展自我的策略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持续发展自我的能力第十一章:创业精神与创业指导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创业精神的内涵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流程创业精神的概念解析创业的基本流程介绍11.3 教学方法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创业精神与创业流程的理解第十二章:生活规划与时间管理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活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日常生活12.2 教学内容生活规划的概念解析时间管理的方法介绍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的策略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活规划与时间管理的概念,介绍时间管理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生活规划,实践时间管理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活规划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生活规划:评估学生制定并实践生活规划的能力第十三章: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压力管理的技巧让学生学会维护心理健康13.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解析压力管理技巧的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介绍压力管理技巧心理咨询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压力测试,提供心理咨询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的理解心理咨询报告:评估学生进行压力测试和心理咨询的能力第十四章: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法律素养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14.2 教学内容法律意识的概念解析法律素养的基本内容介绍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策略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的概念,介绍法律知识的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能力第十五章: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综合素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追求全面发展15.2 教学内容综合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解析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方法介绍追求全面发展的策略分析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综合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介绍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方法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综合素养与个人发展的理解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

1《哲学与人生》教案

1《哲学与人生》教案

1-《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章:哲学的内涵与功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内涵使学生认识到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索世界本质、人生意义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哲学的内涵:哲学包括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哲学的功能:哲学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道德素养、指导人生实践等哲学的价值: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定义、内涵、功能和价值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哲学的理解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二章: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哲学历史的兴趣和尊重2. 教学内容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后来传入其他文化地区哲学的发展:哲学经历了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等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等哲学的历史价值: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智慧成果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哲学的异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哲学在历史中的演变及其原因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历史的基本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哲学历史的认识深度第三章:哲学的基本问题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分类:宇宙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论:辩证法、实证法、直觉法等哲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提高思维能力等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和方法论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思考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深度第四章:哲学的分支学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分支学科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哲学分支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 教学内容哲学的分支学科: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逻辑学等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道德、政治、艺术、思维规律等哲学分支学科的价值: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提高道德素养等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各分支学科在历史中的演变和现状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比较分析:分析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哲学分支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哲学分支学科的认识深度第五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在第六章:哲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道德判断、决策制定、人际交往等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价值观塑造、心灵成长、人生目标设定等生活中的哲学思考:反思日常行为、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批判精神等哲学与心理健康:哲学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其方法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将对哲学的应用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度第七章: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职业生活中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工作态度等哲学对职业发展的指导:职业目标设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成长等职业生涯中的哲学思考:反思职业行为、提升职业素养、应对职业困境等哲学与职业心理健康:哲学对职业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其方法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和对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分析职业生涯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职业成长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将哲学知识运用到职业生涯中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将对哲学的应用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度第八章: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哲学对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的影响哲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哲学思想对社会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的塑造社会中的哲学思考:反思社会现象、提出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促进社会和谐等哲学与社会价值观:哲学对社会责任、公民素养、公共利益等的关注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案例分析:分析社会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社会问题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第九章:哲学与人类文明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哲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哲学思想对科技发明、文化艺术、政治制度等的影响人类文明中的哲学思考:反思文明现象、提出文明问题解决方案、促进文明进步等哲学与文明价值观:哲学对人类共同利益、社会责任、全球和平等的关注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和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文明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文明发展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哲学的内涵与功能难点解析:理解哲学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哲学与人生 课程教案

哲学与人生  课程教案
课堂探究: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进发出哲学的火花。
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3、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诞生薮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不仅逐渐认识着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质与规律,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在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就每个人来说,他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课堂探究:(1)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 (2)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探究提示:(1)懂得具体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哲学观念,可以使人变得更加智慧,可以充分地享受快乐。(2)因为哲学可以使人们找到光明,在人生道路上点起希望的明灯,从而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地球绕着太阳转。运动是有规律的,不是杂乱无章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请一位同学诵读第15页故事:“圣神皇帝”的无奈。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然有花开的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腊梅开了。武大悦,下一道御旨,令园中各花开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第二天一大早,各处群花大放,真是花花世界。仔细看去,只有牡丹含苞未放。武大怒,传令将牡丹贬去洛阳。所以,洛阳就成了牡丹的世界的。

《哲学与人生》公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公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哲学的内涵与功能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的定义、内涵和功能,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教学内容a. 哲学的定义与内涵b. 哲学的功能与价值c.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内涵和功能b.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4. 教学活动a.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定义b.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内涵与功能c.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d. 总结:强调哲学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哲学内涵与功能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理解哲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b.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c. 哲学的主要阶段与代表人物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b. 比较法: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4. 教学活动a.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起源b.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c. 比较分析: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d. 总结:强调哲学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比较分析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哲学起源与发展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哲学的基本问题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2. 教学内容a.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b. 不同哲学流派对于基本问题的回答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b. 对子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哲学流派的回答4. 教学活动a.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b.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c. 对子讨论:讨论不同哲学流派对于基本问题的回答d. 总结:强调不同哲学流派在回答基本问题上的差异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对子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必须结合客观实际。

3.启发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你对未来的人生有什么规划?你的规划是否考虑了客观实际因素?二、讲解(15分钟)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客观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人生选择需要考虑客观实际因素,否则会导致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如果非要报考大学,那么他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可能会导致失败和挫折。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人的主观意志是很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一切。

在人生选择时,必须结合客观实际,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不仅可以避免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还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例如,一个数学天才选择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些案例,讨论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四、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做出选择的限制。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的短文,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案例分析,阐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讲: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讲: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自觉能动性和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
请学生撰写一篇文章,谈谈自觉能动性和自强自立对于自己的人生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习新知识
1.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
教师向学生介绍“等靠要”思想的危害,告诫学生不能对人生发展抱有侥幸心理,只有通过自觉能动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2.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教师向学生阐述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如自我调节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实现能力等,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第一讲《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等靠要”思想的危害;
2.认识自觉能动性的
教学重点:
1.认识自觉能动性的重要性;
2.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教学难点:
1.如何实现自觉能动性;
2.如何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3.自强自立,创造人生
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强自立的方法和技巧,如学习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扬自我优点、认真对待每一天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三、课堂练习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个自觉能动的例子,并讨论自觉能动性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2.请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行动计划,实现自强自立,创造自己的人生。

《哲学与人生教案》word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word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2. 让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哲学与人生的定义2. 哲学对人生的影响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实例分析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2. 讲解哲学与人生的定义:解释哲学和人生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

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讨论哲学对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哲学与人生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教案章节:第二章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 让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培养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

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概述2. 哲学对人生的意义3. 哲学问题的探讨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

2. 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如存在、知识、价值、意义等。

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意义:讨论哲学对个人思考、决策和行动的影响。

4. 探讨方法的介绍:介绍哲学问题的探讨方法,如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章节:第三章人生的价值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观。

2. 让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3.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价值观的定义及分类2. 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3. 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哲学与人生》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要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P6
2、物质世界的_______和_______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

P7
3、_______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P4
4、人生行动是运用自己的_______和_______实现目的和理想的过程。

P15
5、人的行动不仅是_______的外化过程,也是人的_______、_______的展示过程。

P17
6、勇敢有三:_______之勇、_______之勇和_______之勇。

P21
7、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_______变成_______的过程。

P28
8、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_______的过程。

P28
9、_______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P30
10、_______是打开自己的潜能宝库的钥匙。

P30
二、单选题
1、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
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5、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C、世界上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D、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三、多选题
1、下列关于自觉能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B、它又称为主观能动性
C、它是动物的本能活动
D、它的发挥是随意的,不受如何条件的限制
2、人生行动的基本要素有()
A、行动主体
B、行动对象
C、行动动机
D、行动手段
3、从实际出发,就要()
A、从主观想象出发
B、从客观实际出发
C、从主观意愿出发
D、做到实事求是
4、下列关于从实际出发,说法正确的有()
A、它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B、它是做好如何事情的前提和保证
C、它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D、它要求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5、人生的行动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制约?( )
A、人自身的体力
B、人自身的智力
C、社会历史条件
D、人定胜天,不受任何条件制约
四、判断正误题
1、人生是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

2、个人行动可以离开他人和社会而存在。

3、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4、事物的运动有些有规律的,有些没有规律。

5、客观实际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6、人生只能进行一次选择,所以必须慎重。

7、人生选择都要受自己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8、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五、名词解释
1、实事求是 P2
2、人生选择 P6
3、规律 P14
六、问答题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P2
2、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必须做好哪三方面?P9-11
3、要善于行动,从哪三点做起?P22-23
4、什么是自觉能动性?P25
5、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有哪些作用?P29-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