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盛唐气象[详版课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盛唐气象》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唐朝的辉煌历史,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 previous learning 中,学生可能对唐朝的繁荣程度和具体史实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拓宽历史视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掌握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自豪我国古代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并能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唐朝的繁荣景象。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深入阐述唐朝的繁荣程度。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6.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唐朝的繁荣景象,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3课 盛唐气象(课资类别)

第一周教学反思《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本节课我感觉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有繁盛一时的隋朝作为起始课,在导入新课是利用历史朝代歌,通过提问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在本节课里,由于之前搜集了很多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位皇帝的资料,准备充分。
所以在课堂上,从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事件贯穿,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的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活动,所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很高。
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点1经济的繁荣1.在唐朝________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2.农业:________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生产工具,重视兴修水利。
3.手工业(1)纺织业: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陶瓷业:________的青瓷如冰如玉,________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4.商业:都城________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_的大都会。
知识点2民族交往与交融1.对西域的统治:贞观年间,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________的统治。
2.民族交融(1)政策: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___”。
(2)表现:汉族和一些________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______________,封回纥首领为____________,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
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

核心 素养
如冰如玉 越窑秘色八棱净水瓶
类雪似银 邢窑白釉小执壶
色彩亮丽 唐三彩旗驼乐舞俑
目标导学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自主 学习
吐蕃人生活在哪里,是哪个民族的祖先?请根 据课本内容补充绘制唐蕃关系发展图
文成公主 嫁给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 嫁给尺带珠丹
青藏高原 藏族
唐蕃会盟
问题 探究
唐太宗
唐中宗
唐穆宗
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医药、 历法等方面的书籍
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目标导学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作品 赏析
问题 探究
核心 素养
政治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根据提示结合
本课所学内容思 考,唐朝文化艺
政策
风气开放,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频 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
术繁荣的原因有
哪些? 经济 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框架构建,知识小结
经济繁荣 农业-曲辕犁、筒车;手工业-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长安城。
突厥 唐太宗-击败东、西突 厥,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回纥 封首领怀仁可汗
渤海国 封首领渤海郡王
军事 机构设置
和亲 册封
核心 素养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
南诏
南诏 封首领云南王
目标导学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自主 学习
问题 探究
核心 素养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 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作品
赏析
颜真卿
问题 探究
核心 素养
端正劲美 雄浑敦厚
《颜氏家庙碑》(局部)
方折峻丽 笔力险劲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局 部)
课件2:第3课 盛唐气象

开元通宝
单二击、民此族处交编往辑与交母融版标题样式
1.读史料: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材 料 一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西• 突第厥五级
靺
回纥
鞨
东突厥
吐蕃
南诏
2.吐蕃人 生活在哪 里,是哪 个民族的 祖先?
吐蕃族生 活在青藏 高原,是 今天藏族 的祖先。
材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料 二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三级
文成公主•入第藏四级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 工艺品以及历• 第法五级、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 很多手工工匠。
②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结单合击图此片处和编课辑本母知版识文,本说样说式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①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 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课堂单小结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农业:曲辕犁与筒车的发明
• 单击此处编辑经母济版文本样手工式业:唐三彩等
• 第二级
商业:长安的繁华
第三课 盛唐气象 课件

<
玄 秘 塔 碑
九 成 宫 碑 》
>
阎立本的画,笔力刚健, 人物形神兼备。
《历代帝王像》绘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十三个帝王 的形象,加上侍人共四十六人。
作品没有名款,一直传为阎立本的作品。根据史籍记载, 现在流传的绢本,是宋代杨褒根据白麻纸唐画传摹,设色附彩的。
吴道子的画,注重线条变化, 立体感强,风格奔放。
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 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
后曾遭毁坏和重建。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整座宫殿高200余米
从汉族文地成区公来主的入文成藏公带主去, 谷带来物各种种子粮、食三药千材八、百茶种,叶 、 工 艺 品给吐以蕃及粮历库法打下、了科坚学实技的术基础方。面 的
B
C.各族之间关系自古一直非常和睦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5.唐代有位诗人,其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
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A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盛唐气象
经济 民族关系 社会风气 文学艺术
繁荣 和睦
开放 多彩
积极进取、开明开放
D 1.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
生产工具是( )
2.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下图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
C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书带来籍各,种手手工艺工的匠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期,社会经济
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唐朝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
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
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唐·阎立本《步辇图》
一 经济的繁荣
一
经济的繁荣
经 济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
的
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
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了
周边民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
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碑铭》 (局部)
四 多 彩 的 文 学 艺 术
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课后活动
津,码头。
1.阅读下引史料并回答问题。
课
①
后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 答: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课
2.诗歌赏析。
后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回答问题:(1)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交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融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
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
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二
民
族
交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
《盛唐气象》说课稿

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统治者注重施行仁政,减 轻老百姓负担,重视发展生产,为盛唐气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教学反思
1.本课中,由于课件制作粗糙,学生在看图说历史环节, 出现了两种不同情况,有些特别感兴趣,有些觉得无聊。 2.最后进行的合作探究,要求各位同学合作完成,大家的 参与度不够。 3.导入部分不够有趣,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觉得这两点最值得反思改进!
第三课《盛唐气象》
Small Fresh Simple Teaching Courseware PPT
CONTENTS 01
02
目录
03
04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01 教学分析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共分为四个字目, 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 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分 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 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 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 盛世景象
教学目标
了解盛唐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 有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 高、商业的繁荣; 掌握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史实,知 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掌握隋唐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 成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李白杜甫白居 易的诗歌 难点: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原 因 隋唐时期取得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的原因
学生活动
生:开明的民族政策 生:根据书上的顺序,逐一回答交往方式。讲到和亲的 时候需要提一下文成公主进藏的影响。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列几组资料,说出你的感受与体会Fra bibliotek教师活动
师: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睦,国力强盛的唐代会出现怎样的 社会生活风貌呢?一起品读第3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异域的音 乐服装和妆容都在吸引着汉人。反映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展 现唐朝的大气。进入大气篇。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列几组资料,说出你的感受与体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24张)

唐 三 彩 骆 驼 载 乐 俑
商业 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长安西市图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朝与吐蕃的交往
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此画以贞观十五年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 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吴道子
代表作: 《送子天王图》 绘画特点: 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
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 先河。
唐:吴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局部)
吴带当风。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 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
唐朝文化艺术繁荣的原因:
1、统治者的重视、 2、国家的统一、 3、国家经济的繁荣、 4、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频繁
诗人 李白 诗仙
杜甫 诗圣
白居易 诗王、 诗魔
生活年代 盛唐时期
盛唐—中 唐时期( 唐朝由盛 转衰)
中唐时期
代表作
《静夜思》《蜀道 难》《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行路难》等
《春望》“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 )等
《长恨歌》《琵琶 行》《卖炭翁》等
唐朝与各族关系: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
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 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 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西北、西南等地区一 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 好而密切的联系。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弈棋仕女图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文学
李白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农业
(1)垦荒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 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2)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
民族各族的拥戴。
课堂优质
19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自读“开放的社会风气”文本 部分,总结下唐朝社会风气的特 点及表现。
特点:开放
具体表现
1、社会充满活力。
2、妇女也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 教育,喜好参与骑马、打球等活动。
3、社会风气兼容并蓄。
课堂优质
20
课堂优质
21
课堂优质
22
•强盛的国力 •开放的民族政策 •广泛的对外交流
课堂优质
23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
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
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
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
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
蜀锦 欣赏
课堂优质
8
越邢窑白瓷 窑 青 瓷
1987年4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风县法门寺塔唐 代地宫,发掘出13件越窑青瓷器。(秘色瓷是中国 最早的一种专为皇家烧制的瓷器,与一般的越窑青 瓷不同,烧制数量极少又不在民间流传,后世一千多 年世人都是只闻其名而不见其物)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 宫出土的秘色瓷
课堂优质
4
曲辕犁运作原理
课堂优质
5
乌云密布,时雨普
降,一农夫正在挥鞭策 牛,雨中耕作;地头上 坐三人——农夫、农妇、 小儿,父子捧碗吃饭, 农妇关切地注视着他们。 这一田头小景妙趣横生。 在另一块地上,有一农 夫,肩挑庄稼往回走。 该图描绘了农家辛勤劳 作的场景。
课堂优质
6
材料研读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 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小组讨论一下唐朝时民族之间交融具体表现。
1、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通婚、杂 居,民族交融加深 2、朝廷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 担任、 3、西北与西南的少数民族政权与 唐保持友好而密切的往来。
课堂优质
17
课堂优质
酋长被封为 怀化大将军(唐太 宗) 怀化可汗(唐玄宗) 助唐平叛
靺鞨(mohe): 首领被封渤海郡王 (唐玄宗)
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课赞堂优干质 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14
2.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 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随行 的还有很多手工工匠,他们在逻些修建了小昭寺, 并参与修建大昭寺。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 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jǐ yǔ]蚕种,派遣掌握各种技能的的工匠。
唐 三 彩 骑 驼 乐 舞 俑9
唐邢窑白瓷欣赏
白瓷罐
梅瓶
课堂优质
白瓷盖罐
10
3、商业繁荣的表现
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争气, 商业繁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 性的大都会。
课堂优质
繁 华 的 长 安 西 市 11
你能说说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
课堂优质
“坊”为居民区 “市”为商业区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节省人力,
提高效率。
筒车(模型)
筒车(课堂唐优代质 )
翻车(汉代) 7
2、手工业方面表现
①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 彩。(邢白越青和唐三彩)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
白居易像
课堂优质
27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2.唐朝的书法代表人物: 颜真卿和欧阳询
3.唐朝的绘画代表人物: 阎立本和“画圣”吴道子
课堂优质
28
颜真卿
作品欣赏
课堂优质
29Biblioteka 欧阳询作品欣赏课堂优质
30
阎立本及其代表作《步辇图》
课堂优质
31
吴道子及其作品
课堂优质
32
追根揭底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调整政策,减轻农 民负担;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堂优质
1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
沽gū 酒,何处不闻乐。”这是唐朝诗人刘
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安城人
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
一派高度繁荣景象。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
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
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李白像
《李白诗集课》堂优书质影
25
诗圣—杜甫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 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 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了 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 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 诗圣”。
李白像
课堂优质
26
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 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 深受大众欢迎。
课堂优质
2
一.经济的繁荣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1、农业方面表现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②发明和推广了两种新的农具:曲辕犁、筒车 唐王朝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水 利工程。
课堂优质
3
课堂优质
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
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 于回旋,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 小的特点。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 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 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 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 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 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 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 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 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 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 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 犁。
12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吐蕃统一
唐太宗时,吐蕃[bō]
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
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
都逻些(今拉萨),实
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
改革制度的措施。
课堂优质
13
2.文成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 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 文成公主远行。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3、唐朝人民辛勤劳动等
4、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励精 图治。
等等
课堂优质
33
课堂优质
15
2.文成公主入藏
作用:唐番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这段历史佳话,以戏 剧、壁画、民歌等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
唐中宗,吐蕃 赞普尺带珠丹 迎娶金城公主, 进一步巩固双 方友好关系
文成公主塑像
松赞干课堂布优质塑像
16
2、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南诏: 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唐玄宗) 18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 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 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
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 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 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1、唐代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队各族产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课堂优质
24
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
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
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
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
享有“诗仙”的美誉。
轻两千朝
舟岸里辞 早
已猿江白 发
过声陵帝 白
万 重 山
啼 不 住
一 日 还
彩 云 间
帝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