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盛唐气象》知识点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盛唐气象》知识
点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盛唐气象》知识点复习盛唐气象
经济的繁荣
农业
先进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灌溉工具)
手工业
蜀锦;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商业
长安: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国际性
的大都会。
长安城内坊(居民区),市(商业区)民族关系友好
1、唐蕃和亲(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合同为一家”,“甥”与“舅”关系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为“天可汗”。
社会风气开放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兼容并蓄,显
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多彩的文学艺术成就
唐诗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史-杜甫的诗;白居易
书法
颜真卿、欧阳询
绘画
阎立本(人物故事画)、吴道子(画圣)
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②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
③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④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⑥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

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说出盛唐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等表现。
2.通过材料分析盛唐经济、民族交往与交融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盛况出现的原因。
3.感悟李白、杜甫、白居易极具特色的诗歌艺术、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朝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难点: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含义。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概况: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农业方面:①垦田面积__________。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
③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_____________。
2.手工业方面:①__________品种繁多,________水平最高。
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_______-、邢窑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为有名。
3.商业方面: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知识点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___________的统治。
2.唐与吐蕃:(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友好交往:唐太宗把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______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_ _ _”。
知识点三、开放的社会风气1.精神风貌:、。
2.盛行一时主要表现:①一些妇女受过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②社会风________,人们在____________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诗歌①_______是我国_______创作的黄金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知识清单)

第3课盛唐气象一、经济繁荣1、农业的发展(1)农业发展的原因1)唐王朝重视新修水利(2)农业的发展表现1)曲辕犁、筒车2)耕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2、手工业的发展(1)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2)唐三彩3、商业的繁荣(1)原因1)水路交通发达,2)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开放的对外交往政策(2)表现:1)长安商业繁荣、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吐蕃的统一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罗些。
2、唐朝与吐蕃的交往(1)文成公主入藏、修建小昭寺、参与修建大昭寺;吐蕃贵族子弟来唐学习(2)影响:1)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2)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3、唐朝时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1)唐朝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杂(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朝廷中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唐太宗被各族奉为“天可汗”三、开放的社会风气1、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精神风貌积极向上2、妇女读书、骑射,参与社会活动,享有更多的自由3、社会风气兼容并蓄,衣食住行多受少数民族影响4、尚武风气盛行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唐诗(1)唐诗发展的原因:1)科举制度的发展2)社会风貌开放、进取、积极向上(2)唐诗发展的表现1)唐朝时唐诗是一种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2)唐诗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3)唐诗留存量大、著名诗人多(3)著名诗人1)李白,诗仙,浪漫主义诗人2)杜甫,诗圣,现实主义诗人,诗歌被称为诗史3)白居易,通俗易懂,表达民间疾苦2、书法(1)颜真卿:《颜氏家庙碑》(2)欧阳询:《九成宫澧铭碑》3、绘画(1)阎立本:人物故事画(2)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知识拓展】唐代文学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1、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昌盛,对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元时期最为繁荣,因而产生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
2、唐代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群众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发展了民间文学,为广大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盛唐气象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指唐朝时期的气候、天气、气象风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灿烂辉煌的时期之一,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气象方面也是如此。
在盛唐时期,气候适宜、天气晴好的日子居多,山川大河、草原、荒漠等各种地形景观在多样气象的映衬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中涉及到的盛唐气象知识点。
一、盛唐时期的气候特征1. 气候适宜:盛唐时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适中,夏季炎热,冬季较冷,春秋季节温暖舒适,不易产生极端气象。
2. 降雨充沛:盛唐时期,江南、华南等地区降雨较多,水文丰富,农业发展得以迅速壮大。
3. 沙塵暴少:唐朝时期,黄河流域、华北地区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沙漠化严重,但是由于气候稳定,沙塵暴不太常见。
二、盛唐时期的天气特征1. 雨量稳定:盛唐时期,江南地区常年较多雨水,形成水墨画中所说的“江南春雨”,这为水稻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便利。
2. 风光旖旎:唐朝时期,五岳、华山、泰山等名山秀水风光壮丽,气势恢宏,大有较之秦汉颓势的表现。
3. 春暖花开:春季是盛唐时期最为开满花朵的季节,各种花卉争相开放,同时春季气候宜人,季风无力,大气清新,是人们忙碌之余赏花踏青的最好时节。
三、盛唐时期的自然景观1. 长江三峡:唐代时期,长江三峡景色秀美,山水相映成趣。
2. 黄河河套:新丰水库建成以前,黄河在黄土高原上三起三伏,河滩似乎在挣扎,形成了壮观的景象并调动了当时人们居民的环境适应能力。
3. 古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文化和商业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体验,这得到了当时唐玄奘等史料记载。
总之,盛唐时期的气候、天气、自然景观等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古代文化、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代代相传并体现着人类生态文明的历程。
(完整版)第三课盛唐气象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0 0
0
意义:文 成公主入 吐蕃,密 切了唐蕃 经济文化 交流,增 进了汉藏 之间的友 好关系。
步辇图
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情景
布 达 拉 宫
位于拉萨市红山上,相传是吐蕃赞 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的。
大昭寺
位于拉萨市中心,相传大昭寺的地基是文 成公主选定,参加修建的工匠有许多是文成公 主从内地招来的。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巩固
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
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
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D )
①司母戊鼎 ②曲辕犁 ③筒车 ④地动仪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0
内地的0 优良品种,如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等。 0
0
吐蕃人民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
第3课
盛唐气象
温故而知新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唐玄宗 李隆基
“上承贞观, 下启开元”
“开元盛世”
情境导入
“长安百年花,风景宜轻薄。无人不 沽酒,何处不闻乐。”—百花行
盛唐时期人 们的物质生活和 精神文化生活是 怎样的呢?当时 的民族关系又如 何?唐朝在文学 艺术方面又呈现 出什么样的辉煌 局面?
为什么有这么开放活跃的社会风气?
开放的社会风气
吹排箫乐伎壁画
《弈棋仕女图》
七年级历史第3、第4课知识点整理及背诵强调内容、笔记提纲参考。2019--3 (1)

2、《大唐西域记》
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这部分知识点要背诵;其次,经济方面的内容和唐朝三位诗人及其诗作风格等都要熟练记住。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太宗时期,吐蕃(藏族)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
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意义: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以上蓝色句子内容要重点背诵。
参考笔记提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概况2、影响
3、鉴真东渡(玄宗时)方向:向东
(1)东渡经历(到日本,第六次才成功)
(2)影响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三、玄奘西行(太宗时)方向:向西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奉为“天可汗”(这部分蓝色句子要重点背诵。)
笔记提纲参考:第3课盛唐气象
1、经济的繁荣
1、农业发展
(1)垦田面积扩大
(2)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3)水利工程兴修
2、手工业发展
丝织业、瓷器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3、商业繁荣繁华的唐都长安
2、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蕃和亲与汉藏的交融
教学重点:唐 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背诵:3、、鉴真东渡(重点)
目的地:日本
目的: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视为日本艺术明珠
意义: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
三、玄奘西行(重点)
目的地:天竺(印度)
人教版统编七下历史第3课知识点提纲

第三课盛唐气象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推广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和筒车(灌溉工具);2、手工业: 蜀锦冠于全国;陶瓷业以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为代表。
3、商业:出现繁荣大都市,如长安城既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2、唐蕃和亲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奉为“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4、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方式:(1),战争;(2),民族迁徙;(3),设置管理机构;(4),联姻、通婚;(5),册封、担任官职。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并且兼容并蓄(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唐诗代表人物及其特点:(1),李白------李白的诗风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称为“诗仙”;(2),杜甫------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杜甫被称为“诗圣”;(3),白居易------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2、唐朝的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1),唐朝书法名家代表有颜真卿和欧阳询。
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的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2),唐朝的绘画题材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
最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画圣)等。
(3),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一、唐朝的基本情况1. 时期:公元618-907年2. 地域:据有广大的领土,包括今天的中国大陆、朝鲜半岛、蒙古、印度等地,是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疆域。
3. 特点: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度发展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辉煌的时期,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唐朝政治发展1. 开元盛世(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2)唐高宗、时和政治2. 盛唐政治危机(1)安史之乱(2)黄巢之乱3. 唐朝政府改革(1)唐朝政治危机的影响(2)玄宗中兴(3)唐宪宗的政治改革三、唐朝经济发展1. 农业生产(1)农业的兴盛(2)水利工程的建设2. 商业贸易(1)唐代的商业(2)丝绸之路(3)海上贸易3. 手工业与农村经济(1)手工业的昌盛(2)农村经济的发展四、唐朝文化发展1. 文学艺术(1)诗歌(2)小说(3)绘画、雕刻、建筑等2. 科技发明(1)造纸术(2)火药(3)指南针(4)活字印刷术3. 教育制度(1)科举制度(2)学校教育五、唐朝社会生活1. 社会阶层(1)士人(2)农民(3)工匠和商人(4)奴隶和婢女2. 婚姻家庭(1)婚姻制度(2)家庭生活3. 风俗习惯(1)宴席、嫁娶、丧葬、祭祀等(2)汉唐民俗的传承六、盛唐气象的特点1. 盛世景象:开元盛世是唐朝最繁荣、最安定的时期,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百姓幸福。
2. 科技创新:唐朝的科技创新领先于世界,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的问世,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文化辉煌:唐朝诗词的辉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一,唐代的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4. 经济繁荣:唐朝时期农业经济、商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农村经济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5. 安定时期:唐朝时期国内和平,对于外交也非常重视,在与边境各民族交往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度和胸怀,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知识点1 经济的繁荣
1.表现
知识点2 民族交往与交融
2.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 1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 2 )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4.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 1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 2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 3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5.唐与吐蕃
( 1 )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 2 )唐蕃和亲
史实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意
义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3 开放的社会风气
6.特征: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7.表现
( 1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 2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4 多彩的文学艺术
8.唐诗
( 1 )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 2 )代表诗人
9.艺术
( 1 )书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
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 2 )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
阎立本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 3 )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