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答案见后)一、单项选择题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不少创造发明。
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排④耧车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④2.右图所示的是2018年1月在CCTV-3《国家宝藏》栏目中展出的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唐·铜官窑)。
以下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证明唐朝时铜官窑已经创立B.证明唐朝时普通劳动者都擅长诗歌创作C.反映了唐朝时青釉褐彩最受人们的追捧D.执壶是唐朝最为有名的陶瓷器皿3. 周杰伦在《青花瓷》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此句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①唐三彩②冰裂纹瓷器③白瓷④青瓷⑤青花瓷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③④⑤4. 唐朝“胡风盛行”,许多外来宗教得以传播,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反映出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A. 奢侈浪费B. 单一保守C. 繁荣创新D. 多元开放5.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
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
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B.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C.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D.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6. 唐代妇女骑马外出的装束不断变化:唐高宗时期,妇女常常戴着帷帽;唐玄宗时期,流行戴轻便的胡帽,露出脸庞;后来,一些妇女连帽也不戴了,甚至穿男人衣衫。
这种社会现象说明了唐朝()A. 社会风气走向开放B. 男女社会地位平等C. 人们外出流行骑马D. 社会秩序稳固安定7.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
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唐朝时生产如冰如玉的青瓷的瓷窑是()A. 定窑B. 汝窑C. 越窑D. 邢窑9. 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含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1.右图所示工具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器制作2. 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下图反映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A.壮族B.羌C.吐蕃D.苗族3.下面均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一个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融洽的民族关系B.开放的社会风气C.繁荣的商业发展D.豪迈的尚武风气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特征,被人们称为“诗史”。
“他”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房玄龄4.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下列关于当时日常生活情景的表述,你不可能经历的是()A.使用曲辕犁耕地B.在越窑买到最好的白瓷制品C.看到妇女骑马、射箭D.欣赏《步辇图》5“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大诗人白居易对唐都长安城的描写。
从这一诗句中我们可以提炼的有效信息是()①长安人口众多②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③长安街道整齐划一④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6.小明想写一篇以“唐朝的社会风气”为主题的小论文,他可以查询的关键词包括()①昂扬进取,积极向上②风气开放,充满活力③兼容并包,尚武风气盛行④闭关保守,封闭落后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下列唐朝艺术家与其艺术特点的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B.柳公权—方折峻丽,笔力劲健C.阎立本—擅长风俗画D.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8.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对渝州有这样的描述:登高远眺,万家井邑出现,两江之中舟船济济,水国乡民舟中行商,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王维的描述直接反映了渝州()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教昌盛9.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绘的是()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10.“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1.“四方丰稳(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1.选项应该改为 A。
①②,因为盛唐时期农业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而选项 A 中的两张图片都与农业有关。
2.材料中的“物”应该改为 B。
筒车,因为文中提到“一轮十筒挹且注”,而筒车就是用来挹水的工具。
3.这句唐诗赞美的是 A。
唐三彩,因为“千峰翠色”是唐三彩的一种特征。
4.选项应该改为B。
①③④,因为唐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城市布局严整,商业繁荣,而选项 B 中的三个情景都与此相关。
5.这个题目没有提供图片,无法回答。
6.正确的表述是 B。
①②④,因为XXX是XXX派出的,最终目的地是嘉峪关,而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7.这里的“胡”是指 D。
吐蕃,因为文中提到“贵主和亲”,指的是唐朝和吐蕃的和亲。
8.这两位诗人是 A。
XXX、XXX,因为他们是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
9.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D。
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为XXX生活在安定的时期,而XXX则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
10.没有关联错误的选项,题目有误。
11.材料一是XXX的话,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材料二是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材料,表明唐朝时期与西藏的交流十分频繁。
问题不明确,无法回答。
10.B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XXX、XXX、XXX的作品。
XXX的诗风豪放,描写社会现实;XXX的诗则温婉细腻,表达内心情感;XXX的诗歌则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生命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二、XXX答题11.材料三描述了XXX和金城嫁给吐蕃赞普的情况。
这两位公主的婚姻对于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XXX的嫁妆中包括了大量的书籍和文化物品,促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XXX的婚姻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唐朝的外交策略,通过婚姻联姻,巩固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12.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XXX、XXX、XXX 的作品。
XXX的诗风豪放,描写社会现实;XXX的诗则温婉细腻,表达内心情感;XXX的诗歌则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生命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 盛唐气象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一选择题1.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①颜真卿②欧阳询③张择端④吴道子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2.下列作品具有“方折峻丽,笔力险劲”特点的是()A.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碑》B.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王羲之的《兰亭序》3. 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唐政府设立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军政机构是( )①安西都护府②西域都护府③北庭都护府④西南都护府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4.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有大量的碑刻书法B.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D.一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5.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
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另一轴是韩干画的《牧马图》……”《送子天王图》是作者是()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赵孟頫6.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唐玄宗时期B.唐高祖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8.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遗址B.唐招提寺鉴真坐像C.大昭寺会盟碑D.敦煌莫高窟藏经洞9.盛唐时期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体现出的特点有()①胡汉交融②完全模仿③闭关自守④中西贯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3《盛唐气象》练习及答案

第三课《盛唐气象》练习一、填空题1、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的生产工具是灌溉工具叫。
2、陶瓷在唐朝有重要发展,以的青瓷和的白瓷最为有名。
3、唐朝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的是。
4、唐朝丝织工艺水平很高,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5、唐朝都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的、、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6、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住宅区称,商业区称。
7、唐太宗时实行了的民族政策,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
8、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是。
9、今天藏族人的祖先叫,当时是哪一位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10、唐朝时吐蕃的都城定在哪?(古今地名)、11、历史上“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
12、唐朝时先后有哪两位公主入藏?、13、描绘了唐太宗接见禄东赞向大唐求婚场景的名画叫。
14、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封南诏首领为。
15、唐朝还先后设置和两个机构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16、被称为诗仙的是,被称为诗圣的是,他的诗有之称。
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17、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的字端正劲美,雄浑醇厚;的字方折俊丽,笔力劲健18、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品是。
二、选择题1、唐代出现了筒车。
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
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
这说明筒车是(A. 农业耕作工具B. 便捷的交通工具C. 农业灌溉工具D. 实用的生活用具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3、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3课 盛唐气象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1.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些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在当代农具设计中,曲辕犁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曲辕犁制成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3.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4.《土贵要与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指的是()
A.楼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5.吐蕃人使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白族
6.“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中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
第 2 页
第 3 页
(3)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练习答案:
1.D
2.A
3.B
4.B
5.C
6.B
7.C
8.A
9.D.
10.(1)开明的民族政策。
(2)战争:打败东突厥;管辖:设立管辖西域的机构;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3)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
启示: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 4 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第3课盛唐气象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是()A.耧车B.筒车C.水排D.曲辕犁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句唐诗赞美的是()A.唐三彩B.白瓷C.青瓷D.景德镇瓷器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农民用筒车灌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6.右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 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
文成公主入藏时曾途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当地。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B.辽C.金D.吐蕃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赞美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的一句诗。
这两位诗人是()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春、杜甫D.李春、杜牧★9.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缘故原由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不同D.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10.下列内容,关联有错误的是()..A.吴道子——“画圣”B.杜甫——“诗圣”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班级:姓名:【自主预习】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化(坊是居民区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③街道规划整齐;④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西北──突厥①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②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③唐太宗时在西域天山以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在天山以北设置北庭都护府。
2.西南──吐蕃①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②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③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④8世纪初,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唐朝采取了多种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渤海郡王、怀仁可汗、和云南王。
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西突厥。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化艺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最为著名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唐朝书法和绘画成就斐然,书法名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
【自主探究】1.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异同点。
不同点:汉武帝侧重武力,唐太宗在镇压的同时采取民族宽容的政策;相同点:①打败少数民族,稳定北部边疆;②重视加强各民族的联系和友好往来;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盛唐气象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是(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句唐诗赞美的是(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农民用筒车灌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
★6.右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 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
文成公主入藏而建。
文成公主入藏时曾途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当地。
下列相关
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
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赞美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的一句诗。
这两位诗人是( )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春、杜甫
D.李春、杜牧
★9.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10.下列内容,关联有错误
..的是( )
A.吴道子——“画圣”
B.杜甫——“诗圣”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材料二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因此被尊奉为什么?
(2)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3)材料三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什么事件?“舅宿亲”是什么意思?
(4)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文成、金城两位唐朝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起到了什么作用?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三位诗人的名字。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三位诗人诗歌的特点。
13.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学习了本课内容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步骤一:归纳总结现盛世
(1)列表归纳“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的表现,将空白处填充完整。
(2)开元时期,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步骤三:感悟历史明是非
(3)有人说,在那个盛世社会里人人安居乐业,社会没有剥削。
对于上述盛世局面,你有怎样的认识?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D ①地动仪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④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播种工具。
2.B
3.C 由“越窑”“翠色”等关键词判断,该唐诗赞美的是青瓷。
4.D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唐朝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题目给出的情景在唐朝都可以看到。
故选D项。
5.C
6.D 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太宗,而不是唐玄宗。
把含有①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7.D 根据题干中的“唐”“贵主和亲”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流和友好关系。
8.A “李”是指李白;“杜”是指杜甫。
9.D 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生活。
李白、杜甫的诗之所以风格悬殊,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10.D 阎立本的代表作是《步辇图》等,而《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的作品,所以本题应选D项。
二、材料分析题
11.参考答案(1)体现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天可汗”。
(2)松赞干布。
(3)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因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亲,唐朝皇帝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4)促进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保持了和平环境,使人民生活安康。
12.参考答案(1)李白;杜甫;白居易。
(2)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13.参考答案(1)曲辕犁和筒车蜀锦长安
(2)特点: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原因:最高统治者比较开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等。
(3)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的是巩固和维护其统治;盛世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人民基础上的,盛世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即使是在盛世中,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也是很重的;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盛世是不可能长久的。